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梅
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就业指导诉求,探讨开展就业指导的有效措施.方法 对甘肃中医学院405名非医学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访谈.结果 45%的学生就业信息获取渠道是学校就业部门;28%的学生认为就业指导工作改进方向是建立更好的学校与用人单位沟通平台.结论 学生专业认同度低是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障碍,应在宣传、教育、管理和服务等方面进行创新.
作者:王秀兰;赵妍;云立新 刊期: 2014年第23期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护士条例》要求,护士上岗前必须取得执业资格证.“传染病病人的护理”是历年来必考的内容,掌握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而且可在实际生活中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笔者对2011-2013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传染病病人的护理”相关考题进行总结、分析,为上好辅导课提供思路.
作者:庄丽琴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以临床监察员为就业导向,建立系统临床药学专业课程体系,旨在为学生职业定位提供指导,并为其从事临床监察员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促进临床药学专业课程建设.
作者:杨宜华;汤道权;赵子明;吴云明;刘晓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医古文承载着我国古代中医药文化的灵魂,是对中医药类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课程.医古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和正确理解古医籍文献的能力,重视人文精神的渗透,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程教学效果.
作者:朱建宏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办好内地西藏班,发展民族教育事业,为西藏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一直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内容之一.我校开设的内地西藏班为医学检验专业,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化学基础,而无机化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具有理论性强和对实操能力要求高的特点.本文就我校内地西藏班无机化学教学谈几点经验和建议.
作者:唐冰雯;张彦涛;钱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对通渭县华家岭学区400名中小学生使用电脑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中小学生每周使用电脑频率较低,对使用电脑的好处认识比较全面、清晰,但对其危害认识不够深入,提出引导农村中小学生正确使用电脑的策略.
作者:禹晓林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对药学专业就业岗位进行分类,分析目前药学职业分类与职业标准存在的问题,旨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修订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刘元江;曾玉勤;黄雪群;罗月红;邓雪萍;陈法才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突出“立足本职,面向社区”理念,培养社区护理人才.方法 根据护理专业岗位需求和社区护理学特点,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营造良好教学氛围.结果 完成护理专业11个班近780名学生的社区护理学教学任务和各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训任务.结论 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重视教学手段的运用,不但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而且能体现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特色.
作者:孔永秀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酒泉市肃州区2004-2013年出生缺陷发生率、主要畸形发生顺位及构成比,掌握出生缺陷现状及变化趋势,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酒泉市肃州区2004-2013年出生缺陷检测资料.结果 10年间共监测围产儿35 071例,累计出生缺陷儿249例,缺陷发生率为7.10‰.发生率排前5位的出生缺陷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脑积水、唇裂合并腭裂、马蹄足内翻、脊柱裂.结论 应采取政府主导、卫生行政部门与医疗单位协调配合的综合干预措施,有效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制度,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作者:陈边防;王丽霞 刊期: 2014年第23期
通过市场、行业需求调查确定高职高专中药专业的专业方向,以专业方向确定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根据课程特点实施不同理论及实践教学方法,全面开展产学结合教学,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实现教学与就业零距离.
作者:易生富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人文素质培养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人文素质教育内涵出发,在分析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大学英语教学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融合可行性的基础上,探讨在英语教学中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策略,旨在对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合格的现代医学人才有所启示.
作者:何亮姬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从优化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手段出发,探索地方入伍大学生军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模式,以培养满足军队医疗卫生和卫勤管理工作需要的高素质军事医学人才,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卫勤准备服务.
作者:周永;朱俊东;陈卡;张婷;糜漫天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真人练习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威海市卫生学校2011级护理专业4个班共21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两个班作为实验组采用真人练习,另外两个班作为对照组进行模拟练习,练习后对两组学生进行操作考核及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95.01%的学生对真人练习持肯定态度,对照组65.11%的学生对模拟练习持肯定态度,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真人练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及教学质量,为学生临床实习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李雪;王淑英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针对我院护理差错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护理管理对策,大限度降低差错发生率,确保医疗护理安全.方法 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发生的护理差错类型、原因,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总结,并制定相应整改措施.结果 白天是护理差错发生的主要时间段,低职称护士是护理差错发生的主要人员,查对不严和违反操作规程是护理差错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 预防护理差错是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
作者:张丽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功能性和器质性消化不良患者在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方面的差异.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和前瞻性研究,对我院消化科患者进行电子胃镜检查确诊,并利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消化不良指数(NDI)以及利兹消化不良问卷(LDQ)了解患者情绪、生活质量和消化不良症状.结果 共收集839例患者,其中472例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FD),占56.3%; 367例诊断为器质性消化不良(OD),占43.7%.二者LDQ得分无差异(P=0.400);与OD组患者相比,FD组患者较常发生中/重度焦虑,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抑郁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FD组NDI较低,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4).结论 与OD患者相比,FD患者生活质量较差,但目前尚不能归因于二者在焦虑和抑郁上的差异,应进一步明确其他心理应激或障碍在FD中的特异性作用.
作者:周明;李永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课程建设一直制约着高职教育的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家在德国学习领域课程基础上提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融入中国教育、文化、哲学等元素,更加符合我国职业教育实际.但该理论只停留在概念与宏观结构及方法层面,具体的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标准和教材编写等都没有涉及.本文对高职文秘专业课程开发设计进行探索研究,颠覆学科性课程体系,形成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提出“以过程带理论、以实践带理论”的理论课程教学理念,践行了理论教学的“必需、够用”原则.
作者:王小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河南省高等护理人才需求现状,为加强护理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全省临床护士为抽样调查对象,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并结合《年鉴》统计数据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我省护士数量严重不足;护士学历结构不合理,层次低;临床需要的护士学历为本科,其次是专科;护理教育重点应是重症监护和急救护理.结论 为顺应护理专业发展形势,必须在加强全日制高等护理教育的同时发展成人高等护理教育.
作者:郭茂华;冯晓敏;谢凤香;黄敬堂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在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的良好契机和引领下,我校助产专业建设以“院校合作、课岗对接、能力递进”为指导思想,对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建设进行积极探索与实践,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人文素养并举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打造出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成集教学、实践、培训于一体的多功能实训中心,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助产专业人才夯实基础,有力推动我校助产专业持续发展.
作者:寇桂香 刊期: 2014年第23期
本文针对人文关怀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中的作用进行探讨,确立人文关怀在危机干预中的核心地位,并把人文关怀作为心理危机干预的工作理念,努力营造和谐温馨的人文氛围,坚持以人为本的心理干预原则,不断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和品质,全面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
作者:李玉霞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环境、安全与健康理念是一个闪耀着人文精神的管理科学命题,已被医药卫生、教育等越来越多的行业接受并引入其管理实践.卫生职业院校具有开展环境、安全与健康教育的基础和优势,可从课程设置、校企合作、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多角度、全过程地开展.
作者:徐承萍;纪忠红;吴芝园 刊期: 2014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