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QQ群辅助药理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毛讯

关键词:药理学, 教学资源, QQ群
摘要:应用QQ群辅助药理学理论教学,可促进师生互动交流,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参与性、提高教师素质,实现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质量.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双师制在食品理化检验技术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双师制在食品理化检验技术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以我系2012级营养与食品卫生班为双师制组,采用双师带教教学模式;以2011级营养与食品卫生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在实践技能与教学效果方面的差异.结果 双师制组食品理化检验技术实践技能成绩和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双师制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规范实验操作,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作者:霍江华;王坤;郝瑞峰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对社区糖尿病(DM)患者实施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以186例社区2型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数法,单数为实验组,双数为对照组,以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HbAlc、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为评价指标,对实验组进行综合干预,对照组维持其原有生活状态和治疗措施,不施加干预.结果干预后,实验组DM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较对照组血糖、HbAlc、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显著降低(P<0.05).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对提高DM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蒋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形成性评价在临床医学专业循证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循证医学课程形成性评价形式,提高教学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开设循证医学课程,采用形成性评价,具体包括平时表现评价、作业评价、教学实践活动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结果 学生出勤率提高;50%的学生作业质量较好;100%的学生按照循证医学实践步骤完成了循证病案撰写;100%的学生完成了关于自我评价的调查问卷,并对教学情况进行反馈.结论 循证医学课程采用形成性评价得到了绝大多数学生的认可,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王萍玉;林林;贾改珍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妇产科护理学》部分章节应用导语的教学体会

    为增强学生对妇产科护理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在讲授理论知识时,教师使用趣闻导语使知识趣味化,承上启下,激发学生好奇心,收到预期效果.

    作者:邓彩霞;曹磊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90项症状清单联合图形偏好心理测验对情绪的测量探讨

    目的 探讨90项症状清单(SCL-90)联合图形偏好心理测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测量特异性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2012年入学新生(共608名)先用SCL-90进行测量,然后进行图形偏好心理测验,有效测量591例.根据SCL-90测量结果,将学生分成阴性组和阳性组,然后分别统计两组学生按第一“喜欢”至第五“不喜欢”的顺序选择各类图形的例数,再对阴性、阳性两组进行卡方检验.结果 第一位“喜欢”图形选择十字形者,阴性组与阳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第一位选择十字形者,其心理失调的可能性要大一点.在第二、三、四、五位图形选择中,阴性组与阳性组对各类图形选择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CL-90联合图形偏好心理测验并不明显增加测量的特异性.图形偏好心理测验不适于判断心理失调的严重程度及特异情况,但能帮助判断潜意识中的需求,可作为用SCL-90测量后一种简便辅助测量工具.

    作者:周清平;裴丽萍;管云霞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临床路径教学法在新护士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了解临床路径教学法在新护士临床带教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将69名新护士分为两组,实验组实行临床路径教学法,对照组实行传统教学法,实施一定时间后,对两组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实验组各项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医生、护士、患者对实验组的满意度及实验组对带教方法、带教教师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路径教学法能提高新护士临床带教效果.

    作者:王淑萍;殷春莲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一体化教学在老年护理实践中应用的效果探讨

    对我校2011级护理专业108名学生(实验组)实施老年护理概论理论与实践操作一体化教学,104名学生(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统计学处理分析两组考核结果,发现实验组操作成绩、老年护理需求知识点认知度及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01).一体化教学能提升学生护理操作能力,建议转变教学理念,推广一体化教学,以取得良好的职业教育效果.

    作者:唐飞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高职护理专业生物化学双语教学初探

    高职护理专业生物化学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大有益处,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难免遇到许多问题.本文就生物化学双语教学谈一些体会,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作者:黄洪柯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企业医院改制模式探索与分析

    对金川集团公司职工医院改制模式进行探索、分析,对比改制前后医院经营效益,为企业医院改制提供思路.

    作者:陆娟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微格教学在护理技能比赛训练中的运用研究

    目的 探索微格教学在护理技能比赛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备战护理技能比赛的24名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微格教学模式训练,对照组使用传统教学模式训练.结果 观察组护理技能比赛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自我效能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将微格教学应用于护理技能比赛训练中,能够及时反馈和纠正学生存在的不足,提高技能比赛成绩及学生自我效能感.

    作者:刘端海;王琨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医用化学教学中隐性课程的开发

    医用化学是卫生类高职学校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该课程教学中开发隐性课程,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起着重要作用.通过美化校园环境、优化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等措施开发隐性课程,使学生在获得该课程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在学习理念、价值、态度、情感等情意要素方面和谐健康发展.

