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
  • 国际刊号:1671-1246
  • 国内刊号:62-1167/R
  • 影响因子:0.39
  • 创刊:1983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54-85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2014年19期文献
  • 跨专业选修急救基本知识与技术课程设计

    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的不断深入,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的人才不但要在所从事的行业中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更重要的是服务于社会.在发达国家,具有一定的急救能力[1]已成为公民的基本素质.非护理专业设置急救基本知识与技术课程,对学校和教师都是一个挑战.

    作者:许苏飞;丁建生;杨艺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QQ群辅助药理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应用QQ群辅助药理学理论教学,可促进师生互动交流,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参与性、提高教师素质,实现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毛讯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Seminar教学法在成人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Seminar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校2011级成人高职学生96人随机分为对照班和实验班,每班各48人,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和Seminar教学法进行教学.结果 实验班内科护理学期末考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班(P<0.05);80.43%~91.30%的学生认为Seminar教学法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语言表达、人际交往与沟通、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启发思维和扩展知识面,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结论 Seminar教学法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及科研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能提高内科护理学教学质量.

    作者:谭晓虹;杜心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医用化学教学中隐性课程的开发

    医用化学是卫生类高职学校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该课程教学中开发隐性课程,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起着重要作用.通过美化校园环境、优化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等措施开发隐性课程,使学生在获得该课程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在学习理念、价值、态度、情感等情意要素方面和谐健康发展.

    作者:张卫文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高职护理专业生物化学双语教学初探

    高职护理专业生物化学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大有益处,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难免遇到许多问题.本文就生物化学双语教学谈一些体会,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作者:黄洪柯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基于医学专业认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

    基于医学专业认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面改革的中心问题,是处理医学人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理论教学方面,教师要提炼教学内容进行精讲,充分运用苏格拉底“接生术”,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学生自主学习方面,教师要提供适宜的阅读书目,要“真”导,并要求学生“真”学;实践教学方面,要实现医学人文实践与思想政治实践的有机结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作者:王华生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岗位导向的高职药理学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

    药理学是高职药学专业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核心课程.我们根据药学服务岗位需求,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岗位职业能力.

    作者:谭敏;涂冰;王玉霞;王宪庆;魏来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绪论教学体会

    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是生物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内容丰富,知识量大.绪论课是教学中的第一课,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着重要作用.笔者结合教学经验从发现、激发、保持、深化以及延伸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对绪论课的教学作探讨.

    作者:刘娟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说课设计

    说课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活动.现就儿科护理学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说课设计与同行进行交流学习.

    作者:孙玉凤;李兰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高职医学院校医用化学教学现状思考

    分析高职医学院校医用化学教学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与建议,从而巩固并提高医用化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

    作者:艾长辉;张桂芬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浅析创设情境式英语教学

    学生的学习兴趣源自于其所熟悉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因此,创设情境式英语教学能高效引导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浅析创设情境式英语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一些尝试.

    作者:肖静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邯郸市社区健康教育人员现状分析与对策

    目的 了解邯郸市社区健康教育人员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邯郸市社区健康教育队伍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邯郸市6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健康教育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社区健康教育人员年龄较轻,主要集中在20~39岁;学历较低,大专占47.1%,中专占46.8%;职称以中级及以下为主,占94.2%,高级职称占5.8%;工作平均年限为(2.86±1.14)年;职业满意度较低,不满意占68.7%;培训率低,仅为30.2%.结论 邯郸市社区健康教育人员年龄较轻,学历、职称不高,职业满意度和培训率均较低,有关部门应改善其工作环境,提高薪酬待遇,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实效,全面提高社区健康教育人员综合素质.

    作者:贾力品;张勇;于艳芳;安津平;王培培;焦丽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影像技术专业学生临床见习调查分析

    对我校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的两次临床见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后续班级的临床见习安排提出建议.

    作者:王彪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儿科护士核心能力与社会支持相关性研究

    目的 调查甘肃省儿科护士核心能力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培养高素质、实用型儿科护士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CIRN)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甘肃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及1所专科医院300名注册儿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儿科护士核心能力量表总分平均为(168.71±45.42)分,各条目均分法律及伦理实践高,评判性思维及科研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10.69,P<0.05),其社会支持水平因年龄、专科年限、婚姻状况和技术职称不同而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主观社会支持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及科研、临床护理、人际关系、专业发展、教育及咨询以及总体核心能力呈正相关(P<0.05).结论 主观社会支持是影响儿科护士核心能力的重要因素,通过增强主观支持,可以提高儿科护士核心能力.

