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晖
目的 了解某院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的变化趋势和行政干预效果,为进一步提出针对性更强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年1-10月全院抗菌药物使用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院抗菌药物使用以β-内酰胺类为主,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分别占抗菌药物的83.86%、66.96%,其中共孢菌素类所占比重大,分别为59.88%、37.60%.结论 该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取得了明显效果,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在具体品种的选用上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
作者:张民;李秀娟;徐思羽 刊期: 2012年第21期
问题驱动模式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是德育课创新的关键,这种模式的运用符合中职德育课教学实际.本文通过分析问题驱动模式的内涵和理论基础,从设计的原则、设计的策略及流程、值得注意的几个细节入手,探索基于问题驱动模式的中职德育课教学模式设计,并结合教学案例进行实践研究,对问题驱动模式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和评价.
作者:王孝军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开展用药护理精品课程建设,提升教学团队的综合素质,深化课程改革,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方法 按教育部精品课程建设标准全面进行课程建设.结果 形成了适合护理专业的用药护理课程标准和校本教材,采用了先进的教学手段,创造了良好的实践环境,完善了评价体系.结论 开展精品课程建设有利于促进教学团队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的改革,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赵茜;王正才;吴立超 刊期: 2012年第21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慢性病患者出院后护理需求增加,医院护士配置紧张,不能为出院患者提供持续的出院后指导.社区护理中引入延续性护理,可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满足患者出院后的诸多需求.社区开展延续性护理可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站与医院工作的联系,实现以医院为中心,多个社区联合的服务模式,为社区居民提供完整的医疗服务.
作者:栾娈 刊期: 2012年第21期
卫生职业道德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卫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有:开设卫生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卫生职业道德教育,树立和发挥医学生卫生职业道德的主体意识及作用.
作者:朱彩萍 刊期: 2012年第21期
黄连酊是甘肃省中医院研制的中药制剂,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解毒疗疮和缓解局部肿胀的作用[1].临床上用于点滴或湿敷骨外固定器皮肤针眼[2]和治疗Ⅲ~Ⅳ期压疮[3],以达到防治针眼局部炎症和治疗压疮的目的.我院创伤二骨科自制黄连酊,广泛应用于骨科护理工作中取得了满意的护理和治疗效果.本研究通过黄连酊对质控菌株及从临床分泌物标本中分离的107株致病菌株的体外抑菌实验观察,验证黄连酊的消毒功能.
作者:刘旭琴;邱连利;乔登嫣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对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试卷进行分析与评价.方法 应用试卷分析软件和SPSS 13.0软件对我院151名2008级护理专业学生的外科护理学试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1名学生的成绩为50.0~86.7 (67.9±8.04)分,呈正态分布;试卷的克龙巴赫α系数为0.847 0,难度为0.68,区分度为0.2;学生总失分率为32.1%.结论 本试卷信度好,区分度一般,整体难度中等,能客观评价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
作者:焦金梅;佟玉荣 刊期: 2012年第21期
教师威信在教学中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以德树威、以博树威、以爱树威、以情树成,从而全面树立教师威信,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赵凤基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抑郁症干预的康复效果.方法 将120名恶性肿瘤抑郁症患者随机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结果 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自评抑郁量表(SDS)和抑郁状态问卷(DSI)得分均有所降低,与干预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干预组经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后SDS和DSI得分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干预后的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恶性肿瘤患者抑郁症状况,从而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王琳;张芳瑜;魏桂云;吴艳霞 刊期: 2012年第21期
介绍临床路径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历程,并介绍和分析国内应用现状,发现仍存在管理层认识不足,对个体化治疗和标准化治疗潜在矛盾关注不够等诸多问题.为此,我们应当在总原则不变的前提下,寻找出适合各自医院的具体、有效的临床路径实施措施.
