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桃;王宇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CCU护士心脏除颤仪操作能力中的作用.方法 成立品管圈,通过现状调查、原因分析、设定目标、制订对策、对策实施、效果检查及巩固等程序,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 品管圈活动显著提高了圈员的团队意识、专业知识水平、责任心等.结论 工作中恰当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提高护士心脏除颤仪操作水平,为挽救患者生命争取更多时间.
作者:马慧;粱燕;胡晔;韩霞;周静;陶娜娜;辛金亮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人口生存质量提升,现代医疗行业对高等医药学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药物毒理学实验教学对医药专业学生合理用药能力培养非常重要.通过精选实验内容、更新实验设备、引进临床案例、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态度、改革实验考核方法、开放实验室等途径推行药物毒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作者:王晓琴;张波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巴戟天对大鼠抗运动性疲劳能力及脑组织自由基的影响.方法 以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为模型,将55只49 d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静止对照组(C组),运动对照组(T组),运动ig低剂量巴戟天组(TML组),运动ig中剂量巴戟天组(TMM组),运动ig高剂量巴戟天组(TMH组),每组10只.采用专业灌胃器每天ig 1次.低、中、高剂量巴戟组ig剂量分别为4g/(kg·d)、8 g/(kg·d)、12 g/(kg·d),ig量为5 ml/kg,C和T组ig等量生理盐水.4周力竭游泳训练.末次训练后24 h,测定体重、力竭游泳时间及脑组织中丙二醛(MDA)等相关指标.结果 TM各组体重大于T组(P<0.05),力竭游泳时间均长于T组(P<0.01),TM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力竭游泳导致大鼠脑组织中MDA含量显著升高,但TM各组明显低于T组(P<0.01);SOD、GSH-Px活性显著下降,但TM各组GSH-Px明显高于T组(P<0.01);TM各组间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巴戟天能够提高脑组织抗氧化酶活性,从而抑制大强度力竭运动造成的脑组织氧化损伤,延缓疲劳.
作者:崔笑梅;曹建民;周海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高职护理专业生物化学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大有益处,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难免遇到许多问题.本文就生物化学双语教学谈一些体会,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作者:黄洪柯 刊期: 2014年第19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采用手术治疗,效果很不理想.我院骨科2008年3月至2014年3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88例,171例痊愈,10例显效,7例治疗效果不佳.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滕建国;牛萍;巩新全;王晓燕;董丽;魏兴霞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对中药饮片煎煮前后的性状进行鉴别,为临床选用高品质的药材提供依据.方法 以《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实施细则》要求对饮片进行煎煮,对煎煮前后的饮片用眼观、手摸、鼻闻、口尝等方法从形、色、气味、大小、质地、断面特征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原药材与单煎、群煎晾晒后的饮片,在颜色、气味、质地等方面有一定差异.结论 应在药品采购环节把好质量关,杜绝劣材混入,从而保证临床疗效.
作者:顾秀琰;苏世江;杨小源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体外排痰机与手工叩背排痰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2例需要排痰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用体外排痰机排痰,B组用传统的手工叩背法排痰.结果A组患者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喘息缓解时间,呼吸频率,无创辅助通气时间均少于B组(P<0.05).结论体外排痰机临床疗效优于传统手工叩背排痰法.
作者:赵银花 刊期: 2014年第19期
在文献检索及专家咨询的基础上确定护生实践能力的内涵和评价内容,把各种能力作为评价指标,构建基本技能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作者:曹姣玲;朱前进;孙建勋;张彦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是生物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内容丰富,知识量大.绪论课是教学中的第一课,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着重要作用.笔者结合教学经验从发现、激发、保持、深化以及延伸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对绪论课的教学作探讨.
作者:刘娟 刊期: 2014年第19期
应用穿刺人模型进行腹腔穿刺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已经在国内大多数医学院校中开展并取得较满意的效果.这种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教学观念及思维方法,但其教学形式仍需不断摸索与改进.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改进穿刺人模型在腹腔穿刺教学中的应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郭佳念;林漫鹏 刊期: 2014年第19期
医学各个学科与分子生物学正在广泛地进行交叉和渗透,形成一些交叉学科,如分子诊断学、分子病理学、分子病毒学、分子药理学等,大大促进了医学的发展.本文主要介绍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一些应用及发展趋势.
作者:胡原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Seminar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校2011级成人高职学生96人随机分为对照班和实验班,每班各48人,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和Seminar教学法进行教学.结果 实验班内科护理学期末考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班(P<0.05);80.43%~91.30%的学生认为Seminar教学法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语言表达、人际交往与沟通、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启发思维和扩展知识面,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结论 Seminar教学法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及科研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能提高内科护理学教学质量.
