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慧;汪炜;黄笑燕
课程建设一直制约着高职教育的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家在德国学习领域课程基础上提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融入中国教育、文化、哲学等元素,更加符合我国职业教育实际.但该理论只停留在概念与宏观结构及方法层面,具体的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标准和教材编写等都没有涉及.本文对高职文秘专业课程开发设计进行探索研究,颠覆学科性课程体系,形成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提出“以过程带理论、以实践带理论”的理论课程教学理念,践行了理论教学的“必需、够用”原则.
作者:王小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结合医学专业临床教学要求以及临床带教工作实际,医学生进入临床工作前进行岗前培训至关重要.本文从岗前培训的目标、形式、维度、效果、意义等方面进行总结和论述,并对医学教育加强人文教育、提升培训效果、量化评估培训效果、加强和完善培训评估工作等方面提出建议.
作者:王簕;周颖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1 病例患者,女,79岁,因持续性腹胀、纳差一年半,于2013年9月11日收住我院.诊断:(1)腹膜癌大量腹水(2012年9月7日腹水查见恶性肿瘤细胞);(2)2型糖尿病;(3)高血压3级;(4)腔隙性脑梗塞(2012年10月22日CT诊断);(5)慢性胃炎(2012年10月23日胃镜诊断).患者先后3次在两所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治疗,有数十次抽腹水史;有顺铂腹腔灌注史;先后两次进行腹腔深部热疗,第一次短期有效,腹水明显减少,第二次无效.本次治疗主要针对患者因大量顽固性腹水而不能进食问题.住院期间长期医嘱:口服依那普利、螺内酯、诺和龙;静滴左氧氟沙星.临时医嘱见表1.
作者:郝琴;杨上甲;杨勇;杨彦玲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调查医学生自我效能感现状,为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38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测评工具为学生一般资料调查表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结果 医学生自我效能感平均得分(2.58±0.46)分;性别、年龄、小学学校、初中及高中学校级别、幸福感与其总体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相关性(P<0.01),初中学校、高中学校、专业、家庭收入与总体自我效能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我校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较低,应根据医学生自我效能感状况及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专业教育、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措施,提高医学生学习成绩、临床技能,从而提高其自我效能感.
作者:龙庭凤;沈丽达;李云霞;李科;胡凤娣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案例分析在新入职护士责任心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108例有代表性的护理差错和护患纠纷,在新护士岗前培训期间定期开展案例分析讨论,强化新护士职业安全意识与工作责任心.结果 通过开展案例分析讨论,护士责任心和职业安全意识明显提高.结论 在新入职护士岗前培训时开展案例分析讨论,能够杜绝或减少护理差错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春惠;白烈琴 刊期: 2014年第23期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8-2010年广西高等医学院校发表教育教学论文情况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容敏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细胞培养技术广泛应用于科研、教学及临床研究试验,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术.只有实验课前充分准备,课堂上合理实施,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对细胞培养技术有一个全面了解,进而为以后的科学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王晓炜;张成鸿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课题“基于项目学习的肿瘤病人护理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可行性.方法 从理论基础,肿瘤专科护士培养情况,研究思路、过程与方法的可行性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开展专科教育是护理教育的发展方向,而校本课程开发是开展护理专科教育的基础,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结论 “基于项目学习的肿瘤病人护理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有其理论支撑,符合工作岗位需求,研究思路清晰、过程合理、方法可行,因此具有研究价值.
作者:侯继丹;张园园;许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为提高藏区“9+3”护理专业应届毕业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以下简称护考)通过率,我校实施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为导向的教学改革,3届毕业护生护考通过率达到或超过当年全国平均水平,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钟海;白洁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就业指导诉求,探讨开展就业指导的有效措施.方法 对甘肃中医学院405名非医学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访谈.结果 45%的学生就业信息获取渠道是学校就业部门;28%的学生认为就业指导工作改进方向是建立更好的学校与用人单位沟通平台.结论 学生专业认同度低是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障碍,应在宣传、教育、管理和服务等方面进行创新.
作者:王秀兰;赵妍;云立新 刊期: 2014年第23期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护士条例》要求,护士上岗前必须取得执业资格证.“传染病病人的护理”是历年来必考的内容,掌握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而且可在实际生活中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笔者对2011-2013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传染病病人的护理”相关考题进行总结、分析,为上好辅导课提供思路.
作者:庄丽琴 刊期: 2014年第23期
教学模式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要体现现代教育理念.“一体四位”教学模式的要义是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学生这个主体,努力抓好课前预习、精讲理论、强化实验和总结反馈4个环节,达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段德金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对药学专业就业岗位进行分类,分析目前药学职业分类与职业标准存在的问题,旨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修订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刘元江;曾玉勤;黄雪群;罗月红;邓雪萍;陈法才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内科临床见习中学生职业道德与工作能力培养模式.方法 在见习教学中立足于具体病例,在验证书本知识、学习临床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与工作能力,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结果 见习结束和临床见习一个月后进行测评并追踪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结果接受训练的学生明显优于未接受此类训练的往届毕业生.结论 临床见习综合训练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师生创造力,提升学生职业道德水平与工作能力.
作者:贾雨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对校企双赢的药学专业建设长效机制进行探索与实践,提出建立满足医药企业需求的“三方联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和“共建共管、共育共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作者:涂冰;魏来;谭敏;刘汉;肖玥;王威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对药学专业临床医学概要说课设计从课程设置、课程设计、教学实施等7方面进行初步探讨,供高职院校同类课程教师参考.
作者:周涛 刊期: 2014年第23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模式也由功能制护理向整体护理转变.整体护理是以整体的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基础,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南,实施身心整体护理[1],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化的服务,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处于需要满足状态.这一先进护理模式的出现,在临床上提出了以现代护理为基础的延续护理理念,强调重视人们的心理和社会属性,调动人的潜能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高凤久;刘蕾;胡颖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饮食及运动疗法对糖调节受损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 将62例糖尿病前期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干预组给予饮食及运动疗法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6个月后比较分析两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小时血糖、体重指数.结果 干预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小时血糖、体重指数均有所下降(P<0.01),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饮食及运动疗法可显著降低糖调节受损患者糖尿病发病率.
作者:李彩霞;樊斗霜 刊期: 2014年第23期
论述LBL和PBL两种教学法的内涵、实施过程、优缺点及应用前景,并尝试将这两种教学法综合应用,构建LBL+PBL双轨教学模式.
作者:马金利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PBL结合情景教学法在护理礼仪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 268名护生按年级分为两组,实验组(2010级,660名)采用PBL结合情景教学法,对照组(2009级,608名)采用传统教学法,两组教学内容均为护理礼仪.比较两组理论考试成绩,并调查实验组学生对PBL结合情景教学法的认可度.结果 实验组对PBL结合情景教学法的评价较好,理论考试成绩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99.1%的学生认可该教学方法.结论 PBL结合情景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教学效果.
作者:赵蓉;巩晓璐 刊期: 2014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