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书信;韦干飞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许多心血管患者终要经历的阶段.治疗CHF的目的为纠正和改善血流动力学障碍,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延长寿命.
作者:潘广杰;金军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我院1995-01~2004-12共收治350例非霍杰金氏淋巴瘤(NHL)患者,其中感染乙肝病毒(HBV) 82例,占23.4%.分析如下.
作者:朱丽英;姬卫国;任萍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我院2001-01~2005-12被误诊的早期无呼吸道症状肺癌病例13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9例,女4例,年龄35~76(平均52.62)岁,误诊时间2周~1 a.其中以骨关节肌肉综合征发病的10例,以眩晕、偏瘫、头痛等神经症状发病的2例,男性乳房肿大发病的1例.
作者:施洪;周晓丹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我科2006-01~2007-05对上颌窦穿刺患者980例采用1%利多卡因黏膜浸润麻醉,疼痛轻且省时.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521例,女459例,年龄8~75岁;首次穿刺590例,2次以上穿刺390例;16号上颌窦穿刺针穿刺860例,穿刺导管针穿刺(5 mm×156 mm)120例.
作者:高峰;王娟芹;董灵芝;张金聚;房少辉 刊期: 2007年第19期
1 病历摘要例1:男,16岁.因劳动时左足不慎被竹茬刺伤,伤口局部反复发作红肿、痛疼、流脓,伤口经久不愈43 d入院.伤后曾在多家医院求治,均诊断为左骰骨骨髓炎,行清创、引流、抗感染处理,无效,故转入我院.查左足肿胀,足底中部有一窦道口,挤压有脓液溢出.拍片示:左骰骨密度不均,疑诊为左骰骨骨髓炎.入院后在连硬外麻下行清创,术中自左骰骨一破口中取出一竹茬约4.5 cm×1.5 cm×1 cm,行清创缝合,术后半个月痊愈出院.
作者:陈良安;怀旭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我们对1995-03~2006-03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与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做一比较,旨在认识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报告如下.
作者:宋芙荣;祐红瑞;宋冠男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我院应用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2004-06~2006-06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患者98例,年龄22~35岁(平均28)岁,妊娠12~34周.临床特点是阴道分泌物增多,有恶臭味,可伴有或不伴有外阴瘙痒或烧灼感、甚至尿痛、尿频等膀胱刺激症状.典型分泌物稀呈灰白色或黄色,均匀一致,稀薄,有时粘附于阴道壁.检查可见外阴湿润,阴道宫颈黏膜充血,分泌物容易从阴道壁拭去.阴道侧壁取分泌物涂片做生理盐水悬滴法镜检,镜下见白细胞满视野,可见线索细胞及球菌,无滴虫、真菌或淋病奈氏菌.
作者:何淑华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缺陷短波单胞菌(Brevundimonas diminuta)为革兰染色阴性短小杆菌,菌落特征为灰白色,中心凸起,边缘不整,似草帽状.我们于近期在1例发热、背部皮肤破溃、糖尿病患者血中培养出缺陷短波单胞菌,并取得治疗成功,分析如下.
作者:樊卫红;王北宁;刘杰;周海峰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对肺结节病合并胸腔积液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45岁.以气短0.5 a为主诉入院,无发热及咳嗽咳痰.查体:神清,消瘦,左锁骨上窝可触及直径约0.6 cm的淋巴结,质硬,活动度良好.右下肺听诊呼吸音弱,余查体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肺功能:FVC 68%,FEV1 46%,FEV1/FVC 61%,DLco 12.7,Dlco 67%.肺CT:双肺门淋巴结肿大,右侧胸腔积液.入院时考虑肺癌伴胸膜转移.为进一步明确诊断,锁骨上淋巴结活检做病理,病理结果提示:淋巴结肉芽肿.查血清SACE:733 U.BALF中细胞总数0.16×106/ml,淋巴细胞19%,CD3 45%,CD4 22%,CD8 20%,CD4/CD8 1.1,BALF中未见肿瘤细胞.经过专家会诊考虑:结节病可能性大.经过强的松30 mg每天一次口服,1周后,气短明显好转,肺CT与前片比较,肺门淋巴结明显缩小,胸腔积液消失.复查血清SACE 480 U.继续口服强的松治疗.
作者:刘敬禹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病理诊断属形态学范畴,常规包括大体标本的肉眼检查及组织切片的显微镜下观察.疾病的发生常具有其各自的形态特征,有经验的病理及临床工作者往往能借助大体观察(巨检)确定或大致确定病变性质(如肿瘤的良恶性等).只重视显微镜下改变,而忽视大体形态,殊不知许多标本,特别是手术切除标本的大体形态和取材部位可直接影响诊断的正确性.
作者:王恩栋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对左颞叶大面积脑梗死合并膀胱癌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69岁.突发失语,表情淡漠10 h入院.不伴恶心呕吐,无抽搐及肢体活动障碍,无大小便失禁.查体:BP 205/115 mm Hg,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晰,心世界向左下扩大,HR 110次/min,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节律不齐,脉短绌,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神志恍惚,双瞳孔等大等园,对光反射灵敏,口角向左侧歪斜,四肢肌张力正常,肌力及深浅感觉检查不能配合,右侧巴氏征阳性.头颅CT检查左颞叶大面积脑梗死.
