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张小蒙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党建工作, 思想教育, 创新
摘要:新时期新环境下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中还存在着教育管理不严格、宣传教育不到位、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分析当前形势,对问题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制订严格的规章制度,积极探索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思路,创造性地开展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拒绝服药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治疗时,其服药依存性直接影响病情的控制和恢复,我院收住的精神病患者大多数采用口服药物治疗(90%以上的患者为口服药物治疗),通过对2009-2010年我院住院的1 000名患者进行观察统计,发现患者在疾病的各个时期均会发生拒绝服药行为.其中疾病发展期患者325名,占总患者数的32.5%,缓解期120名,占总患者数的12%,恢复期55名,占总患者数的5.5%.

    作者:南喜雀;李小红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57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分析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所致全身代谢减低综合征.其患病率1.0%,发病率2.9/1 000[1],女性明显高于男性,随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增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因较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多与其他疾病并存,易造成误诊.临床上以原发性多见,其次为垂体病变者,其他少见.现将本院近年收治的57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病例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张昕宇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84例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2010年84例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临床资料.结果 84例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复苏成功22例,成功率26.2%,死亡62例,死亡率73.8%.结论 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心搏停止的时间、患者年龄、原发病以及电击除颤的时机将直接影响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当患者发生心搏呼吸骤停时第一目击者具备心肺复苏知识极为重要,急救人员要快速到达现场、快速诊断、快速心肺复苏(CPR),同时要重视复苏后的综合救治.

    作者:张红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浅谈高等专科学校药物分析教学的德育渗透

    作为大专学校的学生,社会需要的不仅是他们的职业技能,而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素质也会成为他们职场竞争的砝码.作为专业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因此,素质教育就要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在高等职业学校药物分析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将会为学生职业道德的树立奠定基础,真正实现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

    作者:李晓青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项目教学法在三年制高职护理母乳喂养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三年制高职护理母乳喂养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方法 选择三年制高职护理学生,实验组(采用项目教学法)104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多媒体教学)100名,课后两周在学生无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效果评价调查.结果 项目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行母乳喂养宣教的能力,也显著提了高学生的理论成绩和技能成绩,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 项目教学法能提升教学效果,可以在三年制高职护理母乳喂养教学中推广.

    作者:秦立梁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高职医学营养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及分析

    目的 通过调研为医学营养专业建设提供依据,促进毕业生与社会需求更好地对接.方法 采用问卷调研、个人访谈、专题讨论、文献复习等方法,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结果 医学营养学专业就业岗位群广泛,不同岗位对相应专业人才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疾控中心、健康管理企业对从业人员的学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较高,而集体就餐单位、酒店、食品保健品企业要求则相对较低,集体供餐单位还增加了领导管理能力的要求.结论 符合需求的医学营养专业人才数量还处在严重缺乏的阶段,在课程设置上应注重设置宽口径课程体系,以增强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同时兼顾学生发展意愿与用人单位需求的结合,实现“零距离”就业.

    作者:刘岩;秦华;周恒忠;李淑玲;张希林;张黎军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药学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随着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高职高专院校需立足于深化内涵建设,突出学校办学特色,才能将人民教育办好.笔者就这几年的工作经验探讨药学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内容和方法.

    作者:郭留城;赫欣;王文宝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中医护理在急危重症中的运用体会

    传统的医疗理念认为,在抢救急危重患者时需要借助西医护理技术和西药使患者尽快脱离危险,而中医护理一般适用于慢性病的康复和疾病预防.笔者长期从事中医院急诊急救工作,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中医护理可促进患者恢复正气、改善脏腑功能、延缓病情变化,可为抢救患者赢取宝贵的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策略,在急救患者时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马晓莹;苗凤华;马真琴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高职高专学生125例踝关节损伤的原因分析及防治

    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对在校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体育教学和临床工作经验,对踝关节损伤产生的原因作简单的分析和阐述,并提出踝关节损伤的防治方法,旨在提高学生对踝关节损伤的认识、防止损伤的发生,对提高高职高专学生健康水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吴兆国;吴德宝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青葙子对“2K1C”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血浆AngⅡ的影响

    目的 观察青葙子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及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的影响.方法 利用两肾一夹(2K1C)法建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模型组给予青葙子5.25g/kg、一日一次,灌胃4周;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同法处理.4周后用无创血压测量方法(尾套法)、颈动脉插管法测血压,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大鼠血浆Ang Ⅱ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青葙子组与对照组颈动脉压(SBP和mCAP)、Ang Ⅱ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大鼠干预后与干预前的尾动脉压差值比较以及同一组大鼠自身干预前与干预后的血压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5.25g/kg的给药剂量和灌胃4周的疗程上,未见青葙子对2K1C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血浆Ang Ⅱ水平产生影响.

