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鹏宇;薛斌;丁云鹏;杨佳
目的:探讨获取未成熟卵母细胞之前使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能否改善未成熟卵母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成熟的时间、体外受精率、2细胞、4细胞发生率.方法:将HCG刺激后或未刺激所获得的小鼠生殖泡(Germinal reside,GV)期卵丘-卵母细胞复合物在培养液中进行体外培养,观察未成熟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恢复、核成熟、受精率以及胚胎的发育.结果:体外培养后16 h G-PR组生殖泡破裂(Germinal vesicle break down,GVBD)发生率显著高于G-UPR组(P<0.01).体外培养后20 h G-PR组GVBD发生率明显高于G-UPR组(P<0.05).体外培养后24 h G-PR组PBI发生率显著高于G-UPR组(P<0.01).G-PR组受精率明显高于G-UPR组(P<0.05).结论:HCG加快了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进程,同时也增加了卵母细胞的体外受精率.
作者:王炼炼;丘彦;幸贵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吡格列酮对小鼠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AS)斑块面积以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小鼠高脂饮食造模16周复制小鼠AS模型,从第8周开始给予吡格列酮,观察吡格列酮对血脂含量以及AS斑块面积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MP-9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吡格列酮10 mg/kg可以显著降低AS小鼠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P<0.05),对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影响不大(P>0.05),吡格列酮可以减少主动脉斑块面积(P<0.05),降低MMP-9的表达(P<0.05).结论:吡格列酮可能通过降低AS小鼠MMP-9的表达抑制AS.
作者:吴成稳;周志强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研究clusterin(CLU)基因沉默对卵巢癌SKOV3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靶向CLU基因的siRNA转染卵巢癌SKOV3细胞,Western blot法测定CLU基因蛋白表达水平.给予不同放射剂量(2、4、6Gy)处理后,通过MTT法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卵巢癌SKOV3细胞的存活率及克隆形成率,流式细胞仪Annexin V/PI法检测凋亡率.结果:靶向CLU基因的siRNA特异性地从蛋白水平抑制了CLU基因表达.MTT及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卵巢癌SKOV3细胞的存活率及克隆形成率与放射剂量呈反比,剂量越大,存活率及克隆形成率越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Annexin V/PI法检测结果表明:2Gy放疗后实验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达(24.32±1.75)%,较单纯放射组升高约12%,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LU基因沉默可以明显增强卵巢癌SKOV3细胞对放射的敏感性,为卵巢癌放疗增敏基础研究提供了新的靶点.
作者:黄锣;张幸平;陈诚;罗茜;吴永忠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甲硝唑氯己定洗剂具有抗菌消炎的临床作用,用于细菌、淋菌、霉菌或滴虫等病原体引起的各种阴道炎,国内未见甲硝唑氯己定洗剂安全性试验研究的相关文献报道,本试验的目的是按SFDA《化学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要求,观察局部接触甲硝唑氯己定洗剂后所产生的刺激反应,观察给药部位可能出现的炎症反应、组织的变性和坏死等不良反应,评价甲硝唑氯己定洗剂的刺激性,为临床安全应用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作者:余成浩;孙涛;冯业琼;廖建;李敏;陈西平;曾代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研究CAPN-10基因Indel-19与非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ve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法检测30个健康人(A组),60个稳定的非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B组)CAPN-10基因Indel-19插入多态性基因型,生化技术测定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甘油三脂(Three acids 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结果:B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甘油三酯水平较A组高(P<0.05).A、B两组比较Indel-19基因型分布无明显差异(P=0.742).B组基因型为2/2的患者较基因型为1/1,1/2患者有较高的腰围及TG水平(P值分别为0.033,0.002).同时合并存在“代谢综合征”的B组患者出现CAPN-10基因Indel-19基因型2/2的频率较B组其余患者高(P=0.001).结论:非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多同时存在脂质代谢紊乱及高血压.CAPN-10基因Indel-19可能与同时存在“代谢综合征”的终末期肾脏病有关,其可能机制是影响肾病患者脂质代谢,加重患者动脉硬化等的程度,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路萍;夏春英;邵维斌;李忻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高位颈椎原发性椎管内肿瘤的手术治疗及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高位颈椎原发性椎管内肿瘤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术后疗效.结果:患者术后疼痛、神经根性刺激症状及颈髓压迫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内固定无松动移位,颈椎稳定性好.结论:颈后入路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可以完整清除肿瘤,并加以坚强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治疗高位颈椎椎管内肿瘤切除,可获良好近期及远期疗效.
