学术投稿

藏医外伤学理论与实践教学之我见

完代塔

关键词:藏医外伤学, 实践教学, 理论教学
摘要:藏医外伤学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存在脱节现象.抽象的概念和笼统的讲解使得教与学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现探索藏医外伤学教学发展的新路子和新方法,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五年一贯制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五年一贯制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教学应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教材及教学大纲要求,在具体教学中合理采用有关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李德双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148例镍电解液化学烧伤的治疗及镍的毒理学探讨

    目的 探讨镍电解液所致烧伤的治疗,降低其对人体的损害.方法 1984~2008年共收治148例镍电解液烧伤患者,采取早期冲洗,及早手术,清除残留于创面的镍电解液,保护肝、肾及其他脏器功能等治疗措施.结果 148例患者创面均自然愈合或经切、削痂及手术植皮等方法使创面愈合,随访3个月~2年,全部患者均创面愈合好,无功能障碍.结论 镍电解液化学烧伤除重视热烧伤、化学烧伤外,还要注意镍、铜、钴、锌等金属离子对人体的损伤,应早期冲洗,及早行手术治疗,清除残留于创面的镍电解液,并保护肝、肾及其他脏器功能.

    作者:柴胜武;秦萌贤;宋峻岩;冉龙江;赵刚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大蒜中大蒜素的超声提取及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

    目的 建立超声萃取及气相色谱法测定大蒜中大蒜素的含量.方法 以正己烷-无水乙醇(1:4)为溶剂,超声萃取,用毛细管柱、N2为栽气、氢火焰离子检测器检测.结果 用正己烷-无水乙醇(1:4)为溶剂萃取大蒜素,萃取时间短,成本低,萃取效率高.结论 本法用于大蒜中大蒜素的萃取及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重复性好.

    作者:孙建云;李拥军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浅谈互联网发展影响下的学生工作体系建设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互联网已深刻地影响着现代的大学生.以资源共享为基本特征的互联网让大学生更广泛、更快捷地获取这个世界的信息,但其中也充斥着许多不良信息,其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心理个性等方面造成强烈的冲击,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严峻的挑战.为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主动积极抢占网络阵地,做好学生工作体系的网络建设.

    作者:陈秋余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提高药学专业大专毕业生就业率的工作实践与体会

    毕业生就业问题事关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学校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为了提高药学专业大专毕业生的就业率,现就转变就业观念、提升学风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强化对学生的指导和服务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作者:周林;吴娴娴;邱丹丹;沈懋法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挖掘技术研究

    数据挖掘是从大量数据中通过算法获取模式或规则并以某种方式加以展示的方法.在医院信息系统中每天都会积累大量的业务数据,如何在医院管理和临床医学研究方面有效利用这些数据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现从病例数据、医疗费用和医疗设备故障诊断等方面讨论数据挖掘在医院信息系统中应用的原理和方法.

    作者:李丰森;李兵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中职学生管理中智慧型班主任的界定与实践探讨

    由于初中片面追求升学率,大多数中职学生为能够升学压力很大,心理问题严重,常规的班主任工作方法难以改变中职学生的现状.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探讨智慧型班主任在工作中如何运用爱的艺术、良好的沟通、服务的理念来管理、培养学生.

    作者:应含锦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显微镜操作技能评分表的设计及其质量评价

    按本院医学检验专业培养目标及临床工作需要,结合权重分析设计显微镜操作技能评分表,并用信度、正态性分布指标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旨在客观评估学生技能,规范技能操作实训,提高教学水平.

    作者:曹丽琰;童毅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浅谈能力本位下的职业教育教学设计

    思想和观念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先导.长期以来,职业教育教学受传统知识本位教育思想的束缚,存在着重书本知识,轻实践技能;重学科体系完整,轻岗位实际需要的弊端,是一种教师中心、学科中心、知识中心的典型模式.能力本位教育强调行为结果和实际操作技能;强调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既注重培养学生具体工作岗位的任务技能,又注重培养学生普遍性的一般能力.能力本位教学理念要求教育者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思路,重新设计教学过程.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能力本位下的职业教育教学设计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许红梅;刘桂林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流行病学教学方法探讨

    流行病学是公共卫生领域的一门主干学科,在科学研究、疾病控制以及预防医学教学等方面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疾病控制遇到的主要问题是高素质人才的缺乏[1],因此,培养适应新形势优秀的流行病学人才是广大流行病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

    作者:曾转萍;周卫平;许雅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大学生健康教育与社会健康促进

    大学生健康知识的贫乏与危害健康的行为,不仅影响大学生自身的健康,也不利于整个社会健康的促进.现指出大学生危害健康的行为,从健康及健康教育的概念出发,分析大学生健康教育重点应把握的内容及采取的方法,论证大学生在社会健康促进中的作用.