作者:刘凤阁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对我们γ干扰素辅助治疗复治肺结核近期疗效观察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均为2001-09~2005-09管理的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诊断标准应用1998-08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制定的诊断标准[1].(1)X线胸片及胸部CT证实肺内有浸润性病变或有空洞形成.(2)无糖尿病、矽肺、精神病、癫痫病史,无严重心、肝、肾疾病,非孕妇.按选例标准入选128例中,男88例,女4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4例(肺内空洞41例),男44例,女20例.对照组:64例(肺内空洞39例),男44例,女2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型及临床症状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王守京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对我院1996-04~2006-12肝门部胆管癌45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22~81(平均55.6)岁.按Bismuth临床分型法:Ⅰ型24例(52.7%),Ⅱ型3例(9%),Ⅲa型9例(20%), Ⅲb型2例(3.6%),Ⅳ型7例(14.5%).病理类型:腺癌35例,胆管腺鳞癌10例.
作者:王大铮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表里寒热虚实证中易发生误诊的证型.方法:对3 a中我院中医门诊发现并记录明确的误诊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中错辨虚实证58例(86.6%),错辨寒热证3例(4.5%),错辨表里证6例(9%).结论:虚实证易误诊.
作者:郑兴河;王五杏;韩立燕;杨滨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提高对结核性风湿症的认识.方法:分析28例结核性风湿症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结核性风湿症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疾病有类似之处,极易误诊.本组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1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5例,多形红斑、系统性红斑狼疮3例,皮肌炎1例.予以抗结核治疗6个月~1 a,结核病痊愈.结论:结核性风湿症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在临床实践中,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作者:钱虹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对46,XX男性性别逆转综合征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8岁.因阴茎外观短小,尿道开口位置异常就诊.患儿自生后按男孩抚养,随年龄增长,阴茎及睾丸发育缓慢,患儿不能站立排尿,否则湿裤.患儿目前小学一年级就读,学习成绩中等.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内无类似疾病史.体格检查:男孩外貌,身体瘦长,无颈蹼,无肘外翻.胡须、喉结、乳腺等未见发育.阴茎长度1.5 cm,严重下弯,尿道开口于阴茎根部.双侧睾丸对称,质地坚韧约0.6 cm×0.6 cm×0.6 cm,肛门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血清睾酮为6.0 nmol/L,促黄体生成素1.0 U/L.B超盆腔内未见子宫、卵巢等女性内生殖器.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结果为46,XX.两个X 染色体未见大小及形态差异,未见Y染色体.对该患儿按尿道下裂行一期阴茎伸直、尿道重建术,术中分别取两侧少许睾丸组织做病理,证实为发育不良睾丸组织.现患儿术后0.5 a,随访时见:阴茎成伸直状,尿道开口为龟头正位,阴茎及睾丸体积无明显增长.
作者:高莉娟;张秀辉;赵玉玮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研究纳洛酮对缺氧损伤神经元膜表面AMPA(amino-3-hyoroxy-5-methylisoxazole-4-propionic acid,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口恶唑丙酸)受体在谷氨酸受体第二亚单位(GluR2,glutamic acid receptor 2)表达的影响及其对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取体外培养12 d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建立缺氧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采用流式细胞和双重免疫荧光技术定量观察神经元凋亡数量、胞膜表面GluR2含量变化及纳洛酮的调节作用.结果:纳洛酮可上调缺氧损伤后神经元膜GluR2的含量(P<0.05),减少缺氧诱导的神经元凋亡的数量(P<0.01).结论:纳洛酮通过上调神经元膜表面GluR2含量,减少神经元凋亡,减轻继发性脑损害.
作者:姜利人;陈力学;刘宝松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我院外科1989-08~2006-08行年龄在60岁以上急诊阑尾切除术共452例,术中发现误诊19例,误诊率4%,误诊的原发病有11种,分析如下.
作者:龙崑 刊期: 2007年第19期
面神经炎又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或Bell麻痹.本病比较常见,但家族性面神经炎较为罕见,近笔者遇到一家系5例,现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先证者,女,43岁.来院前1 d着凉后出现右眼闭不严,右口角流涎而来诊.既往史25岁时患一次右侧面神经炎,经针刺口服药物痊愈.既往史:无其他疾病,不嗜烟酒,家庭史阳性,父母非亲近婚配.体检:右额纹消失,右眼裂大,右鼻唇沟变浅,右眼闭合不全,示齿时口角向左歪斜,吹口硝鼓腮时右侧口角漏气,余无异常.血常规正常,血糖正常.头部CT:正常,头部MRI及颅底MRI均正常.肝功正常,经用红外线短波局部照射、激素、营养神经药往返治疗21 d右侧面部表情肌瘫痪恢复正常.
作者:冯淑华;王丽娟 刊期: 2007年第19期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和医学知识的不断普及,人们对病理诊断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对病理诊断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病理制片技术又直接影响病理诊断的准确率,但在病理技术常规工作中要确保做出一张优质的切片并非易事,从标本取材固定、脱水及切片、染色等一系列过程,每一过程都尤为重要,若因操作不规范将会直接影响切片质量,从而延误诊断.因此如何提高病理制片技术已成为病理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
作者:曹晖;胡平;于秀冰 刊期: 200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