作者:谭晓虹;杜心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的不断深入,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的人才不但要在所从事的行业中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更重要的是服务于社会.在发达国家,具有一定的急救能力[1]已成为公民的基本素质.非护理专业设置急救基本知识与技术课程,对学校和教师都是一个挑战.
作者:许苏飞;丁建生;杨艺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通过外周静脉血常规指数监测结合身体质量指数(BMI)综合评价在校大学生营养状况,为针对性改善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普查平凉市某医学专科学校一、二年级1 874例外周静脉血常规,计算异常率;同步测量身高、体重,计算BMI;对照相应标准综合评价其营养状况.结果 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b)变化呈平行关系,有42例低于参考值,异常率达2.24%,其中男生5例,女生37例,男女生贫血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小板计数(PLT)低于参考值的仅有2例,均为女生,占0.11%;BMI异常率为4.48%(低于BMI下限76例,超过BMI上限8例),营养不良与过剩现象并存,男女生异常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该校大学生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贫血,营养改善策略应在重视增加铁、维生素C等食物来源营养素的同时关注摄入过剩问题,女生营养状况更应引起关注.可通过针对性的营养教育,改变大学生不良饮食行为,同时注重学校集中供餐的合理营养搭配.
作者:张强;张格祥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了解其缺乏的程度及相关因素,用于临床健康指导.方法 选择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81例,以本院48例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将患者组以糖化血红蛋白7%为分界点分为A组(血糖控制良好组)与B组(血糖控制不良组);以年龄60岁为界点分为中青年组及老年组,并以春夏季节检测分为两组.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组的25羟维生素D水平为(11.66±6.90) ng/ml,较对照组的(14.69±3.54) ng/ml明显下降(P<0.05);B组的25羟维生素D水平为(9.44±4.19) ng/ml,低于A组的(14.59±8.56) ng/ml(P<0.05);青中年组及老年组的25羟维生素D水平分别为(13.12±8.53) ng/ml、(10.24士5.77)ng/ml,随年龄增大而降低(P<0.05);春季检测组25羟维生素D水平为(11.03±3.28) ng/ml,低于夏季检测组的(13.52±4.56) ng/ml(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维生素D缺乏,年龄大、血糖控制差、日照时间短与维生素D缺乏相关.
作者:何军儒;丁菊香;袁艳丽;陈庆华;殷春;盛永齐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临床路径教学法在新护士临床带教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将69名新护士分为两组,实验组实行临床路径教学法,对照组实行传统教学法,实施一定时间后,对两组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实验组各项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医生、护士、患者对实验组的满意度及实验组对带教方法、带教教师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路径教学法能提高新护士临床带教效果.
作者:王淑萍;殷春莲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具有组织相容性好、保留时间长、保护血管、操作简单、易于固定等优点,能充分满足输液、输血等抢救和治疗的需要,在临床上已广泛使用.封管技术是静脉留置针有效应用的重要环节,方法得当,可延长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反之,则可由于局部血栓形成,致使导管堵塞,诱发浅表静脉炎或皮下液体渗漏而破坏血管,影响治疗.我科于2010年1月成立研究小组,对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技术进行改进,经过3年的临床验证,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项目方案设计、操作原理与方法、效果等总结如下.
作者:石淑慧;吴春莲;石淑磊;付红梅;沈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为了提高病理学理论教学质量,分析2008-2010级五年制临床医学、精神医学、预防医学、护理专业病理学试卷,并对不同专业医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试卷难度适中,区分度较好,较全面、客观地评价了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程度;不同专业医学生对教学总体上较满意,但需针对专业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实验条件,以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
作者:宋希元;燕春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 调查高校医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情况,为制定有效促进医学生学习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吉林大学医学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法对400名在校本科医学生进行学习习惯问卷调查. 结果 医学生学习风气较好,不同年级医学生对学习计划的执行态度和学习动机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年级医学生学习主动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增强医学生对学习的重视程度,确立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提高医学生上课出勤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者:孙琳;胡佳月;周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医疗卫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推动因素,也是反映某一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通过亲自走访、致电致函问询、查阅档案资料等方法,完整收集、整理当前甘南州七县一市医疗卫生专业人才队伍相关资料数据,对其进行科学统计和深入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甘南州医疗卫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思路.
作者:赵春桃;王宇 刊期: 2014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