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职院校涉外护理专业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卞龙艳;朱慧

关键词:高职院校, 涉外护理专业, 双语教学
摘要:剖析高职院校涉外护理专业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改进生源,提高英语成绩招生要求;大力培养师资力量,提高专业教师英语水平;建立和完善教学体制;加强国际交流和国内校企合作.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介绍一种菌种保存的简易方法

    菌种保存有多种方法,有长期的、短期的,教学中所用菌种有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肠道类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一般微生物教研室多采用普通琼脂斜面保存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使用时引种方便,缺点是定期传代比较麻烦.菌种的传代次数越多,产生变异的几率就越高,下面介绍一种简易的菌种保存方法.

    作者:王美惠;郑剑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外源性超氧化物歧化酶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外源性超氧化物歧化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并探讨其脑保护机制.方法 参照Zea longa线栓法改进建立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再灌注22h,再灌注前30min尾静脉注射SOD(2000U/100g),测定大鼠血清SOD活性及IL-6水平,并观察梗塞灶体积、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外源性SOD可使血清SOD活性增高、IL-6水平下降以及梗塞灶体积缩小、神经功能缺失评分降低(P<05).结论 外源性SOD能够提高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血清SOD活性,抑制IL-6的合成,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有保护作用,其脑保护作用可能还与强化机体抗氧化系统和抑制炎性反应有关.

    作者:张廷华;李珍花;罗福明;滕庆兰;武国德;柴文晓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启发式教学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启发式教学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在2006级护理本科班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实施直观启发、对比启发、推理启发等多种形式的启发式教学,在课后进行问卷调查和病例分析考查.结果 16.3%的学生非常喜欢该授课形式.多数学生认为启发式教学能提高学习兴趣(72.3%),激发学习主动性(76.6%),53.2%的学生认为启发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病例分析考查不及格率为7.8%.结论 启发式教学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作者:滕丽萍;邱玉宇;尹丽;李秋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浅谈如何在有机磷酸酯类药物中毒及解救实验中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及中职德育大纲指导下,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昌吉卫生学校德育工作规划,坚持育人为本,学校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着眼于学生及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

    作者:于杰;张雪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探讨当前教育下中学生青春期的性教育

    从中学生本身、家庭、学校和社会4方面关注当前教育下中学生性观念、性行为现状.并探讨其产生原因.思考青春期性教育的三大问题:时间问题、观念问题、教育者问题;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希望通过适当的引导,使中学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好.

    作者:吴东旭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浅谈病理学网络课程制作思路

    从合理布局课程内容、精选并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以及关注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栏目的 建设3方面探讨病理学网络课程的制作思路.

    作者:丁莉利;杨丞;陈明镜;李群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浅谈构建快乐诗意课堂的语言艺术

    语言艺术是构建快乐诗意课堂的核心与灵魂,从口语内容的丰富性、口语语言的文学性、口语形式的多样性、口语表达的艺术性4方面对此进行探讨.

    作者:莫丽平;覃隶莲;黄厚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浅析交流式教学法在心内科见习中的作用

    目的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在心内科见习中采用交流式教学法.方法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次每小组轮流选择2名学生采集病史和检查体格,其他学生予以补充,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启发,然后围绕病例进行讨论.结果 交流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以医生身份对患者进行系统诊治,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及交流技能,提高了学生对心内科疾病的认识.结论 交流式教学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临床见习教学法.

    作者:方玉强;李涛;张晔;傅春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涉外护理专业英语第二课堂实践体系研究

    探讨涉外护理专业中,大学英语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关系,对第二课堂教学计划的制订、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以及学生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提出建议,旨在更好地开展英语教学,提高涉外护理专业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作者:王奕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单元案例-问题剖析法在流行病学教学中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应用单元案例-问题剖析法的教学效果.方法 以2003级和2004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测试成绩及问卷调查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90分的总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60分的总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作者:黄祚军;王飒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医学高等数学概念的课堂教学设计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结构的基本单元,是数学知识产生、发展的逻辑起点.数学概念可以派生和推演出许多相关的性质、定理及其他概念.因此,数学概念在数学知识结构中十分重要,数学概念是数学学习的基础.课堂学习是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师是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学习的绩效取决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作者:罗万春;宋丽娟;罗明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情境教学和建构主义双重视角下的医用化学教学研究

    对情境教学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并尝试将二者有机融合,从创设情感性与探究性共存的问题情境、趣味性与知识性并收的实践情境、和谐与竞争同在的生生协作情境3方面加以实践,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王亚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医学形态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方法探讨

    1 医学形态学教学现状医学形态学主要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等,这些课程之间有着密切而广泛的联系.但是,目前大都以各学科为单位单独进行教学,且往往间隔几个学期,导致各门课程知识不能很好地贯穿衔接.加之医学学科知识遗忘率很高,学生在学习异常形态学时,对所学的正常形态学知识已基本遗忘,自然也就很难理解机体疾病状态下组织形态的异常改变,更不会联想到病变器官功能的改变.

    作者:王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论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及培养

    从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分析影响大学生身心素质的因素,阐释培养大学生身心素质的意义,探究培养大学生身心素质的方法 .

    作者:魏成菊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优化药物应用护理课程设置

    通过优化药物应用护理课程设置,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护理岗位必需的药物知识和药物应用技能,实现毕业生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

    作者:栾新段;万红;刘耀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班徽班训在和谐班级建设中的作用

    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是班级建设成熟的表征,对促进学生和谐成长、全面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班徽、班训高度体现班级集体意志,是班级文化的核心标志.以分析班徽、班训在和谐班级建设中的作用为基础,对其创设过程中如何贯穿教育意图的管理行为进行讨论.

    作者:付百红;邓婵;胡惠明;陈仕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CO2激光联合口服胸腺肽治疗尖锐湿疣效果分析

    探讨行激光除疣术后口服胸腺肽在预防尖锐湿疣复发方面的作用,发现口服胸腺肽能明显降低尖锐湿疣的复发率.

    作者:殷美杏;徐瑞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真空采血的弊端——血液回流现象

    目前,大多数医院已采用真空采血,该技术对采血人员的技能操作要求较高,且采血中易出现血液回流现象.1 真空采血的原理真空采血管的气压低于大气压,真空采血管压力(负压)的多少根据采血量来设置.

    作者:王海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中专药剂学实践技能结构探讨

    对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实践技能与药学(士)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职业技能、医院药剂工作岗位所需求的操作技能进行调研,结果 表明该课程教学大纲实践技能结构能较好地适应医院药剂工作的岗位需要.基本符合职业技能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按照教学大纲组织实践教学,并根据教学需要和医院药剂发展对具体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以使药剂教学与药荆工作岗位需求更好地衔接.

    作者:蒙丽华;段继华;叶桂存;李学靖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论加强医学生的生命教育

    医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帮助他们提高生命意识和生命质量,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形成良好医德并提高医学事业境界.医学生生命教育包括4个关键环节,即生命有限性教育、生命审美教育、生命和谐教育和人文教育.

    作者:邵立波;张艳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