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hRNA抑制外源绿色荧光蛋白在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闫歌;黄爱龙;唐霓;张秉强;向明确;蒲丹

关键词:RNA干扰, 绿色荧光蛋白, 短发夹状RNA
摘要:目的:构建绿色荧光蛋白(GFP)的短发夹状RNA(shRNA),观察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抑制外源GFP的表达.方法:设计、合成含GFP编码基因片段,中间被4个bp间隔的反向重复序列,与转录载体pTZU6+1连接,构建pshRNA-GFP重组质粒,与pEGFP-C1共转染肝癌细胞株HepG2和SMMC-7721,检测其对GFP表达的影响.结果:pshRNA-GFP对共转染的pEGFP-C1中的绿色荧光蛋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70%~85%.结论:构建的pshRNA-GFP重组质粒能有效地抑制GFP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胸大肌的肌内神经分支分布和肌构筑特征及其临床应用

    目的:为胸大肌肌移植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并观察测量人胸大肌的肌内神经分支分布及肌构筑特征.结果:1.胸大肌锁骨部和胸肋部各有单独的神经支配,胸肋部各肌齿均有细长的神经分支分布.2.胸大肌锁骨部肌重45.9±10.8g,肌长18.5±2.1cm,肌纤维长10.7±1.4cm,生理横切面积4.1±1.1cm2;胸肋部上述指数分别为220.4±44.3g,21.4±1.6cm,17.2±2.6cm,12.4±3.1cm2.结论:1.胸大肌锁骨部和胸肋部两个肌亚部,可单独取材用于肌移植,也可按肌齿(条)取材.2.胸大肌胸肋部产生的肌力是锁骨部的3倍,位移幅度是锁骨部的1.6倍左右.

    作者:李平;薛黔;谢鹏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NF-кB和ICAM-1在喉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研究体内核转录因子NF-κB和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在喉癌组织中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40例喉癌组织和20例正常成年人喉粘膜组织的NF-kappaB P65蛋白及细胞间粘附分子-I(ICAM-1)的表达水平.结果:(1)与正常喉粘膜组织相比较,喉癌组织中NF-kappaB P65蛋白和ICAM-1表达水平均呈显著性增强(P<0.001).(2)40例喉癌组织检测数据提示NF-kappaB蛋白表达和ICAM-1表达呈直线回归关系(6=0.975,P<0.001).结论:(1)NF-kappaB可能参与喉癌发生发展机制;(2)NF-kappaB的激活导致喉癌患者体内ICAM-1表达增强,促进了机体自身细胞免疫抗肿瘤的作用.

    作者:朱江;胡国华;孙余才;邓靖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5例,其中曲美他嗪组23例,对照组22例.分别测定用药前及用药6月后两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指标SV,CO,CI andLVEF,VA,VE,VA/VE.结果:用药6月后曲美他嗪组患者的SV,CO,CI及LVEF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但VA,VE及VA/VE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曲美他嗪通过改善缺血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可保护缺血心肌细胞的功能,从而改善心脏的收缩功能.

    作者:刘东;黄晶;邓昌明;高大中;李增高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手术治疗的临床评价

    目的:评价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4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情况,其中38例伴有单个或多个重要脏器功能障碍(SAP-Ⅱ).将早期手术治疗的SAP-Ⅱ23例与早期非手术治疗的SAP-Ⅱ15例在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早期手术组中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0.43%(7/23)和34.78%(8/23),早期非手术组中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6.67%(10/15)和46.67%(7/15),两组比较早期手术组的病死率明显低于早期非手术组(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差别不大.结论:早期手术对一些严重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Ⅱ)患者是必需的.在SAP早期保守治疗期间出现1个或多个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时应进行手术治疗以降低病死率.

    作者:张明满;谭忠宜;余永康;高根五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兔移植性乳腺肿瘤的安全性评价

    目的: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兔乳腺移植性肿瘤的安全性.方法:40只兔乳腺移植性肿瘤于肿瘤移植后11天随机分为治疗组20只,手术组10只,对照组10只.治疗组接受HIFU覆盖治疗,手术组接受常规手术切除局部肿瘤,对照组接受假照治疗.采集辐照前后声像图进行对比性观察,于HIFU辐照后即刻切取肿瘤作肉眼观察,观察肿瘤的转移情况.HIFU辐照前后查肝功、生化及肾功,观察其变化.结果:HIFU辐照前肿瘤声像图呈低回声团块,辐照后肿瘤声像图呈明显强回声.HIFU辐照前肿瘤切面呈粉红色,辐照后肿瘤呈白色凝固性损伤灶;治疗组和手术组的肿瘤转移率分别为20%和30%,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00%,P<0.05).HIFU辐照后治疗组动物的肝功、血生化及肾功与辐照前相比,以及手术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B超实时监控下,HIFU准确有效地杀灭乳腺肿瘤,不增加肿瘤转移的危险性,对动物的肝功、血生化及肾功无影响.因此,HIFU治疗系统治疗是安全的.

