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新
目的 探讨利用背阔肌肌瓣转移修复乳腺癌保乳术后局部缺损的手术方法和美容效果.方法 28名患者,肿瘤大直径2.0~6.5 cm.乳腺癌保乳术后局部缺损采取背阔肌肌瓣转移修复,术后常规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结果 全组28名患者背阔肌肌瓣均成活,放疗结束后,背阔肌未受显著影响.术后定期复查,乳房外形评分,25例为优,3例为良.结论 采用背阔肌肌瓣转移修复乳腺癌保乳术后局部缺损给一些乳房较小而肿瘤相对偏大的乳腺癌患者带来福音,可以更广泛地切除乳腺组织,赋予患者佳的乳房美容效果.
作者:杨碎胜;白晓蓉;包蔚郁;郭雁翔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甘肃省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简称野外生存课)实践环节的运动损伤与身体疾病特征,提出针对性预防建议,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野外生存课程的深化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甘肃省大学生野外生存课实践环节流行病具有明显的高原与亚高原地域性特征;从病患群体结构上来看,男生患病率高于女生,城镇学生高于农村学生,南方学生高于北方学生;紫外线灼伤、头痛、腹泻是大学生野外生存课实践环节的流行病.结论 身体适应能力较差、野外实践技能不足、野外生存实践专业装备匮乏是致病的主要因素.根据地域特点,加强课程实践环节的针对性训练,配备较为完善的专业装备,可有效降低流行病的发生率.
作者:崔学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病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9级护理3、4班学生作为实验组,采用病例教学法;1、2班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 客观评价指标,实验组的单元测试、期中和期末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主观评价指标,无论实验组还是对照组学生均认为病例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效果(P<0.05).结论 病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缩短理论与实践距离方面有明显优势.病例教学法较适合应用于卫生学校护理专业课教学.
作者:焦平利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建构主义理论是促进素质教育,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理论,但是在西部民族地区,利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数学教学实践,其进展迄今不够理想.笔者认为,将建构主义理论应用于数学教学实践,是推动西部民族地区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王德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神经病学临床见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笔者总结神经病学见习课中采用的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
作者:卜宁;吴海琴;张桂莲;刘璟洁;孙宏;杜赟;姚丽;王虎清;李燕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根据高职护理教育培养高素质、高端技能型护理人才的目标,探索人体机能学实践教学改革.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整合课程,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人体机能学综合性实践项目,改进评价方式,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教学的专业针对性.
作者:何月英;柯海萍;贺耀德;沈静;房杏青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根据定西市经济、卫生的贫困状况及定西市卫校教育资源短缺的现状,对参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进行实践与思考.
作者:韩晓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我县孕产妇死亡的相关因素,探讨如何进一步做好孕产期保健工作,提高保健服务质量,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 对临泽县2000-2011年12年间14名孕产妇死亡报告卡、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4名孕产妇死亡病例中,死于产后出血6例,妊娠合并症5例,产褥感染2例,羊水栓塞1例.结论 (1)预防是关键.针对不同出血原因,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降低产后出血死亡率的关键.(2)加强对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传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强化对妊娠期合并症的认识,提高急救处理水平.(3)适时破膜、掌握催产素的应用和剖宫产的手术指征,避免软产道损伤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黄爱云;刘慧琴;赵文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在口腔颌面外科学见习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医学生的目标.
作者:李健;徐溢涵;邓末宏;蔡恒星;孟庆功;柯金;房维 刊期: 2013年第03期
CIPP模式强调教育评价的改进作用,特别适用于课程评价.借CIPP模式,从课程开发情境、目标定位评价,课程可行性评价,课程实施过程评价,课程开发效果评价4方面构建高职护理专业校本课程评价体系,对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作者:陈玉华;沈建新;濮海慧 刊期: 2013年第03期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在高校的组织基础和战斗堡垒,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执行者,对于高校保持党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合格人才起着导向性的作用.本文以地方高校为视角,阐述地方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内涵、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创建地方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途径和方法.
