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冰雯;张彦涛;钱芳
结合医学专业临床教学要求以及临床带教工作实际,医学生进入临床工作前进行岗前培训至关重要.本文从岗前培训的目标、形式、维度、效果、意义等方面进行总结和论述,并对医学教育加强人文教育、提升培训效果、量化评估培训效果、加强和完善培训评估工作等方面提出建议.
作者:王簕;周颖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妇产科护理学是对妇女现存和潜在健康问题进行评估、诊断与护理,为妇女健康提供服务的一门学科,是现代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某些章节知识点具有难以理解、抽象的特点.临床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更应该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出发,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张艳慧;王丽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对药学专业临床医学概要说课设计从课程设置、课程设计、教学实施等7方面进行初步探讨,供高职院校同类课程教师参考.
作者:周涛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应用手术示教同步传输系统进行外科实践教学的整体教学效果.方法 改革传统实践教学方法,搭建临床外科技能实践教学手术示教同步传输系统,由2~4名教师在主控室合作完成手术,通过现场直播方式将手术画面传送到实训室,配备专人解说整个操作过程,实训室学生可同步跟随主控室示教教师操作进行训练,实训室配有指导教师协助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结果 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提高;教师工作量减轻,教育资源消耗减少,实践教学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手术示教同步传输系统能够显著提高教学效果,深受师生欢迎,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张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在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的良好契机和引领下,我校助产专业建设以“院校合作、课岗对接、能力递进”为指导思想,对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建设进行积极探索与实践,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人文素养并举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打造出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成集教学、实践、培训于一体的多功能实训中心,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助产专业人才夯实基础,有力推动我校助产专业持续发展.
作者:寇桂香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医古文承载着我国古代中医药文化的灵魂,是对中医药类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课程.医古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和正确理解古医籍文献的能力,重视人文精神的渗透,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程教学效果.
作者:朱建宏 刊期: 2014年第23期
耳针,是在耳廓穴位上用针刺或其他方法进行刺激,从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其治疗范围广,操作方便,对疾病诊断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运用耳穴诊治疾病,早在《灵枢·五邪》就有记载:“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灵枢·厥病》记载:“耳聋无闻,取耳中.”历代医学文献也有用针、灸、熨、按摩、耳道塞药、吹药等方法刺激耳廓以防治疾病.这都充分证明了耳穴的学习对学生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性.
作者:王杰 刊期: 2014年第23期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对通渭县华家岭学区400名中小学生使用电脑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中小学生每周使用电脑频率较低,对使用电脑的好处认识比较全面、清晰,但对其危害认识不够深入,提出引导农村中小学生正确使用电脑的策略.
作者:禹晓林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调查医学生自我效能感现状,为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38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测评工具为学生一般资料调查表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结果 医学生自我效能感平均得分(2.58±0.46)分;性别、年龄、小学学校、初中及高中学校级别、幸福感与其总体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相关性(P<0.01),初中学校、高中学校、专业、家庭收入与总体自我效能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我校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较低,应根据医学生自我效能感状况及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专业教育、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措施,提高医学生学习成绩、临床技能,从而提高其自我效能感.
作者:龙庭凤;沈丽达;李云霞;李科;胡凤娣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多元文化背景下护理专业PBL教学案例设计与运用效果.方法 在我校护理本科内科护理学教学中,按照趣味性和专业性融合、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结合、临床实践与教学规律统一、促进教学相长等原则设计案例,通过组织教师培训、组建写作班子、组织专家论证、统一认识、建立长效机制等方法,确保PBL教学案例质量及运用效果.结果 学生对PBL教学效果满意,认为PBL教学案例质量较高.结论 精心设计案例是PBL教学的核心,能改善教师知识结构,促进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的培养.
