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职业教育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探析

程朝晖

关键词:医学职业教育, 中高职衔接, 课程体系
摘要:医学人才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决定着医学职业教育在课程设置和内容选择上有别于其他类型职业教育.医学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公共文化课程衔接应突出从提高文化底蕴到增强人文意识和人文关怀能力的转变,医学基础课程衔接应突出从零散知识到宽厚基础的转变,医学专业课程衔接应突出由培养技术型高素质劳动者向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演进,由低到高.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学历护理人员护患沟通认知与态度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不同学历护理人员护患沟通认知与态度.方法 随机抽取天津市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一级医院护士200名,采用自设问卷对其护患沟通认知和态度进行调查.结果 28.6%的研究生学历护士认为与患者的眼神交流不是很重要;2.0%的护士认为没有必要征求患者意见(均为研究生学历);28.6%的研究生学历护士及5.9%的本科学历护士认为遵医嘱是患者分内之事.结论 在护患沟通过程中,高学历护士表现出更多的“学术本位”“专业本位”教育痕迹,对技术的崇尚和自信高于低学历护士.

    作者:周海燕;邢琳;杨艳旭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虚拟医院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农村医学专业教育学程短、课程多、任务重,生理学等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应紧紧围绕临床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应用这一根本宗旨展开.生理学教学中采用虚拟医院任务驱动教学法,由临床岗位任务倒推生理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实现了基础医学教学与临床的融合.

    作者:段洁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医学实习生岗前培训实践与思考

    结合医学专业临床教学要求以及临床带教工作实际,医学生进入临床工作前进行岗前培训至关重要.本文从岗前培训的目标、形式、维度、效果、意义等方面进行总结和论述,并对医学教育加强人文教育、提升培训效果、量化评估培训效果、加强和完善培训评估工作等方面提出建议.

    作者:王簕;周颖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生使用电脑情况调查分析——以通渭县华家岭乡中小学生为例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对通渭县华家岭学区400名中小学生使用电脑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中小学生每周使用电脑频率较低,对使用电脑的好处认识比较全面、清晰,但对其危害认识不够深入,提出引导农村中小学生正确使用电脑的策略.

    作者:禹晓林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青少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AMI死亡率约30%,严重威协着人们的生命与健康.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及人民生活条件持续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患者常为中老年人,其原因多为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等.近年来,以往少见的青少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报道逐渐增多,应引起社会及临床医生的关注.本文回顾了近10年来有关青少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国内外文献,对青少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原因报告如下.

    作者:王峰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加压弹力袜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重度子痫前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加压弹力袜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能否有效预防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方法 将326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和联合护理组.常规护理组给予传统治疗,联合护理组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应用加压弹力袜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观察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应用加压弹力袜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联合护理组,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58%;常规护理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25%,二者差异有显著性(α=0.05,P<0.05).结论 加压弹力袜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可有效预防重度子痫患者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李娟;史玉琴;刘冬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特色办学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勇于创新、办出特色、创出品牌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我院在专业设置、招生办学、教育教学改革、实习就业等方面有特色、有创新、有成效.主要特色:从开设英语护理专业到开办英语雅思培训;从“小城市培养、大都市就业”到开办军事化管理特色护理专业(简称“军护专业”);从开设养老护理专业到开办老年护理院;从区域招生到跨省市联合办学.

    作者:刘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探索“一体四位”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模式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要体现现代教育理念.“一体四位”教学模式的要义是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学生这个主体,努力抓好课前预习、精讲理论、强化实验和总结反馈4个环节,达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段德金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功能性和器质性消化不良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状况研究

    目的 探讨功能性和器质性消化不良患者在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方面的差异.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和前瞻性研究,对我院消化科患者进行电子胃镜检查确诊,并利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消化不良指数(NDI)以及利兹消化不良问卷(LDQ)了解患者情绪、生活质量和消化不良症状.结果 共收集839例患者,其中472例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FD),占56.3%; 367例诊断为器质性消化不良(OD),占43.7%.二者LDQ得分无差异(P=0.400);与OD组患者相比,FD组患者较常发生中/重度焦虑,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抑郁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FD组NDI较低,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4).结论 与OD患者相比,FD患者生活质量较差,但目前尚不能归因于二者在焦虑和抑郁上的差异,应进一步明确其他心理应激或障碍在FD中的特异性作用.