    作者:豆欣蔓;史晓凤;伏旭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辽宁财贸学院健美操课程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全面了解辽宁财贸学院健美操课程开展程度,进一步明确健美操课程的开设、师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健美操课程改革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作者:吴丹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高校医学生学习习惯现状分析

    目的 调查高校医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情况,为制定有效促进医学生学习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吉林大学医学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法对400名在校本科医学生进行学习习惯问卷调查. 结果 医学生学习风气较好,不同年级医学生对学习计划的执行态度和学习动机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年级医学生学习主动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增强医学生对学习的重视程度,确立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提高医学生上课出勤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者:孙琳;胡佳月;周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493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某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和抗菌药物使用现状,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对2013年5月30日0:00-24:00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的患者,不包括当天新入院患者.由专职人员对数据进行手工统计和计算机汇总、分析.结果 全院应查患者493例,实查489例,实查率为99.2%.医院感染8例,医院感染现患率1.6%;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为0.0%;使用抗菌药物者210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2.9%,其中预防性用药58例(占27.6%),治疗性用药139例(占66.2%),预防+治疗用药13例(占6.2%);一联用药184例(占87.6%),二联用药26例(占12.4%),无三联用药;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者病原学标本送检55例,送检率为36.2%.结论 现患率调查基本能反映医院感染实际情况,应加强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提高病原学标本送检率,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黄巧平;县龙龙;沙爱娜;王强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甘肃省卫生学校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倦怠调查研究及对策建议

    调查我校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倦怠总体状况和特点,寻找导致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倦怠的关键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保静;吴佳璊;杨爱萍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张掖市2013年消除麻疹防控措施评价

    目的 评价张掖市消除麻疹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方法 2013年张掖市实施麻疹类疫苗免疫接种、接种证查验、接种率调查、血清学检测等一系列麻疹防控措施.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2013年张掖市共报告疑似麻疹27例,血清学确诊1例,报告发病率为0.83/100万;排除26例,排除病例报告发病率为2.16/10万.甘州区、民乐县、山丹县8月龄~4岁儿童集中查漏补种225人,补种率99.12%;六县区一年级小学生麻腮风疫苗接种13 041人,接种率为98.97%.春秋两季共查验新入托、入学儿童56 161名,查出麻疹类疫苗漏种193剂次,补种191剂次,补种率为98.96%,春季补种68剂次,秋季补种123剂次.免疫规划接种率调查,共调查56个乡镇280个行政村2~3岁儿童2 352名,麻风疫苗接种2 342人、接种率为99.57%,麻腮风疫苗接种2 311人、接种率为98.26%.结论 麻疹监测系统敏感性还需提高,今后要继续加强接种质量、查漏补种及接种证查验工作.

    作者:郝建华;贺荣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课前预习对中职生急危重症护理学学习效率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课前预习在中职生急危重症护理学学习中的作用.方法 将2008级护理1~4班随机分为实验组(2个班,104名学生)和对照组(2个班,111名学生),对照组不进行课前预习,实验组按教师设计的预习提纲进行课前预习,两组均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授课.比较两组理论、技能考核成绩,调查实验组对课前预习的评价.结果 两组理论、技能考核成绩差异有显著性;大多数实验组学生认为课前预习对学习有帮助.结论 课前预习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

    作者:栾娜;胡晓;吕晶;徐晓娜;邱丽丽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中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习生专业能力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习生专业能力,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提供思路.方法 以我校2010级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习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和部分教学内容与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发展现状存在差距.结论 为适应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必须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进行改革.

    作者:于全勇;曲永松;冯开梅;石少婷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基层医院妇产科近10年医疗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

    对庆阳市基层医院2003-2012年妇产科发生的医疗事故进行归类分析、总结后提出对策:要降低基层医院妇产科医疗事故,必须提高基层医院妇产科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加强其职业道德及法律意识建设,完善医院妇产科硬件建设,优化工作流程,健全相关制度,做好宣传工作,增进群众对医院及妇产科工作的了解,促进医患双方相互理解.

