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寅
分析我校近几年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引起学校、家庭、社会的关注,使卫校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社会生活,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马秉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以笔者亲访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3个月的见闻为依据,从培养目标入手,对比两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异同.结果表明:由于两国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方面差异,造成两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诸多不同,这些差异对深化体育教育改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龚云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回顾性分析妇产科学教研室围绕网络教学开展的多种教学实践,得出以下3个结论:(1)开展网络教学需完善医用英语与医学检索基础教育.(2)杜绝网络环境下的作业抄袭行为需进行更深入的教学习惯和考核机制改革.(3)不断探索有利于网络教学的辅助方法,如TBL教学与Web Quest教学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改善网络教学效果.
作者:张嵩卉;史文静;李绮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前培训中,教师可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巧妙地运用心理效应,引导学生理论联系临床实际,将护理学课程内容有机地串联起来,促进学生理解、掌握所学护理知识和技能,加强记忆,帮助学生顺利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作者:张云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职业院校学生工作人员受工作环境、工作对象的影响,工作压力大,工作内容繁杂,易产生职业倦怠.针对他们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探寻干预对策,以减轻其心理负担,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作者:黄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高职药理学教学中开展病例教学的必要性及方法,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在2011级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教学中采用病例教学法.课程结束后,在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同时与采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法的2010级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药理学考试成绩进行比较.结果绝大多数学生赞成病例教学法,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药理学成绩明显高于2010级学生,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采用病例教学法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临床思维,也可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进一步提高药理学理论教学质量.
作者:梁翠茵;高春艳;聂珍贵;王姝;王世全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生化检验报告单的数据能为人体多种疾病的诊疗提供依据,但由于生化检验检测过程的复杂性,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影响分析结果的因素.为了提高生化检验的检测质量,给临床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信息,本文从生化检验所需的五大元素入手,探讨影响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
作者:张蕾;焦啸波;陈路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素质教育是多年来教育改革的方向,德育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本文重点讨论将德育渗透于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实施方式,以及德育如何与学生的专业相联系,将智力教育与德育有机结合,使两者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共同发展,以期为中职学校德育探寻一条更加便捷有效的途径.
作者:梅唯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经脐单孔腹腔镜单纯卵巢囊肿剥除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6名无临床症状的单纯卵巢囊肿患者行经脐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全部经脐单孔入路置入3个5 mm戳卡,分别放入5 mm 30°腹腔镜及手术操作器械,完成卵巢囊肿剥除术.结果 26名患者均顺利完成经脐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0~90分钟,平均出血5 ml~20 ml,术后6小时即可下床活动并进流食,平均住院时间2~4天,术后均无特殊不适症状并全部治愈出院.术后第二天及一周脐部切口换药,无1例切口感染,26名患者均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较以往常规三孔、四孔法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手术创伤轻,术后住院时间短,康复快,腹壁见不到明显的手术切口疤痕.经脐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方法,有极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阿莉;周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分析中高职贯通学生的特点,结合医用物理学教学实践,提出在中高职贯通医用物理学教学中实施项目课程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阐述项目课程案例教学法的特点、课程设计理念、案例设计原则和实施过程.
作者:陈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对比分析亚低温与常温治疗法在治疗弥漫性轴索伤时对颅内压的影响,以及为维持正常颅内压所需要的甘露醇剂量,探讨亚低温治疗弥漫性轴索伤高颅压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34例弥漫性轴索伤亚低温治疗和29例弥漫性轴索伤常温治疗过程中的颅内压变化,对维持正常颅内压所需要的甘露醇剂量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亚低温治疗弥漫性轴索伤能明显降低患者颅内压,减少甘露醇用量.结论亚低温治疗可有效降低弥漫性轴索伤患者的颅内压,减少甘露醇用量,且安全、无严重并发症,操作简便,易于临床推广应用,是目前治疗弥漫性轴索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颉;李肖妮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索PBL教学法在藏医专业西医外科学理论课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将甘肃中医学院藏医学院藏医专业2008级本科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通过理论考试和学生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5);对两组学生学习兴趣、自学能力、查阅资料能力、分析和归纳能力、对任课教师满意度、团队合作能力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PBL教学法的评价显著高于对传统教学法的评价.结论 PBL教学法在藏医专业西医外科学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是教改的有益尝试,是可行和有效的.
作者:黄俊福;王军元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教学团队建设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保障.现从6个环节入手对教学团队建设进行探讨:(1)尊重教师的合理需要,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2)加强学校管理,实现两种管理的有机结合;(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学校文化建设;(4)搭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5)构建教学团队考核体系;(6)加强团队管理层建设.
作者:张徐宁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立实验考核指标及指标权重值,建立有机化学实验考核指标体系,以此提高实验考核的全面性和科学性,进而调动学生对实验课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刘晓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对目前高职高专院校中药制剂分析实验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并探讨实验教学改革,为提高中药制剂分析实验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作者:王海燕;李娟;杨俊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组织胚胎学是学生普遍认为难学的课程之一,改革教学方法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由抽象到形象,由平面到立体的转换.课堂上通过形象教学、讨论式教学和运用多媒体,开启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使组织胚胎课变得生动而有趣.
作者:成林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中职卫校开设营养与膳食指导课程的必要性.方法选择我校2012级应届毕业生931人,其中学习过营养与膳食的学生(开课组)352人,未学习过该课程的(未开课组)579人,对其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早、晚餐进餐情况,饮料喜爱,食物喜爱及餐具选择,比较两组学生之间的差异.结果开课组学生中,80.1%坚持每天吃早餐,0.6%从不吃早餐;未开课组这两项比例分别为58.2%和2.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晚餐进食情况:开课组学生中有11.1%经常饱胀,49.7%从不饱胀;未开课组这两项比例则分别为15.0%和40.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食物选择:开课组学生中有4.0%喜好西式快餐,8.2%喜爱膨化食品,73.0%喜爱烧烤类食品;未开课组这3项比例分别为13.6%、13.3%和85.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饮料的选择:开课组学生中,有2.0%喜爱酸奶,21.0%喜爱牛奶;未开课组这两项比例分别为5.5%和13.3%,差异有显著性(P<0.05).餐具选择:开课组学生中,54.8%选择自备餐具,24.4%选择公共餐具,16.5%选择一次性餐具;未开课组这3项比例分别为34.9%、34.5%、24.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开课组学生营养行为明显好于未开课组,中职卫校开设营养与膳食指导等相关课程很有必要.
作者:沙明礼;陈青枝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结合中药学专业中药化学实验特点,改革挥发油提取实验教学,探索出半开放性自主实验教学模式.实践表明,这种实验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作者:陈双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近年来,医疗行业中存在医德医风滑坡和医德迷茫问题,国家和医学界倍加重视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力求有效解决日益突显的医患纠纷问题.本文审视医德教育的困境,探究医德教育低效的根源,为高等医学院校提高医德教育实效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作者:赵政;杨增茹;剧静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分析中职卫校外科护理学实训课开出情况及其原因,引起学校和教师的重视,促进中职护理专业外科实训课的教学改革,在完善实训设施、加强实训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创造性地利用现有条件进行课程设计和开发,以保证学生全面发展,切实发挥中职卫生职业教育的办学优势.
作者:陈丽;姚德欣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