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职院校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丛建乡;邵彩荣

关键词:高职院校, 内部控制体系, 内部监督
摘要:从内部控制的五要素,即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出发,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在新形势下建立科学实用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方法.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中职学校护理专业妇儿护理实训模式改革与实践

    为培养优秀的妇儿护理人才,对实训模式进行探讨与实践.改革后的训练模式备受学生欢迎,学生成绩明显提升,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作者:刘冬妍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浅谈高职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与人文教育的整合

    人文教育是高职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病理学是高职护理专业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在高职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与人文知识有效整合,可以进一步提高护生的人文素养,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作者:王艳霞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技术的临床研究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具有组织相容性好、保留时间长、保护血管、操作简单、易于固定等优点,能充分满足输液、输血等抢救和治疗的需要,在临床上已广泛使用.封管技术是静脉留置针有效应用的重要环节,方法得当,可延长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反之,则可由于局部血栓形成,致使导管堵塞,诱发浅表静脉炎或皮下液体渗漏而破坏血管,影响治疗.我科于2010年1月成立研究小组,对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技术进行改进,经过3年的临床验证,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项目方案设计、操作原理与方法、效果等总结如下.

    作者:石淑慧;吴春莲;石淑磊;付红梅;沈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跨专业选修急救基本知识与技术课程设计

    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的不断深入,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的人才不但要在所从事的行业中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更重要的是服务于社会.在发达国家,具有一定的急救能力[1]已成为公民的基本素质.非护理专业设置急救基本知识与技术课程,对学校和教师都是一个挑战.

    作者:许苏飞;丁建生;杨艺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类公共选修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针对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类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不高的现状,分析其课程特点和意义,从学生、教师、管理学院、学校4方面进行原因探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窦德强;薛磊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提高军校教员任职教育能力的思考

    任职教育应着眼提高培养对象的岗位任职能力,造就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任职教育对军校教员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文中从加强军事理论知识学习、改革教学模式、整合教学内容、建立培训体系、完善评价机制5方面探讨提高军校教员任职教育能力的对策.

    作者:孙芳;王江雁;时兰春;仇艳光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平衡针刺配合氧疗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0月收住的42例肺心病患者,回顾其住院期间的护理经过,总结有效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安全度过急性期,缩短了病程,减轻了病痛.结论 对肺心病患者进行合理治疗,配合全方位的综合护理,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温存庆;马红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高频超声联合钼靶X线检查诊断乳腺癌分析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联合钼靶X线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178例乳腺癌患者的高频超声、钼靶X线检查结果,将两种检查方法及两者联合检查结果分别进行对照分析,比较各自优势.结果高频超声和钼靶X线检查是乳腺影像学检查的“黄金组合”,两者联合可以提高检出率、准确率,降低误诊率及漏诊率.结论高频超声与钼靶X线检查各有优缺点,两者具有互补性,联合检查可提高乳腺癌的病检符合率,降低误诊率及漏诊率.

    作者:吴惠宁;吴秀丽;吴静宁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浅谈中职护理专业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不但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鼓励学生认真钻研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对塑造学生个性,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团结协作品质具有促进作用.特别是中职护理专业,做好班级文化建设对培养优秀护士、提高医护质量、建设校园文化等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张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七年制中医专业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从教学现状、理论教学改革、实验教学改革和教改效果4个方面进行探讨,为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作者:姜泽群;周立华;姜海英;詹秀琴;赵凤鸣;王明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粘滞系数测定误差分析

    用奥氏粘度计测量液体粘度是常用的粘度测量方法之一,但是经常存在较大误差.本文分析该实验中的系统误差和可能的偶然误差,提出减小误差的方法.

