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陈小华;庄百鹏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模式
摘要: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挑战.笔者以开展校外实践教学为突破口,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研究与分析,努力探索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改革,着力构建全程化、全方位、宽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组织学第二课堂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在临床医学本科生中开展第二课堂教学,实施石蜡切片制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血涂片制作3项实验.实践证明,第二课堂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培养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形式和内容需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作者:邢安凤;王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为七年制医学生搭建科研角色平台的实践研究

    为刚进入临床实习阶段(选择专业前)的七年制儿科班学生搭建科研角色平台,进行早期科研训练,实施新的培养计划,并对培养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进入科研角色平台训练的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综合评分高于传统培养模式下的同期学生,选择专业后新培养计划下的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搭建科研角色平台为加强七年制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实践经验.

    作者:范玉颖;尚云晓;胡瑜;张慧;杨妮;顾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的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考试模式探索和研究

    为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分析我校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考试模式的不足,探讨其解决方法,建立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的新考试制度,以全面、科学、有效地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和质量,便于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作者:陈丽丽;王玥;靖雪妍;曹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78例甲型H1N1流感心肌酶学改变分析

    目的分析甲型H1N1流感患者心肌酶学变化,以及成人与小儿甲型H1N1流感患者心肌酶学变化的差异性.方法对78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重症组CK、CK-MB、AST、LDH的均值较轻症组高,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症组CK、CK-MB、AST、LDH的异常率明显高于轻症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轻症组中的成人与小儿甲型H1N1流感患者CK、CK-MB、AST、LDH的均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CK、CK-MB、AST、LDH均值及异常率随着疾病的加重而升高;成人与小儿甲型H1N1流感患者心肌酶学变化无差异.

    作者:胡训;王华录;吴彩文;荀惠;同重湘;江新宁;唐淑云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校院合作培养模式对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校院合作培养模式对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成绩的影响.方法将我校2010级三年制大专护理专业6个班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个班,对照组采取传统培养模式,实验组采取校院合作培养模式.学习结束后,调查两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并比较两组护生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和儿科护理学期末考试成绩.结果实验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期末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校院合作培养模式可明显增强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成绩.

    作者:张自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高等医学院校医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近年来,医疗行业中存在医德医风滑坡和医德迷茫问题,国家和医学界倍加重视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力求有效解决日益突显的医患纠纷问题.本文审视医德教育的困境,探究医德教育低效的根源,为高等医学院校提高医德教育实效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作者:赵政;杨增茹;剧静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中药传统技能竞赛与课程设置改革研究

    开展中药传统技能竞赛有助于培养技能型人才,同时也有效地推进了中等职业学校中药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实训教育模式和课程设置改革.笔者结合组织、参加中药传统技能大赛的经验和体会,就中药传统技能大赛项目、内容、成绩对中药课程教学模式、内容整合、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进行阐述.

    作者:詹晓如;郑小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完善妇产科学网络教学的实践探索

    回顾性分析妇产科学教研室围绕网络教学开展的多种教学实践,得出以下3个结论:(1)开展网络教学需完善医用英语与医学检索基础教育.(2)杜绝网络环境下的作业抄袭行为需进行更深入的教学习惯和考核机制改革.(3)不断探索有利于网络教学的辅助方法,如TBL教学与Web Quest教学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改善网络教学效果.

    作者:张嵩卉;史文静;李绮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病例教学法应用于高职药理学教学的探讨与实践

    目的探讨在高职药理学教学中开展病例教学的必要性及方法,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在2011级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教学中采用病例教学法.课程结束后,在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同时与采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法的2010级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药理学考试成绩进行比较.结果绝大多数学生赞成病例教学法,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药理学成绩明显高于2010级学生,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采用病例教学法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临床思维,也可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进一步提高药理学理论教学质量.

    作者:梁翠茵;高春艳;聂珍贵;王姝;王世全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临床医学专业特困生就业心理评定结果的统计分析

    通过对在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就业心理评定测试,了解该专业特困生就业心理,以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心理辅导,使其顺利就业.

