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梅;祝晓莹;吴文澜;王勇;袁红瑛
目的 了解甘肃省农村健康工作开展情况,探索适合农村开展健康教育的策略.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甘肃省20个县180名相关人员进行访谈.结果 51.11%(92/180)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开展传染病预防方面的健康教育;48.89%(88/180)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开展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43.89%(79/180)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开展慢性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防控方面的健康教育;36.11%(65/180)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开展食物中毒防控方面的健康教育.62.22%(112/180)的受访者认为医生面对面健康咨询是开展健康教育的好方式;52.78%(95/180)的受访者认为电视广播宣传好;50.56%(91/180)的受访者认为墙体标语和宣传栏好;40.56%(73/180)的受访者认为健康讲座较好.结论 农村地区健康教育工作有待加强;农村居民对健康素养66条、食品安全、传染病、慢性病、中医养生保健等知识需求较大;农村居民更易接受医生讲座、电视广播宣传、墙体标语和宣传栏等方式开展健康教育.
作者:文建强;鲁培俊;钱国宏;王冠华;王怀岐;朱泽善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对莱阳卫生学校一个级部的两个平行班级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和PBL教学法进行化学教学,并比较教学效果.结果 在化学教学中,用PBL教学法的班级成绩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的班级.结论 化学教学中,虽然PBL教学法的效果好于传统教学法,但在具体教学中应对不同的授课内容、授课对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佳的教学效果.
作者:邱承晓;孙秀明;李艳;李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回顾性研究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三年例临床专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教改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改组在传统教学法基础上采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实施课堂教学.结果 考试成绩分析显示,客观题中,教改组与对照组问考试成绩无显著性差异(P>0.05);主观题及总分中,教改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问成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学生问卷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70%)认为病例导人式教学法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记忆能力;多数学生(>60%)认为能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大于50%的学生认为该方法能巩固基础理论;仅少数学生(<50%)认为该教学法可培养科研能力.结论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有必要改革传统教学法来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崔娟;高建岭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先天性巨结肠(Congental Mehacoion)是病变肠壁之神经节细胞缺如的一种肠道发育畸形,在消化道畸形中的发病率仅次于先天性肠肛管畸形,有家族性发病倾向.儿童中发病率为1∶5000,以男性多见,男女比例为4∶1.先天性巨结肠是由于外胚层神经嵴细胞迁移发育过程停顿,使远端肠道壁肌间神经丛中神经节缺如,导致肠管持续痉挛,造成功能性肠梗阻,其近端结肠继发扩大所致[1].我院引用Puhemal结肠、肛管、直肠后吻合术,为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实施根治术,促使患儿能正常排便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根据1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实践,对病症的护理工作进行了详细描述,探讨了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护理工作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作者:曾茂兰;王静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出血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金昌市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12年7月全部345例行TURP术后出血患者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315例患者术后1~3周均出现偶然轻微出血,1例出血至12周,1例出血至两年.1周内发生大出血10例,1~3周内发生大出血8例.10例患者失访.结论 TURP术后出血是较为棘手和凶险的并发症,高质量的手术操作和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对预防或减少TURP术后出血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方雪峰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通过探寻佳的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与全血的配比,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法 人全血与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按不同比例混合.结果 不同配比时观察效果不同.结论 用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玻片法测定ABO血型,试剂与全血的配比为2∶1时效果佳.
作者:石斌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1级护理10班53名学生实施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并用自制的问卷调查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结果 案例教学法以其新颖、形象、理论联系实践、教学互动性好等特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结论 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外科护理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自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缩短教学与临床实践间的距离.
作者:龙桂萍 刊期: 2013年第14期
从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专业建设的实践、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思考3个方面对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建设进行回顾和阐述,这对提升专业的建设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作者:郑炜;肖健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在医学教育中,病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它承前启后,是医学主干课程之一,在培养创新能力人才方面更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长学制医学教育在我国属于新生事物,缺乏实践经验,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1].国内医学教育专家已形成共识,长学制教育要和国际接轨,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优潜质的医学专业人才[2].
