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感热病中透邪法应用初探

李学彬

关键词:中药应用, 透邪法, 外感热病
摘要:现把外感热病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期,并将透邪法在各期的应用进行讨论,指出各期的主要临床表现和药物选择,以期对发热性疾病的诊疗有一定的帮助.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技能型课程重症监护仪器使用与维护相关教材设计编写与教学方法策略

    重症监护仪器使用与维护技能型课程的性质定位及教学基本任务、目的,要求教材设计编写及教学过程应当符合国家紧缺型、技能型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需求,努力体现和突出现代卫生职业教育的实用性、服务性职业特色.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应当切实贯彻技能型课程的教学基本原则与方法策略,灵活运用形式多样与生动活泼的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重症监护课程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的科学方法,形成良好的重症监护职业学习态度与专业思维习惯,具有从事重症监护职业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意识,具备重症监护专业继续学习的基础与持续发展的能力.

    作者:王懿;钟丽强;吴红宇;吴胜楠;喻志英;李燕霞;王敏;王萍;吴惠平;赵昭子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老字典新用法

    充分挖掘传统字典的资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词汇教学中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引导、激励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学以致用.

    作者:胡晓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药物化学教学实践与研究

    现主要讨论采用一些教学思路和方法提高药物化学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作者:王新兵;薛梅;秦冬梅;祝世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改革实践性探索

    现从更新教学观念、重组教学内容入手,采取加强病理解剖总论、淡化病理解剖各论、强化病理生理基本理论与技能、改革教学方法、优化病理学课堂教学、体现专业特色等措施以实现在病理学教学中突出护理专业特色.

    作者:刘安丽;张海燕;马志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大学生学校适应研究述评

    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国内陆续出现了一些对大学生心理适应状况的研究.为了进一步为大学生学校适应研究提供借鉴,为大学生辅导工作提供心理依据,本文从学校适应的界定、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内容以及影响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因素等方面进行回顾,并指出目前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思路.

    作者:顾红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接受美学与大学语文阅读教学

    接受美学的创立者为德国学者尧斯和伊瑟尔.尧斯的研究重点主要是从读者接受的角度来考察文学史,他一反以往文学史只注重作品和作家的传统,强调读者对作品的重要意义,认为作品本身如果不经过阅读和理解就没有任何意义,就是没有生命的、死的语言材料.正是读者的阅读赋予了作品意义和价值.他还认为,接受过程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参与过程.

    作者:朱晓燕;张小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抚触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抚触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对24例早产儿进行婴儿抚触并将其作为抚触组,随机选择条件相似的24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对抚触组早产儿进行抚触,每天2次,连续30 d.观察2组早产儿体重、身长、头围、每日进乳量的差异.结果 抚触组早产儿体重、身长、头围增长比对照组明显(P<0.05),每日进乳量抚触组早产儿比对照组增多(P<0.05).结论 抚触可以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作者:赵瑞芳;彭月娥;周乐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对护理技术强化训练教学过程的思考

    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为促使护生更快、更好地适应临床护理实习工作,我校十几年来坚持在实习前对护理中专生进行无菌技术、隔离技术、鼻饲法、导尿术、各种注射法、静脉输液等护理技术操作强化训练,每班为期一周.经过强化训练,巩固了护生的护理基础知识,提高了其基本技能,提升了护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了其无菌观念、查对意识、合作意识和服务理念.

    作者:康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蛋白质组学在肿瘤患者血清标志物研究中的应用

    近几年来随着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的提高,蛋白质组学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研究中,特别是肿瘤标志物方面.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被广泛应用于无症状的早期患者的筛查,但目前仍有许多影响其临床应用的问题亟待解决,现就目前蛋白质组学在肿瘤标志物方面的应用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刘巍;廖世奇;王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外感热病中透邪法应用初探

    现把外感热病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期,并将透邪法在各期的应用进行讨论,指出各期的主要临床表现和药物选择,以期对发热性疾病的诊疗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李学彬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精讲多练——德育教学重在实践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精讲多练是提高德育教学效果的好办法.具体做法是:在教学中,教师少讲、精讲,备课要多备、熟备、备精;学生要多练、多读、多想、多说、多做.力求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并且教、学、做合一,通过活动,使学生从中感悟生活,体验道德,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道德实践能力.