作者:钟华;卢畅;吕国华;李晶;陈威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3种不同方法治疗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将2005年12月至2010年12月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78例患者分为3组;A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B组采用常规换药联合局部喷洒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b-FGF);C 组采用b-FGF联合VSD治疗.结果:A、B、C3组切口创面均愈合,但切口愈合时间C组<B组<A组;住院时间及费用C组<B组<A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b-FGF联合VSD治疗临床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宋鹏宇;薛斌;丁云鹏;杨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30岁,婚后2年未避孕女方未孕,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否认有毒物质接触史,否认外伤史及手术史.体格检查:胡须正常,喉结存在,乳腺未见发育.阴毛分布正常,阴茎长约6 cm,双睾丸体积各约15ml,质地可,双精索静脉未触及曲张,双输精管存在.精液检查:第一次精液常规精液量3.0 ml,pH=7.4精子密度1.6×106个/ml,精子活力8.1%;第2次精液常规精液量3.0 ml,pH=7.2,精子密度9.1×106个/ml,精子活力9.7%.性激素水平检查:促卵泡刺激素5.29 mIU/ml(参考值1.27~18.96mIU/ml),促黄体生成素3.81 mIU/ml(参考值1.24~8.62 mIU/ml),睾酮4.10 ng/ml(参考值4.14~7.26ng/ml),雌激素42 pg/ml(参考值20~75 pg/ml),泌乳素10.32ng/ml(参考值2.64~13.13 ng/ml).外周血染色体核型检查结果为45,XY,rob(13;15)(q10;q10),inv(9)(p11q13)(图1).
作者:沙艳伟;宋岳强;孔辉;邱乒乒;郑仁瑞;韩斌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细胞松弛素B (Cytochalasin B,CB)预处理对小鼠卵母细胞玻璃化冻融后发育潜能的影响.方法:用浓度为0(对照)、5、10、20、40 μg/ml的CB分别预处理小鼠成熟卵母细胞后玻璃化冷冻,解冻后进行体外受精,观察卵母细胞的复苏率、受精率、6~8 cell胚胎形成率.结果:CB 20、40μg/ml预处理组复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μg/ml组与40μg/ml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7% vs 87.6%,P=0.767);各组受精率、6~8 cell胚胎形成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浓度为20、40μg/ml的CB对小鼠成熟卵母细胞冻融复苏率有改善作用.
作者:唐宇铃;丘彦;幸贵邦;孟江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对3T3-L1脂肪细胞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表达和分泌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和诱导分化3T3-L1前脂肪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TNF-α (0.1、1、10、100 ng/ml)处理3T3-L1脂肪细胞24h,并选取10 ng/ml的TNF-α干预细胞3、6、12、24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ELISA技术检测3T3-L1脂肪细胞PEDF的mRNA表达和蛋白分泌情况.结果:①和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TNF-α对3T3-L1脂肪细胞PEDF的mRNA表达和分泌均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大,其抑制效应越明显(P<0.05).②10 ng/ml的TNF-α干预3T3-L1脂肪细胞后,随着时间的延长,PEDF的mRNA表达逐渐降低,第12h达到低点(P<0.05).③10 ng/ml的TNF-α对其PEDF分泌的抑制率在第6h为15%,在第24h为33%(P<0.05).结论:TNF-α抑制3T3-L1脂肪细胞PEDF的表达和分泌,其抑制效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作者:夏伟;杨淑敏;罗梅;梅玫;宋颖;程庆丰;李启富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高能量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疗效.方法:运用CZB型超声波鼻炎治疗仪,在鼻内镜下对220例按照2004年兰州会议AR诊断标准诊断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erennial allergic rhinitis,PAR)患者进行鼻腔扫描,扫描部位分别为双侧下鼻甲、中鼻甲前部、鼻丘及鼻中隔前上部.按照2004年兰州会议“AR的治疗原则和推荐方案”,用记分法分别评定其疗效.结果:治疗后定期随访,3、6、12、18个月进行疗效评价.其中3个月显效率为68.2%(150/220),有效率为23.6%(52/220),无效率为8.2% (18/220),总有效率为91.8%(202/220);6个月显效率为60.6% (117/193),有效率为24.9%(48/193),无效率为14.5 (28/193),总有效率为85.5%( 165/193);12个月显效率为55.1%(59/107),有效率为17.8%(19/107),无效率为27.1%(29/107),总有效率为72.9%(78/107);18个月显效率为52.9%(18/34),有效率为20.6%(7/34),无效率为26.5%(9/34),总有效率为73.5%(25/34).结论:采用HIFU治疗AR,具有疗效可靠、无创、可重复性等优点.
