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丽;李志成;田卫东
目的 探讨主角式教学法在妇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54名在妇科临床实习的轮转生,对其中30人(实验组)进行主角式教学,教师作为引导者,学生作为主角参与临床实习,提倡学生主动学习;24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教学,比较两组的出科成绩和学生的主观评价.结果 主角式教学法较传统教学法明显提高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理论考试成绩,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综合素质,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主角式教学法是提高妇科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勇霞;金海燕;何凤仪;戚潜辉 刊期: 2013年第17期
介绍广东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教学改革经验,通过设立科研小组,开展PBL教学以及开设讨论课、设计性实验课和专题讲座等方式,为培养多元化医学人才探索出一条新路.
作者:付晖;肖建民;鲁澄宇;吴铁 刊期: 2013年第17期
分析中职英语语音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对策.
作者:胡霄坤;加依娜;郑丽丽 刊期: 2013年第17期
工作过程导向已成为我国高职院校临床医学教学改革的新方向.了解工作岗位需求,确定知识、技能及态度目标,通过理实一体化学习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现以妇产科学课程为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对本课程的定位、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整体设计介绍.
作者:徐维;张净 刊期: 2013年第17期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作为一种新兴的医学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院校临床教学、课程评估及技能考核中.本文介绍了标准化病人的发展历史,对其在血液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及其具体应用进行探讨.
作者:许晓倩;陈莉;贾麟;徐茂锦;胡晓霞 刊期: 2013年第17期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在生理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通过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艺术性,拓宽学生思维.
作者:孟延飞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阴道微生态状况,探讨对其进行阴道菌群微生态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73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作阴道微生态评价,按照年龄分两组进行pH值,病原体,菌群多样性、密集度等的比较.结果 73例患者中阴道微生态正常者13例,占17.8%.>55岁组阴道微生态正常者3例,占4.1%;≤55岁组阴道微生态正常者10例,占13.7%;两组在pH值,菌群多样性、密集度,微生态评价方面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阴道微生态严重失调,表现为pH值升高、菌群抑制、优势菌改变.同时,年龄仍然是影响阴道微生态的重要因素.因此,了解该类患者阴道微生态状况,可指导临床调节其放、化疗后阴道微生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黄建梅;廖秦平;陈锐 刊期: 2013年第17期
PBL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法,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训练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国内很多医学院校已运用了PBL教学法,但在血液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较少,值得思考与探索.
作者:谢荣华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胰胆管合流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解剖与急性胰腺炎的关系.方法 测量252例急性胰腺炎(AP)(AP组)患者与100例非急性胰腺炎(对照组)患者的MRCP胰胆管共同通道长度和胰胆管汇合角度,并对两组测量结果做对比.结果 AP组的共同通道长度为(1.04+0.34) cm,大于对照组的(0.66+0.25) cm,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AP组的胰胆管汇合角度为(35.49±5.98)°,大于对照组的(27.60±4.30)°,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胰胆管共同通道过长、汇合角度过大,是造成AP的重要因素.
作者:马尚林;张多强 刊期: 2013年第17期
成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对50例不孕/育症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相关知识教育,取得了满意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张兆霞 刊期: 2013年第17期
对实验方剂学课程实验教学与管理改革提出一些设想,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实验室管理水平.
作者:郭炜 刊期: 2013年第17期
在分析国家和医疗卫生行业的创业政策导向以及卫生职业类院校专业特点的基础上,调查卫生职业类院校学生对创业的认识和态度,探讨卫生职业类院校学生开展创业活动的可行性,并对有效开展创业活动提出建议.
作者:王云峰 刊期: 2013年第17期
为进一步搞好高职高专护理专业预防医学课程建设,在借鉴同行经验的同时,结合当地的社会需求,采取问卷调查与定性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从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入手进行教学研究与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果.
作者:张秀娟;张义喜;郭春燕;赵凌波 刊期: 2013年第17期
通过采用自编“大学生一次性筷子使用情况调查问卷”,对我校学生一次性筷子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我校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为均处于较低水平,且在年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2)我校学生环保行为相对滞后,大部分学生对使用一次性筷子的危害有一定认知,但仍有很多学生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3)我校学生获取环保知识的自觉程度较低,但高度认同环保教育的普及.针对调查结果,提出进一步加强环保教育、有效开展环保课外活动及科研活动等建议.
作者:禹娟红 刊期: 2013年第17期
卫生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等和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是现代卫生职业教育的重要体现,事关民生与社会卫生事业.
作者:肖怀达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在中职“肝炎病毒”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笔者任教的4个班级中随机抽取两个班为实验组,两个班为对照组,每组120名学生.教学内容为“肝炎病毒”.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 实验组A2、A3、A4、B1型题得分以及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学生更喜欢PBL教学法.结论 P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值得推广.
作者:郑小波 刊期: 2013年第17期
案例教学法应用于药剂学教学中,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开发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
作者:徐静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药学专业学生技能操作考核怯场的原因,并进行对策研究,帮助学生克服怯场心理.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结果 409名被调查学生有怯场心理,主要原因有:(1)操作不熟练;(2)信心不足,情绪情感不稳定;(3)考场气氛严肃紧张,过度担心会出错.结论 减轻学生怯场心理的关键在于:加强职业心理应激能力训练,培养健康的情绪情感;强化专业操作技能培训;进行自我意识及缓解考试焦虑的心理辅导,使其树立自信心.
作者:蒋秀清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53例患者应用二维(2D)、CDFI及脉冲多普勒(PW)检查下肢DVT进行总结.结果 CDFI是一种简便的诊断方法,可反复检查,迅速作出结论.结论 CDFI可作为一种无创及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诊断方法,能动态观察血栓变化,对指导临床用药及疗效观察有重要意义,是诊断下肢DVT首选的辅助检查方法.
作者:宋春青 刊期: 2013年第17期
感恩并非生而知之、与生俱来,需要通过教育的引导和环境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质和责任,进而外显为感恩的行为.将感恩教育作为民族地区学校德育的突破口,教育学生做知恩、报恩、施恩之人,全面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落实.
作者:李成龙;王临萍 刊期: 2013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