    作者:宋岩松;张颖;周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论职业院校国家新资助政策的宣传与感恩教育结合的途径

    职业院校要把国家新资助政策的宣传与感恩教育有机结合,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为此,进一步丰富国家新资助政策宣传的内容和形式,将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国家资助政策落实的始终;规范新资助政策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学生资助工作考核激励机制;建立新资助政策享受者长期公示和跟踪监督体系;努力建立学校与家庭的教育纽带;将宣传国家新资助政策和学科教育相结合,创设宣传国家新资助政策的平台与环境;建立国家新资助政策宣传和感恩教育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作者:牟方燕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情景教学法在传染病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情景教学法在传染病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高职护理专业两个班(各60人)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授课教师和所用教材相同.对照组运用常规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师讲授、学生自由提问),试验组运用情景教学法进行教学.结果两组使用相同试卷,在统一时间进行考试,试验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78.4±9.7)分,明显优于对照组(70.3±8.8)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情景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加深对传染病护理学的感性认识,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张荣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工学结合模式下生药学教材建设研究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建设有特色的教材对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2011年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生药学>教材的编写背景、指导思想、编写人员职称结构和教材结构等进行了分析,概括了教材的实用性、直观性、形式多样性等9方面的特点,对如何努力打造高职精品教材做了研究.

    作者:魏庆华;王玉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PBL教学法在藏医专业西医外科学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索PBL教学法在藏医专业西医外科学理论课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将甘肃中医学院藏医学院藏医专业2008级本科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通过理论考试和学生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5);对两组学生学习兴趣、自学能力、查阅资料能力、分析和归纳能力、对任课教师满意度、团队合作能力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PBL教学法的评价显著高于对传统教学法的评价.结论 PBL教学法在藏医专业西医外科学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是教改的有益尝试,是可行和有效的.

    作者:黄俊福;王军元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多种实践活动对中职护生沟通能力培养的效果研究

    目的培养和提高学生沟通能力.方法将226名护理专业学生分为实验组(110人)和对照组(116人),实验组采用多种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结果实验组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在本人、临床带教教师和病人3方面评价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多种实践活动和教学大纲要求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临床沟通能力.

    作者:李新;董小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论通用英语教学困境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优势及发展方向

    通用英语(EGP)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突显的资源浪费和社会需求不强等问题,迫使大学英语教改必将向专门用途英语(ESP)方向发展.ESP教学将以其课程设置专业方向明确、符合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等优势,解决EGP教学中的瓶颈.

    作者:陈俐彤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血清总补体活性测定的安全模拟方法

    补体是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球蛋白,广泛参与免疫防御与免疫调节功能,因此,血清补体是反映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人血清中的补体活性及含量相对稳定,但在某些病理情况下,血清补体水平可发生变化.因此,临床上动态观察血清总补体溶血活性,对一些疾病有辅助诊断的意义[1].学生在实验室做血清补体活性测定实验时要用人血清,即使是健康人血清也不是十分安全,也可能有其他病毒.为了让学生安全地上好实验课,笔者采用了模拟方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美惠;吴素琴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改革组织胚胎学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组织胚胎学是学生普遍认为难学的课程之一,改革教学方法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由抽象到形象,由平面到立体的转换.课堂上通过形象教学、讨论式教学和运用多媒体,开启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使组织胚胎课变得生动而有趣.

    作者:成林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分析

    生化检验报告单的数据能为人体多种疾病的诊疗提供依据,但由于生化检验检测过程的复杂性,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影响分析结果的因素.为了提高生化检验的检测质量,给临床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信息,本文从生化检验所需的五大元素入手,探讨影响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

    作者:张蕾;焦啸波;陈路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150例血尿相差显微镜法与UF-100法尿红细胞形态检查结果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相差显微镜法和UF-100法检测尿红细胞(RBC)形态的符合率以及这两种方法和临床诊断的符合率.方法用相差显微镜和UF-100同时检测150例已经明确临床诊断的血尿标本的尿RBC形态.结果两种方法检测各型RBC的符合率分别是90.7%、92.0% 、75.0%;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和临床诊断的符合率分别是93.5%、94.7%和89.2%、87.7%.结论相差显微镜法和UF-100法检测尿RBC形态的符合率以及这两种方法和临床诊断的符合率较高,相关性较好(P<0.01).

    作者:李芳文;王芳;常若云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