作者:杨盈坡;安伟;李强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膝关节粘连关节镜松解的适应症和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关节镜松解术治疗膝关节粘连患者24例,平均年龄44岁(17~71岁).术前膝关节活动度10°~60°,平均37.5°,WOMAC评分9~22分,平均14分.术中使用等离子刀、钩刀及刨削器等在关节镜下进行粘连松解.术后镇痛、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患肢主、被动功能锻炼及结合冰敷等治疗,观察膝关节活动度、功能、疼痛、肿胀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术中即刻被动活动度:50°~130°,平均101°,术后6周膝关节活动度70°~125°,平均98°,较术前平均改善60.5°;术后6周WOMAC评分0~17分,平均4.5分,较术前平均改善9.5分;按Judet疗效评定标准:优12例,良7例,可2例,差4例.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未见其他并发症.术后关节活动度改善不明显的为:股骨髁上骨折、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障碍超过3月的患者.结论:单纯膝关节镜松解术能有效恢复3月内因关节内粘连导致的膝关节活动受限,对于股骨髁上骨折、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障碍超过3月的患者效果不佳,需要结合其他松解方式.
作者:王志强;黄伟;梁熙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SD大鼠肾上腺区人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移植瘤模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超声测量结果与肿瘤实际生长情况的相关性.方法:建立SD大鼠荷瘤模型53只.肿瘤接种后分别于5d~6周,每4d随机选取5只SD大鼠行高频超声检查,观察肿瘤的形态、回声和边界,测量肿瘤大小,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肿瘤内血流分布情况.每次超声检查后剥离肿瘤,测量肿瘤实际大小,并行病理活检,对比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肿瘤成瘤率为100%;超声观察肾上腺区移植肿瘤呈类椭圆形中低回声团块,5~13 d肿瘤生长旺盛,其内血供丰富,>13~17 d生长速度减缓,>17 d肿瘤开始逐渐缩小,29d后肿瘤内部出现液化坏死和钙化,血供减少;高频超声测量结果与肿瘤实际生长情况呈高度正相关(r=0.993,P<0.001).结论:高频超声能较准确监测SD大鼠肾上腺区人NB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成瘤后肿瘤生长情况,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刘沁;王荞;全学模;王珊;向娟;白洁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 natrium,RSG)对实验性1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6周龄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Control,Con)组24只,糖尿病(Diabetic mellitus,DM)组24只,罗格列酮干预(Rosiglitazone,RSG)组24只.以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溶液单次腹腔注射,72 h后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16.7 mmol/L为造模成功.应用罗格列酮后5个时间段(2、5、7、10、13周),分别用TUNEL(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dUTP nick end labeling)方法检测胰岛β细胞的凋亡,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胰岛中胰岛素(Insulin,Ins)及Fasl的表达.结果:与DM组相比,RSG组胰岛表达胰岛素水平提高,β细胞相对凋亡指数及Fasl表达水平均下降(P均<0.05).结论:罗格列酮能抑制或延缓β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Fas/Fasl细胞凋亡通路有关.
作者:高会敏;蒙碧辉;韦静彬;陈洪流;林媛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建立人卵巢癌裸鼠腹腔及皮下移植瘤模型,比较2种模型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细胞悬液注射法将人上皮性卵巢癌细胞A2780/DDP注射于裸鼠皮下或腹腔,建立人卵巢癌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模型动物肿瘤的生长规律及组织学特性,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分布,免疫组化检测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受体(Luteinzing-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LHRH-R)表达情况.结果:裸鼠腹腔及皮下移植瘤模型的成瘤率均为100%,2组荷瘤鼠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0.000±1.095)d和( 41.000±0.894)d,2组移植瘤细胞周期分布与原代细胞周期分布相仿,且2种模型的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相似,免疫组化显示均表达LHRH-R.结论:人卵巢癌细胞株A2780/DDP裸鼠皮下和腹腔移植瘤模型易于建立,腹腔移植瘤模型能更好地模拟人卵巢癌腹腔播散的生物学行为,是研究卵巢癌治疗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作者:蒲才秀;常淑芳;孙江川;刘红霞;朱轶;陈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白药主要成分对整合素αvβ3以及CD31在兔骨折修复过程中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新西兰大白兔7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5只,手术制作双侧桡骨中段骨干缺损模型,在左侧缺损间分别植入含有白药1~5号粉剂的医用明胶海绵,作为实验组,分别为白药1、2、3、4、5号组.右侧同样手术处理,只是骨缺损中植入不含白药粉的医用明胶海绵,作为对照组;观察不同时期1~5号白药原药成分对骨痂组织中整合素αvβ3以及新生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EC)特异性标志物CD31表达的影响.结果:在骨折愈合的早期,1~5号白药原药成分增加骨痂中整合素αvβ3以及CD31基因的表达水平,具有加速骨折断端血管新生重建的作用.结论:白药原药成分在骨折愈合的早期,具有促进骨痂内整合素αvβ3表达的作用,从而促进骨折血管新生,加速骨折愈合.
