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刚;龚薇;何凤田
目的了解中老年人身体机能及体育行为状况,为中老年人制订合理的健身计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兰州市115名中老年人身体机能及体育行为进行研究.结果男女性中老年人安静时脉搏数分别为(72.81±9.15) b/min、(76.83±9.13) b/min,舒张压分别为(103.81±14.92) mmHg、(104.17±12.89) mmHg,收缩压分别为(149.44±22.67) mmHg、(149.11±19.31) mmHg,空服血糖值分别为(9.32±2.76) mmol/L和(7.42±1.70) mmol/L;肺活量分别为(2 555.56±468.04) ml、和(1 932.72±284.17) ml.结论 115名中老年人安静时脉搏处于正常水平;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正常值,且与正常值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P<0.05);男女性中老年人空服血糖值均高于正常值,且与正常值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男性中老年人的肺活量指标明显低于正常值,女性中老年人的肺活量指标处于良好水平.建议中老年人选择适宜的运动场地及运动项目,合理安排运动强度.
作者:张胜林;杨浩;李小唐;王东良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探索防范护患纠纷的新途径.方法以回顾分析的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2年9月我院发生的52起护患纠纷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结果干预后护士的团队意识、自我法律保护意识增强,工作责任心提高,有效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结论构建和谐团队,以良好的小气候促进医患和谐大环境的形成,强化护理行为中的法律意识,提高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对减少和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惠兰;刘豹;王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职业院校要把国家新资助政策的宣传与感恩教育有机结合,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为此,进一步丰富国家新资助政策宣传的内容和形式,将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国家资助政策落实的始终;规范新资助政策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学生资助工作考核激励机制;建立新资助政策享受者长期公示和跟踪监督体系;努力建立学校与家庭的教育纽带;将宣传国家新资助政策和学科教育相结合,创设宣传国家新资助政策的平台与环境;建立国家新资助政策宣传和感恩教育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作者:牟方燕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情志护理在减轻患者疼痛方面的作用.方法将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20名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增加情志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疼痛解除或减轻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疼痛消除率分别为18%和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情志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疼痛.
作者:王春苗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建设有特色的教材对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2011年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生药学>教材的编写背景、指导思想、编写人员职称结构和教材结构等进行了分析,概括了教材的实用性、直观性、形式多样性等9方面的特点,对如何努力打造高职精品教材做了研究.
作者:魏庆华;王玉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儿童康复专业主要是培养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对特殊儿童进行诊断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康复训练.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作者:程兰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素质教育是多年来教育改革的方向,德育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本文重点讨论将德育渗透于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实施方式,以及德育如何与学生的专业相联系,将智力教育与德育有机结合,使两者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共同发展,以期为中职学校德育探寻一条更加便捷有效的途径.
作者:梅唯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为刚进入临床实习阶段(选择专业前)的七年制儿科班学生搭建科研角色平台,进行早期科研训练,实施新的培养计划,并对培养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进入科研角色平台训练的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综合评分高于传统培养模式下的同期学生,选择专业后新培养计划下的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搭建科研角色平台为加强七年制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实践经验.
作者:范玉颖;尚云晓;胡瑜;张慧;杨妮;顾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硬肿症)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重者合并肺出血病死率极高.本文旨在探讨不同病情患儿出凝血功能的变化,为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检测并比较71名患儿6项出凝血指标的检测结果,比较不同病情患儿硬肿症的出凝血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多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存在出凝血功能改变,病情越重凝血功能改变越明显,越易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早期多呈现高凝状态,晚期呈现低凝状态.
作者:李向丽;张立环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教学方法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分析在八年制医学生生物化学教学中应用PBL结合双语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为PBL结合双语教学模式的应用总结经验.
作者:黄刚;龚薇;何凤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为了解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本课题组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活动.研究发现,语音知识教学应从同等层次教学转化为分级教学,由集体跟读教学转化为个体跟读训练,由学生被动、机械背诵到教师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主动背诵.此外,教师还需策划一些相关的英语口语活动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作者:崔博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兰州市婴儿出生、辅食添加及喂养状况,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8月至2012年6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儿保门诊进行定期体检的2 096名4~12个月婴儿资料,调查其体重、身长等各项指标及喂养情况.结果 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部分母乳喂养及人工喂养率分别为63.9%、28.3%及7.8%;辅食开始添加的时间,68.9%选择在4~6个月;婴幼儿总消瘦率、总超重率、总肥胖率分别为4.4%、3.7%及2.2%,不同月龄婴儿体质指数间的差异无显著性(χ2=9.930,P>0.05).结论兰州市婴儿生长发育状况明显改善;提高母乳喂养率、改善辅食添加仍是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
作者:岳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索情景教学法在传染病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高职护理专业两个班(各60人)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授课教师和所用教材相同.对照组运用常规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师讲授、学生自由提问),试验组运用情景教学法进行教学.结果两组使用相同试卷,在统一时间进行考试,试验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78.4±9.7)分,明显优于对照组(70.3±8.8)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情景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加深对传染病护理学的感性认识,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张荣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教学团队建设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保障.现从6个环节入手对教学团队建设进行探讨:(1)尊重教师的合理需要,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2)加强学校管理,实现两种管理的有机结合;(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学校文化建设;(4)搭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5)构建教学团队考核体系;(6)加强团队管理层建设.
作者:张徐宁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近年来,医疗行业中存在医德医风滑坡和医德迷茫问题,国家和医学界倍加重视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力求有效解决日益突显的医患纠纷问题.本文审视医德教育的困境,探究医德教育低效的根源,为高等医学院校提高医德教育实效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作者:赵政;杨增茹;剧静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在中医药院校普外科研究生科研工作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选取普外科38名硕士研究生,在科研选题、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方面应用PBL教学模式,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就查阅文献、学习兴趣、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对专业现状与动态了解情况等方面对研究生进行调查,评估应用PBL教学模式的效果.结果 PBL教学模式使研究生查阅文献能力得到提高,学习主动性和兴趣得到充分调动,90%以上的研究生认为PBL教学模式对自身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对本专业知识动态了解和个人临床科研综合素质的提高有极大帮助,近90%的研究生对于PBL教学模式在科研工作中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结论 PBL教学模式是一种高效率的教学模式,适用于医学研究生的培养,尤其对提高研究生的临床、科研综合素质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作者:秦建民;殷佩浩;李琦;陈腾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立实验考核指标及指标权重值,建立有机化学实验考核指标体系,以此提高实验考核的全面性和科学性,进而调动学生对实验课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刘晓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回顾性分析妇产科学教研室围绕网络教学开展的多种教学实践,得出以下3个结论:(1)开展网络教学需完善医用英语与医学检索基础教育.(2)杜绝网络环境下的作业抄袭行为需进行更深入的教学习惯和考核机制改革.(3)不断探索有利于网络教学的辅助方法,如TBL教学与Web Quest教学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改善网络教学效果.
作者:张嵩卉;史文静;李绮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前培训中,教师可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巧妙地运用心理效应,引导学生理论联系临床实际,将护理学课程内容有机地串联起来,促进学生理解、掌握所学护理知识和技能,加强记忆,帮助学生顺利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作者:张云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通过对在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就业心理评定测试,了解该专业特困生就业心理,以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心理辅导,使其顺利就业.
作者:宋岩松;张颖;周宇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