    作者:赵仍萍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90项症状清单联合图形偏好心理测验对情绪的测量探讨

    目的 探讨90项症状清单(SCL-90)联合图形偏好心理测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测量特异性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2012年入学新生(共608名)先用SCL-90进行测量,然后进行图形偏好心理测验,有效测量591例.根据SCL-90测量结果,将学生分成阴性组和阳性组,然后分别统计两组学生按第一“喜欢”至第五“不喜欢”的顺序选择各类图形的例数,再对阴性、阳性两组进行卡方检验.结果 第一位“喜欢”图形选择十字形者,阴性组与阳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第一位选择十字形者,其心理失调的可能性要大一点.在第二、三、四、五位图形选择中,阴性组与阳性组对各类图形选择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CL-90联合图形偏好心理测验并不明显增加测量的特异性.图形偏好心理测验不适于判断心理失调的严重程度及特异情况,但能帮助判断潜意识中的需求,可作为用SCL-90测量后一种简便辅助测量工具.

    作者:周清平;裴丽萍;管云霞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对社区糖尿病(DM)患者实施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以186例社区2型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数法,单数为实验组,双数为对照组,以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HbAlc、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为评价指标,对实验组进行综合干预,对照组维持其原有生活状态和治疗措施,不施加干预.结果干预后,实验组DM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较对照组血糖、HbAlc、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显著降低(P<0.05).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对提高DM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蒋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2011-2013年定西市流感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2011-2013年定西市流感监测结果,了解定西市流感流行特征及其优势毒株变化,为流感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1年第1周至2013年第52周定西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的流感流行病学和病原学数据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定西市2011-2013年3个监测年度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其曲线在春季与冬季出现高峰.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在各年龄组差异有显著性,以0~4岁组高,为2.89%.3个监测年度分离出的优势毒株不同,前两年为B型,第三年为新甲H1,分离出的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2011-2013年定西市流感流行较为平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流感优势毒株不断发生变化.

    作者:张玉霞;李春丽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在校大学生外周静脉血常规指数及营养状况评价

    目的 通过外周静脉血常规指数监测结合身体质量指数(BMI)综合评价在校大学生营养状况,为针对性改善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普查平凉市某医学专科学校一、二年级1 874例外周静脉血常规,计算异常率;同步测量身高、体重,计算BMI;对照相应标准综合评价其营养状况.结果 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b)变化呈平行关系,有42例低于参考值,异常率达2.24%,其中男生5例,女生37例,男女生贫血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小板计数(PLT)低于参考值的仅有2例,均为女生,占0.11%;BMI异常率为4.48%(低于BMI下限76例,超过BMI上限8例),营养不良与过剩现象并存,男女生异常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该校大学生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贫血,营养改善策略应在重视增加铁、维生素C等食物来源营养素的同时关注摄入过剩问题,女生营养状况更应引起关注.可通过针对性的营养教育,改变大学生不良饮食行为,同时注重学校集中供餐的合理营养搭配.

    作者:张强;张格祥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基于硕士点建设背景下我院机能实验教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医学机能实验学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重要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合理利用教材、实行先进教学模式和考核标准、融入职业素养培养,可加深学生对相关学科知识的理解,培养创新思维及综合分析问题能力,为医学课程学习及科研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胡晨;沈洪;邵慈慧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七年制中医专业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从教学现状、理论教学改革、实验教学改革和教改效果4个方面进行探讨,为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作者:姜泽群;周立华;姜海英;詹秀琴;赵凤鸣;王明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民族地区护理师资队伍建设途径探讨

    目的探讨民族地区护理师资队伍建设模式.方法以我院为研究对象,通过内招、外引等途径增加护理教师数量,采取多种培训方式提高其综合素质.结果经过5年的建设,我院护理师资队伍结构得以优化,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结论院内培训是民族地区护理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作者:何兰燕;李凤玲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麻醉专业本科生临床教学的体会

    麻醉学作为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集内科学、外科学、药理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等学科知识于一体.以往的传统教学方法单一,而且临床实践条件不完善,影响了医学生对麻醉学理论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不利于教师队伍建设与学科发展.因此,应以创新为基点整合多种教学资源,制定一套完整的麻醉专业本科生临床技能培训方案,从而为医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不断提高麻醉学教学质量.

    作者:严秀荣;谢玉波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探究

    探讨我国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并就其目标定位、专业领域、课程体系、导师、培养基地等方面提出建议.

    作者:朱志军;白娟;张楠楠;蒋亚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高职院校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从内部控制的五要素,即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出发,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在新形势下建立科学实用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方法.

