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王方方

关键词:医学英语, 专业词汇, 教学策略
摘要:医学院校的学生在经过两年的大学英语学习后,大部分都能通过英语等级考试,为进入专业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许多学生在学习医学英语时困难重重,特别是在医学专业词汇学习上.这是由医学词汇难读、难拼写、难记,且词汇量大造成的.针对这一现象,笔者采用几种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提高医学词汇记忆效率.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黄蓝”两区生物医药产业人才需求现状与对策研究

    生物医药产业是“黄蓝”两区高新技术重点产业之一,本文针对“黄蓝”两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和人才需求状况进行分析,提出高职院校应紧跟生物医药人才市场需求趋势,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大生物医药类学科建设力度,采取分层、分岗教学等策略,为“黄蓝”两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

    作者:潘莹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高职高专口腔材料学教学模式探讨

    根据高职高专培养目标,结合口腔材料学特点及教学条件,探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发挥口腔材料学在口腔医学中的桥梁作用.

    作者:赵树娟;陈文诺;熊均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关于高职院校教学秘书工作内涵、现状及改进的思考

    高职院校教学秘书是教学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管理的直接执行者,是教务管理部门与系(部)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新时期,教学秘书工作应不断改进,切实做到“理”重于“管”,“做”重于“说”,使管理成效进一步提高.

    作者:周微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内科护理课程开发与实践

    对高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课程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主要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方案、教学方法、课程评价5方面进行改革,并在我院2011级护理专业两个班进行实践,发现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有利于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护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护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作者:万晓燕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胱抑素C、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 了解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4项指标联合检测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 检测85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Hcy、CysC、hsCRP、HbA1c水平和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根据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NA)组、微量蛋白尿(MA)组和临床蛋白尿(CP)组,统计各组UAER、Hcy、CysC、hsCRP、HbA1c水平;以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 T2DM各组Hcy、CysC、hsCRP、HbA1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2DM各组间Hcy、CysC、hsCRP、HbA1c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项检测UAER的阳性率为41.1%,4项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2.4%.结论 T2DM组患者血清Hcy、CysC、hsCRP、HbA1c水平随着UAER的增加而升高,可能与DN的进展有关,与UAER一样,都是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有效指标,各项指标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涛;王一萍;马季;陈莉丽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及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及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以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预防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我院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57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结果 手术部位感染率为1.58%,0分危险指数手术的感染率为0.93%,1分危险指数手术的感染率为3.52%;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00%,以β-内酰胺类为主,占79.97%;预防性用药时间以48~72小时为主,占74.03%;单种用药占97.02%;病原学检查标本送检率为66.67%.分离的细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结论 通过抗菌药物专项治理及剖宫产手术目标性监测干预,使产科医师重视围手术期预防性用药及病原学检查.但仍存在预防性用药时间偏长现象,需进一步干预,缩短术后预防性用药时间.

    作者:李喜梅;张彩萍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通过创设情境、促进合作学习、加强自主学习等教学设计,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将写作主题与现实生活及学生的真实体验有机结合,促进师生、生生之间交流协作,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既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自信和写作兴趣,又能切实有效地促进其写作技巧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作者:宋阳;张颖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护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究

    培养模式是中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瓶颈.我校护理专业构建了“院校结合、理实一体、学训交替、双线并行”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探索和创新校院合作教学模式、构建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实施以行动导向为引颁的教学组织模式和校院共建考核评价体系,实现校院深度合作,凝聚校院集体智慧,彰显合作特色,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校院合作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作者:冯照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大蒜膏治疗幼儿蚊虫叮咬的临床观察

    目的 在大蒜膏对成人蚊虫叮咬患者疗效显著的基础上,观察大蒜膏对幼儿蚊虫叮咬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蚊虫叮咬症状明显的张掖市第一幼儿园患儿499人,随机分为生大蒜治疗组(A组),不接受任何治疗的自愈组(B组),大蒜膏治疗组(C组).观察3组蚊虫叮咬后红肿、瘁痛72 h内缓解情况,验证大蒜膏对幼儿蚊虫叮咬的有效性.随机抽样蚊虫叮咬症状明显的幼儿371人,使用新鲜、放置一月及一年的大蒜膏,观察三者治疗蚊虫叮咬后红肿、痒痛72 h内缓解情况,验证大蒜膏治疗幼儿蚊虫叮咬的稳定性.结果 被蚊虫叮咬的患儿72 h内红肿、痒痛症状缓解情况:A组和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C组与A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3个时段的大蒜膏治疗组治疗效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大蒜膏治疗幼儿蚊虫叮咬有效、稳定,可减少继发性感染,无毒副作用,是治疗幼儿蚊虫叮咬的一种新的止痒消炎选择.