    作者:乔庆军;张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高校医学生学习习惯现状分析

    目的 调查高校医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情况,为制定有效促进医学生学习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吉林大学医学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法对400名在校本科医学生进行学习习惯问卷调查. 结果 医学生学习风气较好,不同年级医学生对学习计划的执行态度和学习动机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年级医学生学习主动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增强医学生对学习的重视程度,确立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提高医学生上课出勤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者:孙琳;胡佳月;周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无创测量血压两种仪器及测量血压部位的比较

    目的 探讨两种无创测量血压的仪器所测量血压值的差异性及多功能监护仪(以下简称“监护仪”)袖带缠缚部位不同所测量血压值的差异性.方法 对18位健康人每天上午9~10点连续两天用台式汞柱血压计(以下简称“台式血压计”)测量血压1次,监护仪袖带缠缚于肘窝尺侧肱动脉搏动明显处(部位1)、肘窝上2~3 cm处(部位2)测量血压各两次,比较各次测量值.结果 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平均动脉压的均值,监护仪所测数值大多高于台式血压计,差异有显著性(P<0.05);监护仪袖带缠缚于部位1测得的血压值与缠缚于部位2测得的血压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监护仪测量的血压值>台式血压计测量的血压值,两者不可相互代替;根据监护仪测量血压的原理,袖带缠缚于部位1为宜.

    作者:谢凤香;申洪娇;朱秀敏;齐伟琴;王春玲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迷你临床演练评量在护理技能考核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迷你临床演练评量在护理技能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8级护理大专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迷你临床演练评量进行实习后期护理技能考核,对照组采用传统考核法.结果 观察组护理技能考核平均成绩和满意度调查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运用迷你临床演练评量有利于提高护生的护理技能操作成绩和师生满意度.

    作者:赵君环;吕晶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医学高职院校护理专业高仿真模拟人应用调查

    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高仿真模拟人在护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分析高仿真模拟人的应用水平和使用效率,为护理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廖海涛;常维纬;卢孟密;韦义萍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妇产科护理学》部分章节应用导语的教学体会

    为增强学生对妇产科护理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在讲授理论知识时,教师使用趣闻导语使知识趣味化,承上启下,激发学生好奇心,收到预期效果.

    作者:邓彩霞;曹磊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辽宁财贸学院健美操课程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全面了解辽宁财贸学院健美操课程开展程度,进一步明确健美操课程的开设、师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健美操课程改革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作者:吴丹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护理程序与ESP教学理念结合在护理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针对护理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基本情况,改革我校护理专业英语方向护理英语教学方法,旨在通过教学方法改革,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通过护理程序与ESP教学理念结合教学方法的实施,培养学生对护理英语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

    作者:金道欣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493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某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和抗菌药物使用现状,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对2013年5月30日0:00-24:00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的患者,不包括当天新入院患者.由专职人员对数据进行手工统计和计算机汇总、分析.结果 全院应查患者493例,实查489例,实查率为99.2%.医院感染8例,医院感染现患率1.6%;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为0.0%;使用抗菌药物者210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2.9%,其中预防性用药58例(占27.6%),治疗性用药139例(占66.2%),预防+治疗用药13例(占6.2%);一联用药184例(占87.6%),二联用药26例(占12.4%),无三联用药;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者病原学标本送检55例,送检率为36.2%.结论 现患率调查基本能反映医院感染实际情况,应加强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提高病原学标本送检率,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黄巧平;县龙龙;沙爱娜;王强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张掖市2013年消除麻疹防控措施评价

    目的 评价张掖市消除麻疹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方法 2013年张掖市实施麻疹类疫苗免疫接种、接种证查验、接种率调查、血清学检测等一系列麻疹防控措施.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2013年张掖市共报告疑似麻疹27例,血清学确诊1例,报告发病率为0.83/100万;排除26例,排除病例报告发病率为2.16/10万.甘州区、民乐县、山丹县8月龄~4岁儿童集中查漏补种225人,补种率99.12%;六县区一年级小学生麻腮风疫苗接种13 041人,接种率为98.97%.春秋两季共查验新入托、入学儿童56 161名,查出麻疹类疫苗漏种193剂次,补种191剂次,补种率为98.96%,春季补种68剂次,秋季补种123剂次.免疫规划接种率调查,共调查56个乡镇280个行政村2~3岁儿童2 352名,麻风疫苗接种2 342人、接种率为99.57%,麻腮风疫苗接种2 311人、接种率为98.26%.结论 麻疹监测系统敏感性还需提高,今后要继续加强接种质量、查漏补种及接种证查验工作.

    作者:郝建华;贺荣 刊期: 2014年第19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