作者:杨庆秋;胡侦明;浦波;劳汉昌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无血清悬浮培养生成5种人结直肠肿瘤细胞球,体外稳定传代培养,研究其在体外增殖、分化及转移等生物学特性.方法:人结直肠癌细胞SW480、SW620、LOVO、HT29和HCT116在添加了细胞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Serum-free medium,SFM)中悬浮培养,稳定传代并诱导分化.选择其中HCT116细胞系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单层细胞及其肿瘤细胞球干细胞标记分子CD133+的表达.Transwell小室实验、免疫荧光及RT-PCR分别检测HCT116单层细胞及其肿瘤细胞球的体外转移能力,以及间质化标记分子N-cadherin及Vimentin的表达.结果:5种人结直肠癌细胞系均在SFM中形成能稳定传代培养的肿瘤细胞球,其在含血清培养基(Semm supplemented medium,SSM)中重新贴壁生长并各自恢复亲代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与HCT116单层细胞相比,HCT 116肿瘤细胞球中CD133+细胞比例显著增多,并具有更强的转移能力,以及高表达间质化标记分子N-cad-herin及Vimentin.结论:通过无血清培养可以生成人结直肠肿瘤细胞球,这些球体中富含肿瘤干细胞样特性的细胞.
作者:贾健锋;程勇;郑梦颖;饶明月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复方脑复康防治去卵巢后骨质疏松的效果.方法:4月龄Sprague-dawley (SD)雌性大鼠38只随机分为5组:基础组,6只,于实验前取材;假手术组,8只,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去卵巢组,8只,去卵巢后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已烯雌酚组,8只,去卵巢后给予已烯雌酚30 μg/(kg·d)灌胃;复方脑复康组,8只,去卵巢后给予吡拉西坦432mg/(kg·d)和司坦唑醇0.54mg/(kg·d)灌胃.连续灌胃90d后,处死大鼠并取左胫骨包埋、切片、染色后作静态和动态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测定.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去卵巢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Tb.Ar)、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目(Tb.N)和标记周长百分数(%L.Pm)均显著降低(P<0.01),骨小梁分离度(Tb.Sp)增加(均P<0.01);每毫米破骨细胞数目(Oc.N)和破骨细胞周长百分数(%Oc.Pm)均显著增加(P<0.01);骨形成率(BFR/BV)增加(P<0.05).与去卵巢组相比,已烯雌酚及复方脑复康都可使%Tb.Ar显著增加(均P<0.01),Tb.N显著增加(均P<0.01),Tb.Th增加(P>0.05,P<0.05);并使Tb.Sp显著降低(均P<0.01);使Oc.N和%Oc.Pm显著减少(均P<0.01).与已烯雌酚组相比,复方脑复康可以使胫骨骨小梁Tb.Th和%L.Pm增加(均P<0.05).结论:复方脑复康可以预防大鼠去卵巢后骨质疏松,其作用效应与雌激素相当,作用机制可能与复方脑复康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有关.
作者:黄健萍;林思恩;吴玲芝;崔燎;吴铁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获得可对原代大鼠Leydig细胞的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产生干扰作用的含miRNA的重组腺病毒.方法:首先设计并构建针对大鼠GR基因的4对miRNA表达载体,将此4种miRNA表达载体经脂质体转染大鼠胚胎成纤维细胞(Rat embryonic fibroblast,REF),Western blot分析GR的表达变化,筛选出干扰效果佳的miRNA表达质粒.其次通过BP重组和LR重组,构建重组腺病毒质粒.后将重组腺病毒质粒转染293A细胞,包装扩增并检测腺病毒滴度,将合适滴度的重组腺病毒感染原代大鼠Leydig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重组腺病毒干扰原代大鼠Leydig细胞GR表达的效果.结果:重组腺病毒感染Leydig细胞的效率可达80%,与对照组相比,感染重组腺病毒的Leydig细胞,其GR蛋白表达显著减少.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重组腺病毒,证实其对原代大鼠Leydig细胞中GR的表达具有特异性干扰效应.
作者:陈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12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发病后6h内及48 h内进行头颅CT检查,根据头颅CT检查结果分为血肿扩大组和非血肿扩大组.分析2组平均动脉压、首次CT检查血肿体积及血肿形态、血肿位置、凝血功能、渗透性利尿剂使用情况.结果:血肿扩大组平均动脉压、首次CT检查血肿体积分别为(142.75±19.69) mmHg、(18.70±6.25) ml,明显高于非血肿扩大组的(121.08±18.98) mmHg、(13.10±4.99) ml(P<0.05);血肿扩大组血肿形态不规则、凝血功能障碍及渗透性利尿剂早期使用发生率也明显高于非血肿扩大组(P<0.05),血肿位置对血肿扩大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高平均动脉压、首次CT检查血肿体积、血肿形态不规则、凝血功能障碍、渗透性利尿剂早期使用可能与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扩大有关.
作者:贺传沙;鲁远君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