作者:杜旦;崔琦;杨秋竹;陈振国;王建民 刊期: 2012年第21期
藏医学经过两千多年的磨砺与丰富,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近年来,随着从寺院的师承教育走向学校的正规教育,以及教育层次的不断提高,藏医学得到了普及.如何使藏医学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各族人民,有待于新一代藏医学工作者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在藏医学教学中,既要注重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临床实践技能的锻炼,更要重视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应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知识、技能、素质和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就我校藏医学临床课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培养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王芝贞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全麻诱导过程中舒芬太尼所致呛咳的发生,及通过盐酸戊乙奎醚和/或地塞米松静脉预注抑制舒芬太尼所致呛咳的有效性.方法 将80例全身麻醉病人(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4组:盐水对照组(Ⅰ组),盐酸戊乙奎醚预处理组(Ⅱ组),地塞米松预处理组(Ⅲ组),盐酸戊乙奎醚联合地塞米松预处理组(Ⅳ组).每组20例.所有病例均常规术前用药.4组病人分别于舒芬太尼静注前10 min静注生理盐水2 ml、盐酸戊乙奎醚0.5 mg、地塞米松5 mg、盐酸戊乙奎醚0.5 mg+地塞米松5 mg.诱导时舒芬太尼0.5μg/kg静注(5 s),观察1min,记录呛咳发生情况,再静注依托咪酯0.2~0.3 mg/kg、顺式阿曲库铵10 mg.观察4组病人静注舒芬太尼后1 min发生呛咳的例数(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Ⅰ组病人发生呛咳7例(35%);Ⅱ组病人发生呛咳4例(20%);Ⅲ组病人发生呛咳3例(15%);Ⅳ组病人发生呛咳l例(5%),与Ⅰ组病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静注舒芬太尼呛咳发生率可高达35%.盐酸戊乙奎醚和地塞米松能减少舒芬太尼所致的呛咳发生,联合预注盐酸戊乙奎醚和地塞米松对舒芬太尼诱发呛咳的抑制将更为明显.
作者:吕兴华;张红;冷玉芳 刊期: 2012年第21期
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全面、持续发展[1],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的根本指导方针,作为培养就业大军的高等职业院校肩负着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大责任.专业知识和技能作为高职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方面,一直被用人单位和学校所看重,对这种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
作者:张士化;徐坚强;汪文娟;徐亚君;张国南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和分析影响伊犁地区少数民族高血压痛患者知识、态度、行为的因素,探讨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措施.方法 采用半结构式个案访谈法,对15名少数民族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访谈,收集资料,并采用质性研究中的诠释现象学研究方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影响伊犁地区少数民族高血压病患者知识、态度、行为的因素有:(1)知识缺乏;(2)治疗依从性差;(3)自我检测不足;(4)传统的不良生活饮食习惯;(5)躯体活动管理差.结论 从提高患者认识,加强健康知识教育,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加强自我检测,改变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加强活动锻炼等方面为患者制订个性化综合管理计划,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滕冬梅;仲磊 刊期: 2012年第21期
通过行业调研,明确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突出专业特色,拓宽专业口径,培养“体医结合,一专多能”的复合技能型人才.
作者:刘国华 刊期: 2012年第21期
医护型老年护理院具有“养”和“医”的双重职能,是社会、护养人员的首选.卫生职业院校办学与老年护理院的设置有许多共性,具有开办老年护理院的基本条件和多重优势,可以促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办学事业的共同发展.
作者:于新亚;高云山;丁建丽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改革我院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修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调整教学内容,建立和完善考试课程试题库,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我院护理专业学生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为本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实用型护理技术人才.方法 通过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与我院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对比研究,修订我院高职护理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重组和调整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建立和完善考试课程试题库,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结果 我院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从2009年的59.29%提高到2010年的92.20%.结论 根据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和护理工作岗位任务对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能够明显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为本地区卫生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合格的护理技术人才.
作者:唐康;蒋凤仙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评估口腔医学学位型研究生全科医师培养模式的效果.方法 对口腔医学学位型研究生采用全科医师培养模式,从临床技能、沟通能力、就业意向等方面评估培养效果.结果 采用全科医师培养模式后的口腔医学学位型研究生,临床技能与沟通能力均好于学术型研究生,就业满意率明显提高.结论 全科医师培养模式可能更适合口腔医学学位型研究生.
作者:郭吕华;方颖;杨岚;黄江勇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调查分析中专护生临床实习前的心理状况,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24名实习前中专护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初步调查,并分析相关因素.结果 中专护生心理问题突出的3方面分别是担心实习中出差错事故、担心感染上疾病、担心操作技能不熟练.结论 通过加强实习前教育、技能训练及心理指导,可帮助中专护生树立自信心,更好地应对心理问题,顺利完成实习任务.
作者:曹健 刊期: 2012年第21期
针对中职生的知识结构、学习模式和接受能力,对在中医护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查找根源,立足教学工作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赵杰荣 刊期: 2012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