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孔德良;孔六霖;刘来女

关键词:椎弓根钉, 内固定,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摘要:我院自1999年2月至2009年3月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32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中男28例,女4例,年龄20~57岁,平均37.5岁.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外科学总论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与评价

    笔者运用教育统计与测量的理论与方法,针对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外科学总论期末考试试卷(共130份)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试卷平均分82.6分,成绩呈正态分布.试卷整体较容易,区分度一般,信度较好.容易题比重过大,应该加大中等难度、较难和难题所占的比例.在今后的教学中,在加强对基本知识和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还应强化对学生综合分析和理解应用能力的培养.

    作者:刘扬;邵广宇;肖焕波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中等卫生职业教育“9+3”学生感恩教育必要性的探索

    “9+3”免费职业教育是四川省委、省政府为促进藏区长治久安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对藏区的一种惠民政策.藏区的“9+3”学生能够在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完成学业,首先应当感谢中国共产党和祖国,其次应当感谢社会和学校.学校课题组针对藏区“9+3”学生的具体情况组织实施感恩教育活动,并对全校普通班级的学生及“9+3”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感谢社会、感谢党和感谢政府的变量中,“9+3”学生明显高于普通班级的学生,所有“9+3”学生家长都认为开展感恩教育是必要的.

    作者:四川省卫生学校“9+3”学生感恩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组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医学生交流能力培养的研究

    现代医学模式提出加强医学生交流能力培养的新要求,而现今医学教育仅强调对医学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要求,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特别是与患者交流能力的培养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本课题从医学教育角度出发,结合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探讨医学生交流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在校学习期间对医学生交流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为开展医学生实践教育提供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对策.

    作者:汤丰宁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现状及对策分析

    课堂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如果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差,那么就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必须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利用游戏与竞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加强学生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真正学会自主学习,这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

    作者:陈静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示教反示教系统在护理技术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辽阳中医校学校在护理示教室安装了一套示教反示教系统,教师的操作过程和细节通过投影显示在大屏幕上,可以多角度呈现,直观清晰,系统的回放功能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能够激发师生的现场互动,可以促使学生快速适应角色变化和掌握专科操作技术.

    作者:刘丽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浅谈PPT课件在中药炮制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药炮制学是中药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具有操作性强、与实际生产联系紧密等特点.笔者根据多年在中药炮制学教学中使用PPT课件的体会,对PPT课件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广大同仁进一步利用PPT课件提高中药炮制学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作者:赵翡翠;姜林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临泽县城镇3~6岁入园儿童龋病状况及发病原因

    目的 了解临泽县城镇3~6岁入园儿童龋病现状及其发病原因,为降低儿童龋病率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临泽县城镇1 272名入园儿童进行健康体检和家庭问卷调查.结果 3~6岁入园儿童患龋病者597例,患病率为46.9%.其中,男童患龋病者308例,患病率为47.8%;女童患龋病者289例,患病率为46.0%,不同性别儿童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2,P<0.05).患病率在儿童3岁时上升较快,5~6岁时达高峰.分析显示,儿童龋齿的原因是由3个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一是口腔清洁的不良习惯,二是饮食方面的不良习惯,三是先天或身体状况出现变化导致口腔环境过“酸”.结论 临泽县城镇3~6岁入园儿童龋齿患病率较高.预防龋病的关键是减少和控制饮食中的糖分,消除病原刺激物,增强牙齿的抗龋性.

    作者:赵宪善;黄爱云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1223例住院病人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及分析

    目的 了解住院病人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健康教育工作质量,指导护理人员及时修订健康教育计划,以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和护理质量.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009-2010年我院各科随机抽取的1 223例患者实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2010年我院住院病人健康教育知晓率和满意度分别为84.48%和94.28%,较2009年的81.74%和85.69%有所提高.结论 我院健康教育工作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过程中,病人得到所需的保健与护理知识,且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所提高.

    作者:王东敏;王永刚;王志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头、体针配合治疗假性球麻痹临床观察

    假性球麻痹是脑卒中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它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声音嘶哑,构音障碍等.笔者近年来采用头、体针配合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雷秋慧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血脂与血浆脂蛋白”说课稿

    1说教材1.1本次课的地位与作用本次课的内容是科学出版社全国高职高专医药院校课程改革规划教材《生物化学(案例版)》第七章第四节血脂与血浆脂蛋白.血脂是脂类代谢的重要内容,该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脂类概述、脂类具体代谢过程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学习血脂、血浆脂蛋白的知识.

    作者:胡艳妹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PBL教学法在医学院校生物芯片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以问题为基础(PBL)的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培养创造型、开拓型、实用型医学人才的过程中有着传统教学法无可比拟的优点.在传统教学基础上结合PBL教学法应用到医学院校生物芯片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必将为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作者:周猛;孙杰;汪强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浅谈如何加强中职学校的学籍档案管理

    结合多年来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经验,对如何加强中职学校学籍档案管理进行探讨.

    作者:李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自制教具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应用自制放大的针头、头皮针、静脉留置针教学用具,阐述复杂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规则,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自制教具在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同时,还可以节省教师的授课时间和劳动强度.自制教具本身就是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正确引导,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和技能操作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

    作者:何晓明;孙亚男;李苏丽;许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班主任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从多个方面对学生严抓细管,运用科学的方法把班级工作落实到实处、细处,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样班主任工作才会做得更好,班级管理工作也会做得更出色.

    作者:李行娟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适应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 强化护生职业能力培养

    我校根据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需要,注重从护生的职业道德、沟通能力、心理适应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等方面强化她们的综合素质,促进护生职业能力的提高,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竞争,承担现代护理岗位的职责.

    作者:王艾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试论加强五年一贯制高职学生的思想素养和健全人格建设

    论文综合分析五年制高职生的特殊心理特点,提出如何从学校层面,如何加强五年一贯制高职学生的思想素养、健全人格建设的设想.并结合班主任工作心得分享五年制高职学生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经验.

    作者:赵秋堂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药理学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收获和体会

    右江民族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对案例教学法进行初步的教学尝试,经实践发现,案例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实际运用能力.同时,也发现案例教学的模式、方法和内容等存在部分不足.

    作者:陈卢麟;裴威;赖术;廖长秀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医药商品实务课程设计与实施

    通过简要阐述医药商品实务课程在课程内容、课程组织、教学团队、教学场所与教学评价方面的转变,来说明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体现“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职业教育理念.

    作者:姚虹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 引导学生科学成长和发展

    科学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大中专学生顺利成长的基础.做好大中专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必须从大中专学生在校学习阶段认真抓好,加强自我分析和定位,与自身优势、兴趣和社会需要与发展紧密结合.

    作者:蒲艳梅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生活习惯和文化程度对老人院老年人认知障碍发生的影响

    目的 探讨老人院老年人生活习惯和文化程度对认知障碍的影响.方法 对唐山市8家老人院的老年人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自行设计的相关因素量表进行测评.结果 402名老年人中,117名有认知障碍,占29.1%.生活习惯和文化程度均与老人院老年人认知障碍的发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常生活能力与老人院老年人认知障碍的发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生活习惯、文化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会影响老人院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应该促使老人院老年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和对日常生活能力的锻炼,降低他们认知障碍的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刘瑞华;王莉;邢凤梅 刊期: 2012年第16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