作者:罗庚求;文继舫;周建华;李景和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生物制药是指借助生物工程来合成制备有药物活性的蛋白质产品并应用于制药工业部分的技术过程.目前,生物制药产业已经成为21世纪具前途的产业之一,是生物工程应用研发中活跃和进展快的领域.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生物技术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之一,不断加大对生物制药产业的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
作者:刘立荣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PPT在教学中的作用.方法对PPT教学进行调查分析,总结PPT技术在中职护理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结果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与改进方法,即:用而不唯;脱稿授课;加强互动;制作精良课件.结论只有正确使用PPT技术,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作者:林敏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针对当前中等卫生学校药剂专业学生中药课学时少、教学大纲要求低的情况,采用分层教学模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摘到桃子”,掌握专业技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方法 在完成教学计划的前提下,对天然药物学基础进行分层教学研究.结果 学期末实验组学生的理论和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对分层教学的满意度为90%,并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所创新.结论 天然药物学基础实施分层教学符合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值得推广.
作者:周素琴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进行微生物检验实训教学改革的探索,以提高实训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方法 从3个层面,即模块化、层次化、综合化方面进行实验实训教学改革.结果 实训教学改革促进实训技能与岗位的对接,有利于完善教学建设,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结论 加强实验室建设,进行科学化管理,根据社会岗位需求改革实训教学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证.
作者:邓阳勇;左剑斌;杨旭丽 刊期: 2013年第14期
探讨高职高专口腔修复学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以及教学方法改革实践后所达到的效果.在学生掌握基本诊疗原则的基础上,应用交互渗透式教学模式,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结果表明,对修复学课程实习施行教学改革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而且也符合高职高专培养目标.
作者:赵树娟;王德飞;熊均平;杨旭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总结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代表队在参加“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护理技能大赛备赛冲刺阶段训练过程中的经验,发现在后20天的冲刺训练阶段,运用迁移测验的原理,提供新颖情境以便刺激选手克服长时问重复训练的思维定势和心理疲劳,使选手在不同于平时平和心理状态下的练习中,激发其尽早进入竞赛的应激状态,有利于训练选手的心理素质及临场应变能力.
作者:张玉洁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比较民办与公办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选取某民办与公办高职学生共526人进行SCL-90测验.结果 (1)在心理健康总分上,民办高职学生心理症状总分显著高于公办高职学生(P=0.000);男生与女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25);城市与农村学生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2);普通高职学生与对口高职学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33);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36).(2)民办与公办高职学生在心理健康备因子上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R=0.000).结论 应进一步完善民办高职院校的心理咨询与干预服务,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王赛男;张清霞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加强高职高专健康评估大班理论课各教学环节的管理,提高大班理论课教学质量.方法 将2009级高职护理6个班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研究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考核成绩.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得到改善.结论 在高职护理专业健康评估大班理论课教学中,精心准备第一堂课,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课后进行模块化归纳总结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唐春红;尹建康 刊期: 2013年第14期
药剂学是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它是以剂型为中心,研究其处方设计、配制理论、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合理应用等多学科渗透的综合性技术学科.药剂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医院制剂、药品生产、药品检验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但目前我国新药研究无论是在品种开发还是在技术水平上都与发达国家有相当大的差距[1].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从人才培养入手.这就意味着药剂学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原有的思路上,应针对药剂学课程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具备为提高新药研发水平所需的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下面结合笔者在本科药剂学教学中的一些体会,浅谈如何改进药剂学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李强;赵学玲;龚显峰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索适合生理学在基础医学概论中整合的教学方法.方法 结合我校基础医学概论教学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根据授课对象的特质,对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等方面进行调整,制订针对性强的教学计划.结果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整合能力.结论 通过多种途径加强生理学整合教学的效果,为构建适合非医学专业的基础医学概论整合教学模式奠定基础.
作者:边慧;韩毅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多媒体教学法对病理学实验课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对两组学生病理学期末考试成绩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学生之间的成绩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多媒体教学法能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病理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作者:刘小花;廖婉红 刊期: 2013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