作者:吴松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医院文化是一种行业文化,它是以医疗服务为载体,在日常医疗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管理文化.人是文化的载体,建设医院文化离不开人的作用,同时建设医院文化的目的也是为了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提高工作质量.因此,医院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1医院文化的内涵医院文化也是一种组织文化,是在医院运作过程中形成的经营思想、经营作风、价值标准、行为规范、规章制度、传统习惯的综合反映.医院文化是医院全体医务人员言行及其价值观的集合[1].因此,广义的医院文化应包括3方面内容:(1)物质文化.它是医院文化的表现和载体,是医院全体员工工作结果以及创造的有形财富.包括各种物品和行为规范,如标志、标示、色彩、布局、结构、制服、着装、装饰、用语、接待标准、行为规范等.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基础.(2)制度文化.
作者:郭丽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四步触诊是妊娠中晚期产前检查常用的方法,是妇产科护理学要求护生必须掌握的技术之一,同时也是湖南省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技能抽考内容之一.我院护理专业自2008年开始对妇产科护理学进行课改,改变传统教师做、学生看的状况,实现教学做合一.对四步触诊教学进行改进,将教学过程改为:第一步,教师示教动作解说,学生观看;第二步,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练习,教师随堂指导;第三步,考核.练习时学生两人一组,一名学生扮演孕妇,另一名学生扮演护士,练习触诊手法时则采用妊娠中晚期孕妇模型.组内分工练习后交换,练习两节课后再进行考核,通过分析考核结果,我们发现学生的实践能力明显提高.现对我院2010级护理大专班学生的考核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对策.
作者:周立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心理辅导对卫校学生实习心理影响,减少和预防实习生异常心理的发生,提高其实习适应能力,为今后有效开展实习前心理辅导提供依据.方法 选用自编的“卫校学生实习前心理辅导情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和访谈.结果 团体心理辅导讲座能稳定学生情绪,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提高实习质量,使其顺利完成实习任务.结论 实习前开展心理辅导对学生不良情绪的调节、心理负担的减轻有较明显的作用,值得推广与借鉴.
作者:林广婷;彭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可在无机化学教学中灵活采用比较教学法、演示讲授教学法、自学辅导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作者:包莉;丁秋玲;张卫文;刘倩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以我院医疗器械系筹备创建的医疗器械软件技术新专业为背景,深入分析我国尤其是广东医疗器械行业对软件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和国内高职软件人才培养现状,为今后新专业的课程设置及专业建设奠定基础.
作者:谭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中专护生在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时只注重完成操作,而忽视与病人的沟通.通过分析护生沟通的各种障碍,提出相应对策,注重护生沟通技巧的培养,使护生适应护理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
作者:范明珍;邓玮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双师带教”模式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名护生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为期4周的实习.对照组(42人)采用传统带教模式,即“一对一”固定带教(师生两人一起上班,一起休息).实验组(38人)采用“双师带教”模式,护生由某一带教教师“一对一”固定带教两周后,再由另一带教教师“一对一”固定带教,进行另外两周的实习.两组均由同一总带教教师进行理论和实践课示教及考核,进行同样形式的护理查房.比较两组出科考试成绩及护生对带教模式的满意率.结果 实验组护生出科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及综合素质得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护生对带教模式、效果及自我评价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师带教”模式的应用提高了临床护理教学效果,也提高了带教教师的素质和科室的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刘彩萍;阳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近年来,发达国家对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认真的研究与探索,其主要表现是改革传统的医学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新的环境,虽然各国传统与现实状况存在差异,但各国医学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却体现出规律性与共性.
作者:潘金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班主任作为学生管理结构中基层的设置,是连结学生与校方的纽带,是学校与学生交流的平台.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只有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才能达到关系协调、通力合作、共同育人的目的.本文从3方面阐述班主任与学生交谈的技巧:一是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令学生感受到被尊重;二是理解、信任、鼓励学生,使其发挥主体作用,有效地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三是巧妙运用沟通技巧,让学生敞开心扉,使交谈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何新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