    作者:丛建乡;邵彩荣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新医疗环境下本科医学生普通外科临床技能培养模式探索

    分析新医疗环境下国内外本科医学生普通外科临床技能培养现状,探讨培养模式改革,解决技能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本科医学生普通外科临床技能.

    作者:顾文扬;杜卫东;周剑;魏星;朱丰杰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医学各个学科与分子生物学正在广泛地进行交叉和渗透,形成一些交叉学科,如分子诊断学、分子病理学、分子病毒学、分子药理学等,大大促进了医学的发展.本文主要介绍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一些应用及发展趋势.

    作者:胡原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类公共选修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针对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类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不高的现状,分析其课程特点和意义,从学生、教师、管理学院、学校4方面进行原因探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窦德强;薛磊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医学生沟通技能课程有效性探讨

    沟通技能是医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我国部分医学院校开设了沟通技能课程,但由于各种原因,其教学效果欠佳.本文尝试从提高思想认识、完善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估方法等方面来提高沟通技能课程的有效性.

    作者:姚锡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生命伦理学与医学人文学关系新探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人文学与生命伦理学的融合呈现新的态势.本文重点探讨两者的关系,为医学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张宝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提高军校教员任职教育能力的思考

    任职教育应着眼提高培养对象的岗位任职能力,造就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任职教育对军校教员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文中从加强军事理论知识学习、改革教学模式、整合教学内容、建立培训体系、完善评价机制5方面探讨提高军校教员任职教育能力的对策.

    作者:孙芳;王江雁;时兰春;仇艳光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APN排班与传统排班模式在神经外科带教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APN排班与传统排班模式在神经外科带教中的效果.方法 以在神经外科实习的15名护生为实验组,以APN排班模式实施临床护理带教,明确A班、P班和N班的工作职责、具体要求及质控方法等;以14名护生为对照组,以传统护理排班模式实施临床护理带教.结果 实验组出科护理程序综合技能考核成绩、护生自评、教师及病人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PN排班模式有利于培养护生独立工作能力,明显提高临床带教效果.

    作者:廖燕桃;刘永娟;徐碧金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双师制在食品理化检验技术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双师制在食品理化检验技术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以我系2012级营养与食品卫生班为双师制组,采用双师带教教学模式;以2011级营养与食品卫生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在实践技能与教学效果方面的差异.结果 双师制组食品理化检验技术实践技能成绩和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双师制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规范实验操作,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作者:霍江华;王坤;郝瑞峰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高职高专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分析目前高职高专病理学实验教学现状,提出在病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提高病理学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雷雨广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无创测量血压两种仪器及测量血压部位的比较

    目的 探讨两种无创测量血压的仪器所测量血压值的差异性及多功能监护仪(以下简称“监护仪”)袖带缠缚部位不同所测量血压值的差异性.方法 对18位健康人每天上午9~10点连续两天用台式汞柱血压计(以下简称“台式血压计”)测量血压1次,监护仪袖带缠缚于肘窝尺侧肱动脉搏动明显处(部位1)、肘窝上2~3 cm处(部位2)测量血压各两次,比较各次测量值.结果 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平均动脉压的均值,监护仪所测数值大多高于台式血压计,差异有显著性(P<0.05);监护仪袖带缠缚于部位1测得的血压值与缠缚于部位2测得的血压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监护仪测量的血压值>台式血压计测量的血压值,两者不可相互代替;根据监护仪测量血压的原理,袖带缠缚于部位1为宜.

    作者:谢凤香;申洪娇;朱秀敏;齐伟琴;王春玲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口腔内科临床带教实践与思考

    分析口腔内科临床带教质量影响因素,提出提高临床带教质量的相关措施.

    作者:朱燕燕;李志强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推进药物毒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人才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人口生存质量提升,现代医疗行业对高等医药学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药物毒理学实验教学对医药专业学生合理用药能力培养非常重要.通过精选实验内容、更新实验设备、引进临床案例、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态度、改革实验考核方法、开放实验室等途径推行药物毒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作者:王晓琴;张波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巴戟天对大鼠抗运动性疲劳能力及脑组织自由基的影响

