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琴;鹿玲
经典的微格教学是以教学控制论、教育目标分类学和教育评价学为理论依据,采用视听设备和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教育手段,训练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种方法[1].我们在广泛查阅和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组织南通体臣卫生学校和海安针灸推拿学校针灸推拿专业课教师进行学习培训,将微格教学模式运用到高、中职针灸推拿专业学生临床操作技能教学中,试图通过积极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在职业学校运用微格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作者:沈爱明;朱之云;王文龙;张伟;戴文宏;朱小俊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结合医院内科临床护理岗位要求及学生学情,采用任务驱动法组织教学.按照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实施任务-任务评价的框架结构,通过教师示教、情境创设、小组合作等方式,促使学生置身责任护士角色,将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融入到解决问题之中,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升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
作者:贾小莹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医学生临床实习前规范化培训的内容和意义,以进一步提高医学生实习质量.方法 整群抽取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临床、影像专业四年级160名学生,根据培训目的,由我院教学部自行设计培训方案,对研究对象进行为期一周的临床实习前规范化培训.结果 通过培训医学生具备了良好的医疗作风,掌握了医院的基本规章制度和感染、无菌技术的含义,了解了临床基本技能和急救知识,熟悉了病历书写要求及处方、检验单、化验单的格式和意义,懂得了如何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结论 临床实习前规范化培训对医学生临床实习具有积极意义,医院应在医学生临床实习前对其进行规范化培训.
作者:唐志强;范祯祯;张龙龙;吴嫚;赵淑英;王璐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调查学生临床综合技能培训现状,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培训效果.方法 采用问卷对参加培训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2004、2005级五年制专科,2007级三年制专科学生及实习医院带教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绝大多数教师和学生认为所实施的临床技能培训能有效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结论 实习前进行临床技能培训,为学生实习和毕业后进入职业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兰珠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基础护理技术教学是培养护生专业技能的主要课程.通过采用一人负责式教学,在示教室内完成理论讲解、操作演示及学生练习;改革考核方法,提高护理技术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达40%).护生护理操作能力明显提高,操作步骤科学、合理,促进了护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者:安虹;韩瑛;王淑英;朱彦姣 刊期: 2011年第21期
一体化教学是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等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听、看、练等方式全面调动学习兴趣,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作者:徐海珍;李位昌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生物化学是生物学领域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其他相关专业课的基础.为进一步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首先要提升实验教学地位,将其单独设置为一门课程;其次是改革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教学方法,使课程内容实现模块化、连续化,建立科学的实验课程考核方式.
作者:胡思科 刊期: 2011年第21期
以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实践视角,探讨在网络环境下,如何教护生学说苏州话.通过信息技术与选修课的整合,解决了师生在教与学中遇到的主要问题,阐述了搭建平台,选修内容,循序渐进,看、听、说、写4方面的具体实施过程,通过应用考核,得出研究意义.
作者:孙晓燕;许苏飞;宋悦宁;胡小萍;徐莉霞;江春燕;黄文娟;徐冰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五年制高职新生入学适应情况,为更好地开展五年制高职新生入学适应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五年制高职新生健康成长提供保障.方法 采用新生入学适应问卷,对589名五年制高职新生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类型的五年制高职新生入学适应总体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五年制高职新生学校适应状况不均衡,部分群体适应不良.结论 为提高学生适应能力,对新生开展入学适应教育非常重要.
作者:顾红霞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讨论腰背部疼痛与瓷化胆囊关系的病例.方法 1例70岁女性患者阵发性腰背部疼痛,经B超和腹部X线检查考虑胆囊瓷化.结果 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中见胆囊壁完全瓷化并与周围组织粘连,中转开放胆囊切除.结论 整个胆囊壁瓷化及其罕见,瓷化后发生恶变率增高,对于腰背部疼痛患者应进一步检查有无瓷化胆囊.
作者:祁得录;Jay Cannon MD;王永翔;杨孝来 刊期: 2011年第21期
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医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医学人才不仅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还要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具备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进行科学研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等[1].目前,康复医疗事业发展迅速,高职高专层次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育发展更为迅猛[2].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是培养高级康复治疗师的专业,在专业的不断建设与发展中,康复机能评定课程始终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该课程在康复医学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直接关系到一名康复治疗师的实际工作能力.
作者:孙小斐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做好糖尿病患者护理工作,对糖尿病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6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及健康知识教育,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结果 68例糖尿病患者全部康复出院,对其进行随机回访调查.在6个月的调查中,发现严格遵循医嘱进行自我护理的患者,能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发生;没有严格遵循医嘱进行自我护理的患者,容易诱发并发症,返院治疗率高.结论 做好糖尿病患者护理工作,能有效控制血糖,促进糖尿病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关锦连;林国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是分子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提高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及科研能力.
作者:徐跃飞;任风;孔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临床实习教学是医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医学生临床分析、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的重要环节.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入医学教育,可促进教师提升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出科合格率及学习成绩.
作者:张琴;鹿玲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缺氧常规的教学方法即利用血氧指标的变化讲述各种缺氧的类型及缺氧的原因.而如何讲述并且让学生很好理解常用的那几个血氧指标则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理解了血氧指标,缺氧的类型及缺氧的原因就迎刃而解了.提高中职生对缺氧这一病理生理过程的理解,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很重要.如在教学过程中把血液比喻为客车,血红蛋白比喻为座位,氧气比喻为乘客,血管比喻为道路,那么乘客坐在座位上就相当于氧合血红蛋白(HbO2),这样将抽象的教学内容生活化,就有利于学生理解与记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将阐述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内容.
作者:覃仕跃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利用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白银市某医院呼吸科门诊资料和白银气象观测站同期的气压、气温、湿度观测资料,对白银地区呼吸道疾病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行分析;根据白银地区呼吸道疾病发病人数的月际变化,进一步分析白银地区呼吸道疾病发病人数与气压、气温、湿度等气象条件的关系,提出合理利用气象条件对呼吸道疾病采取的预防保健措施.
作者:苏清菊;石光普;武双琴;韩兴霞;曾丽丽;关维莉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对医学影像学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及教学重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设置该课程非常必要,教学重点是与实际工作紧密相关的骨关节系统及神经系统.
作者:曾德昕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新生入学教育是新生入学的第一堂课.这堂课的目的在于及时给予新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生活指导,使他们尽快地熟悉、适应学校生活,完成从初中生到中专生的角色转变,开启中专学习和生活的良好开端,为日后的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孙元儒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不孕症患者在药物促超排卵治疗中出现的一种严重的医源性疾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针对具体患者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积极治疗,精心护理,可以预防及减轻症状,促进疾病转归,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金珠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牵引是将力学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应用于骨与关节的损伤和病变中,治疗骨折,固定受伤肢体,解除肌肉痉挛,改善循环,减轻疼痛,矫正畸形.牵引力是由牵引装置经皮肤或骨沿肢体轴线方向作用;反牵引力是由患者的体重与被褥的摩擦力及牵引架的支点所构成.牵引可以达到复位与固定的双重目的,临床上常用的有手法牵引、皮肤牵引、兜带牵引和骨牵引.
作者:晏丽学 刊期: 2011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