    作者:王慧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网络在高职护生实习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实习阶段是护生进行学习的重要阶段,由于各种原因.传统的管理方法很难使在校管理者在实习阶段发挥管理作用.本校通过利用学校网站、QQ群、MSN、论坛等网络空间和资源构建网络管理平台,对护生进行有效的远程管理,做到及时传递各种信息;开展网络教学,定期进行实习评价;及时掌握护生心理状态,解决相关问题及培养护生正确、健康的上网目的和观念,以利于培养高素质的护理工作者.

    作者:李凌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浅谈普通本科院校提高生物化学学习效果的策略

    生物化学(生化)是生物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其理论性强,内容抽象,难学难记.尤其一些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普遍感到生化是诸多专业基础课中难学的课程之一,导致他们学习生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而生化的学习效果又直接影响着后续专业课的学习.针对这种现象,笔者结合几年来在生化教学中的一些尝试,总结出以下5点体会,以期对提高学生生化的学习效果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谢兆辉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临床教学常用教学方法浅析

    临床兼职教师长期以来偏重专业知识的发展,常忽略对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现结合临床教学的专业特点,对常用的教学方法从理论及应用的层面上进行分析,以期提高临床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

    作者:文玉萍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预防医学教学中开展设计性实验的实践与体会

    对卫校在预防医学教学中开展设计性实验的可行性与实施步骤进行初步探讨,表明该类实验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文英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短期内有效提高大学英语四级作文水平的探讨

    大学英语四级作文作为应试作文,有其固有的行文模式和写作方法.现以一篇普通作文为例.通过可快速掌握的遣词造句技巧以及高分语法句型,将之润色为一篇高分作文.

    作者:曹静怡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麻醉微机靶控输注技术系统开发

    靶控输注技术(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是一种静脉麻醉的新方法,它是按照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的原理,应用微机控制输液泵进行静脉给药,以血浆或效应器药物浓度为调控目的的一种现代麻醉方法.

    作者:郭宙平;李青;吴惠霞;张坛生;罗红雨;水华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活血定眩丸对CSA大鼠血液流变学及小脑组织SOD、MDA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活血定眩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其与血液黏度和小脑SOD、MDA之间的关系.方法 SPF级大鼠75只,随机分为空白组(A组)、模型组(B组)、活血定眩丸低剂量组(C组)、活血定眩丸高剂量组(D组)、颈复康对照组(E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均采用复合法复制椎动脉型颈椎病模型.用药14天后,测定全血黏度、小脑组织SOD活力及MDA含量.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全血黏度和血沉有显著性差异、小脑组织SOD活力下降、MDA含量升高(P<0.05);颈复康对照组、活血定眩丸低剂量组、活血定眩丸高剂量组比模型组全血黏度和血沉明显改善、SOD活力升高、MDA含量降低(P<0.05).结论 活血定眩丸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提高脑组织SOD活力.降低MDA含量,这可能是活血定眩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抗自由基损伤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崔爱军;董万涛;宋敏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发放管理办法的思考

    为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已建立健全中等职业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体系.现介绍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的资助政策和资助情况,分析中等职业学校在组织发放国家助学金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作者:王慧莉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在妇产科教学中实施循证医学教育初探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遵循科学证据的实践过程[1].其核心思想是:任何医疗决策的确定都应基于客观的临床科学研究依据.近年来,为了适应医学发展和全新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循证医学教育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进一步体现医学高等专科教育的特点,培养专科医学生的循证医学思维和方法,笔者对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学生在二年级的妇产科教学中实施循证医学教育.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素萍;刘杏菊 刊期: 2009年第16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