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试论加强五年一贯制高职学生的思想素养和健全人格建设

赵秋堂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生, 心理特点, 思想教育工作
摘要:论文综合分析五年制高职生的特殊心理特点,提出如何从学校层面,如何加强五年一贯制高职学生的思想素养、健全人格建设的设想.并结合班主任工作心得分享五年制高职学生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经验.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护理途径的探讨

    如何在护理工作中融入中西医结合是一个新的课题.在“中医学经典,西医学中医”活动中,我院护理人员在学习中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护理工作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不断创新,总结经验.下面浅谈我们在护理工作中实行中西医结合的初步体会.

    作者:索秀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心理活动课在学校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与探讨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要,探讨心理活动课的意义与原则,以设计的心理活动课在实际教学中的实施,探索心理活动课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为创造性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经验和方法.

    作者:李波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运动性疲劳消除的探讨

    通过文献资料与教学训练实践,根据疲劳产生的机理,利用主观感觉和生理、生化指标来分析运动性疲劳发生的原因,探讨运动性疲劳判断以及预防、消除的方法.

    作者:王龙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烧伤科临床实习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初探

    针对目前医患关系和医学生沟通技能的现状,探讨如何在临床带教中注重加强烧伤科临床实习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技巧和临床综合素质.

    作者:邱学文;王甲汉;杨磊;李志清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临床案例在妇产科疾病护理教学中的尝试

    用临床案例设置情景导入妇产科疾病护理的新课,帮助学生理解疾病评估要点,使其学会提出符合实际的护理诊断、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并在实验讨论课上让学生学会相关知识的综合与应用.这种将传统教学法与PBL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尝试,在使用中要注意理论课与实验讨论课在临床案例的选择与编写上是不同的,不同程度的学生讨论的问题要求应当不同.教师还应注意课堂节奏的把握、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合理使用多媒体.

    作者:周文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说课设计

    说课是将备课思想外化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以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为例,通过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从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和授课过程等方面阐述对说课过程的见解,实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作者:徐明丽;田卫东;李志成;赵小芳;张正晶;刘爱萍;刘兴国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医学院校人体解剖学小专业实验考核模式改革

    为适合社会发展的需求,近年来我校非临床小专业的招生不断扩大,对解剖学的实验考试带来一定影响.因此,河北联合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对实验考试方法进行改革,改革原有的解剖学实验考试方法,如传统的实物标本考试和PPT数字化标本考试方法,采用新的考试方法,即基于Authorware的智能化实验考试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题库、随机选题,显示出许多优势,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司道文;张乘云;张子明;孙红;周洪霞;张宇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降糖通脉胶囊治疗血瘀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降糖通脉胶囊治疗血瘀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在酒泉市中医院住院的血瘀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降糖药物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降糖通脉胶囊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耱(2hPG)、血液流变学指标、内皮素(ET)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空腹血糖比治疗后下降(P<0.05),餐后2h血糖比治疗前下降(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内皮素含量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各项检测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降糖通脉胶囊联合常规降糖药物治疗血瘀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疗效显著.

    作者:周孝德;周静;刘静;常亚霖;赵国福;刘作东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PBL教学法在医学院校生物芯片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以问题为基础(PBL)的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培养创造型、开拓型、实用型医学人才的过程中有着传统教学法无可比拟的优点.在传统教学基础上结合PBL教学法应用到医学院校生物芯片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必将为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作者:周猛;孙杰;汪强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浅析如何在交替传译中做到笔记精简

    口译是一种特殊的口头交际手段,其任务是在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交谈者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使交谈双方感觉不到语言障碍而自由地进行思想交流.

    作者:李琼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教育中的知识立场及其反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着极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这种功能落实的前提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课程所特有的知识立场.遗憾的是,很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立场出现了缺位和错位问题,这导致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无法有效体现.通过改善知识的筛选、组织和表述,提升教师知识素养等方式,能够更突出地反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立场,从而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作者:高雁晋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外科学总论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与评价

    笔者运用教育统计与测量的理论与方法,针对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外科学总论期末考试试卷(共130份)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试卷平均分82.6分,成绩呈正态分布.试卷整体较容易,区分度一般,信度较好.容易题比重过大,应该加大中等难度、较难和难题所占的比例.在今后的教学中,在加强对基本知识和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还应强化对学生综合分析和理解应用能力的培养.

    作者:刘扬;邵广宇;肖焕波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浅谈我校法律教学的实践与课程改革

    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属性以及培养目标要求它要适应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学校的法律教学要不断随市场的变化调整法律教学模式以及课程的设置,要做到灵活、专而且精的教学,重要的是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促进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法律课程的教学有序而且健康的发展.

    作者:谭业胜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论唐宋词的章法

    词是一种在宋代大放光彩的音乐文学,它产生于初盛唐,早期的文人词多出自中唐,中唐以后开始流行起来,前人有“词至北宋而大,至南宋而深”之说.词由于要紧密配合音乐,所以有其自身的特点.词的开头、过片和结尾怎么写,可以说是词的章法核心.

    作者:高艳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建设与管理的实践探索——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眼视光技术专业为例

    顶岗实习是工学结合的重要实践教学手段[1-2],也是学生获得岗位核心能力的重要途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眼视光技术专业结合深圳市地方就业市场的特点,对岗位核心能力进行重新分析,并经过实践积累本专业顶岗实习单位的正确建设与管理经验,可以保证学生获得完整的岗位核心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作者:金晨晖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药理学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收获和体会

    右江民族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对案例教学法进行初步的教学尝试,经实践发现,案例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实际运用能力.同时,也发现案例教学的模式、方法和内容等存在部分不足.

    作者:陈卢麟;裴威;赖术;廖长秀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我院自1999年2月至2009年3月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32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中男28例,女4例,年龄20~57岁,平均37.5岁.

    作者:孔德良;孔六霖;刘来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从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看医学论文摘要的翻译

    笔者在多年的医学论文汉译英翻译实践中发现,医学院校毕业生因在校期间很少经过医学论文摘要汉译英方面的专门训练,写医学论文英语摘要往往不得要领、不循章法,致使英文摘要文法不通,中式英语频现.错译、漏译、误译,死译、硬译等现象屡见不鲜,对摘要的英文写作或翻译常达不到比较标准的水平,有时甚至存在一些原则性问题,这样将会影响国际间学术交流的效果,甚至造成其他不良后果[1],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作者:王秀庭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头、体针配合治疗假性球麻痹临床观察

    假性球麻痹是脑卒中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它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声音嘶哑,构音障碍等.笔者近年来采用头、体针配合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雷秋慧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工学结合理念下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探讨

    工学结合要求学习过程体现工作过程,通过探讨工学结合理念下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意义,提出基于此理念的分层教学、行业英语教学和有效教学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之路.

    作者:戴晨丽 刊期: 2012年第16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