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子福;王治民;徐香玖;黄刚;蒋丹;崔兰兰;铁萍
根据中宣部和教育部的规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作者:肖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针对目前一些院校普遍存在职业指导重视不够、方式陈旧、队伍有待建设等问题,提出重构职业指导工作模式,大力创新职业指导工作方式,全面加强职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等措施,以推动职业指导工作全面展开.
作者:程金阁;张中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1 人文素质的概念人文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基本的知识、道德、修养、气质和人性.它主要表现为个人的文化素质、伦理道德、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情感、人生观、价值观等个性品格.它主要包含4个方面: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创新素质和人际交往素质[1].个人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其是否能安身立命,是否幸福.
作者:刘飞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推拿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针刺结合推拿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60名.结果治愈38例,占23.8%;显效84例,占52.5%;有效25例,占15.6%;无效13例,占8.1%.结论针刺结合推拿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师振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根据生理学课程特点以及在整个医学教育中的地位,从生理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如何实施及其对生理学教学质量的影响等几方面阐述案例教学法与生理学教学的密切关系.认为在生理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能增强教学效果.
作者:薛慧;杨红卫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根据国中医药办人教发[2011]8号文件要求和本校中医学专业的办学经验及实际,通过对本省基层中医现状的调查,认为中等中医学教育要顺应教育与产业、学校与医院、专业与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诊疗过程5个对接为核心的教改思路,创新中等中医学专业教育,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合格人才.
作者:宋立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护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合格率低是一个既定的事实,少数民族地区也不例外.笔者针对现存的一系列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地区中职卫生教育的建议,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中职卫生教育的发展.
作者:梁芬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根据医药行业发展现状,探索符合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构建医药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为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操作型人才.
作者:刘轶群;张志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分析喀什卫生学校教育教学现状、办学特点,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梳理,探讨解决问题的措施.
作者:卢华东;李淑珍;王鲁生;李志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构建有生气的、回归生活、富有生机的生态课堂,营造师生和谐、生生和谐、自身和谐、环境和谐的教学氛围.
作者:刘丁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非常突出,医学专科生在就业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困难、挫折,使得这一群体存在一些不良择业心理,从而影响就业.本文通过分析不良的择业心理,提出解决办法.
作者:孙晓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心理问题成因,探讨解决方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抽取4所职业学校一年级和二年级单亲家庭学生作为调查组,在单亲家庭中职生所在班级随机抽取双亲家庭中职生作为对照组进行比对.结果单亲家庭中职生的焦虑、人际关系、抗挫折能力、意志力与双亲家庭中职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抑郁状况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中等职业学校单亲家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与双亲家庭学生比较更为严重.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单亲家庭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单亲家庭中职生心理健康成长.
作者:曹建芝;邱雁;范梁伟;石婧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通过剖析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特点及教学现状,提出强化本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和施教措施.
作者:徐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养血柔肝汤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名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3例,口服养血柔肝汤,一日一剂,分2次服用,共4周.对照组53例,口服帕罗西汀,每次 20 mg,1日1次,共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中药养血柔肝汤治疗产后抑郁症效果良好.
作者:陈玉庆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新课程通过对课程结构、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的改革,实现了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同时也为体育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机遇.本课题通过对新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中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方向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促进新课改的实施,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
作者:罗睿;李申;党玮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我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正处于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要适应社会发展,必须进行调整和改革.针对高等师范美术院系培养目标过于注重技术化和专业化的问题,笔者提出民族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应师范化、文化化、民族化和地方化.
作者:蒋高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手术室基本技能训练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学中依据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采用多媒体技术,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开放实训室,加强课后仿真练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提高学生操作技能.
作者:王臣平;叶志香;汤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为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在教学中,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沿着知-情-信-意-行的内在程序完成,注意运用其中的转化机制,从制定符合学生健康发展的德育课堂渗透目标,到选择符合德育课堂渗透目标要求的内容,运用实现德育课堂渗透目标的方法,实施全面、准确反映德育课堂渗透目标的评价,使课堂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场所,更是学生学习做人、学习做事的地方.
作者:刘燕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要着手处理好目前急需与未来发展,专业带头人培养与整体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管理部门的监督与服务,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奖励与约束机制等几种重要关系.
作者:王奕萍;郭彩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过程是一个不断挖掘自身潜能的过程,而挖掘潜能必须学会正确认识个性因素的优缺点.个性因素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心因性水平或质量的综合体现,它是建立在对自身认知和评价基础上的.了解和研究大学生择业中应具备的个性因素,对大学生择业定位和有效发挥作用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作者:傅涛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