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力品;张勇;于艳芳;安津平;王培培;焦丽艳
本文介绍我国毕业后医学教育的现状,分析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必要性以及在上海市构建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指出培训对象、培训内容、考核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作者:常春康;宋陆茜 刊期: 2014年第19期
基于医学专业认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面改革的中心问题,是处理医学人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理论教学方面,教师要提炼教学内容进行精讲,充分运用苏格拉底“接生术”,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学生自主学习方面,教师要提供适宜的阅读书目,要“真”导,并要求学生“真”学;实践教学方面,要实现医学人文实践与思想政治实践的有机结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作者:王华生 刊期: 2014年第19期
传统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存在评价内容单一、方法简单,不能充分反映工学结合模式下院校合作教学质量,不能及时反馈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有效反映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护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效果等问题.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从质量监控的目标、内容,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完善.
作者:徐益荣;夏立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同步模拟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可行性.方法 将我校2012级护理专业180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0名.根据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大纲,结合实训内容、学时等实际情况,选出部分实践项目,实验组采用同步模拟教学法进行教学,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 实验组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同步模拟教学法能显著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学习效率,适用于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
作者:要雪晴;陈春燕;师艳萍;史小慧 刊期: 2014年第19期
探讨我国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并就其目标定位、专业领域、课程体系、导师、培养基地等方面提出建议.
作者:朱志军;白娟;张楠楠;蒋亚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应用QQ群辅助药理学理论教学,可促进师生互动交流,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参与性、提高教师素质,实现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毛讯 刊期: 2014年第19期
对庆阳市基层医院2003-2012年妇产科发生的医疗事故进行归类分析、总结后提出对策:要降低基层医院妇产科医疗事故,必须提高基层医院妇产科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加强其职业道德及法律意识建设,完善医院妇产科硬件建设,优化工作流程,健全相关制度,做好宣传工作,增进群众对医院及妇产科工作的了解,促进医患双方相互理解.
作者:赵仍萍 刊期: 2014年第19期
调查我校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倦怠总体状况和特点,寻找导致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倦怠的关键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保静;吴佳璊;杨爱萍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我校实习护生在临床护理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对护生临床护理操作中的能力表现进行排序.结果 护生在临床护理操作中表现较强的为注重礼仪,表现一般的依次为规范操作能力、操作中相关理论知识掌握、标准预防意识、心理素质和应急能力、无菌观念、灵活应变能力、关心患者和指导患者配合能力、整体观念、法律意识、动作协调能力、应用护理程序能力.结论 解决护生在临床护理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爱芸 刊期: 2014年第19期
为增强学生对妇产科护理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在讲授理论知识时,教师使用趣闻导语使知识趣味化,承上启下,激发学生好奇心,收到预期效果.
作者:邓彩霞;曹磊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周期中可疑受精障碍患者采用早期补救性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和部分卵母细胞单精子卵胞浆内显微注射(Half-ICSI)授精,比较两种不同授精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在我院进行IVF-ET治疗的患者,对可疑受精障碍者采用早期补救性ICSI和Half-ICSI授精,比较两种授精方式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探讨两种授精方式在可疑受精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早期补救性ICSI组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可利用胚胎率以及优质胚胎率明显较Half-ICSI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在卵裂率、正常卵裂率、胚胎种植率以及临床妊娠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早期补救性ICSI组临床妊娠率较Half-ICSI组高4.11%.结论 IVF-ET常规授精失败后行早期补救性ICSI可明显提高受精率,是可疑受精障碍患者的佳授精方式.
作者:王琰;王志强;柴三明;倪亚莉;安锦霞;冯帆 刊期: 2014年第19期
分析口腔内科临床带教质量影响因素,提出提高临床带教质量的相关措施.
作者:朱燕燕;李志强 刊期: 2014年第19期
分析目前高职高专病理学实验教学现状,提出在病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提高病理学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雷雨广 刊期: 2014年第19期
为提高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以美容行业岗位要求为导向,建立实践技能考核评价体系并进行实践[1],通过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找出教学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以便今后改进.以美容行业岗位要求为导向进行技能考核,能全面反映教学情况,调动师生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岗位适应能力.
作者:刘波 刊期: 2014年第19期
对金川集团公司职工医院改制模式进行探索、分析,对比改制前后医院经营效益,为企业医院改制提供思路.
作者:陆娟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评价张掖市消除麻疹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方法 2013年张掖市实施麻疹类疫苗免疫接种、接种证查验、接种率调查、血清学检测等一系列麻疹防控措施.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2013年张掖市共报告疑似麻疹27例,血清学确诊1例,报告发病率为0.83/100万;排除26例,排除病例报告发病率为2.16/10万.甘州区、民乐县、山丹县8月龄~4岁儿童集中查漏补种225人,补种率99.12%;六县区一年级小学生麻腮风疫苗接种13 041人,接种率为98.97%.春秋两季共查验新入托、入学儿童56 161名,查出麻疹类疫苗漏种193剂次,补种191剂次,补种率为98.96%,春季补种68剂次,秋季补种123剂次.免疫规划接种率调查,共调查56个乡镇280个行政村2~3岁儿童2 352名,麻风疫苗接种2 342人、接种率为99.57%,麻腮风疫苗接种2 311人、接种率为98.26%.结论 麻疹监测系统敏感性还需提高,今后要继续加强接种质量、查漏补种及接种证查验工作.
作者:郝建华;贺荣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民族地区护理师资队伍建设模式.方法以我院为研究对象,通过内招、外引等途径增加护理教师数量,采取多种培训方式提高其综合素质.结果经过5年的建设,我院护理师资队伍结构得以优化,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结论院内培训是民族地区护理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作者:何兰燕;李凤玲 刊期: 2014年第19期
为培养优秀的妇儿护理人才,对实训模式进行探讨与实践.改革后的训练模式备受学生欢迎,学生成绩明显提升,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作者:刘冬妍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人口生存质量提升,现代医疗行业对高等医药学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药物毒理学实验教学对医药专业学生合理用药能力培养非常重要.通过精选实验内容、更新实验设备、引进临床案例、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态度、改革实验考核方法、开放实验室等途径推行药物毒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作者:王晓琴;张波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邯郸市社区健康教育人员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邯郸市社区健康教育队伍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邯郸市6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健康教育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社区健康教育人员年龄较轻,主要集中在20~39岁;学历较低,大专占47.1%,中专占46.8%;职称以中级及以下为主,占94.2%,高级职称占5.8%;工作平均年限为(2.86±1.14)年;职业满意度较低,不满意占68.7%;培训率低,仅为30.2%.结论 邯郸市社区健康教育人员年龄较轻,学历、职称不高,职业满意度和培训率均较低,有关部门应改善其工作环境,提高薪酬待遇,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实效,全面提高社区健康教育人员综合素质.
作者:贾力品;张勇;于艳芳;安津平;王培培;焦丽艳 刊期: 2014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