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姚德欣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甘肃省医务工作者对EIM(运动即医药)理念的认知状况,了解和掌握他们的体育生活化现状,研究其在体育健身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应政策提供参考.
作者:邓云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现有卫生监督人才的先天不足,提示现行的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针对性提出改变课程设置,革新教学方式和增加实践训练的教学建议.
作者:魏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职业院校要把国家新资助政策的宣传与感恩教育有机结合,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为此,进一步丰富国家新资助政策宣传的内容和形式,将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国家资助政策落实的始终;规范新资助政策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学生资助工作考核激励机制;建立新资助政策享受者长期公示和跟踪监督体系;努力建立学校与家庭的教育纽带;将宣传国家新资助政策和学科教育相结合,创设宣传国家新资助政策的平台与环境;建立国家新资助政策宣传和感恩教育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作者:牟方燕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甲型H1N1流感患者心肌酶学变化,以及成人与小儿甲型H1N1流感患者心肌酶学变化的差异性.方法对78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重症组CK、CK-MB、AST、LDH的均值较轻症组高,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症组CK、CK-MB、AST、LDH的异常率明显高于轻症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轻症组中的成人与小儿甲型H1N1流感患者CK、CK-MB、AST、LDH的均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CK、CK-MB、AST、LDH均值及异常率随着疾病的加重而升高;成人与小儿甲型H1N1流感患者心肌酶学变化无差异.
作者:胡训;王华录;吴彩文;荀惠;同重湘;江新宁;唐淑云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儿童康复专业主要是培养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对特殊儿童进行诊断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康复训练.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作者:程兰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影视作品是对生活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进行艺术加工之后所凝结的精华,是对现实社会的高度概括与总结.美剧<实习医生格蕾>是医学英语学习者宝贵的学习资源,其纯正的口语表达和生动的场景,都为医学英语的学习提供了珍贵的素材.同时,作为展现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伦理道德和民族精神[1],也对学生跨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将该剧引入医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中,有助于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作者:李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人口快速增长期,与人口老龄化有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老年人的保健需求是当前重要的社会问题.为更好地推进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工作,我们选择家庭医生式服务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运行模式,以维护老年人健康.
作者:耿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分析中高职贯通学生的特点,结合医用物理学教学实践,提出在中高职贯通医用物理学教学中实施项目课程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阐述项目课程案例教学法的特点、课程设计理念、案例设计原则和实施过程.
作者:陈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马克思开创的唯物辩证法既是科学的世界观,也是科学的方法论.在基础医学教学中运用唯物辩证法,从抓基础医学教材的核心内容、抓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入手,对于学生学习知识、开发智力、发展能力大有帮助.
作者:于纪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索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学生实习前开展儿科技能强化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我校2008级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学生255名,在进入临床实习前一周进行儿科技能强化训练,训练前后通过抽签方式随机抽题考核,对考核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训练前考核平均成绩4.67分,经一周训练后考核平均成绩9.45分,训练前后平均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实习前儿科技能强化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作者:黄玲;严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组织胚胎学是学生普遍认为难学的课程之一,改革教学方法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由抽象到形象,由平面到立体的转换.课堂上通过形象教学、讨论式教学和运用多媒体,开启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使组织胚胎课变得生动而有趣.
作者:成林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情志护理在减轻患者疼痛方面的作用.方法将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20名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增加情志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疼痛解除或减轻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疼痛消除率分别为18%和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情志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疼痛.
作者:王春苗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期高职院校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双轨双控双向融合的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路,为全面推进高职护理专业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作者:周春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中职卫校开设营养与膳食指导课程的必要性.方法选择我校2012级应届毕业生931人,其中学习过营养与膳食的学生(开课组)352人,未学习过该课程的(未开课组)579人,对其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早、晚餐进餐情况,饮料喜爱,食物喜爱及餐具选择,比较两组学生之间的差异.结果开课组学生中,80.1%坚持每天吃早餐,0.6%从不吃早餐;未开课组这两项比例分别为58.2%和2.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晚餐进食情况:开课组学生中有11.1%经常饱胀,49.7%从不饱胀;未开课组这两项比例则分别为15.0%和40.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食物选择:开课组学生中有4.0%喜好西式快餐,8.2%喜爱膨化食品,73.0%喜爱烧烤类食品;未开课组这3项比例分别为13.6%、13.3%和85.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饮料的选择:开课组学生中,有2.0%喜爱酸奶,21.0%喜爱牛奶;未开课组这两项比例分别为5.5%和13.3%,差异有显著性(P<0.05).餐具选择:开课组学生中,54.8%选择自备餐具,24.4%选择公共餐具,16.5%选择一次性餐具;未开课组这3项比例分别为34.9%、34.5%、24.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开课组学生营养行为明显好于未开课组,中职卫校开设营养与膳食指导等相关课程很有必要.
作者:沙明礼;陈青枝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教学方法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分析在八年制医学生生物化学教学中应用PBL结合双语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为PBL结合双语教学模式的应用总结经验.
作者:黄刚;龚薇;何凤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以笔者亲访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3个月的见闻为依据,从培养目标入手,对比两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异同.结果表明:由于两国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方面差异,造成两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诸多不同,这些差异对深化体育教育改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龚云 刊期: 2013年第07期
Rh(D)阴性是仅次于ABO血型系统的一个重要血型系统,对临床有着重要的意义.Rh(D)阴性者在汉族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极少,仅占0.2%~0.5%[1].然而,临床需要输注Rh(D)阴性血的患者并不少见,许多血站都会遇到Rh(D)阴性血液不能满足临床需求的现象,因找不到相配的供血者而危及患者生命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因此,血站确保合理的Rh(D)阴性血液库存是非常必要的.笔者对我中心2009—2010年度的Rh(D)阴性血液库存及临床供血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华领;杨勇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了解中老年人身体机能及体育行为状况,为中老年人制订合理的健身计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兰州市115名中老年人身体机能及体育行为进行研究.结果男女性中老年人安静时脉搏数分别为(72.81±9.15) b/min、(76.83±9.13) b/min,舒张压分别为(103.81±14.92) mmHg、(104.17±12.89) mmHg,收缩压分别为(149.44±22.67) mmHg、(149.11±19.31) mmHg,空服血糖值分别为(9.32±2.76) mmol/L和(7.42±1.70) mmol/L;肺活量分别为(2 555.56±468.04) ml、和(1 932.72±284.17) ml.结论 115名中老年人安静时脉搏处于正常水平;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正常值,且与正常值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P<0.05);男女性中老年人空服血糖值均高于正常值,且与正常值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男性中老年人的肺活量指标明显低于正常值,女性中老年人的肺活量指标处于良好水平.建议中老年人选择适宜的运动场地及运动项目,合理安排运动强度.
作者:张胜林;杨浩;李小唐;王东良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前培训中,教师可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巧妙地运用心理效应,引导学生理论联系临床实际,将护理学课程内容有机地串联起来,促进学生理解、掌握所学护理知识和技能,加强记忆,帮助学生顺利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作者:张云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分析我校近几年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引起学校、家庭、社会的关注,使卫校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社会生活,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马秉奎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