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平;陈晋;张清涛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对糖尿病大鼠海马突触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糖尿病+尼莫地平组.建立STZ糖尿病大鼠模型,尼莫地平干预12周,Morris水迷宫测试其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观察大鼠海马突触素蛋白表达,RT-PCR检测突触素mRNA水平表达变化.结果:尼莫地平组与糖尿病组比较,Morris水迷宫测试中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中心区停留时间百分比和通过原平台位置次数增加(P<0.05),突触素蛋白和mRNA表达均增加(P<0.05).结论:尼莫地平对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使海马突触素表达增加有关.
作者:高原;肖谦;赵柯湘;高爱滨;吴绮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突发性耳聋是耳鼻喉科常见急诊,有报道称其年发病率在十万分之五到二十之间[1],通常表现为突然发生的,中到重度的感音神经性聋,单侧多见,可伴有眩晕及耳鸣.突聋的病因仍未明,关于其发病的过程,目前比较公认的是各种原因导致内耳血管栓塞,痉挛,管壁水肿等,引起内耳局部细胞缺血缺氧性损伤.
作者:柳庆君;胡国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应用锁骨钩板治疗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31例均为TossyⅢ型肩锁关节完全性脱位,应用锁骨钩板固定治疗.所有病例均直接修复断裂的肩锁韧带.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6~18月,平均为12月.结果按karlsson标准进行评价,优良22例,满意9例,差0例.患者无感染,无金属内植物折断及松动,肩锁关节无再脱位.结论:锁骨钩钢板固定可靠,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治疗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的一种可靠的方法.
作者:李波;刘星和;彭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构建结核分枝杆菌复活促进因子B(RpfB)的原核表达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和纯化.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从结核分枝杆菌H37Rv基因组DNA中扩增出RpfB基因(1089bp),然后用双内切酶消化后,与同样酶消化的pET32a(+)载体连接,转入大肠杆菌Top10;阳性克隆用酶切和DNA测序鉴定.测序正确后,将重组质粒转化到的大肠杆菌BL21中,经IPTG诱导,由T7启动子调控表达了RpfB蛋白;利用Western-blot法对表达蛋白进行鉴定,后对目的蛋白进行纯化.结果:双酶切鉴定所切下的片段大小与理论值相符,测序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经SDS-PAGE分析和Western-blot鉴定均发现61KDa处有特异性蛋白条带.结论:成功克隆并构建了RpfB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pET32a(+)-RpfBv,并获得了高纯度的重组蛋白,为以后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徐蕾;何永林;张黎;辛渝;朱道银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性COPD患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将25例老年性COPD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对照组(12例):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鼻导管低流量吸氧.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h、72h、120h动脉血气分析和临床表现的变化情况.结果:BiAPP呼吸机对提高PaO2、降低PaCO2及改善pH、HR和R的疗效肯定(P<0.01).结论:应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性COPD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肯定,但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因素.
作者:钟艺华;童永红;蔡华荣;钟轶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g1对镉诱导的大鼠睾丸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氯化镉组和Rg1+氯化镉组.氯化镉组大鼠按0.5mg/(kg·d)氯化镉腹腔染毒,Rg1+氯化镉组大鼠在0.5mg/(kg·d)氯化镉腹腔染毒2h前进行按100mg/(kg·d)Rg1灌胃处理,连续14天后将动物处死,分离附睾,测定精子数量和质量.分离睾丸,测定金属硫蛋白(MT)含量,TUNEL法检测睾丸切片凋亡情况.结果:氯化镉引起附睾中精子数量减少,质量降低,金属硫蛋白表达增加,睾丸中精细胞凋亡指数增加,而Rg1可以改善附睾中精子质量和数量,减少精细胞凋亡指数,并进一步上调金属硫蛋白表达.结论:人参皂甙Rg1对镉诱导的大鼠睾丸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金属硫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郝杰;王应雄;何俊琳;刘学庆;刘孝云;陈雪梅;黎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灰色预测模型GM(1,1)在时间序列资料中的应用;建立结核病登记发病率的预测模型.方法:利用重庆市结核病防治所于1993~2003年登记的结核病发病率资料建立灰色预测模型即残差GM(1,1)模型,并对2004年结核病登记发病率进行预测.结果:残差GM(1,1)模型为:(X)(1)(k+1)=89.5776e0.0392k-85.0913+8(k-1)1.6435e-0.306.8k,1993~2003年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均小于0.05,关联度>0.6,小误差概率P>0.8;2004年结核病登记发病率预测为5.2942/10万,相对误差为0.0461,修正后的相对误差为0.0121.结论:残差GM(1,1)模型拟合效果结果较为理想,是一种短期内预测精度较高的预测模型.
