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硬膜外麻醉复合杜非合剂麻醉在LC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宋文学;胡建军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 杜非合剂麻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摘要: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复合杜非合剂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观察282例患者应用硬膜外麻醉复合杜非合荆静脉麻醉后SPO2、PETCO2、RR、HR、BP的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均无麻醉并发症,术毕即刻能被唤醒,SPO2、PETCO2、RR、HR、BP均平稳,安全返回病区.结论 在硬膜外麻醉复合杜非合剂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可行的.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基层医院关节置换手术空气消毒研究探讨

    目的 提高基层医院一般洁净手术间的空气洁净等级,积极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手术造成的感染,保障手术成功.方法 设置人工关节置换手术间,采用改良空气消毒模式,同时做好每例关节置换手术术前、术中、术后的手术阃空气细茵监测.结果 通过前期的资料收集、分析,获得较可靠的实验数据,人工关节置换手术间在应用改良空气消毒模式后沉降菌数量明显少于改良前.结论 改良空气消毒模式可达到关节置换手术对手术间空气洁净等级的初步要求,减少沉降菌,有利于基层医院开展此类手术.

    作者:梁彬;岳玉花;张芙莉;陆小琴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儿科护理中健康教育初探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已不局限于有病就医,保护和促进健康是人们对医学发展的进一步要求,要达到这一要求,健康教育应当受到高度的重视.小儿时期的身心健康关乎到其一生的健康状态,现就儿科护理中的健康教育提出几点粗浅看法.

    作者:李燕京;赫光中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显微镜操作技能评分表的设计及其质量评价

    按本院医学检验专业培养目标及临床工作需要,结合权重分析设计显微镜操作技能评分表,并用信度、正态性分布指标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旨在客观评估学生技能,规范技能操作实训,提高教学水平.

    作者:曹丽琰;童毅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高职药学专业综合技能实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级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他们既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既具有较好的专业素质,又具有良好的职业能力如就业和创业能力、社会协调能力,是生产、服务及管理一线的实用型人才[1].这决定了培养学生综合技能是药学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我校通过对药学专业职业岗位能力的调研与分析,结合制药行业的发展趋势,在第二学年末开设了为期2周的药学综合技能实训课,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从业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作者:卞晓霞;罗跃娥;刘斌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浅析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

    医疗纠纷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话题,每一位医务人员都应该避免其发生.作为医务人员,应当明确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深刻认识到医疗纠纷的危害,进而在工作过程中避免产生医疗纠纷.

    作者:黄阳生;郦芳;黄淑芬;郦芳挺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愈酚伪麻待因口服液对咳嗽变异性哮喘肺功能改善效果的观察

    目的 探讨愈酚伪麻待因口服液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肺功能改善的效果.方法 对3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使用愈酚伪麻待因口服液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改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FVC、FEV10、PEF、V75、V50、V25).结果 CVA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肺功能受损,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CVA患者使用愈酚伪麻待因口服液治疗后肺功能得到改善,临床症状缓解.

    作者:邵发林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发放管理办法的思考

    为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已建立健全中等职业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体系.现介绍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的资助政策和资助情况,分析中等职业学校在组织发放国家助学金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作者:王慧莉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关于发展性教学评价在药剂学课堂上的一次尝试

    目的 采用发展性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学业进行评价,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方法 对中高职药剂专业药剂学课程采用学生上台讲课的学习形式,并用自评、他评、师评等多元化评价方式进行学业评价.结果 发展性评价方法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消极学习为积极学习.结论 灵活多元的评价方式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能较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作者:林竹贞;何丽容;蓝明雄;李詠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临床教学常用教学方法浅析

    临床兼职教师长期以来偏重专业知识的发展,常忽略对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现结合临床教学的专业特点,对常用的教学方法从理论及应用的层面上进行分析,以期提高临床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

    作者:文玉萍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论大学生专题研讨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大学生专题研讨会是高校展示大学生能力的一项活动,也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评估工作中的一个亮点,能较全面地考查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我校在这次迎评工作中,举办了大学生专题研讨会大学生培训班,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秀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流行病学教学方法探讨

    流行病学是公共卫生领域的一门主干学科,在科学研究、疾病控制以及预防医学教学等方面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疾病控制遇到的主要问题是高素质人才的缺乏[1],因此,培养适应新形势优秀的流行病学人才是广大流行病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

