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愈酚伪麻待因口服液对咳嗽变异性哮喘肺功能改善效果的观察

邵发林

关键词:愈酚伪麻待因口服液, 咳嗽变异性哮喘, 肺功能
摘要:目的 探讨愈酚伪麻待因口服液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肺功能改善的效果.方法 对3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使用愈酚伪麻待因口服液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改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FVC、FEV10、PEF、V75、V50、V25).结果 CVA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肺功能受损,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CVA患者使用愈酚伪麻待因口服液治疗后肺功能得到改善,临床症状缓解.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发展性教学评价在药剂学课堂上的一次尝试

    目的 采用发展性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学业进行评价,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方法 对中高职药剂专业药剂学课程采用学生上台讲课的学习形式,并用自评、他评、师评等多元化评价方式进行学业评价.结果 发展性评价方法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消极学习为积极学习.结论 灵活多元的评价方式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能较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作者:林竹贞;何丽容;蓝明雄;李詠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浅谈小组讨论式教学法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小组讨论式教学法在护理临床专业课教学中应用的问题与对策.方法 对我校护理本科生在临床专业课程部分的教学中采用小组讨论式教学.程序为准备讨论课、引导讨论课与总结讨论课.结果 此教学法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提高其表达能力及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都有作用,存在的问题是课时不足致教师指导不足导致掌握的知识局限、讨论中学生容易偏离主题等.结论 小组讨论式教学法无疑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作者:王艳波;肖丽英;李丹琳;袁朝;许瑞;薛娜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体系构成及保障措施

    实践教学是为达到规定的目标而进行的特定的项目任务教学活动.为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应构建以应用性和实践性为基本特点,实验、实习、实训相结合,职业能力与专业能力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保证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应编制独立的实践教学计划及实践教学大纲,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实践教学能力.

    作者:王春升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医学毕业生产生择业焦虑心理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医学毕业生的择业焦虑的现状不容乐观.对此,有关教育部门及教师应高度重视,针对影响择业焦虑的社会心理因素,通过有效的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减轻医学毕业生择业焦虑的程度.促其顺利就业.

    作者:周英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解剖生理学基础教学方法探索

    解剖生理学基础是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学生入学后首先接触到的医学基础学科,包括形态学(解剖学和组织学)和功能学(生理学)两方面内容,可为学生后继学习和今后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作者:陈光倩;林丽雅;李富;刘甘泉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浅谈能力本位下的职业教育教学设计

    思想和观念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先导.长期以来,职业教育教学受传统知识本位教育思想的束缚,存在着重书本知识,轻实践技能;重学科体系完整,轻岗位实际需要的弊端,是一种教师中心、学科中心、知识中心的典型模式.能力本位教育强调行为结果和实际操作技能;强调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既注重培养学生具体工作岗位的任务技能,又注重培养学生普遍性的一般能力.能力本位教学理念要求教育者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思路,重新设计教学过程.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能力本位下的职业教育教学设计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许红梅;刘桂林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临床麻醉学信息化教学教员的信息素质培养

    临床麻醉学是直接面向临床的麻醉教学的基本课程之一.信息技术在临床麻醉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改变着该课程教育教学的软硬件环境、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和方法,同时对教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信息化教学条件下,教员的信息素质培养显得日益迫切.

    作者:刘虎;何星颖;李永华;宋哲明;孙彭龄;袁红斌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实训基地开放管理在护生实习前训练中的作用

    1 方法1.1 开放的形式护理实训基地实行全天候、全方位开放,包括时间与空间开放,同时也包括仪器设备与实验项目开放.每周一至周五课余时间、晚自习及节假日,护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安排自己的练习项目,不限制练习时间.

