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英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锐器伤防护教育的依从性,提高护理人员自我防护的意识.方法 对灵台县人民医院102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在调查的护理人员中,几乎所有护理人员均有次数不同的锐器伤,少的2次,多的13次,有21人回答很多次,其中针刺伤占52.2%,玻璃伤占39.3%,其他刺伤占8.5%.护理人员自身防护意识差.结论 重视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教育,提高锐器伤防护教育依从性,加强管理,使护理人员熟悉规范操作流程,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条件,开发各类先进、安全、价廉的医疗器材.
作者:张晓霞;周访渭;李彧敏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临床血液学检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价值.方法 为顺应现代医学检验学科的发展,结合我校实际,对我校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所开设的临床血液学检测课程教学的整体模式实行改革,改革围绕师资力量、教学手段或方法、教学内容3个方面展开.实施改革1个学期后记录学生本门课程的成绩变化以及教师和学生对改革的态度,并加以对比分析.结果 实施改革后,2012级医学检验专业所有在读学生(研究对象)的学习成绩优秀率比实施改革前的2011级医学检验专业所有在读学生有明显提升(P<0.05),且学生满意率达97.9%.结论 对临床血液学检验课程实施改革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可以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彭淑莹 刊期: 2014年第16期
传统高校学习方式以知识精加工型为主,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产生厌学情绪,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能发挥学生的创新性.知识贯通型学习方式灵活,更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的个性和才能,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高校应该从知识精加工型学习方式向知识贯通型学习方式转变.
作者:冉伟刚 刊期: 2014年第16期
无菌技术是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中常用的基本技能.在临床护理操作中很多技能如各种注射技术、输液技术、导尿技术、换药技术、吸痰技术等都涉及无菌技术及其原则.然而在临床实习中,带教教师经常埋怨实习学生缺乏无菌观念;在校内教学中也发现,学生在无菌技术基本操作的单项考核中尚能较好地执行无菌操作,但在涉及与无菌技术有关的操作时无菌观念却非常淡薄.本文对我校2010级工学结合一体化课改班与对照班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无菌技术基本操作、肌内注射术、密闭式静脉输液术、女病人导尿术的操作考核成绩进行比较,现介绍如下.
作者:马英 刊期: 2014年第16期
外科无菌术是贯穿整个外科学学习和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操作技术.为适应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打破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阐述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特点和实践,并对外科无菌术进行开放式实验教学.
作者:刘艳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结合全科医学的理念、神经病学学科及培训学员特点,探讨更为合理的全科医师岗位培训中神经病学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使全科医师能更好地胜任社区工作.
作者:冯桂波 刊期: 2014年第16期
在护理教育教学中,护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是制订合适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正确评价自己的长处与弱点对于实现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1].为了解不同教育层次护生的自我评价能力,笔者调查了我校2012级三年制中专护生、“2+3”五年制高职护生对学习眼科护理的自我评价,并与教师评价进行对比,对两组护生的评价能力进行了分析,现介绍如下.
作者:马金娇 刊期: 2014年第16期
为了避免在气管及支气管镜检查、气管及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等操作或手术中发生喉痉挛,气管及支气管痉挛及胃内容物反流误吸造成的气道阻塞、反流性肺炎,牙齿脱落,口腔黏膜损伤,保证患者氧供、全麻机械通气及扩大手术或操作的视野,不少专家学者进行了长期研究探索,以便增强该类手术或操作的安全性.我们根据临床实践,研制了食管咽喉双腔封闭通气导管,已获得国家专利,现介绍如下.
作者:脱立雄;王宏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探索药剂学项目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实施方案和教学效果.方法 以实际教学任务为参照,按照药剂学知识点的层次关系,对原来以知识结构体系排列的药剂学课程内容进行重构,构建以职业实践工作过程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药剂学课程体系.以2011级药剂专业01班54名学生为观察组,药剂专业02班56名学生为对照组,分别实施项目化课程教学和常规教学,通过理论与实践能力考核、问卷调查、谈话等方式评价教学改革实践效果.结果 除期中理论考试成绩外,观察组的期末、实习前理论考试成绩和期中、期末、实习前技能考试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常规教学法比较,项目化教学法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自学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技能掌握能力、主动操作意愿、团结协作能力和对实训教学的兴趣(P<0.05).结论 构建项目化课程为主体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并有效实施是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药剂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张志勇;陈华;卢楚霞;李小燕;张贵锋 刊期: 2014年第16期
通过对高职药学学生科研专题实习模式的探索,总结实施经验与成效,倡导不同于本科生的实习定位与实施过程管理,在提高高职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同时,亦有利于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者:黄仁杰 刊期: 2014年第16期
潜水职业风险高,潜水医学在潜水员的职业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教学对象为非医学专业的学生,医学基础知识不足,教学难度大.为提高教学质量,我们采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支架式教学策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于庆华;方剑;黄克纯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校企合作育人在社区健康教育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2级9班和10班必修社区护理导论的88名护生分为两组,9班38人为观察组,10班50人为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合班进行传统的社区健康教育理论授课与校内健康教育实训,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社区健康教育实践1天,包括举办一次社区居民健康教育讲座与办一期健康宣传黑板报.结果 现察组护生理论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生经过社区健康教育实践锻炼后,认为校企合作育人能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健康教育相关的职业能力、增强职业认同感.结论 校企合作育人有利于提高护生的健康教育相关职业能力,培养护生的职业认同感,提高社区护理教学质量.