    目的 研究巴戟天对大鼠抗运动性疲劳能力及脑组织自由基的影响.方法 以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为模型,将55只49 d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静止对照组(C组),运动对照组(T组),运动ig低剂量巴戟天组(TML组),运动ig中剂量巴戟天组(TMM组),运动ig高剂量巴戟天组(TMH组),每组10只.采用专业灌胃器每天ig 1次.低、中、高剂量巴戟组ig剂量分别为4g/(kg·d)、8 g/(kg·d)、12 g/(kg·d),ig量为5 ml/kg,C和T组ig等量生理盐水.4周力竭游泳训练.末次训练后24 h,测定体重、力竭游泳时间及脑组织中丙二醛(MDA)等相关指标.结果 TM各组体重大于T组(P<0.05),力竭游泳时间均长于T组(P<0.01),TM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力竭游泳导致大鼠脑组织中MDA含量显著升高,但TM各组明显低于T组(P<0.01);SOD、GSH-Px活性显著下降,但TM各组GSH-Px明显高于T组(P<0.01);TM各组间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巴戟天能够提高脑组织抗氧化酶活性,从而抑制大强度力竭运动造成的脑组织氧化损伤,延缓疲劳.

    作者:崔笑梅;曹建民;周海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应用穿刺人模型进行腹腔穿刺教学改进探讨

    应用穿刺人模型进行腹腔穿刺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已经在国内大多数医学院校中开展并取得较满意的效果.这种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教学观念及思维方法,但其教学形式仍需不断摸索与改进.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改进穿刺人模型在腹腔穿刺教学中的应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郭佳念;林漫鹏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粘滞系数测定误差分析

    用奥氏粘度计测量液体粘度是常用的粘度测量方法之一,但是经常存在较大误差.本文分析该实验中的系统误差和可能的偶然误差,提出减小误差的方法.

    作者:乔庆军;张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西部民族医学院校虚拟实验教学研究与对策分析

    针对西部民族医学院校传统实验教学存在问题,提出加强虚拟实验与传统实验结合,进一步改进虚拟实验条件,建立开放式、多元化虚拟实验室,大力提倡学生利用虚拟实验开展自主学习,以促进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

    作者:王强;赵瑞;张翼;唐锋意;周正诚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光电显示肾盂穿刺标本的制作与使用

    肾盂穿刺属于难度较高的操作,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手法才能保证穿刺成功.但在实践教学中缺乏对应的模型进行操作训练,故很难保证学生毕业后即能进行对应的操作.基于上述情况,笔者设计制作了肾孟穿刺标本,使此项训练更具实用性和直观性.

    作者:梁胜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心脏除颤仪使用效果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CCU护士心脏除颤仪操作能力中的作用.方法 成立品管圈,通过现状调查、原因分析、设定目标、制订对策、对策实施、效果检查及巩固等程序,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 品管圈活动显著提高了圈员的团队意识、专业知识水平、责任心等.结论 工作中恰当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提高护士心脏除颤仪操作水平,为挽救患者生命争取更多时间.

    作者:马慧;粱燕;胡晔;韩霞;周静;陶娜娜;辛金亮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基层医院开展脾切除、联合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体会

    目的 观察脾切除、联合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3年78例接受脾切除、联合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肝功能、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水、上消化道再出血、血常规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对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症患者采取脾切除、联合断流术进行治疗,手术后患者门静脉压力明显降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再出血明显减少.结论 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联合断流术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崇复生;陈祥珍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体外排痰机促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排痰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体外排痰机与手工叩背排痰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2例需要排痰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用体外排痰机排痰,B组用传统的手工叩背法排痰.结果A组患者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喘息缓解时间,呼吸频率,无创辅助通气时间均少于B组(P<0.05).结论体外排痰机临床疗效优于传统手工叩背排痰法.

    作者:赵银花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高频超声联合钼靶X线检查诊断乳腺癌分析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联合钼靶X线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178例乳腺癌患者的高频超声、钼靶X线检查结果,将两种检查方法及两者联合检查结果分别进行对照分析,比较各自优势.结果高频超声和钼靶X线检查是乳腺影像学检查的“黄金组合”,两者联合可以提高检出率、准确率,降低误诊率及漏诊率.结论高频超声与钼靶X线检查各有优缺点,两者具有互补性,联合检查可提高乳腺癌的病检符合率,降低误诊率及漏诊率.

