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甘肃省大专院校及中学结核病防治现状调查及分析

高巧芬;宋随福;杨枢敏;王雯;穆涛俊;张岚

关键词:结核病, 预防和控制, 大专院校
摘要:目的 了解甘肃省大专院校及中学结核病防治现状及结核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探索适合学校行之有效的结核病防治对策,为提高学校结核患者的发现、规范治疗管理、预防学校结核病的暴发流行、有效控制学校结核病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设计各类调查表,学校医务室医生、在治学生结核病患者、辖区CDC 结防人员访谈提纲,用分层和整群抽样方法在全省420 所大专院校和中学抽取其中的10 所学校,调查2010 年6 月至2011 年5 月期间目标学校学生肺结核病患者和疑似患者,每所目标学校抽取同时期2 000 名健康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相关人员进行访谈,Epidataxia 下建库,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学校疑似患者和结核病患者转诊率为41.6%,转诊到位率为49.1%,追踪率为50.7%,追踪到位率为47.3%,总体到位率56.2%.81.3%的学生患者通过因症就诊的方式发现,症状出现到就诊时间≤2 周的患者占29.9%.访谈结果显示,CDC 人力资源有限,不能满足当前学校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需要.学生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为56.9%,学生肺结核病患者防治知识信念行为正确应答率为22.6%.结论 学校没有建立规范的学生结核病登记、治疗、管理的机制,辖区CDC 与学校医院普遍没有形成有效的合作关系,学校结核病的防治工作需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应持续开展,方式需灵活多样.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高专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构建及服务策略初探

    分析国内外院校学科馆员制度构建的现状,从医学高专院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设立的必要性入手,对其构建学科馆员制度的措施及开展学科服务的策略进行探讨.

    作者:杨佳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生理学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说课设计

    以生理学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说课设计为例,阐述说课应该注意把握的几个环节,以长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推动对教学法的研究.

    作者:张田;杨秀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药炮制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介绍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药炮制技术实验课程中的实施过程以及在教学实施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者:武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重视和优化母婴保健课程建设

    婴保健课程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助产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妊娠前期保健、妊娠期保健、分娩期保健、产褥期保健、哺乳期保健、新生儿期保健和婴儿期保健.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现代母婴保健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毕业后能直接从事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助产士、护士以及育婴师、月嫂等工作,全方位地维护和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何朗;闫金凤;翁芬;李东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牙体解剖生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初探——以石膏牙雕刻为例

    牙体解剖生理是我院口腔医学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和专业核心课程,其中石膏牙雕刻这一章是以学生动手操作训练为主的实践技能课.它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牙体形态特征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教师示教,自己动手雕刻.一方面,它能够加深学生对牙齿各个形态的认识,在头脑中建立起牙齿的三维立体概念;另一方面,在此过程中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1],更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形态学基础.只有当学生掌握了牙体解剖形态及各种牙体雕刻技能, 才能制作出形态逼真、功能完好的义齿.近年来,本专业校外的实习单位也对学生的牙体雕刻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实习单位均反映学生自身的石膏牙雕刻基本功不扎实,达不到岗位要求,实习单位基本上都要对其安排石膏牙雕刻的再培训工作.综上所述,这些现实情况都对我院石膏牙雕刻的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院在传统石膏牙雕刻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教学环节上的初步改革和探索,现简述如下.

    作者:顾茜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人文情怀在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学科中的融入

    在中职卫生学校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忽略人文教育,此种教育方式的片面性和功利性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极为不利.现就基础学科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来探讨在学科教学中融入人文情怀教育的方式方法.

    作者:张建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医学检验专业开设实验室生物安全课程的重要性

    2003 年SARS 事件发生以后,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和重视.同时,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的相继发生,使得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日益突出[1],也给各相关机构的实验室敲响了警钟.我国政府于2002年颁布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2004年正式实施<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这标志着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就业去向是各级医疗机构的临床实验室,那里是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标本相对集中的场所,也是医院重要的污染源和传染源相对集中的场所,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2-3].同时,在工作中还会频繁接触各种危险的生物因子,如HIV、乙肝病毒、各种细菌等[4].因此,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知识教育尤为重要.