    作者:汪海英;宋玉霞;李芳;闫晓钰;刘刚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例析PBL导学模式及有效性问题——以全科医学教育为例

    PBL导学模式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为重心,以问题谈话为抓手,是教师以谈话启发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问题探讨的教学模式.教师谈话设计和导学技艺决定着PBL导学的有效性.不同的导学言行,引导学生参与的效能有别;不同的谈话导学技艺,启迪学生思考的力度迥异.

    作者:程颍;肖学雷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地方医学高校特色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以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地方医学高校只有在办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人才培养理念,重“德”励“志”,拓“识”强“技”,文化育人,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彰显自身办学特色.

    作者:白治堂;刘潇潇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老年患者安全输血护理体会

    输血是临床上一项重要的抢救和治疗措施,是任何药物都无法替代的治疗手段.由于输血存在一定风险,所以,安全输血是输血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患者安全输血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焦点[1].如何安全有效输血、降低输血风险是老年患者输血护理的关键,正确的护理在安全输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笔者通过多年观察现对老年患者安全输血的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庄秀春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栓剂的制备”教学设计

    药剂学是中职药剂专业二年级学生的专业课,针对中职生逻辑思维差、形象思维较好、学习能力不强、学习不积极等特点,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本文以“栓剂的制备”为例,进行教学设计,从设计思路、教材、学情、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时间分配、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提高药剂学教学质量.

    作者:卢楚霞;杨小莹;张志勇;廖仰平;梁碧岩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扬州市产妇高龄化趋势及对策

    分析产妇高龄化趋势为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阐述扬州市产妇高龄化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张蕾;李晶晶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图示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图示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内科护理教学质量.方法 将2011级93名护理中专学生作为观察组,采用图示教学法进行授课;将2010级90名护理中专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为(88.65±15.86)分,对照组理论考试成绩为(70.98±14.38)分,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u=17.010,P=0.000).结论 图示教学法有效提高了内科护理教学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沈丽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抓住“三点”上好医古文课

    医古文课是中医学的基础课程,其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阅读中医古籍的兴趣,帮助学生积累阅读中医古籍必需的古汉语知识和中医药知识,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上好医古文课可从3方面着手:一是高效完成词汇积累;二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深刻内涵,获取其中的文献信息;三是与学科发展相结合,增强课程的科研性.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作业,促使学生从被动填鸭式学习转变为主动研究性学习,激发其科研兴趣.

    作者:李计筹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护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护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与其接受护理带教及培训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我省两所护理学校共300名在读及近5年毕业护生进行调查,分析比较低龄护士、高龄护士、护理毕业生及处于不同教育阶段的护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相对低年级护生,高年级护生对护理培训及工作更为不满意,一年级护生满意度高,而三年级护生低.大部分三年级护生及护理毕业生认为护理教育对今后的护理工作起到部分作用,他们更注重临床带教及培训的数量与质量.结论 医疗环境及护理带教和培训直接影响护生的教育质量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因此,在医疗师资紧缺的背景下提高护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非常重要.

    作者:何文娟;林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内科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从病例导入式教学法的基本概念,在内科学理论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具体实施以及应用体会等方面进行阐述,探讨其对医学生临床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作者:蒋炜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了解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与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5例胃癌组织、15例癌旁正常组织和18例中-重度异型增生胃黏膜组织中HDAC6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HDAC6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52.0%)显著高于正常(0.0%)或中-重度异型增生组织(22.2%),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并且HDAC6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均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HDAC6在胃癌组织中过表达,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以及浸润和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作者:李光明;李能莲;张岭漪;王亮;赵睿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项目教学法在护理专业化学教学中的尝试

    为解决护理专业化学课时少、内容多的难题,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护理专业化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及其综合素质.

    作者:曲丽雯;赵广龙;徐路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