    作者:龙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临夏州降低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干预措施的探讨

    目的 有效降低临夏州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提高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方法 乡(镇)级妇幼保健站每季度向县(市)级妇幼保健站上报一次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数据及活产数,县(市)级妇幼保健站每半年向州级妇幼保健院上报一次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数据及活产数,并每年进行2次漏报调查以校对活产数和死亡数,州级妇幼保健院每年进行一次漏报调查以校对活产数和死亡数.结果 孕产妇死亡率从1995年的145.64/10万下降至2008年的57.32/10万,下降率为60.64%;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1995年的43.49‰下降至2008年的22.40‰,下降率为48.49%.结论 建立健全妇幼保健站(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引进人才,加强人才培训;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农村妇幼保健服务工作;加强全民健康教育;关注社会因素的影响;推广适宜的保健技术,是降低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杨玉英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护理实验与实训一体化教室的开放与管理初探

    为进一步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和深度,我院去年申请护理实验与实训一体化教室(简称一体化教室)建设的课题,目前一体化教室已经建成正准备投入使用,现浅谈一体化教室的管理.

    作者:何见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显微镜操作技能评分表的设计及其质量评价

    按本院医学检验专业培养目标及临床工作需要,结合权重分析设计显微镜操作技能评分表,并用信度、正态性分布指标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旨在客观评估学生技能,规范技能操作实训,提高教学水平.

    作者:曹丽琰;童毅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预防医学教学中开展设计性实验的实践与体会

    对卫校在预防医学教学中开展设计性实验的可行性与实施步骤进行初步探讨,表明该类实验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文英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愈酚伪麻待因口服液对咳嗽变异性哮喘肺功能改善效果的观察

    目的 探讨愈酚伪麻待因口服液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肺功能改善的效果.方法 对3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使用愈酚伪麻待因口服液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改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FVC、FEV10、PEF、V75、V50、V25).结果 CVA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肺功能受损,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CVA患者使用愈酚伪麻待因口服液治疗后肺功能得到改善,临床症状缓解.

    作者:邵发林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浅谈中职物理学教学中渗透STS教育应遵守的教学原则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中职物理学教学中,教师不仅应重视物理学科知识的传授,而且应重视物理学科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重视素质教育,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科学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在中职物理学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包括课外科技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实习等途径渗透STS教育并遵守相应的原则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科学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作者:包建奇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浅谈医药高职高专院校实验(训)室的建设与管理

    实验(训)室是高等院校实验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实验(训)室的建设与管理是医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为适应教学改革与培养高素质新型医学人才的需要,我们加强了实验(训)室的建设与管理,建立了校系两级管理的实验(训)室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组建了各类实验(训)室教学中心,形成了新的教学体系.

    作者:杨银盛;黄军兵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建构主义抛锚式教学在护理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通过解析建构主义理论下抛锚式教学的要义,探讨建构主义抛锚式教学应用于护理技术的教学步骤设计.该教学法有利于学生沟通交流能力、健康教育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等关键能力的培养,在护理教学改革迫在眉睫的今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作者:周艳萍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高职院校数学教师应用意识的培养

    现提出高职院校数学教师的应用意识应通过更新教育观念、优化知识结构、创新教学方法、提倡数学研究、坚持数学实践等多种形式来培养和加强.

    作者:仲生仁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中职学生管理中智慧型班主任的界定与实践探讨

    由于初中片面追求升学率,大多数中职学生为能够升学压力很大,心理问题严重,常规的班主任工作方法难以改变中职学生的现状.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探讨智慧型班主任在工作中如何运用爱的艺术、良好的沟通、服务的理念来管理、培养学生.

    作者:应含锦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高职药学专业综合技能实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级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他们既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既具有较好的专业素质,又具有良好的职业能力如就业和创业能力、社会协调能力,是生产、服务及管理一线的实用型人才[1].这决定了培养学生综合技能是药学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我校通过对药学专业职业岗位能力的调研与分析,结合制药行业的发展趋势,在第二学年末开设了为期2周的药学综合技能实训课,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从业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作者:卞晓霞;罗跃娥;刘斌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流行病学教学方法探讨

    流行病学是公共卫生领域的一门主干学科,在科学研究、疾病控制以及预防医学教学等方面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疾病控制遇到的主要问题是高素质人才的缺乏[1],因此,培养适应新形势优秀的流行病学人才是广大流行病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

    作者:曾转萍;周卫平;许雅 刊期: 2009年第16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