    作者:于声;段斯亮;闭雄杰;陶静;韦忠厅;莫海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180例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

    目的 探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本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180例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数量和性质随着年龄逐渐增高.结论 早期利用彩色多普勒技术检测颈动脉狭窄的部位、程度及斑块的位置、性质,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秋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结合新疆中职类卫校民族学生特点浅谈病原生物学教学方法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简称病原生物学)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新疆各地区卫校中,民族学生居多,卫校本身教学条件和民族学生学习特点使病原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存在种种问题.现结合新疆地区卫校教学现况和民族学生特点浅谈如何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作者:高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濮阳卫生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

    开展精品课程建设是展示学校的教学水平,树立良好的学校教学团队形象,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以及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品牌专业、品牌学生的必要措施,更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作者:赵树重;贾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耳鼻咽喉科临床见习教学体会

    尝试开展适应现代医学教学的见习教学模式,通过合理调整教学计划、利用内窥镜先进技术改善演示效果,提高学生整体医治意识,同时探索运用穿插案例教学、加强医德及科研作风教育、综合考核方式等途径,以期达到提高耳鼻咽喉科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者:杨炜强;雷文斌;张伟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模拟尿标本在医学检验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临床检验基础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也是检验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核心课程.在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运用各方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们开展了大量实训课程.但由于条件限制, 获取大量病理性标本并用于教学比较困难,因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制作了各种模拟尿标本,从而基本满足了教学的需要.

    作者:何艳;姚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成年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痰热壅肺证)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与抗生素联合治疗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 例成年CAP 痰热壅肺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组38 例,两组均给予抗生素抗感染及化痰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 静脉滴注7 天;痰热清治疗前后做血常规,肝、肾功能,C 反应蛋白(CRP)、血培养、痰培养、胸片等检查并观察体温、咳嗽、咳痰、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罗音,判断疗效.结果 (1)痰热清治疗组7 天痊愈率60.6%,有效率94.7%;对照组7 天痊愈率36.8%,有效率73.7%.痰热清治疗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两组治疗后,CRP 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非重症CAP 痰热壅肺证疗效优于单用抗生素治疗,可明显缩短疗程,并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许娟;周红梅;李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研究生盆部会阴局部解剖教学的几点体会

    随着临床手术的不断改进和细化以及影像设备的日益更新,对临床医生掌握的专业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解剖知识的要求更是如此.现有的研究生局部解剖教学内容亟待调整、教学方法亟待改进,尤其是与临床关系密切的研究生解剖教学,这对从事解剖教学的教师来说,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并改进教学方法以应对目前不断提高的教学要求.

    作者:刘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合作性学习在内科护理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

    在我国护理教育体系中,护理学专业起始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通科护理人才.在护理学专业起始教育的课程体系中,临床专业课程是培养学生通科护理能力的核心课程.内科护理学作为一门奠基性的临床专业课,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护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中具有普遍意义, 它既是临床各科护理学的基础,又与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好内科护理学是学好各门临床专业课的基础和关键[1].培养护理本科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与沟通能力以及与其他人良好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学生在学校所受教育的教学水平密切相关.学校传统的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世纪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对比研究小组合作性学习与传统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现总结如下.

    作者:唐丽;李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高职高专院校文献检索课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探讨

    目前,高职高专院校文献检索课普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课时少、教材选用处理不当、教师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等问题.只有查清问题,找到差距,才能明确目标,应结合学校、学生实际积极探讨文献检索课改革的方向和措施,将高职高专院校文献检索课推向更高的层次,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作者:贺淑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护理实训课中运用综合测评分管理提高中职护生综合能力的研究

    目的 探究在护理实训教学中如何既能培养护生操作能力,又能提高护生综合能力.方法 在护理技能实训课中以小组为单位,运用综合测评分管理的教学方法.结果 护理技能实训课堂效果和护生学习的自主性、团队合作能力均得到提高.结论 综合测评分管理可提高中职护生的知识能力、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等.

    作者:范惠英;高莹荧;段婷;汪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新医改形势下卫校护生对口就业的就业趋势分析

    在新医改形势下,多重政策的叠加和多重因素的影响,为卫校护生对口就业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与此同时,卫校护生对口就业也逐步形成了与新医改形势和政策导向密切相关的就业趋势.

    作者:李胜发;李俭;刘强;林坚;许潘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问题教学法在营养与食疗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问题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设问题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实践与创新,实现从教到学的转变.在护理专业营养与食疗学的教学过程中采用问题教学法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综合能力得到加强.

    作者:王晓波;王梅;董秀;王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案例教学法在药事管理学中的教学实践

    案例教学法由西德教育家M·Wagenschein 提出,它强调从日常生活中选取蕴含科学本质的范例进行教学, 根据教学目标,围绕实际问题,对社会相关领域进行实际调查后所作的客观描述进行分析,用以培养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1].

    作者:戴笑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