作者:易静;杜昌廷;王润华;刘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比较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和常规的开放式气管切开术(OT)在S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来评价PDT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随机性研究方法比较PDT组和OT组在住院期间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与操作相关的死亡率和操作时间.结果:PDT组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与操作相关的死亡率明显低于OT组(P<0.05),PDT组操作时间6~11分钟,平均8.43±1.70.OT组操作时间14~35min,平均24.45±6.27.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并发症发生率低、在SICU危重患者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作者:凌平;陈晋;张清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3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了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30例,致心律失常右室性心肌病3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采用起搏标测和(或)激动标测,致心律失常右室性心肌病采用Carto系统标测.平均随访28±17月,观察射频消融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①射频消融治疗即刻成功率90.9%(30/33),失败3例为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远期成功率87.9%(29/33),复发1例为致心律失常右室性心肌病;②所有成功病例在消融过程中均有心室反应;③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安全性高;消融过程中出现心室反应可能是成功的指标.
作者:刘增长;殷跃辉;佘强;兰先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结合在体和体外实验,探索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在惊厥发作后表达的变化.方法:建立生后20天幼年(IRs)及2~3月健康成年(ARs)Wistar大鼠惊厥持续状态(Status convulsion,SC)模型、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惊厥样放电模型,采用免疫组化、ELISA对SC后6个时点大鼠海马、惊厥样放电后海马神经元BDNF的表达变化进行观察分析.结果:(1)SC后大鼠海马各区BDNF阳性着色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以齿状回更为明显;幼年鼠海马BDNF含量在SC后3h即显著增加(从惊厥前的6.65±1.60pg/μg升至11.22±2.44pg/μg)(P<0.05),至惊厥后1天达到高峰,继之逐渐回落,SC后3天仍显著高于发作前水平,7天接近正常;成年鼠海马BDNF在SC后1天显著增加(从惊厥前的5.91±1.63pg/μg升至13.37±5.61 pg/μg)(P<0.05),至惊厥后3天达到高峰并高于同时点幼年鼠(P<0.05),之后逐渐下降,持续7天左右.(2)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惊厥样放电后24h细胞样本BDNF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惊厥发作在动物和细胞模型均引起了自身BDNF的高表达,可能是海马神经元对惊厥损伤的内源性保护反应.幼年与成年大鼠海马惊厥后的BDNF表达在反应速度、维持程度上的差异性可能与未成熟脑对自身的保护性反应有关.
作者:何志慧;蒋莉;张明;胡越;张晓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克隆编码F3T7的DNA序列,获得融合蛋白F3T7,研究其F3T7的功能.方法:采用亚克隆技术获得原核表达载体PET32a(+)-F3TwM法测定F3T7的抗血管活性.结果:F3T7具有特异结合血管内皮细胞能力,并抑制其增殖和新血管生成.结论:初步表明F3T7仍具特异结合血管内皮细胞,抑制新血管生长的能力.
作者:刘洋;何爱彬;李甲初;蒋雪;曾昭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结肠癌组织中有丝分裂关卡基因HsMAD2的表达.方法:采用定量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18例结肠癌及正常结肠组织中hsMAD2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以hsMAD2基因mRNA拷贝数/GAPDH基因mRNA拷贝数比值为hs-MAD2基因mRNA水平的相对定量值.结肠癌和正常组织中的hsMAD2基因mRNA拷贝数/GAPDH基因mRNA拷贝数比值分别为0.1235±0.0752和0.0312±0.0598.hsMAD2基因的表达水平在结肠癌中显著高于正常结肠组织.结论:hsMAD2基因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可能与癌细胞的异常增殖有关,是结肠癌发生发展的原因,可为临床结肠癌的治疗提供有效的靶点.