    作者:郭小龙;周小波;蹇丹;蒙柯帆;王小琳;王晗;许闽广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以METS考试为切入口建立医护双语的人才培养模式

    探讨在学校发展和专业革新之下,以METS考试为切入口,我校建立医护双语教学模式的积极意义、可行性和对教学的启发性,并对涉外护理专业的重新定位和发展进行思考.

    作者:钱磊;乔小兰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PBL与CBL教学法在儿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PBL与CBL教学法在儿科实习教学中的优缺点.方法 医学五年制本科生儿科实习期间的临床讨论式教学分别采用PBL和CBL两种方法,分为两组,各48人,每组每次实习学生4~5人,分为两组,采用闭卷式考试方法,在入科和出科时进行,同时在出科时对学生发放问卷了解学生对各自学习方式的看法.结果 两组学生在入科与出科闭卷考试成绩相似,学生认为CBL教学法有利于节约时间,更接近临床特点,因此,更喜欢CBL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大多数认为PBL教学法有利于讨论,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CBL讨论较少偏离主题.结论 PBL与CBL教学法各有其优缺点,在实习阶段,学生更倾向于CBL教学方式.

    作者:卢宏柱;张万明;袁岳沙;匡红艳;刘丹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案例版《健康评估》教材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调查

    案例教学法又称苏格拉底教学法(Socratic method),20世纪初由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引入医学教学中,是将临床典型病例展示在学生面前,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的一种教学方法[1].案例版《健康评估》教材突出案例教学的理念,将典型案例融于教材中,能够促进护生主动思维,加深护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笔者对我院案例版《健康评估》教材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调查研究,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郭秀妍;汪小燕;王绍锋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护理人员疫苗接种与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病毒性肝炎是我国主要传染病之一,常造成机体严重损伤,甚至死亡.医务工作者经常与病人接触,不但可以受到肝炎病毒感染者的传染,而且带病毒的医务人员也可将病原体传染给其他患者,造成病毒的院内传播,因而有必要对这一人群的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保证医务人员的健康及避免院内交叉感染.

    作者:孟凡丽;吴明柯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桂林市卫生学校女生痛经与不良健康行为相关性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桂林市卫生学校女生痛经现状、痛经与不良健康行为之间的相关程度以及痛经女生健康意识.方法 对桂林市卫生学校680名护理专业女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桂林市卫生学校女生痛经发生率达39.2%,中度占67.8%,分型中以气血瘀滞、寒湿凝滞两型居多,与经期不注意防寒保暖、饮食失宜、情志失调等不良健康行为密切相关,健康意识与健康行为不成正比.结论 应积极采取干预措施,加大健康行为养成教育的力度,加强健康教育和护生健康行为自我监控以减少痛经发生,减轻痛经症状.

    作者:邓芝伶;唐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浅析借助于计算机的内脏学实验新模式

    阐述借助于计算机的内脏学实验新模式较传统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动手能力及学习兴趣等方面的优势,体会和思考实施借助于计算机的内脏学实验新模式中发现的问题.

    作者:黄嫦斌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心理社会因素与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了解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情况及其心理社会的影响因素.方法 在全国22个省市随机选取1 051例45~55岁女性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Kupperman评分表和抑郁自评量表(CES-D).结果 1 051名更年期妇女中,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为91.9%,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在婚姻质量、工作压力、与子女邻里同事关系、睡眠等因素方面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更年期综合征发生率高,其发生受心理社会因素影响,应加强围绝经期妇女及相关人员的健康教育,改善症状,促进其身心健康.

    作者:李淑杏;张海艳;陈长香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麻醉学临床型研究生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培养既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能满足日益发展的临床医疗工作需要的专业人才,是培养临床型硕士研究生的新课题.现从师资力量的建设、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临床培训、“三基”(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科研培训、研究生考核、医德医风的培养、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8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麻醉学临床型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作者:刘洪珍;杨承祥;王汉兵;文先杰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术前护理及健康干预

    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术前护理方法,旨在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生存率.通过分析总结我科收治的25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认识到认真细致的护理,配合医生治疗能有效地预防病情恶化,为患者赢得了手术机会.

    作者:陈春梅;刘艳萍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湖北省荆州市医学院校教师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调查研究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标志,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象征[1],也是评价一个人综合能力和人文素质的标准,更是衡量一个社会文化发达程度的指标之一.加强语言文字工作是医学院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高素质、高质量医疗人才的必然要求[2].医学专业课和基础课的任课教师,承载着将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医学信息传播给下一代白衣天使的神圣使命,所以更有责任加强对自身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此,对荆州市范围内的两所医学院校进行调查,以问卷的方式对教师的语言文字应用状况进行归纳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洁;王青;李亚南 刊期: 2012年第20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