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情景教学法在传染病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张荣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 传染病护理学, 教学质量
摘要:目的探索情景教学法在传染病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高职护理专业两个班(各60人)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授课教师和所用教材相同.对照组运用常规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师讲授、学生自由提问),试验组运用情景教学法进行教学.结果两组使用相同试卷,在统一时间进行考试,试验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78.4±9.7)分,明显优于对照组(70.3±8.8)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情景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加深对传染病护理学的感性认识,提高教学质量.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150例血尿相差显微镜法与UF-100法尿红细胞形态检查结果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相差显微镜法和UF-100法检测尿红细胞(RBC)形态的符合率以及这两种方法和临床诊断的符合率.方法用相差显微镜和UF-100同时检测150例已经明确临床诊断的血尿标本的尿RBC形态.结果两种方法检测各型RBC的符合率分别是90.7%、92.0% 、75.0%;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和临床诊断的符合率分别是93.5%、94.7%和89.2%、87.7%.结论相差显微镜法和UF-100法检测尿RBC形态的符合率以及这两种方法和临床诊断的符合率较高,相关性较好(P<0.01).

    作者:李芳文;王芳;常若云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情志护理减轻患者疼痛的研究

    目的观察情志护理在减轻患者疼痛方面的作用.方法将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20名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增加情志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疼痛解除或减轻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疼痛消除率分别为18%和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情志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疼痛.

    作者:王春苗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组织学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

    在人体解剖组织学精品课程建设中,我们围绕高职护理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人体解剖组织学的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资源建设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改革与实践,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余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挑战.笔者以开展校外实践教学为突破口,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研究与分析,努力探索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改革,着力构建全程化、全方位、宽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作者:陈小华;庄百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项目课程案例教学法在中高职贯通医用物理学教学中的实践

    分析中高职贯通学生的特点,结合医用物理学教学实践,提出在中高职贯通医用物理学教学中实施项目课程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阐述项目课程案例教学法的特点、课程设计理念、案例设计原则和实施过程.

    作者:陈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唯物辩证法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运用

    马克思开创的唯物辩证法既是科学的世界观,也是科学的方法论.在基础医学教学中运用唯物辩证法,从抓基础医学教材的核心内容、抓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入手,对于学生学习知识、开发智力、发展能力大有帮助.

    作者:于纪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的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考试模式探索和研究

    为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分析我校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考试模式的不足,探讨其解决方法,建立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的新考试制度,以全面、科学、有效地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和质量,便于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作者:陈丽丽;王玥;靖雪妍;曹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分析

    生化检验报告单的数据能为人体多种疾病的诊疗提供依据,但由于生化检验检测过程的复杂性,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影响分析结果的因素.为了提高生化检验的检测质量,给临床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信息,本文从生化检验所需的五大元素入手,探讨影响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

    作者:张蕾;焦啸波;陈路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血清总补体活性测定的安全模拟方法

    补体是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球蛋白,广泛参与免疫防御与免疫调节功能,因此,血清补体是反映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人血清中的补体活性及含量相对稳定,但在某些病理情况下,血清补体水平可发生变化.因此,临床上动态观察血清总补体溶血活性,对一些疾病有辅助诊断的意义[1].学生在实验室做血清补体活性测定实验时要用人血清,即使是健康人血清也不是十分安全,也可能有其他病毒.为了让学生安全地上好实验课,笔者采用了模拟方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美惠;吴素琴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卫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分析我校近几年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引起学校、家庭、社会的关注,使卫校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社会生活,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马秉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口腔正畸进修医师临床诊疗水平的探讨

    口腔正畸学是一门理论体系复杂且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进修教育则是培养基层正畸医师的重要途径.针对学科特点及进修医师特点,在教学中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口腔正畸进修医师临床诊疗水平,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郭艳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多种实践活动对中职护生沟通能力培养的效果研究

    目的培养和提高学生沟通能力.方法将226名护理专业学生分为实验组(110人)和对照组(116人),实验组采用多种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结果实验组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在本人、临床带教教师和病人3方面评价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多种实践活动和教学大纲要求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临床沟通能力.

    作者:李新;董小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PBL教学模式在中医药院校普外科研究生科研工作中的应用及意义

    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在中医药院校普外科研究生科研工作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选取普外科38名硕士研究生,在科研选题、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方面应用PBL教学模式,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就查阅文献、学习兴趣、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对专业现状与动态了解情况等方面对研究生进行调查,评估应用PBL教学模式的效果.结果 PBL教学模式使研究生查阅文献能力得到提高,学习主动性和兴趣得到充分调动,90%以上的研究生认为PBL教学模式对自身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对本专业知识动态了解和个人临床科研综合素质的提高有极大帮助,近90%的研究生对于PBL教学模式在科研工作中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结论 PBL教学模式是一种高效率的教学模式,适用于医学研究生的培养,尤其对提高研究生的临床、科研综合素质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作者:秦建民;殷佩浩;李琦;陈腾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兰州地区Rh(D)阴性血液库存与临床需求差异探讨

    Rh(D)阴性是仅次于ABO血型系统的一个重要血型系统,对临床有着重要的意义.Rh(D)阴性者在汉族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极少,仅占0.2%~0.5%[1].然而,临床需要输注Rh(D)阴性血的患者并不少见,许多血站都会遇到Rh(D)阴性血液不能满足临床需求的现象,因找不到相配的供血者而危及患者生命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因此,血站确保合理的Rh(D)阴性血液库存是非常必要的.笔者对我中心2009—2010年度的Rh(D)阴性血液库存及临床供血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华领;杨勇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浅谈班主任如何帮助学生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关乎学生未来发展,班主任是学生的直接引导者,应从以下几方面帮助学生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1)帮助学生提高平时成绩;(2)端正学生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辅导班的心态;(3)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辅导资料;(4)帮助学生调整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前的心理状态.

    作者:魏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浅谈医学科研学在本科教学中的重要性

    现代医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和实践能力.针对这一教育体制改革,我校增加了医学科研学课程.医学科研学是一门培养医学生综合科研能力的学科,不仅是培养本科生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还是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

    作者:张宏宇;孔晓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凝血功能研究

    目的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硬肿症)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重者合并肺出血病死率极高.本文旨在探讨不同病情患儿出凝血功能的变化,为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检测并比较71名患儿6项出凝血指标的检测结果,比较不同病情患儿硬肿症的出凝血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多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存在出凝血功能改变,病情越重凝血功能改变越明显,越易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早期多呈现高凝状态,晚期呈现低凝状态.

    作者:李向丽;张立环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职业院校学生工作人员职业倦怠表现及对策

    职业院校学生工作人员受工作环境、工作对象的影响,工作压力大,工作内容繁杂,易产生职业倦怠.针对他们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探寻干预对策,以减轻其心理负担,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作者:黄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病例教学法应用于高职药理学教学的探讨与实践

    目的探讨在高职药理学教学中开展病例教学的必要性及方法,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在2011级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教学中采用病例教学法.课程结束后,在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同时与采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法的2010级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药理学考试成绩进行比较.结果绝大多数学生赞成病例教学法,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药理学成绩明显高于2010级学生,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采用病例教学法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临床思维,也可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进一步提高药理学理论教学质量.

    作者:梁翠茵;高春艳;聂珍贵;王姝;王世全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高职高专中药制剂分析实验教学解析

    对目前高职高专院校中药制剂分析实验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并探讨实验教学改革,为提高中药制剂分析实验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作者:王海燕;李娟;杨俊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