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
我国的医学检验教育发展较快,由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中专卫校开设医学检验专业,到1983年在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育,培养了大批医学检验人才,优化了人才学历结构,目前已构建了培养目标明确、层次齐全、形式多样的教育体系.
作者:褚静英;张雅娟;黄静芳;陆玉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1 项目教学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旗帜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具体表现为:确定小组工作,成员自行完成工作并取得正确的结果.项目既可以是一件产品的设计与制作,也可以是一个故障的排除及一项服务的提供等.项目是综合的、完整的,强调应用技能获得产品.
作者:姚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基层应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情况.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面对面了解询问及查看相关记录的方法对陇南市一区八县参加过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的县、乡、村3级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中医适宜技术在县、乡、村3级医疗机构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医师文化程度、中医学习经历及当地群众接受态度成为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中医适宜技术适合应用于我市各级医疗机构,今后培训应针对培训人员的医学背景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并建立项目培训跟踪机制.
作者:杨谦;魏继娥;张晓燕;施玉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提高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是当前中专学校关注的重点之一.发挥班主任的积极作用,加强学生就业观教育,进行全程就业指导,是提高中专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关键.
作者:鲍文慧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南宁市社区护士继续教育现状及需求.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南宁市36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76名社区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有116 名社区护士参加过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对培训评价好的是丰富了专业知识;有108名社区护士将健康档案的建立与动态管理的学习列为需求首位. 结论健全社区护士继续教育制度,完善继续教育体系,发挥地区优势,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全面持续发展.
作者:黄娟;李春坚 刊期: 2011年第09期
高职高专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专门机构.为了加强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全面提高办学质量,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稳步发展,教育部于2004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作者:伍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择业期间焦虑水平及其相关因素,为开展就业心理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152名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采用自行设计的就业信息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以160名在校生为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择业期间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在校非毕业生(P<0.01),焦虑发生率为29.6%.相关分析揭示: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焦虑与神经质(N分)和精神质(P分)呈显著正相关(r =0.255和r =0.241,P<0.01),与就业前景担忧呈正相关(r =0.191,P<0.05);而与积极应对(PC)呈显著负相关(r =-0.218,P<0.01),与内外向(E分)、领悟社会支持(PSSS)呈负相关(r =-0.203和r =-0.177,P<0.05).结论 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择业期间焦虑水平明显增高,且与多种因素相关,情绪不稳定型人格、对就业前景担忧、消极应对、缺乏社会支持是影响毕业生焦虑水平的重要因素.
作者:刘瑛;凌敏;姜芸苓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中职生大都是中考落榜生,由于个人、社会、家庭、学校等各种因素使他们产生较强的厌学情绪[1].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减少教师职业倦怠感已成为职业学校面临的难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相声表演艺术,可使课堂氛围快乐、和谐,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彭辉;朱荣富;莫丽平;罗心贤;李雯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根据乡村医生培养目标、实际需求及现状,结合教学工作经验,提出选择适合乡村医生的教学内容,重视综合能力培养,以更好地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卫生事业发展.
作者:杨淑艳;钟秀宏;张以忠;郑中华;赵丽微;赵东海;齐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前,社会上对男性护理人员褒贬不一,男护生专业思想不稳定,职业认同感低.通过分析男护生面临的专业困惑,提出学校教育对策,从明确男性护理人员职业优势、营造良好校园氛围、推进护理职业教育改革等方面着手,稳定男护生专业思想,减少护理人才流失.
作者:程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助产专业是一个传统专业,1928年杨崇瑞开办了我国第一个产婆培训班[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一批中专层次的助产专业学校;我国高职(大专)层次助产专业的开设仅6~7年时间.
作者:赵风霞;李美珍;常金兰;王艳;梅一宁;陈莺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当今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竞争.为永葆繁荣强盛,我国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其宗旨是坚持以教育为本,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把我国努力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为此,传统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转变,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旨在造就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王德刚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是根据大学生生命特点和特定时代发展需要,提高大学生识读生命、唤醒生命意识,进而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提升生命价值,追求生命意义,终形成正确生命观的社会实践活动.目前,大学校园漠视生命的现象和事件时有发生,其主要原因是部分大学生缺乏生命神圣意识、缺乏对生命的敬畏心和责任感、缺乏对生命存在价值和意义的认识,缺乏对生死问题的认知,这些都与生命观教育有着内在联系.现笔者通过文献研究对国内外生命观教育历史和现状进行回顾和梳理.
作者:李德玲;韩飞舟;李义庭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40~60岁、首次发病住院或门诊治疗的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80例,随机分为围绝经期组和非围绝经期组.利用自制调查问卷了解病人一般情况及临床特征,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疾病严重程度.结果 围绝经期组病前诱发因素多,嫉妒妄想、思维形式障碍、情感不协调、紧张焦虑、精神运动性兴奋症状明显高于非围绝经期组(P<0.05,P<0.01),PANSS量表总分、阳性量表得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得分及各因子中偏执、激活性、抑郁、攻击性得分显著高于非围绝经期组(P<0.05).结论 围绝经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由于特殊的生理变化及症状、体征赋予围绝经期的特点,致使病程迁延且病情较重,具有异质性特点.
作者:白爱萍;王小全;郭红梅;侯爱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改革医学生物学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方法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医学生物学教学中尝试应用理论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和综合教学法,以期找出显著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结果 经综合考核,笔者认为综合教学法为佳教学方法.结论 综合教学法教学效果突出,运用灵活,能激发学生对医学生物学的学习兴趣.
作者:江新华;柳晓燕;陈瑜;龙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医药卫生事业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制度,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满足人民群众的医药卫生需求,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新医改)于2009年4月正式公布了.
作者:朱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中职学校有关学科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方法 通过对在校各专业41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评价.结果 较满意和满意多媒体教学的学生占66.1%,认为多媒体教学对培养形象思维有帮助的学生所占比例高,为71.2%.结论 为改进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应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
作者:黄夏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快乐教学法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创设良好师生关系,优化导语,采用游戏互动法、情境模拟法、任务驱动法等快乐教学手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结果 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理解所学知识并学以致用,增强了动手能力,拓展了思维,融洽了师生关系,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结论 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应用快乐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余婧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科学分类听课活动,并分析其特点,指导教师或者教学管理人员听课,避免盲目性,提高听课效果.方法 应用列举、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听课活动进行分类及特点分析.结果 按照听课目的 划分为检查型听课、指导型听课、观摩型听课、推广型听课、评比型听课.结论 听课类型的科学划分及相关特点分析,使听课者明确听课目的,课前有准备,听课主动性提高,达到听课目的.
作者:侯前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1 英语教师是高职医学英语口语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坚力量和主力军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础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决策过程,即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及其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计划的制订和评价活动.其中教师是主要的参与者,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坚力量和主力军[1].
作者:崔博;姜世昌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