    作者:吴惠宁;吴秀丽;吴静宁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缺乏的健康教育与指导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了解其缺乏的程度及相关因素,用于临床健康指导.方法 选择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81例,以本院48例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将患者组以糖化血红蛋白7%为分界点分为A组(血糖控制良好组)与B组(血糖控制不良组);以年龄60岁为界点分为中青年组及老年组,并以春夏季节检测分为两组.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组的25羟维生素D水平为(11.66±6.90) ng/ml,较对照组的(14.69±3.54) ng/ml明显下降(P<0.05);B组的25羟维生素D水平为(9.44±4.19) ng/ml,低于A组的(14.59±8.56) ng/ml(P<0.05);青中年组及老年组的25羟维生素D水平分别为(13.12±8.53) ng/ml、(10.24士5.77)ng/ml,随年龄增大而降低(P<0.05);春季检测组25羟维生素D水平为(11.03±3.28) ng/ml,低于夏季检测组的(13.52±4.56) ng/ml(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维生素D缺乏,年龄大、血糖控制差、日照时间短与维生素D缺乏相关.

    作者:何军儒;丁菊香;袁艳丽;陈庆华;殷春;盛永齐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1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采用手术治疗,效果很不理想.我院骨科2008年3月至2014年3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88例,171例痊愈,10例显效,7例治疗效果不佳.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滕建国;牛萍;巩新全;王晓燕;董丽;魏兴霞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早期补救性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在可疑受精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周期中可疑受精障碍患者采用早期补救性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和部分卵母细胞单精子卵胞浆内显微注射(Half-ICSI)授精,比较两种不同授精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在我院进行IVF-ET治疗的患者,对可疑受精障碍者采用早期补救性ICSI和Half-ICSI授精,比较两种授精方式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探讨两种授精方式在可疑受精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早期补救性ICSI组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可利用胚胎率以及优质胚胎率明显较Half-ICSI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在卵裂率、正常卵裂率、胚胎种植率以及临床妊娠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早期补救性ICSI组临床妊娠率较Half-ICSI组高4.11%.结论 IVF-ET常规授精失败后行早期补救性ICSI可明显提高受精率,是可疑受精障碍患者的佳授精方式.

    作者:王琰;王志强;柴三明;倪亚莉;安锦霞;冯帆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技术的临床研究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具有组织相容性好、保留时间长、保护血管、操作简单、易于固定等优点,能充分满足输液、输血等抢救和治疗的需要,在临床上已广泛使用.封管技术是静脉留置针有效应用的重要环节,方法得当,可延长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反之,则可由于局部血栓形成,致使导管堵塞,诱发浅表静脉炎或皮下液体渗漏而破坏血管,影响治疗.我科于2010年1月成立研究小组,对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技术进行改进,经过3年的临床验证,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项目方案设计、操作原理与方法、效果等总结如下.

    作者:石淑慧;吴春莲;石淑磊;付红梅;沈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平衡针刺配合氧疗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0月收住的42例肺心病患者,回顾其住院期间的护理经过,总结有效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安全度过急性期,缩短了病程,减轻了病痛.结论 对肺心病患者进行合理治疗,配合全方位的综合护理,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温存庆;马红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医学高职院校护理专业高仿真模拟人应用调查

    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高仿真模拟人在护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分析高仿真模拟人的应用水平和使用效率,为护理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廖海涛;常维纬;卢孟密;韦义萍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护生在临床护理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 了解我校实习护生在临床护理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对护生临床护理操作中的能力表现进行排序.结果 护生在临床护理操作中表现较强的为注重礼仪,表现一般的依次为规范操作能力、操作中相关理论知识掌握、标准预防意识、心理素质和应急能力、无菌观念、灵活应变能力、关心患者和指导患者配合能力、整体观念、法律意识、动作协调能力、应用护理程序能力.结论 解决护生在临床护理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爱芸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一体化教学在老年护理实践中应用的效果探讨

    对我校2011级护理专业108名学生(实验组)实施老年护理概论理论与实践操作一体化教学,104名学生(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统计学处理分析两组考核结果,发现实验组操作成绩、老年护理需求知识点认知度及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01).一体化教学能提升学生护理操作能力,建议转变教学理念,推广一体化教学,以取得良好的职业教育效果.

    作者:唐飞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中职学校护理专业妇儿护理实训模式改革与实践

    为培养优秀的妇儿护理人才,对实训模式进行探讨与实践.改革后的训练模式备受学生欢迎,学生成绩明显提升,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作者:刘冬妍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护理标准化病例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护理标准化病例(nursjng standardzed cases,NSC)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广东省茂名卫生学校2012级两个护理专业中专班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8人,采用NSC教学法,对照组66人,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结束后,采用理论考试、问卷调查评价两种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在理论考试成绩、教学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标准化病例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切实可行,有助于提高护理学基础教学效果.