    作者:颜景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带教方法的探讨及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有效的带教方法.方法 进修人员90人,分为2组(常规带教组、目标带教组各45人)进行比较.结果 追踪及反馈信息表明,目标带教组在岗率为95.6%,诊断符合率为78.4%,报告书写合格率为88%,明显优于常规带教组.结论 超声诊断带教目标训练法具有实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纪炜;魏孔星;韩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8例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通过系统健康评估,设计健康教育路径表,应用路径表对患者实行健康教育计划;对照组采用随机性的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在心理焦虑率、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用药的依从性、血压的稳定性以及高血压患者对治疗护理保健知识的了解、平均住院天数、反复住院次数和住院费用方面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健康教育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焦虑,稳定血压,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增进健康,是临床上可行的健康教育方法.

    作者:肖桂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反思日志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反思是指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1].反思日志是体现学生在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间相互转化的重要媒介;也是持续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反映其概念理解情况的工具;同时也是一种互动的知识传授方法;是一种信息形式和理解过程,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记录信息[2].

    作者:金道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一切发明活动中,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是基础,创新能力是核心.广博的科学知识,敏锐的观察能力,创造性的想象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性实践能力等形成了创新能力.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世英;余大斌;杨志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田基黄体外抗HBsAg和HBeAg作用的研究

    目的 观察田基黄在体外对HBsAg和HBeAg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田基黄与等量的HBsAg或HBeAg阳性血清混匀.使混合后的浓度分别为6 g/L、12 g/L、24 g/L、48g/L和96 g/L,;孵育8h、16 ho采用ELISA法测定HBsAg或HBeAg的滴度,观察其对HBsAg或HBeAg的抑制作用.结果 96 g/L和48 g/L浓度的田基黄在作用16 h后对HBsAg或HBeAg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 田基黄在体外有较强的抗HBsAg和HBeAg作用.

    作者:许潘健;庞璐;韩余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女性生殖器结核82例临床分析

    结核病在全球范围内卷土重来,目前仍然是威胁人类的三大感染性疾病之一.结核病主要以肺结核为主,肺外结核病占结核病总数的0.5%~1%,女性生殖器结核,多发生于16~40岁生育期妇女,临床表现多样化,无特异性,易误诊[1].为提高对此病的诊治水平,我们对2002年1月至200r7年12月某院收治的女性生殖器结核患者82例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甘州区1995~2007年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甘州区1995~2007年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结果,为防治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布鲁氏茵病监测标准>进行监测.结果 监测期内无新发人间布鲁氏茵病疫情.结论 甘州区布鲁氏茵病防治成效显著,人间布鲁氏茵病疫情趋于稳定,今后要加强高危人群健康教育和牲畜入境检疫,并加大人畜间协同监测工作.

    作者:王泽平;薛华;闫栋;马文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自理理论与护理管理

    自理理论是美国著名的护理理论学家奥瑞姆提出的.自理理论的核心是自理缺陷结构,针对自理缺陷制订相应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效率,有效、充分地利用护理人力资源,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作者:高翔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卫生学校大中专学生学习动力情况调查分析

    针对我校任课教师对大专生在各个方面相对于中专生期望值较高的情况,以及反映的中专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上课注意力分散、学生素质普遍不高、自主学习能力差及学生自觉学习热情不高、缺乏学习动力等情况,对全校共315名学生的专业态度、学习目标、学习障碍、学习动力、学习信心、学习焦虑等影响学习动力的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原因及提出改善意见.通过明确学习目标,健全人格和提高自我认识,改革教材和改变教学方式,严格学校管理,满足学生需求等方式来改善学生学习的内部和外部条件,克服学生学习动力的缺乏感,强化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和端正学习态度.

    作者:哈力亚;阿迪娜;给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