作者:林素兰;陈凤辉;李慧;梁芳;王燕妮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临床对专科护士的需求情况及对专科护士培养的意见和建议,为专科护士培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6所三甲医院在岗注册的477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51.2%的护理人员认为申请专科护士资格必须具备本科学历,53.6%的认为少在临床工作5年及以上,50.5%的认为采取半脱产培养,49.5%的认为需要培训半年到一年时间,69.2%的认为采取各个培养机构统一考试的方式考核,53.2%的认为培养机构以高等院校与三甲专科医院相结合较好.专科护士需求排名前10位的依次为急危重症、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压、助产方向、神经外科、骨科、肿瘤/癌症、呼吸系统疾病、社区慢性病专科护士.结论 应尽快建立系统、规范的专科护士培养和管理制度,满足临床需求.
作者:汪凤兰;丁淑平;邢凤梅;张小丽;张盼;孙玉倩;景丽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糖代谢的临床特点及其机制.方法 选择35例非乙肝且肝功正常者作为对照组,29例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为代偿组,38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为失代偿组,3组均化验血常规、肝功、凝血时间(PT)、空腹血糖(FPG)、空腹血胰岛素(FINS),行OGTT试验测餐后2小时血糖(PPG)、餐后2小时血胰岛素(PINS),行上腹超声检查.对上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代偿组脾脏肿大病例数增加,有肝损害;失代偿组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ALT)均明显升高,ALB降低,PT延长,肝脏形态变化及脾脏肿大病例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代偿组PPG及PINS增高;失代偿组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明显低于代偿组及对照组,PPG及PINS显著高于代偿组及对照组.结论 随着肝功损害加重,乙肝肝硬化患者血糖代谢紊乱更显著,主要表现为餐后高血糖及高胰岛素血症,提示胰岛素抵抗的存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为糖代谢高危人群,应常规筛查FPG、PPG、FINS、PINS.
作者:赵立英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提高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实验教学质量.方法 针对传统实验教学内容、方式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保留职业卫生专业技能知识内容,开设生产性粉尘综合实验、生产性毒物综合实验及引入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方法.结果 实践证明,该改革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结论 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中开设系列综合实验课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王春华;张利文;陈曦;曹树义;赵力军;汤乃军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人文素质培养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人文素质教育内涵出发,在分析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大学英语教学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融合可行性的基础上,探讨在英语教学中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策略,旨在对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合格的现代医学人才有所启示.
作者:何亮姬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对药学专业就业岗位进行分类,分析目前药学职业分类与职业标准存在的问题,旨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修订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刘元江;曾玉勤;黄雪群;罗月红;邓雪萍;陈法才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针对我院护理差错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护理管理对策,大限度降低差错发生率,确保医疗护理安全.方法 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发生的护理差错类型、原因,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总结,并制定相应整改措施.结果 白天是护理差错发生的主要时间段,低职称护士是护理差错发生的主要人员,查对不严和违反操作规程是护理差错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 预防护理差错是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
作者:张丽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遇到各种问题.小课题研究是以这些问题为中心,采取适当方法而进行的研究.本文以笔者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例,阐述如何将问题转化为小课题进行研究的具体实施过程.
作者:聂玮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酒泉市肃州区2004-2013年出生缺陷发生率、主要畸形发生顺位及构成比,掌握出生缺陷现状及变化趋势,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酒泉市肃州区2004-2013年出生缺陷检测资料.结果 10年间共监测围产儿35 071例,累计出生缺陷儿249例,缺陷发生率为7.10‰.发生率排前5位的出生缺陷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脑积水、唇裂合并腭裂、马蹄足内翻、脊柱裂.结论 应采取政府主导、卫生行政部门与医疗单位协调配合的综合干预措施,有效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制度,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作者:陈边防;王丽霞 刊期: 2014年第23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AMI死亡率约30%,严重威协着人们的生命与健康.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及人民生活条件持续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患者常为中老年人,其原因多为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等.近年来,以往少见的青少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报道逐渐增多,应引起社会及临床医生的关注.本文回顾了近10年来有关青少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国内外文献,对青少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原因报告如下.
作者:王峰 刊期: 2014年第23期
随着全国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班主任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目前,不少高职院校为新生班级班主任配备了班主任助理,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主要阐述“班主任助理”管理模式的内涵,分析当前高职院校“班主任助理”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并从明确职能定位、完善相应管理制度和做到学习工作两手抓3方面探讨“班主任助理”管理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王莹;王华;贾纪萍;丁宁 刊期: 2014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