    作者:胡增青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迷你临床演练评量在护理技能考核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迷你临床演练评量在护理技能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8级护理大专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迷你临床演练评量进行实习后期护理技能考核,对照组采用传统考核法.结果 观察组护理技能考核平均成绩和满意度调查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运用迷你临床演练评量有利于提高护生的护理技能操作成绩和师生满意度.

    作者:赵君环;吕晶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护理程序与ESP教学理念结合在护理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针对护理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基本情况,改革我校护理专业英语方向护理英语教学方法,旨在通过教学方法改革,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通过护理程序与ESP教学理念结合教学方法的实施,培养学生对护理英语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

    作者:金道欣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浅谈高职护理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高职护理专业大学英语教学应该走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之路.课程设置要以护理英语为主,大学通用英语为辅;通用英语教学内容要与专业相关,为护理英语学习做铺垫;护理英语教学要全面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护理工作的能力;学校要鼓励英语教师学习护理专业知识,使其成长为既懂语言教学又懂护理专业知识的“双师型”教师.

    作者:贺正全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浅谈高职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与人文教育的整合

    人文教育是高职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病理学是高职护理专业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在高职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与人文知识有效整合,可以进一步提高护生的人文素养,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作者:王艳霞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微格教学在护理技能比赛训练中的运用研究

    目的 探索微格教学在护理技能比赛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备战护理技能比赛的24名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微格教学模式训练,对照组使用传统教学模式训练.结果 观察组护理技能比赛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自我效能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将微格教学应用于护理技能比赛训练中,能够及时反馈和纠正学生存在的不足,提高技能比赛成绩及学生自我效能感.

    作者:刘端海;王琨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浅谈内科护理教学中如何讲好“非药物治疗糖尿病”章节

    非药物治疗糖尿病是糖尿病综合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既可以减少药物的过多使用,又可以延缓各种并发症的产生和发展,减轻糖尿病病人的经济负担.因此,“非药物治疗糖尿病”这一内容在内科护理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范多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浅淡同步模拟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同步模拟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可行性.方法 将我校2012级护理专业180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0名.根据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大纲,结合实训内容、学时等实际情况,选出部分实践项目,实验组采用同步模拟教学法进行教学,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 实验组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同步模拟教学法能显著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学习效率,适用于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

    作者:要雪晴;陈春燕;师艳萍;史小慧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中职护理专业外科护理技术课程教学案例设计

    探讨中职护理专业外科护理技术课程教学案例设计,提出案例采集要求,案例内容选择与设计尽量结合教学对象、条件等因素,着重培养学生关键职业能力,并通过具体的案例来分析学习任务设计的基本要求.

    作者:张优珍;闫梅;桂雪梅;付倩倩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妇产科护理学》部分章节应用导语的教学体会

    为增强学生对妇产科护理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在讲授理论知识时,教师使用趣闻导语使知识趣味化,承上启下,激发学生好奇心,收到预期效果.

    作者:邓彩霞;曹磊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谈中专妇产科护理学的有效教学

    根据中专生特点,结合妇产科护理学学科特色,遵循“必需、够用”原则,从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讲好第一堂课的开场白、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理论讲授中适时安排学生参与、传授学习方法、运用病案教学法、宣教女性保健知识以及进行合理的教学评价等方面实施有效教学,促进学生学习.

    作者:周文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基于探究合作式的护理专业教学研究

    以我校2012级护理专业4个班学生为对象,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明确教学目标、加强自主合作等环节,以护理基础实践课期末考试成绩为考核准则,研究探究合作式教学模式在护理教学中的适用性.研究发现,探究合作式教学较传统模式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

    作者:范丽敏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形成性评价在临床医学专业循证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循证医学课程形成性评价形式,提高教学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开设循证医学课程,采用形成性评价,具体包括平时表现评价、作业评价、教学实践活动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结果 学生出勤率提高;50%的学生作业质量较好;100%的学生按照循证医学实践步骤完成了循证病案撰写;100%的学生完成了关于自我评价的调查问卷,并对教学情况进行反馈.结论 循证医学课程采用形成性评价得到了绝大多数学生的认可,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王萍玉;林林;贾改珍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病理学试卷分析及对课堂教学的提示研究

