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世健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BL教学法是以案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本文就药剂学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结合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以及应用时需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结果显示,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可以促进其形成解决问题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徐静 刊期: 2014年第21期
在英语课堂中,话语不仅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工具,还是学生目标语(target language)输入的一个重要来源.本研究借助课堂录像,对五年制高职英语课堂中教师话语量、汉语与英语的使用比例、词汇特征、课堂提问方式和反馈方式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控制话语量、词汇密度和语速,慎用母语,注意提问策略等建议.
作者:杨梅青 刊期: 2014年第21期
阐述中药炮制学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的设计思路,并列举具体实施案例,介绍其在提高中药炮制学教学效果方面的优势.
作者:赵翡翠;姜林 刊期: 2014年第21期
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较高的正相关性,在德育中可以核心自我评价作为中间变量提升教学效果.本文以柳州市某卫生学校学生为例,调查中职护生核心自我评价现状,以期为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邹轶群 刊期: 2014年第21期
阐述在中职外科护理教学中评判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提出在外科护理教学中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指导护生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时,更好地发挥评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张燕凤 刊期: 2014年第21期
朋友式教学理念,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构建一种新型师生关系,使教学双方处于平等、尊重、信任、合作的状态,有助于营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有助于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作者:董伟;朱述英;陈丙春;王海涛;魏志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病原生物学是大专院校医学美容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从上好第一堂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专业,优化授课内容;选择多种教学方法,合理运用多媒体,建设网络课程;优化实验教学,强调无菌观念4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丘继哲;王乐三;邹艳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中职学校心理健康辅导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为学校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工作倦怠量表、工作要求量表、组织支持感量表等对甘肃省卫生学校68名心理健康辅导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社会期望、工作满意、职业角色冲突、工作一家庭冲突4个因素对情绪衰竭维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职业角色冲突、组织支持缺乏、咨询关系、发展空间缺乏4个因素对去个性化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工作满意、自我接纳、组织支持3个因素对成就感降低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 学校应结合教师性别、年龄等不同基本变量,一定程度满足心理健康辅导教师的工作要求,提高组织支持度;同时,心理健康辅导教师通过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及积累工作经验,降低职业倦怠程度.
作者:张强;张志钢;李万金;高煜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 对我校《药物应用护理》教材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教材的看法.方法 对2011级护理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教材的成功之处是内容联系临床、生活,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难度适中,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版面设计活泼,符合学生的审美要求.不足之处是学生认为教材理论知识相对偏多.结论 在今后的教材编写中增加实践性、操作性强的内容,培养护生较强的用药护理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以更好地实现任务引领型课程倡导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
作者:戴笑娟;王若菲 刊期: 2014年第21期
以班主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切入点,探索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办法,用爱、真诚、赞美和正气去感化每一位学生,做好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构建一个和谐有序的班集体.
作者:徐明丽;刘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分析转化医学理念下医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可行性,提出以转化医学理念指导医学教育改革的建议.
作者:贾薇;陶林 刊期: 2014年第21期
为提高德育课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德育课教学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根据教学实践,提出情境教学的问题设计策略.
作者:刘萍 刊期: 2014年第21期
在我国高职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高职教师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这无疑影响了高职教育的质量和发展.因此,制定高职教师专业伦理规范、探索高职教师专业伦理培养途径及对培养效果进行有效反馈和评价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王爱华;郭增波 刊期: 2014年第21期
随着社会经济和医药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医药领域人才需求也发生改变.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药学人才,我院对三年制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主要做法是根据药学岗位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院校合作建设“双师”队伍.经过几年探索,初步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三位一体,一专多能”高职药学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向敏;王德华;王建梅;韦翠萍;祝祎玮;胡颖 刊期: 2014年第21期
分析多媒体教学存在的局限性并探讨解决策略,为教学服务.
作者:马建新 刊期: 2014年第21期
根据高职高专培养目标,结合口腔解剖生理学特点及教学条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发挥口腔解剖生理学在口腔医学中的桥梁作用.
作者:王德飞;赵树娟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实习前不同层次学历护生焦虑与社会支持间的相关性,为提高护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思路.方法 统一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300名实习前的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高职和中职护生实习前焦虑程度明显高于全国水平(P<0.001),而中职护生的焦虑程度高于高职护生(t=2.44,P<0.05);(2)高职护生在主观支持方面优于中职护生(F=6.535,P<0.01),而在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方面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3)焦虑程度与主观支持呈显著负相关(r=-0.135,P<0.05),但与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不相关(P<0.05).结论 实习前帮助护生,尤其是中职护生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助于降低焦虑发生,使其以良好的心态进入实习阶段.
作者:周洁;张冬梅 刊期: 2014年第21期
通过研究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9-2012届专科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甘肃省医学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为政府部门促进就业提供决策参考,为高校进行学科和专业结构调整提供市场信息,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指导.
作者:蔺多鑫;蒲文静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进入临床实习的大、中专护生对在校期间学习需求的认识,为护理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我校进入临床实习的420名大、中专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70%以上实习护生认为在校期间沟通能力、对急危重病人的一般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能力、对常见病与多发病的病情观察能力、规范的基础护理操作能力、专科护理基本操作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需要的.81.7%的实习护生认为学校教师所教的内容与临床需要基本一致;96.2%的实习护生认为学校教师的操作与实习带教教师相比更标准或差不多;但81.2%的实习护生认为在校期间所学的理论、技能等在临床上不够用.结论 需重视护生人文素质培养,进一步完善护理专业课程设置,选择更切合临床实际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
作者:陈烨;戴肖松;叶玲 刊期: 2014年第21期
可摘义齿修复工艺技术课程作为中职口腔修复工艺专业的主干课程,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均应加强对学生操作能力的训练与培养,这就要求考核方式灵活、多样,有助于培养真正具备动手能力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
作者:牟星;罗亚丽;郭艳玲 刊期: 2014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