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鹏
为了解护理专业的岗位需求情况以及毕业生在岗实习情况,对我校即将毕业的2012 级护理专业毕业生进行岗位衔接与实习情况调研.结果 表明,我校应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岗位需求调研,密切岗位衔接;加强实践教学,强化护理操作技能;推进见习制度,完善实习阶段考试制度;提高实习带教教师总体水平,强化护士资格考试培训,以使我们培养出的学生更符合临床岗位需求.
作者:高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PBL 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是一种以临床问题激发学生动机并引导学生把握学习内容的教学方法.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巴罗斯(Barrows Howard HS)于1969 年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创立,在国外医学教育与护理教育领域得到较广泛的使用[1].PBL 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以病案为先导,以病人为临床问题来引导学生自学和讨论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从临床实践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2].PBL 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将学习过程置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将问题的解决作为学习的目标, 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效果,这是PBL 与传统教学的根本区别所在[3].其核心是以问题为先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我们将PBL 教学法应用于护理技术教学中,教学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淑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在我国护理教育体系中,护理学专业起始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通科护理人才.在护理学专业起始教育的课程体系中,临床专业课程是培养学生通科护理能力的核心课程.内科护理学作为一门奠基性的临床专业课,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护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中具有普遍意义, 它既是临床各科护理学的基础,又与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好内科护理学是学好各门临床专业课的基础和关键[1].培养护理本科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与沟通能力以及与其他人良好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学生在学校所受教育的教学水平密切相关.学校传统的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世纪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对比研究小组合作性学习与传统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现总结如下.
作者:唐丽;李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介绍在心脏解剖教学中应用比喻法、诱思探究教学法、绘图法、多媒体教学法、歌诀法共5 种教学方法,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从而使学生容易掌握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作者:杨再青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案例式教学法(Case Method)是一种利用案例作为教学媒介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已在欧美高等医学教育中广泛使用.就案例式教学法的含义、优点及具体应用做初步探讨.
作者:马洪林;王良君;詹志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临床带教路径在肾病科轮转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制订临床带教路径并将其应用到肾病科轮转护士的带教中,分别于轮转护生入科第一周和出科时评价其实习成绩、护理差错发生率、护理病历合格率、健康教育能力及患者满意率.结果 通过实施临床带教路径,轮转护士的实习成绩、护理病历合格率、健康教育能力及患者满意率均得到明显提高,且护理差错发生率显著下降.结论 将临床路径应用到轮转护士的带教中,避免教师带教工作的随意性、盲目性,使带教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从而提高轮转护士的综合能力.
作者:杨爱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班主任是学校育人工作中的第一梯队和主力军.班主任专业化成长有利于学校育人工作的科学化、高效化,更有利于学生的快乐成长.对我校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部分措施和以班主任技能大赛助推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做法进行背景介绍、初步成果总结以及反思建议.
作者:柏萍;傅玉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分析国内外院校学科馆员制度构建的现状,从医学高专院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设立的必要性入手,对其构建学科馆员制度的措施及开展学科服务的策略进行探讨.
作者:杨佳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分析临床护士对心理护理的应用程度.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68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其对心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运用状况.结果 不同知识层面和不同护龄的临床护士对心理护理有不同认识.结论 在临床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对临床护士十分必要.
作者:王桂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本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180例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数量和性质随着年龄逐渐增高.结论 早期利用彩色多普勒技术检测颈动脉狭窄的部位、程度及斑块的位置、性质,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秋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从课程设置、课程设计、教学资源、教学实施、课程特色与改革思路5 个方面介绍牙体解剖生理学课程的说课设计思路,以供高职院校同类专业教师参考.
作者:潘福勤;刘建辉;王万里 刊期: 2013年第08期
1 案例背景1.1 教学背景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人和动物一样,都是自然界的产物.个体生命从出生开始,就注定要走向死亡.生与死本是相伴随的,生就意味着死亡的开始,死就是生的结束,这本是简单的事实.但现实中中国人讳言死亡,并且脑死亡标准在中国尚未被民众普遍认可和接受,人们总是不自觉地回避死亡.当人类用尽各种方法追求个体生命永生的希望破灭后,人们又不得不承认死亡这一残酷而又无法改变的事实,并开始从医学人文和道德哲学的角度, 对死亡以及死亡带来的伦理问题进行沉思、探索与实践.
作者:张志斌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任务型教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语言教学方法,指的是在语言教学活动中设定一定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语言知识.与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语言教学法不同的是,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简要介绍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并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并得出结论,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理解能力.
作者:孟玲筠;韩乐;廖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简称病原生物学)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新疆各地区卫校中,民族学生居多,卫校本身教学条件和民族学生学习特点使病原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存在种种问题.现结合新疆地区卫校教学现况和民族学生特点浅谈如何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作者:高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初中生经过中考的奋力拼搏,失败后进入中职学校,经过了一个暑假的调整,都有信心希望开始新的学习和生活,有着继续学习的想法(想学好一门专业),把到中职学校学习当成是一个机会.但经过一段时间,他们普遍感觉到,中职数学内容多且杂,从而产生畏惧感,动摇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再次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根源在于初中到中职数学教学的衔接上,所以,一定要加强中职数学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
作者:于莉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通过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订工作规范和管理办法,并严格落实执行教学计划和实验教学大纲的规定,可使中职医药学校护理专业基础医学实验室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系统化.强化实验室的建设、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及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作者:傅凌莉;李丹;潘莉;张小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评语是教育评价的重要手段和形式.通过分析中职学生评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以期充分发挥评语在中职教育评价中的作用.
作者:王晓晶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甘肃省大专院校及中学结核病防治现状及结核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探索适合学校行之有效的结核病防治对策,为提高学校结核患者的发现、规范治疗管理、预防学校结核病的暴发流行、有效控制学校结核病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设计各类调查表,学校医务室医生、在治学生结核病患者、辖区CDC 结防人员访谈提纲,用分层和整群抽样方法在全省420 所大专院校和中学抽取其中的10 所学校,调查2010 年6 月至2011 年5 月期间目标学校学生肺结核病患者和疑似患者,每所目标学校抽取同时期2 000 名健康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相关人员进行访谈,Epidataxia 下建库,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学校疑似患者和结核病患者转诊率为41.6%,转诊到位率为49.1%,追踪率为50.7%,追踪到位率为47.3%,总体到位率56.2%.81.3%的学生患者通过因症就诊的方式发现,症状出现到就诊时间≤2 周的患者占29.9%.访谈结果显示,CDC 人力资源有限,不能满足当前学校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需要.学生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为56.9%,学生肺结核病患者防治知识信念行为正确应答率为22.6%.结论 学校没有建立规范的学生结核病登记、治疗、管理的机制,辖区CDC 与学校医院普遍没有形成有效的合作关系,学校结核病的防治工作需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应持续开展,方式需灵活多样.
作者:高巧芬;宋随福;杨枢敏;王雯;穆涛俊;张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随着临床手术的不断改进和细化以及影像设备的日益更新,对临床医生掌握的专业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解剖知识的要求更是如此.现有的研究生局部解剖教学内容亟待调整、教学方法亟待改进,尤其是与临床关系密切的研究生解剖教学,这对从事解剖教学的教师来说,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并改进教学方法以应对目前不断提高的教学要求.
作者:刘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临床检验基础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也是检验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核心课程.在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运用各方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们开展了大量实训课程.但由于条件限制, 获取大量病理性标本并用于教学比较困难,因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制作了各种模拟尿标本,从而基本满足了教学的需要.
作者:何艳;姚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