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平利
近几年,受国际护理人才缺乏和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策的影响,我国卫生职业学校的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但是学校的设施设备、校舍并没有随之增加,正式教师也并没有随之增多,而仅仅是依靠临时聘用教师解决师资不足这一问题,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作者:袁雪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分别了解在校助产生和临床助产士关爱能力现状、影响因素,2者进行对比,为培养在校助产生关爱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48名在校助产生和对2所三级医院、1所二级医院的81名助产士的关爱能力进行问卷调查,对其关爱能力现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临床助产士关爱能力评分高,在校助产生在护理技术操作中的关爱态度及关爱行为有待提升.结论 改进教学方法特别是产科学实验教学方法,在实验教学中塑造临床实习环境,通过实践活动使在校助产生体验关爱,增加照顾产妇的经历,提高在校助产生的关爱能力.
作者:董小文;余尚昆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病理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它从形态、结构来阐述疾病的病理变化特点,而病理切片读片能直观地了解疾病的病理变化、范围、性质,为临床提供疾病判断依据.笔者根据教学实践经验,总结病理解剖学实验中影响学生读片效果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作者:韩震林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前,我国高职高专招生人数已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总数的53%[1].高职院校学生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新生力量,每年各类高职院校都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更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社会建设所需的合格人才.
作者:李鹤岭;蔡丹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作为一名助产士,接产是临床助产的基本技术.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基本技能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助产的实习工作.为了使助产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技能操作训练和考核与助产职业岗位要求更贴近,我校将正常接产作为助产专业学生考核的一项硬性指标,并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以下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闫金凤 刊期: 2011年第16期
药物分析是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药学类)的必考科目,针对药物分析的特点,提出通过理解考试大纲、把握考试特点、明确知识结构、注意学习方法与效率,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药物分析知识,提高考试通过率.
作者:张涛;陈玲;易卉玲;杨勤;艾永循 刊期: 2011年第16期
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学生从理论向实践,从学生向护士角色转化的重要阶段[1].近年来,中职护生普遍综合能力较差,不能满足临床护理需要,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应对紧张、繁忙、充满挑战的临床生产实习,是目前中职卫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王翠洁;金霞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回想护理技能大赛中护理专业学生(以下简称护生)体现的护理人文关怀情况以及比较分析人文素质考核与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评判参赛护生的人文素养,探讨培养和提高护生人文素质的策略.方法 对2010年7月参加甘肃省护理技能大赛的14所大、中专及1所本科院校的150名护生的各项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参赛护生的人文素质考核成绩明显低于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护理实践中护生的人文关怀知识和应用能力欠缺,而提升护生的人文素质和实践能力必须从基础护理教育抓起,必须将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纳入护理专业教学的核心内容,要在模拟练习中帮助护生建立人文关怀理念,帮助护生理解人性化护理服务.
作者:寇桂香;杨萍;张志钢;邢晓铃;李珊珊;康玉萍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放置引流装置是外科临床上治疗某些疾病必不可少的手段,常见的引流装置包括膀胱引流、腹腔引流、T型管引流、胸腔闭式引流等多种.笔者研究发现,若按以前临床上常规用1根小木棍或别针将引流装置固定于床沿(简称常规法),第一,因被子压迫,患者手术切口及引流管放置处疼痛明显;第二,引流装置的固定不够稳妥,引流管易被拔出;第三,引流装置低于引流口的距离不够标准,有时会影响引流效果;第四,被子会被手术切口及引流管放置处的渗血、渗液污染,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作者:杨菊梅;令应芳;刘宏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口腔内科学中牙髓疾病一章是重点章节,具有临床表现鲜明、治疗效果确切的特点.因此,笔者在给口腔专业学生上口腔内科学牙髓疾病这一章内容时,分别针对牙髓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选择了不同的病例进行对照分析,使学生既加深了印象,又增强了学习兴趣.
作者:任旭;黄强生;王菲;徐佳音;张铁刚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目前定西市场上几种大宗地产中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情况,分析和探讨硫磺熏蒸中药材可能给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方法 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中规定的酸蒸馏碘滴定法,对定西市所辖各县、区抽样送检的党参、当归、黄芪、甘草4个品种共46个批次的样品进行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结果 二氧化硫在50 μg/g以下的样品有9个批次,超过国家卫生部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100 μg/g限度的有34个批次,而其中超过CAC(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规定1 000 μg/g限度的有7个批次.结论 目前定西中药材市场上一些地产品种硫磺熏蒸的情况比较严重,其安全性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张耀邦;陈玉武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的慢性疾病.糖尿病已成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非传染性疾病,所有的糖尿病患者,无论是胰岛素依赖型还是非胰岛素依赖型,均需接受饮食治疗[1~2].
作者:孟颖飞;廖明霞;周文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甘肃省汉族和回族人非综合征唇腭裂与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 Growth Fator-α,TGF-α)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的方法对50例汉族非综合征唇腭裂患者与25例正常汉族人,50例回族非综合征唇腭裂患者与18例正常回族人进行TGF-α基因检测分析.结果 甘肃省汉族、回族非综合征唇腭裂(NSCL/P)患者的C2等位基因频率较正常人明显增高,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汉族和回族人NSCL/P患者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TGF-α基因多态性与甘肃省汉族、回族人群非综合征唇腭裂的发生有关联.
作者:张志瑞;陈莉娅;任卫萍;杨;芒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教学是一门艺术,案例教学是一门独特的教学艺术.案例教学法突出的特征是教学案例的运用,是以学生对案例的讨论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方法.现结合中职教学实际,对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案例教学的具体操作方法.
作者:谭业胜 刊期: 2011年第16期
院前急救是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院外环境中对各种危重患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监护的通称.迅速、安全地运送患者是院前急救的重要环节,长途转运是院前急救的职能之一,具有患者病情危重多变、病种复杂、车程较长等特点,抢救受环境、设备、时间、路程的限制,抢救过程受患者家属的监督及其情绪的影响,如何做好院前长途转运患者的急救护理,降低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是摆在急救专业人员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
作者:张青梅 刊期: 2011年第16期
麻醉学基本理论掌握与临床技能运用是中西医结合专业课程设置的终目的及任务,而本科导师制(Undergraduate Course Conscientious Teacher,UCCT) 临床带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阶段.以问题为基础学习并具有针对性地理论联系实际解决临床问题,力求把学习设置到复杂而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去,通过构建与设计问题,启发学生自主学习,拓展思路,加深对麻醉学基础理论的理解与应用,提高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1~3].
作者:张迎宪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心肌酶谱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57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观察组)和86例非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对照组)的心肌酶活性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非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P<0.01).结论 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心肌酶谱的测定对明确诊断、监测患儿病情变化及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宇璇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分组式三阶段系统临床实践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以近1年完成实习的83名护生作为实验组,前1年完成实习的85名护生作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分组式三阶段系统临床实践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满意度、实习成绩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同时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 实验组教学满意度及实习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分组式三阶段系统临床实践教学模式能弥补学校教学与临床实践相脱节的不足,缓解临床师资紧缺问题,能全面提升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作者:侯桂玲;曹旭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国家,受不同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传统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要素的文化系统和不同区域的文化圈汇集、融合在一起,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1].把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到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成为现代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标志着古老的原始体育形态已成为人类社会的一个自成体系的独立分支.
作者:李颖侠;历娜;孟峰年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将学生模拟标准化病人引入内科临床实践教学,可较好地训练医学生的问诊、医患交流与沟通、临床思维能力,还能客观地评估医学生的内科临床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是当前内科学教学改革的一种有益尝试.
作者:聂春莲 刊期: 2011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