作者:周刊;董燕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终止妊娠时机对患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孕产妇及其胎儿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46例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孕周终止妊娠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 妊娠终止时间≤孕34周的新生儿窒息率和围生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妊娠终止时间>孕34周的新生儿(P<0.01).妊娠终止时间≥孕37周的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孕35~36周的孕产妇(P<0.05).结论 终止妊娠时机应以孕产妇恢复健康并使新生儿能够存活为目的和原则,综合考虑孕产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对治疗的反应和胎儿的成熟度等.
作者:尚宇翔;王岩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事前干预不合理处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方法 对2011年6月-2013年6月本站门诊药师干预的723张不合理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事前干预的723张处方中,不合理项共747处,通过事前干预,医师接纳建议699处,干预成功率93.57%.结论 通过对不合理处方事前干预,能及时有效地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明显提高医师的合理用药水平,减少因不合理用药而产生的医疗纠纷,保证医疗安全.
作者:牛玉霞 刊期: 2014年第16期
了解是教育的起点,了解和研究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1]《学记》说:“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了解和研究学生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需要系统地、不间断地进行.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班级而言也是一样的.每位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情况、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各有差别,班主任要做到“对症下药”,必须认真了解学生.对于新生而言,突然离开原来熟悉的环境,来到陌生的学校开始新的学习和生活,生理和心理也会有不适应.因此,对新生的管理工作必须细致入微、扎实深入.班主任在新生入学初期就要深入学生,及时全面地了解、研究学生,为班级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2].
作者:柳伟;李艳红 刊期: 2014年第16期
苯妥英又称大伦丁,是一种重要的抗癫痫药,另外还可以用于心律失常、三叉神经痛、轻度高血压等的治疗[1],临床上主要用其钠盐形式——苯妥英钠.苯妥英钠于1908年被德国科学家Heinrich Biltz首次合成[2],他所采用的合成方法至今仍在普遍使用,即在氢氧化钠存在下的二苯基乙二酮与尿素反应[3].目前,在本科实验教学中,苯妥英钠的合成路线通常以苯甲醛为起始原料,在维生素B1的催化下进行安息香缩合得到安息香,然后用三价铁把安息香氧化成二苯基乙二酮,后在氢氧化钠的存在下,二苯基乙二酮与尿素反应得到苯妥英钠.
作者:赵金武;何明华;王晓琴 刊期: 2014年第16期
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主要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能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受时间并显著改善症状,已经成为临床上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础药物[1].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新型的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的拮抗药ARB(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对心力衰竭患者同样可产生有益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提高患者生存率,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2],而联用两药的疗效研究少见报道.
作者:马坚;孙俊;马成祥;马孝武 刊期: 2014年第16期
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Team Based Learning,TBL)是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的一种教学方法,在病理学实验教学实际应用过程中优势突出,有利于解决学生在病理学学习中遇到的内容多、抽象、记忆难等问题,有利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知识的衔接.
作者:曹璋;张燕;张骞;刘鲁英;吴淑华;韩艳春 刊期: 2014年第16期
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在现今存在很多问题,如乡村医生队伍人员短缺、水平落后、从业人员生活困难、基础医疗保健资金不足等.农村医学专业建设能为基层培养新型的乡村医生,它是关乎大多数国民健康的重大问题,是农村医疗卫生改革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作者:庞红威 刊期: 2014年第16期
临床医学专业专科生的就业能力主要包括3个方面:基本工作能力、专业技能和提高型就业能力.基本工作能力包括阅读、写作、口头表达、外语、计算机、记忆、逻辑等能力;专业技能主要指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熟练的临床技能等;提高型就业能力包括人际(医患)沟通能力、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1].
作者:胡建鹏;辛庆锋;孙有利;黄付春;高功臣 刊期: 2014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