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校教师学习惰性的成因与对策

高素珍;吴照明

关键词:高校教师, 学习惰性, 成因, 对策
摘要:学习惰性作为一种常见的负性学习状态,在高校教师中普遍存在,不仅影响高校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提高,而且影响高等教育的质量.对高校教师学习惰性的成因与对策进行分析,为高校教师克服学习惰性、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供参考.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中职护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需求调查与分析

    职业生涯规划是中职护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1].目前,社会对护理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化,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引导中职护生顺利就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合理规划职业生涯等方面显得至关重要.本研究对中职护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为学校进一步改进职业生涯课程提供参考,现介绍如下.

    作者:黎兰;石镁虹;代凤玲;鞠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探讨医院药房药学专业实习生沟通能力的培养

    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医闹”现象成为各级医疗机构和医学教育单位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如何减少医院药房药师与患者的冲突及纠纷,构建和谐药患关系已成为一项紧迫任务.强化药师与患者的沟通,特别是从学校教育入手,加强药学专业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这是构建和谐药患关系的有效途径之一.

    作者:杜卓;余巧;潘昕;钟琳;欧冰;卢建;周娜;叶泉英;聂鑫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604份学生评教问卷调查分析——高职高专教师教学质量评价

    学生评教作为教学质量监控评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现将高职高专604份学生评教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意见及建议.

    作者:周平;张融;姜英虹;官文焕;李明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平凉市青少年学生单纯性近视及配镜情况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科技的发展,电脑、电视、手机等被广泛使用,近视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期,近视度数仍在不断发展的广大儿童与青少年学生,配戴眼镜是目前公认的为安全的近视矫正措施.我国大约有3亿人配戴眼镜,但眼镜与处方的不合格率却达85%[1].为了解平凉市青少年近视学生的单纯性近视及配镜状况,为青少年学生近视状况的改善和近视预防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笔者对平凉市598名学生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作者:贺海英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把职业技能竞赛引入护理学实训教学的探讨

    目的 探讨把护理职业技能竞赛引入中职护理实训教学所起的作用.方法 对中职护理专业学生采用竞赛教学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分别担任竞赛者(护士)、病人、评委,教师担任总评委.结果 竞赛教学法可使学生学到专业发展的前沿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自觉性;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增强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有助于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结论 竞赛教学法是符合培养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一种现代教学模式.

    作者:黄爱兰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肝移植供肝来源的现状与进展

    1 活体肝移植1988年12月巴西的Raia等[1]开展了世界首例儿童活体肝移植(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LDLT),1997年Lo等[2]首次报告了1例成人明右半肝进行的琳肝移植(Aduh-to-Aduh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A-ALDLT).进入21世纪,活体肝移植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迅猛发展.在我国,活体肝移植的数量逐年增加,据CLTR(中国肝移植注册项目)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6月,国内共完成1 400余例活体肝移植,活体肝移植技术日趋成熟.

    作者:李云山;邴强;龚静;周文君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中职分析化学实训课与计算机应用一体化教学的实验性研究

    中等医学检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操作基本功扎实、能为临床医师提供诊断信息服务的应用型检验技师.随着检验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用计算机处理有关数据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学生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为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现代化信息管理意识,我们开展了实训课与计算机应用一体化教学的教改研究,将计算机中的Excel电子表格软件应用于检验专业分析化学的实验教学中.现依据科研设计程序,对这一教改的效果进行了实验性研究,介绍如下.

    作者:王虎;杨蓉;韦敏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医学院校中食品工艺学课程改革探索

    根据食品工艺学课程的特点,结合企业工作岗位群,从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和改革实验教学等方面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课程改革结果表明,改革课程教学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作者:赵永敢;张臻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以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理念为导向建立学校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渠道

    以教育部对齐齐哈尔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实地考察为契机,总结建立学校与学生交流沟通渠道的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

    作者:辛丹;张晓杰;罗庆东;崔光成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以赛促教 以赛促学——我校参加201 3年度全国涉外护理专业技能大赛的回顾与反思

    以我校参加2013年度全国涉外护理专业技能大赛为切入点,从客观、主观两方面分析本次比赛失利的原因.通过对此次大赛的回顾与反思,从学生、教师、学校3个方面对如何加强实践性英语教学环节、促进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加快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进行探讨.

    作者:王丽娟;梁瑾;保静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人体解剖学图片库的建设与应用

    利用高分辨率数码相机将精制人体解剖标本拍摄成数码图像,通过筛选、处理、归纳分类建成人体解剖学图片库,图片可应用于CAI教学、网络课程建设、学生自主学习、陈列标本说明和标本结构考核等方面.