    作者:吴传新;刘长安;伍烽;白晋;陈文直;邹建中;乔天愚;王智彪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眼库用裂隙灯显微镜的改良

    目的:检查眼库角膜保存液中供体角膜片质量.方法:在普通裂隙灯显微镜下颌托的基础上,安装自行设计的眼库用瓶托.将装有角膜片的保存瓶放入瓶托中检查角膜片的质量.结果:通过改良后的裂隙灯显微镜,能够清晰地从角膜内皮面检查装在角膜保存液中的供体角膜片的各层结构.结论:为眼库确保供体角膜片的质量提供了有效的检查方法.

    作者:周善璧;彭俊超;陆蓉;许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骶管麻醉在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垂直进针骶管麻醉在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择期手术60例,在硫喷妥钠(SP)和羟丁酸钠基础麻醉下,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n=30)和改进了的垂直进针骶管麻醉组(n=30),局麻药用(0.8~1.25)%盐酸利多卡因8~10mg·kg-1.记录SP诱导入睡后、切开皮肤、打克氏针、缝合皮肤等时点的BP、RR、HR、SpO2变化及不良反应和辅用镇痛药情况,比较两种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到硬膜外组有2例镇痛不全,而骶管组镇痛完善.两组在切开皮肤、打克氏针、缝合皮肤分别与同组SP诱导入睡后比较,其呼吸循环功能均波动不大,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全脊麻及局麻药中毒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基础麻醉加垂直进针骶管麻醉行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手术是可行的,而且具有简单、省时、经济、较安全、损伤小等优点,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红珍;叶茂;徐颖;李大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胰腺结石或钙化的影像学分析及其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胰腺结石或钙化的影像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1991~2001经手术证实胰管结石病人18例并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1)胰腺结石沿胰管走行伴胰管高度扩张,以胰头部大,常呈斑块样,周围可分布粟粒样小结石;(2)CT对胰腺结石显示率均为100%,且CT可显示胰腺结石引起的并发症.(3)胰腺结石与胰腺内钙化在病理上是有区别的.结论:(1)B超应作为胰腺结石首选,CT是目前各种影像检查中的佳方法,对确诊和显示胰腺结石的并发症以及设计手术方案有重要意义;(2)一旦确诊应争取早期手术,可延缓一些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咏梅;罗天友;吴景全;吕发金;严敏;史斌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

    目的:研究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212例住院病人,分为非冠心病组(91例)和冠心病组(121例);冠心病组又分为单支病变亚组(50例)、两支病变亚组(30例)和三支病变亚组(41例);比较在不同分组条件下各组间血尿酸水平的差别.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积分间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发病间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血尿酸水平[(378±100)μmol/L]非常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345±77)μmol/L](P<0.01):单支病变亚组、两支病变亚组和三支病变亚组血尿酸水平分别为(348±88)μmol/L、(397±104)μmol/L和(407±109)μmol/L,两支病变亚组和三支病变亚组均显著高于单支病变亚组(P<0.05;P<0.01);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积分非常显著相关(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调整年龄、性别、BMI、SBP、DBP、PP、TC、TG、HDL、LDL、ApoA1、ApoB、Lp(a)、Glu后,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病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血尿酸水平随冠心病人病情严重程度而增加,但不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刘剑;雷寒;覃数;马康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食管癌术后严重并发症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因素及对策.方法:516例均行食管癌切除,胃食管重建术.颈部吻合59例,主动脉弓上吻合359例,弓下吻合98例.结果:术后发生呼吸衰竭16例.吻合口瘘21例,乳糜胸9例,心脏并发症6例,胃穿孔3例,死亡13例.结论:食管癌术后并发症发生与病理分期,病变部位关系密切,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处理棘手并危及生命.

    作者:温剑虎;李良彬;吴庆琛;秦治明;杜铭;蒋迎九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髋部和骨盆骨折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粘附分子-1的测定及其与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

    目的:探讨髋部和骨盆骨折患者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粘附分子-1(ICAM-1)的测定值变化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科髋部及骨盆骨折患者,根据静脉造影分为血栓组和无血栓组,于术前、术后1天、术后3天、术后7天、术后14天抽清晨肘静脉空腹血,测定血清TNF-α、ICAM-1的含量.结果:血栓发生组和无血栓发生组TNF-α、ICAM-1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TNF-α、ICAM-1在严重损伤患者血清中明显升高,和静脉血栓形成有关.

    作者:陈世荣;黄朝梁;邓忠良;张进禄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改进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术与相关手术技巧

    目的:改进大鼠原位肝移植的手术方式,并总结出相关手术技巧.方法:用改进的二袖套法共建立160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术中门静脉、肝下下腔静脉用袖套法吻合,肝上下腔静脉用缝合法吻合,胆管内支架法完成胆道重建.结果:采用改进的二袖套法进行大鼠原位肝移植,平均供体手术时间46min,修整供肝时间24min,受体无肝期21min,肝上下腔静脉缝合时间13min,门静脉套管时间3min,肝下下腔静脉套管时间4min,胆管插管时间3min.术中和术后24h内主要死亡原因是气胸、麻醉意外、出血,手术成功率92.5%.存活超过24h者,主要死亡原因为感染、胆道梗阻以及移植肝功能失活.结论:制作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需要娴熟的显微外科基本功和耐心细致的手术操作.改进的二袖套法具有无肝期短、手术成功率高的优点,是建立该模型的理想术式.