    作者:周明;李永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提高藏区“9+3”护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的策略探讨

    为提高藏区“9+3”护理专业应届毕业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以下简称护考)通过率,我校实施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为导向的教学改革,3届毕业护生护考通过率达到或超过当年全国平均水平,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钟海;白洁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9831例孕产妇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通过对张掖市孕产妇进行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血清学筛查及相关知识问卷调查,了解孕产妇以上几种传染病的发病率,并对其进行干预治疗.方法 抽取9 831例孕产妇外周静脉血,用ELISA法检测HBsAg(乙肝表面抗原)、抗-HCV(丙肝抗体)、抗-TP(梅毒螺旋体抗体)、抗-HIV(艾滋病抗体);用PCR技术检测HBV-DNA、HCV-RNA;抗-TP阳性标本用TPPA确认.对筛查对象进行4种疾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9 831例孕产妇HBV阳性者805例,感染率8.19%,其中HBV-DNA阳性者314例;HCV阳性者138例,感染率为1.40%; HCV-RNA阳性者26例;抗-TP阳性者49例,感染率为0.50%;抗-HIV阳性者1例,感染率为0.01%.结论 张掖市孕产妇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感染状况不容轻视,要加大感染性疾病筛查和相关知识宣传力度,降低孕产妇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感染率,降低围产儿感染率.

    作者:贺玉梅;王雁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浅谈超声诊断学双语教学中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法

    双语教学是造就高素质医学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目前超声诊断学双语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进行分析,以促进超声诊断学双语教学的不断完善.

    作者:罗燕华;陈菲;邱少东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68例护理差错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针对我院护理差错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护理管理对策,大限度降低差错发生率,确保医疗护理安全.方法 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发生的护理差错类型、原因,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总结,并制定相应整改措施.结果 白天是护理差错发生的主要时间段,低职称护士是护理差错发生的主要人员,查对不严和违反操作规程是护理差错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 预防护理差错是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

    作者:张丽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案例分析在新入职护士责任心培养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案例分析在新入职护士责任心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108例有代表性的护理差错和护患纠纷,在新护士岗前培训期间定期开展案例分析讨论,强化新护士职业安全意识与工作责任心.结果 通过开展案例分析讨论,护士责任心和职业安全意识明显提高.结论 在新入职护士岗前培训时开展案例分析讨论,能够杜绝或减少护理差错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春惠;白烈琴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实习护生常见心理问题分析及应对

    实习护生是护士队伍的后备力量.进入临床实习后,由于环境、社会角色改变,护生要完成生理需求、自我概念、角色功能等的转变.本文针对实习护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加强各种应对技巧指导,引导护生正确对待社会现实,转变就业观念,以减少和消除由于外界环境、人际关系及学习方式等改变带来的负面影响.

    作者:孙晓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PBL教学法在中医药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结合中医药基础教学实例,探讨PBL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PBL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作者:张一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盐酸纳美芬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目的 建立测定盐酸纳美芬含量的无汞污染的容量分析方法.方法 以乙醇为溶剂,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 mo]/L)滴定,电位法指示终点.结果 该方法与国家标准方法测定结果一致.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适用于盐酸纳美芬含量测定.

    作者:葛欣;孟祥军;隋丽丽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探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新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针对传统生物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从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探讨立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新模式.

    作者:陈广通;翟旭光;吴娟娟;朱蕙霞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PBL结合情景教学法在护理礼仪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BL结合情景教学法在护理礼仪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 268名护生按年级分为两组,实验组(2010级,660名)采用PBL结合情景教学法,对照组(2009级,608名)采用传统教学法,两组教学内容均为护理礼仪.比较两组理论考试成绩,并调查实验组学生对PBL结合情景教学法的认可度.结果 实验组对PBL结合情景教学法的评价较好,理论考试成绩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99.1%的学生认可该教学方法.结论 PBL结合情景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教学效果.

    作者:赵蓉;巩晓璐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专科护士培养及需求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临床对专科护士的需求情况及对专科护士培养的意见和建议,为专科护士培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6所三甲医院在岗注册的477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51.2%的护理人员认为申请专科护士资格必须具备本科学历,53.6%的认为少在临床工作5年及以上,50.5%的认为采取半脱产培养,49.5%的认为需要培训半年到一年时间,69.2%的认为采取各个培养机构统一考试的方式考核,53.2%的认为培养机构以高等院校与三甲专科医院相结合较好.专科护士需求排名前10位的依次为急危重症、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压、助产方向、神经外科、骨科、肿瘤/癌症、呼吸系统疾病、社区慢性病专科护士.结论 应尽快建立系统、规范的专科护士培养和管理制度,满足临床需求.

    作者:汪凤兰;丁淑平;邢凤梅;张小丽;张盼;孙玉倩;景丽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