作者:施琼;翁亚光;蒋洪彦;徐远久;刘子杰;刘青松;蔡燕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行后腹腔镜手术时CO2气腹对血流动力学、气体交换、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30例择期后腹腔镜手术病人,年龄大于65岁,ASAⅡ-Ⅲ级,在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下完成手术.分别于麻醉前、CO2气腹前、CO2气腹后5、10、30、60、120min时记录血压、心率、血氧饱合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等参数,同时行血气分析.结果:CO2气腹后10min,BP、HB显著增高(P<0.05).CO2气腹后30minPetCO2、PaCO2显著增高(P<0.05),随时间延长有加重趋势,60min达高峰,以后变化不大.CO2气腹后30min pH显著下降(P<0.05).结论:老年后腹腔镜手术时CO2气腹对机体有一定影响,应在密切监护下可完成手术.
作者:古博;闵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比较机械通气患者两种不同管饲营养方法的效果.方法:将50例需经鼻胃管行胃肠内营养的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滴注法管饲营养液,对照组使用灌注法管饲营养液,分别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腹胀、恶心呕吐、胃食道返流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腹胀、恶心呕吐、胃食道返流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在观察组分别为24%、4%、10.7%和12%,对照组分别为80%、20%、34.3%和32%,统计学处理发现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滴注法管饲营养液,能明显降低患者腹胀、恶心呕吐、胃食道返流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刘雨村;丁敏;彭其玉;黄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Survivin是1997年发现的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s,IAPs)家族的一个新成员,由于其独特的生物学结构,特殊的组织分布及明显的抗凋亡作用,目前越来越受到重视.基因治疗是指以DNA重组,基因转移,基因克隆和表达等技术,将遗传物质转入机体细胞,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其关键是目的基因(靶基因)的选择.本文所涉及的survivin是肿瘤基因治疗的新靶点,现将survivin的功能及与肿瘤的关系及其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曾柯;杜虎;吴小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不同气腹介质对人宫颈癌细胞株CaSki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CaSki细胞,模拟腹腔镜建立CO2气腹和N2气腹处理细胞,另设未处理组为对照.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及电镜比较各组CaSki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处理后48h起CO2促进CaSki细胞生长,N2组在处理后48~72h短暂抑制细胞增殖;CO2组G2-M期细胞明显增加;CO2组细胞见明显核分裂像,N2组可见线粒体肿胀,核周间隙扩大.结论:CO2气腹促进CaSki细胞生长,而N2气腹则起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干晓琴;姚珍薇;王华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可吸收棒固定骨盆Chiari截骨的疗效.方法:对我科收治的50例53髋(双侧3例)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人,按Herring外侧柱分型:B型16髋,B/C型5髋,c型32髋,均采用Chiari骨盆内移截骨,截骨断端用可吸收棒内固定术.结果:所有患儿获得随访,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伸屈可达0~120°,疼痛消失,跛行明显改善.复查X片示股骨头均覆盖良好;骨盆截骨处骨痂丰富,骨折线模糊的时间为6~12周,平均8周.仅早期1例骨盆截骨处有回缩,余52髋骨盆内移截骨固定好,无移位,可吸收棒的低密度影在5~6个月时渐消失.结论:可吸收棒代替克氏针应用于骨盆截骨术,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无明显不良反应,避免二次手术,费用减少.
作者:刘星;李明;张德文;刘传康;覃佳强;曹豫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对老年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和免疫放射法对35例老年胆管癌患者和31例胆管良性疾病患者静脉血清中CEA、CA19-9和CA50进行测定.结果:诊断胆管癌血清CA19-9、CA50的敏感度较好,分别为80.00%和91.48%;血清CEA的特异度好,为87.10%;联合检测并联法优于串联法,敏感度保持在88.64%,准确度增加.结论: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对老年胆管癌的诊断具有协同作用,准确度增加,降低了漏诊率和误诊率.
作者:孙浩;罗文军;吴晓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建立小金丸软胶囊中阿魏酸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TM C18(4.6×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1%醋酸水溶液(25:75),流速为1.0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为320nm.结果:阿魏酸在3~18μg/ml与其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100708.7X+24(r=0.9991),平均回收率为100.6%(RSD=1.86%,n=5).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小金丸软胶囊中阿魏酸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王欣;刘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PCI术后使用肝素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性及注意事项.方法:比较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的使用剂量、观测指标及各自特点.结果:高龄患者,尤合并消化道疾病者,PCI术后使用肝素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结论:拟行PCI术的患者,尤高龄者,应行全面的评估,特别是消化道疾病史.在应用肝素时应酌减剂量及严密监测实验室指标,以便及时防治,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
作者:李骊华;覃数;马康华;雷寒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