    作者:彭勇;龚建平;刘明忠;刘海忠;尤海波;刘长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α-干扰素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属于难治性青光眼之一,临床上各种治疗方法疗效均欠佳.我们近使用α-干扰素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朝晖;游世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生长因子在实验性尿酸盐肉芽肿形成和转归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尿酸盐肉芽肿形成和转归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法观察30例尿酸性肾病大鼠肾小管周围肉芽肿形成过程中TGF-β1、PCNA、α-SMA及Ⅲ型胶原在不同时段的表达情况.结果:肉芽肿形成的整个过程中受损伤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及肉芽肿内单核细胞均有TGF-β1mRNA及TGF-β1蛋白和PC-NA的表达.且TGF-β1的表达与肉芽肿内Ⅲ型胶原沉积程度一致.结论:TGF-β1可能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刺激尿酸盐结晶周围单核细胞原位增殖而促进异物肉芽肿形成,且在肉芽肿纤维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徐曼;孙铭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小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1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的实验室检查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对13例诊断为MDS患儿的外周血、骨髓像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患儿11例为男性,2例女性.临床以发热、贫血、肝脾肿大为主要表现.13例患儿均为中重度贫血,外周血见有核红细胞,白细胞表现为增高、正常或减低.4例患儿外周血见幼稚细胞,血小板可正常或减低,网织红细胞多数偏高.骨髓均增生活跃,有红系或粒系病态造血,以巨幼样改变为主;诊断为RA10例,RAEB2例,RAEB-t1例.结论:小儿MDS诊断仍主要靠骨髓检查,骨髓至少一系出现病态造血,巨幼样改变较易见,并除外其他引起病态造血的疾病,需注意和再障相鉴别.

    作者:陆玲玲;刘筱梅;徐酉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气管插管引起杓状软骨脱位2例

    1临床资料病例1:女,45岁,诊断胆囊结石,选择气管内全身麻醉,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咪唑安定6mg,维库溴铵6mg,芬太尼0.2mg快速诱导后,喉镜显露良好,Cormack and Lehane分级1级,气管插管1次成功(导管内径为8.0mm).插管后患者取平卧右侧头位麻醉总时间2h.术后第3天出现声嘶,请耳鼻喉科会诊,间接喉镜下见左声带固定于旁正中位,声门闭合不全.诊断为左杓状软骨脱位.经2次杓状软骨拨动术后,发音明显好转.

    作者:曹宇;刘丹彦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郎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骨骼病变的X线诊断

    目的:总结郎罕细胞组织细胞病骨骼病变的X线表现,评价X检查的本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儿童郎罕细胞组织细胞病35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结果:颅骨破坏24例,占68.6%;脊柱破坏8例,占22.9%;长骨破坏12例,占34.3%;扁骨及不规则骨破坏4例,占11.4%.结论:本病骨骼病变具有多发性、多样性和多变性的特别;X线检查及随访是本症诊断的基本手段.

    作者:龙文林;蔡金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正常糖耐量人群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正常糖耐量(NGT)人群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120例NGT者,用稳态模式评估法(HOMA)评价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结果:(1)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年龄组的HOMA-IR、HOMA-β cell有显著性差异(P<0.05).(2)t检验表明,超重/肥胖组较正常体重组,中心性肥胖组较非中心性肥胖组、高TG组较正常TG组、高血压组较正常血压组HOMA-IR、HOMA-βcell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年龄、BMI、腰围、TG和舒张压是影响HOMA-IR、HOMA-β cell的主要因素.结论:NGT人群随着年龄、BMI、腰围、TG和血压的增加,IR加重;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弱,随着BMI、腰围、TG和血压的增加而代偿性增强,以维持正常的糖耐量.

    作者:包柄楠;张素华;任伟;李革;卢仙娥;杜娟;陈静;王继旺;马贵成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原位肝移植供肝切取术的护理探讨

    供肝切取术是肝移植的重要环节之一,供肝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肝移植的成败.本文就我院手术室护士在供肝切取术中的护理作一介绍.

    作者:李跃荣;易凤琼;朱玉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国内不同药厂生产的卡马西平片溶出速率研究

    目的:为了解药品片剂释放药量的情况,本文对国内6家药厂生产的卡马西平片(0.1g×100)进行了溶出速率研究.方法:测定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溶出度第二测定方法进行.结果:6家药厂生产的卡马西平片(0.1g×100)的溶出速率相差较大,有的在30min内即全部达到其溶出度规定,而有的要到60min才能达到溶出度规定;并且,即使同一药厂生产的卡马西平片,其6片在20min内的溶出速率也相差较大.结论:国内6家药厂生产的卡马西片(0.1g×100)的溶出速率相差较大.

    作者:李万玉;徐富培;黄萍;蒙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