    为了提高病理学理论教学质量,分析2008-2010级五年制临床医学、精神医学、预防医学、护理专业病理学试卷,并对不同专业医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试卷难度适中,区分度较好,较全面、客观地评价了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程度;不同专业医学生对教学总体上较满意,但需针对专业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实验条件,以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

    作者:宋希元;燕春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关于创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以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教书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管理工作只有根据学校内涵发展战略要求,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以育人为根本,创新学生管理工作理念;以分级负责、目标管理为原则,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机制;以传承校园文化为载体,创新学生管理工作内容,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作者:闫瑜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浅谈中职护理专业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不但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鼓励学生认真钻研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对塑造学生个性,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团结协作品质具有促进作用.特别是中职护理专业,做好班级文化建设对培养优秀护士、提高医护质量、建设校园文化等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张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以美容行业岗位要求为导向的技能考核评价与实践

    为提高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以美容行业岗位要求为导向,建立实践技能考核评价体系并进行实践[1],通过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找出教学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以便今后改进.以美容行业岗位要求为导向进行技能考核,能全面反映教学情况,调动师生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岗位适应能力.

    作者:刘波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高职护生实践能力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在文献检索及专家咨询的基础上确定护生实践能力的内涵和评价内容,把各种能力作为评价指标,构建基本技能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作者:曹姣玲;朱前进;孙建勋;张彦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院校合作的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构建

    传统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存在评价内容单一、方法简单,不能充分反映工学结合模式下院校合作教学质量,不能及时反馈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有效反映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护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效果等问题.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从质量监控的目标、内容,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完善.

    作者:徐益荣;夏立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儿童医院门诊科实习护士沟通能力分析

    目的 调查实习护士沟通能力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某综合性医院的56名实习护士进行调查,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学历实习护士之间沟通能力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对不同学历实习护士在沟通能力培养上应区别对待;部分实习护士虽掌握一定的护患沟通技巧,但需加强对沟通能力的认知及非语言沟通技巧的学习和提高心理素质,以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琼;肖清贤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临床路径教学法在新护士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了解临床路径教学法在新护士临床带教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将69名新护士分为两组,实验组实行临床路径教学法,对照组实行传统教学法,实施一定时间后,对两组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实验组各项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医生、护士、患者对实验组的满意度及实验组对带教方法、带教教师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路径教学法能提高新护士临床带教效果.

    作者:王淑萍;殷春莲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几种常用中药饮片煎煮前后性状鉴别

    目的 对中药饮片煎煮前后的性状进行鉴别,为临床选用高品质的药材提供依据.方法 以《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实施细则》要求对饮片进行煎煮,对煎煮前后的饮片用眼观、手摸、鼻闻、口尝等方法从形、色、气味、大小、质地、断面特征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原药材与单煎、群煎晾晒后的饮片,在颜色、气味、质地等方面有一定差异.结论 应在药品采购环节把好质量关,杜绝劣材混入,从而保证临床疗效.

    作者:顾秀琰;苏世江;杨小源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口腔颌面外科进修医师的培训现状与思考

    总结我院颌面外科24年的临床培训经验,通过分析进修医师特点,结合下级医院培养计划和人才需求,从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医患沟通能力等方面重点培养,为各级医院培养高素质的口腔颌面外科医师.

    作者:陈睿;李雯娟;李雅冬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甘南州医疗卫生专业人才队伍现状及建设思路探析

    医疗卫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推动因素,也是反映某一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通过亲自走访、致电致函问询、查阅档案资料等方法,完整收集、整理当前甘南州七县一市医疗卫生专业人才队伍相关资料数据,对其进行科学统计和深入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甘南州医疗卫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思路.

    作者:赵春桃;王宇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北京市助理全科医师临床培训基地的现状与思考

    就北京市助理全科医师培训现状和培训开展一年来面临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对策,以期改进培训工作,提高培训质量.

    作者:陈静;王艳荣;柴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企业医院改制模式探索与分析

    对金川集团公司职工医院改制模式进行探索、分析,对比改制前后医院经营效益,为企业医院改制提供思路.

    作者:陆娟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难点及对策初探

    本文介绍我国毕业后医学教育的现状,分析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必要性以及在上海市构建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指出培训对象、培训内容、考核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作者:常春康;宋陆茜 刊期: 2014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