    作者:张卫文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高频超声联合钼靶X线检查诊断乳腺癌分析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联合钼靶X线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178例乳腺癌患者的高频超声、钼靶X线检查结果,将两种检查方法及两者联合检查结果分别进行对照分析,比较各自优势.结果高频超声和钼靶X线检查是乳腺影像学检查的“黄金组合”,两者联合可以提高检出率、准确率,降低误诊率及漏诊率.结论高频超声与钼靶X线检查各有优缺点,两者具有互补性,联合检查可提高乳腺癌的病检符合率,降低误诊率及漏诊率.

    作者:吴惠宁;吴秀丽;吴静宁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民族地区护理师资队伍建设途径探讨

    目的探讨民族地区护理师资队伍建设模式.方法以我院为研究对象,通过内招、外引等途径增加护理教师数量,采取多种培训方式提高其综合素质.结果经过5年的建设,我院护理师资队伍结构得以优化,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结论院内培训是民族地区护理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作者:何兰燕;李凤玲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心脏除颤仪使用效果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CCU护士心脏除颤仪操作能力中的作用.方法 成立品管圈,通过现状调查、原因分析、设定目标、制订对策、对策实施、效果检查及巩固等程序,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 品管圈活动显著提高了圈员的团队意识、专业知识水平、责任心等.结论 工作中恰当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提高护士心脏除颤仪操作水平,为挽救患者生命争取更多时间.

    作者:马慧;粱燕;胡晔;韩霞;周静;陶娜娜;辛金亮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巴戟天对大鼠抗运动性疲劳能力及脑组织自由基的影响

    目的 研究巴戟天对大鼠抗运动性疲劳能力及脑组织自由基的影响.方法 以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为模型,将55只49 d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静止对照组(C组),运动对照组(T组),运动ig低剂量巴戟天组(TML组),运动ig中剂量巴戟天组(TMM组),运动ig高剂量巴戟天组(TMH组),每组10只.采用专业灌胃器每天ig 1次.低、中、高剂量巴戟组ig剂量分别为4g/(kg·d)、8 g/(kg·d)、12 g/(kg·d),ig量为5 ml/kg,C和T组ig等量生理盐水.4周力竭游泳训练.末次训练后24 h,测定体重、力竭游泳时间及脑组织中丙二醛(MDA)等相关指标.结果 TM各组体重大于T组(P<0.05),力竭游泳时间均长于T组(P<0.01),TM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力竭游泳导致大鼠脑组织中MDA含量显著升高,但TM各组明显低于T组(P<0.01);SOD、GSH-Px活性显著下降,但TM各组GSH-Px明显高于T组(P<0.01);TM各组间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巴戟天能够提高脑组织抗氧化酶活性,从而抑制大强度力竭运动造成的脑组织氧化损伤,延缓疲劳.

    作者:崔笑梅;曹建民;周海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关于创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以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教书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管理工作只有根据学校内涵发展战略要求,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以育人为根本,创新学生管理工作理念;以分级负责、目标管理为原则,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机制;以传承校园文化为载体,创新学生管理工作内容,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作者:闫瑜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基于医学专业认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

    基于医学专业认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面改革的中心问题,是处理医学人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理论教学方面,教师要提炼教学内容进行精讲,充分运用苏格拉底“接生术”,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学生自主学习方面,教师要提供适宜的阅读书目,要“真”导,并要求学生“真”学;实践教学方面,要实现医学人文实践与思想政治实践的有机结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作者:王华生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粘滞系数测定误差分析

    用奥氏粘度计测量液体粘度是常用的粘度测量方法之一,但是经常存在较大误差.本文分析该实验中的系统误差和可能的偶然误差,提出减小误差的方法.

    作者:乔庆军;张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跨专业选修急救基本知识与技术课程设计

    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的不断深入,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的人才不但要在所从事的行业中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更重要的是服务于社会.在发达国家,具有一定的急救能力[1]已成为公民的基本素质.非护理专业设置急救基本知识与技术课程,对学校和教师都是一个挑战.

    作者:许苏飞;丁建生;杨艺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技术的临床研究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具有组织相容性好、保留时间长、保护血管、操作简单、易于固定等优点,能充分满足输液、输血等抢救和治疗的需要,在临床上已广泛使用.封管技术是静脉留置针有效应用的重要环节,方法得当,可延长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反之,则可由于局部血栓形成,致使导管堵塞,诱发浅表静脉炎或皮下液体渗漏而破坏血管,影响治疗.我科于2010年1月成立研究小组,对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技术进行改进,经过3年的临床验证,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项目方案设计、操作原理与方法、效果等总结如下.

    作者:石淑慧;吴春莲;石淑磊;付红梅;沈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