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晓燕
针对目前校企合作处于低层次、保障机制不完备现象,从政策、制度、文化、组织机构、合作协议等方面就如何保证校企合作深度运行进行系统阐述,力求建立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外部运行机制,保证企业、学校双方长期合作、互利共赢.
作者:张海燕;王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将动物器官应用于中职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不仅能弥补实物标本的不足,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王朴;王燕虹;赵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本文在总结学生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新形势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现状进行分析,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高职学生管理模式,提出“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新思路,以促进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改革与创新.
作者:赵海善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输血是临床上一项重要的抢救和治疗措施,是任何药物都无法替代的治疗手段.由于输血存在一定风险,所以,安全输血是输血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患者安全输血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焦点[1].如何安全有效输血、降低输血风险是老年患者输血护理的关键,正确的护理在安全输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笔者通过多年观察现对老年患者安全输血的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庄秀春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本文从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意义、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探索及个性化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3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吴丽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法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通过对“乳腺癌患者的护理”这一具体内容的教学设计探讨任务驱动法在外科护理学中的应用.
作者:朱微微 刊期: 2014年第13期
PBL导学模式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为重心,以问题谈话为抓手,是教师以谈话启发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问题探讨的教学模式.教师谈话设计和导学技艺决定着PBL导学的有效性.不同的导学言行,引导学生参与的效能有别;不同的谈话导学技艺,启迪学生思考的力度迥异.
作者:程颍;肖学雷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根据高职高专培养目标,结合口腔材料学特点及教学条件,探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发挥口腔材料学在口腔医学中的桥梁作用.
作者:赵树娟;陈文诺;熊均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高职院校教学秘书是教学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管理的直接执行者,是教务管理部门与系(部)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新时期,教学秘书工作应不断改进,切实做到“理”重于“管”,“做”重于“说”,使管理成效进一步提高.
作者:周微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中职学校护理兼职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对平凉市工专和灵台县职业中专近6年30名护理兼职教师的教学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兼职教师在中职护理教学中存在多方面问题.结论 针对存在问题,从学校、兼职教师及医院3方面采取措施,以发挥护理兼职教师的作用,提高中职学校护理教学水平.
作者:孙亚萍;徐红霞;郭炳蔚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为提高学生执业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中职学校应不断推进护理教学改革[1],以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2],构建护理教学新理念,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作者:万函 刊期: 2014年第13期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实际效果来看,教学方法滞后是制约教学效果提升的主要瓶颈,因此,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效果的关键.
作者:张冬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药物化学是药剂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具有内容多、交叉性强、发展快等特点.中职生化学基础差,学习难度较大.笔者总结药物化学教学经验,从目标确定、兴趣培养、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入手,尝试提高中职生药物化学学习效率,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药物化学知识.
作者:徐晓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1 病例患者,男,48岁,因反复心前区疼痛两年余,加重一周入院.患者于两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心前区疼痛,与活动及体位无明显关系,发作时疼痛向腰背部放射,伴胸闷、气短、全身出冷汗,含速效救心丸后症状可减轻.多次在当地医院诊治,诊断为心绞痛,给予对症治疗后,仍反复发作.入院前—周因心前区疼痛较前发作频繁,为求进一步检查来我院,以“心绞痛”收住入院.
作者:丁涛;戴慧;李利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特点和生源特点出发,教师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采用幽默教学法,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并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学生在这种气氛中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吴东旭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图示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内科护理教学质量.方法 将2011级93名护理中专学生作为观察组,采用图示教学法进行授课;将2010级90名护理中专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为(88.65±15.86)分,对照组理论考试成绩为(70.98±14.38)分,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u=17.010,P=0.000).结论 图示教学法有效提高了内科护理教学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沈丽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医古文课是中医学的基础课程,其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阅读中医古籍的兴趣,帮助学生积累阅读中医古籍必需的古汉语知识和中医药知识,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上好医古文课可从3方面着手:一是高效完成词汇积累;二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深刻内涵,获取其中的文献信息;三是与学科发展相结合,增强课程的科研性.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作业,促使学生从被动填鸭式学习转变为主动研究性学习,激发其科研兴趣.
作者:李计筹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要求班主任具有良好素质、责任感和使命感,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范春红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我院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及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以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预防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我院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57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结果 手术部位感染率为1.58%,0分危险指数手术的感染率为0.93%,1分危险指数手术的感染率为3.52%;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00%,以β-内酰胺类为主,占79.97%;预防性用药时间以48~72小时为主,占74.03%;单种用药占97.02%;病原学检查标本送检率为66.67%.分离的细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结论 通过抗菌药物专项治理及剖宫产手术目标性监测干预,使产科医师重视围手术期预防性用药及病原学检查.但仍存在预防性用药时间偏长现象,需进一步干预,缩短术后预防性用药时间.
作者:李喜梅;张彩萍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从病例导入式教学法的基本概念,在内科学理论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具体实施以及应用体会等方面进行阐述,探讨其对医学生临床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作者:蒋炜 刊期: 201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