    作者:曾转萍;周卫平;许雅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浅谈能力本位下的职业教育教学设计

    思想和观念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先导.长期以来,职业教育教学受传统知识本位教育思想的束缚,存在着重书本知识,轻实践技能;重学科体系完整,轻岗位实际需要的弊端,是一种教师中心、学科中心、知识中心的典型模式.能力本位教育强调行为结果和实际操作技能;强调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既注重培养学生具体工作岗位的任务技能,又注重培养学生普遍性的一般能力.能力本位教学理念要求教育者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思路,重新设计教学过程.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能力本位下的职业教育教学设计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许红梅;刘桂林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大学生健康教育与社会健康促进

    大学生健康知识的贫乏与危害健康的行为,不仅影响大学生自身的健康,也不利于整个社会健康的促进.现指出大学生危害健康的行为,从健康及健康教育的概念出发,分析大学生健康教育重点应把握的内容及采取的方法,论证大学生在社会健康促进中的作用.

    作者:王慧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从SRT计划的实施看我校药学院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以作者所在学校药学院本科生为例,总结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在提高本科生科研能力的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作者:陈新梅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提高高职药理学双语教学质量的研究及实践

    对护理专业英文班的药理学双语教学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实验组除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师讲授教学方法外,还采用阶段考试、娱乐性知识竞赛、补充相关英文专业资料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实验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提示阶段考试、娱乐性知识竞赛、补充相关英文专业资料等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刘文艳;王学娅;张何;王玉勤;戴力明;韩健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中职学生管理中智慧型班主任的界定与实践探讨

    由于初中片面追求升学率,大多数中职学生为能够升学压力很大,心理问题严重,常规的班主任工作方法难以改变中职学生的现状.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探讨智慧型班主任在工作中如何运用爱的艺术、良好的沟通、服务的理念来管理、培养学生.

    作者:应含锦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2种牵引方式在微型种植体增强磨牙支抗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 评价不同牵引方式对微型种植体增强磨牙支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例安氏Ⅱ类上颌前突患者矫治设计均为拔除上颌两侧第一前磨牙,内收前牙阶段的治疗应用微型自攻钛钉支抗种植体(微型种植体).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其中实验组微型种植体植入上颌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颊侧根尖部之间的牙槽间隔内,应用定滑轮牵引方式;对照组微型种植体植入上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颊侧根尖部之间的牙槽间隔内,牵引钩向远中直接与微型种植体相连.2组均以滑动法(每侧120 g力)内收上前牙.比较内收前后头颅X线侧位片,测量前牙内收情况和磨牙支抗的变化.结果 20例患者牙弓突度均得到明显改善,其中实验组上颌切牙切缘平均内收量(I-Y)为5.16±0.04mm,支抗磨牙平均前移量(M-Y)为0.12±0.02 mm;对照组上颌切牙切缘平均内收量(I-Y)为4.55±0.25mm,支抗磨牙平均前移量(M-Y)为0.57±0.03mm.统计分析可见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定滑轮牵引方式与微型种植体结合能进一步增强磨牙支抗,对获得大磨牙支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杜建东;杨兰;韩保迪;胥磊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妇产科技能操作考核的实践探讨

    设计妇产科技能操作训练的内容和方法,运项进行训练并加以考核,是提高医学生妇产科实践技能水平的有效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现通过对医学生强化训练妇产科基本技能操作,加强巩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使医学生妇产科实践技能训练的主动性及自觉性得到增强及妇产科技能操作水平得到提高.

    作者:徐维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五年一贯制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五年一贯制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教学应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教材及教学大纲要求,在具体教学中合理采用有关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李德双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妊娠中晚期心电图短P-R间期的临床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妊娠期妇女心电图短P-R间期的产生机制、临床意义、预后及对胎儿的影响.方法 对妊娠中晚期妇女中发现短P-R间期者的126例(观察组)和妊娠妇女中P-R间期正常者1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心电图(ECG)及胎儿心电图(FECG)检查,观察组吸氧1周后复查ECG、FECG并于产后1~3个月复查EcG.结果 短P-R间期的发生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观察组的短P-R间期发生率有增高趋势.观察组吸氧后短P~R间期多数恢复正常,FECG前后变化不大.结论 妊娠中晚期的P-R间期缩短与需氧量增加、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相关,对胎儿影响不大.

    作者:王健;马秀娥 刊期: 2009年第16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