    作者:田金玉;张雪川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EDTA溶液标定实验的改进

    EDTA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是中等卫生职业学校药剂专业分析化学学科中有关配位滴定的一个重要实验.根据教材要求,实验中需要用到10%的氨水和氨-氯化铵缓冲溶液,这使实验室被氨气污染严重,对师生的身体健康有不良影响.在不影响实验结果的前提下,用更换试剂法对实验进行改进,可有效避免实验室污染,达到化学实验“绿色化”的目的.

    作者:丁宇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中职护生实习前强化外科护理技能实训的方法及效果

    目的 了解中职护生实训前强化外科护理技能的效果,为提高中职护生实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方法 根据临床要求制订强化实训标准,对实验组护生进行实习前训练,并和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比对照组的技能考核成绩高(P<0.01),一些基本操作用时短(P<0.05).结论 对中职护生实习前的技能进行强化,可以巩固护生的基础技能操作,还可以提高护生适应临床的能力.

    作者:赵开建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讨论式自评法在骨伤科实习生出科考核中的应用初探

    医学生临床实习是职业教育中的关键环节,也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节点,历来受到教学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如何评估学生的实习效果,发现临床带教过程中的不足与缺陷,出科考核是临床教研室常采用的方式.常规的出科考核多以闭卷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为主,考教分离,缺乏新意.学生“填鸭式”地背诵、记忆使得临床考核流于形式,失去本质意义.我科在近年来的实习生出科考核中采用讨论式自评法考核,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郭彦涛;卢敏;谢心军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生体质状况分析

    通过对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天津医专)19~22岁大学生身体的形态、机能和素质等项目指标的测试,并与2012年、2013年天津市大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对比,了解天津医专大学生在性别、城乡和年龄等方面的差异,为指导医学院校体育教学及课外锻炼提供可靠依据.开展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调研是关系到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人才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工作,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宏观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医学院校学生具有体育课学制时间短(1-1.5年)、学时数少(天津医专三年制学生体育总学时数约为72学时)、生活规律性差(前期课程紧,学习负担较重;后期临床实习,生活没有规律)的特点,且目前对医学专科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专门性研究甚少.

    作者:齐贵军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我校学生对护理专业基础课程缺乏兴趣的反思

    兴趣是好的老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是教育者研究的课题.对我校1 32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程的兴趣不高,厌学情绪明显.试从学生、教师及评价体系等视角探求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的原因,拟提出相关建议,力求提高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程的兴趣,这也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护理人员,满足社会需要”培养目标的迫切所在.

    作者:方薇薇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运用案例教学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长期以来,教学方法单一、缺少社会实践环节、理论与实践脱节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中存在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在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大背景下,开展实践育人创新研究,实现思想政治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成为新时期、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面临的重要任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之一,其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质和法律素质.

    作者:潘春丽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加强病案质量控制 防范医疗纠纷

    病案是记录患者健康状况的文件资料,是医疗事故或医疗过错确定和责任划分的主要依据.病案质量是病案赖以生存的根本,病案质量缺陷易引发医疗纠纷.医务人员应重视病案书写,提高病案质量,防范医疗纠纷.

    作者:赵晓蓉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PBL+LBL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教学中的应用

    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是以教师为中心,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完成特定教学内容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其特点是教师口授、板书,学生耳听、笔记[1].1969年,加拿大的麦克玛斯特大学医学院试行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被称为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2],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典型教学方法,在于使学生通过辩证思维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3].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原西安医科大学在1986年开始引入PBL教学法,随后一些医学院校也跟进试行.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教育体制及医学生知识结构、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严重影响了PBL教学法在国内医学院校的实施效果与发展速度[4].

    作者:苏亚民;耿海华;潘闽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形成性评价在牙体雕刻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牙体雕刻实训教学和考核中应用形成性评价的效果.方法 对我校口腔修复工艺专业两个班学生牙体雕刻实训教学效果进行对比研究.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教学和考核方法;试点班在教学和考核中实施形成性评价方法.通过3个方面说明形成性评价在牙体雕刻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1)比较两班学生的实训总评成绩;(2)比较两班学生参加我校牙体雕刻技能比赛的结果;(3)对试点班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意见问卷调查.结果 试点班牙体雕刻实训总评成绩和牙体雕刻技能比赛结果优于对照班(P<0.05).试点班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可和支持形成性评价体系.结论 形成性评价有利于提高牙体雕刻实训教学的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对牙体外形的掌握和牙体雕刻技能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

    作者:马晓丽;罗亚莉;王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