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应用标准化病人辅助农村医学专业学生儿科学实习前强化培训效果.方法 在我校农村医学专业学生儿科学实习前强化培训中,应用标准化病人辅助教学,由带教教师根据学生诊疗过程评分,培训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认可度.结果 应用标准化病人辅助儿科学教学,能提高学生的业务水平,缓解学生实习前压力,缩短其临床适应时间.结论 应用标准化病人辅助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价值.
作者:曾金莲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药剂学是中职药剂专业二年级学生的专业课,针对中职生逻辑思维差、形象思维较好、学习能力不强、学习不积极等特点,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本文以“栓剂的制备”为例,进行教学设计,从设计思路、教材、学情、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时间分配、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提高药剂学教学质量.
作者:卢楚霞;杨小莹;张志勇;廖仰平;梁碧岩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药物化学是药剂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具有内容多、交叉性强、发展快等特点.中职生化学基础差,学习难度较大.笔者总结药物化学教学经验,从目标确定、兴趣培养、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入手,尝试提高中职生药物化学学习效率,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药物化学知识.
作者:徐晓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信息检索与分析技能(Information Search and Analysis Skills,ISAS)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具体的任务来驱动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总结—提高的过程中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塑造个性.在ISAS教学中,以小组(5人一组)形式完成一项专题报告,从组织、分工、计划到信息检索、组织材料完成文档、展示课题成果等全过程均由学生完成.
作者:刘浩芝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理念指导下,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的教学与原来单纯理论、实践教学有很大区别.本文以牙体解剖与雕刻技术内容为例,尝试进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并在实践后进行教学反思.
作者:王瑛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多学科协作诊治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策略,也是恶性肿瘤诊治中整体观念、全程观念及人文主义观念的体现.因此,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构建多学科协作诊治策略指导下的肿瘤学临床教学模式,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转化型肿瘤学人才.
作者:李斌;肖平;卢景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全面分析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药物化学课程中“局部麻醉药”章节内容,根据专业素养发展需求制定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素质基础、认知能力和教师教学感受,精心设计说课过程,反思该章节授课方法并提出改进设想.
作者:张新忠;粱可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医学院校的学生在经过两年的大学英语学习后,大部分都能通过英语等级考试,为进入专业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许多学生在学习医学英语时困难重重,特别是在医学专业词汇学习上.这是由医学词汇难读、难拼写、难记,且词汇量大造成的.针对这一现象,笔者采用几种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提高医学词汇记忆效率.
作者:王方方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为解决护理专业化学课时少、内容多的难题,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护理专业化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及其综合素质.
作者:曲丽雯;赵广龙;徐路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特点和生源特点出发,教师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采用幽默教学法,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并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学生在这种气氛中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吴东旭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医古文课是中医学的基础课程,其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阅读中医古籍的兴趣,帮助学生积累阅读中医古籍必需的古汉语知识和中医药知识,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上好医古文课可从3方面着手:一是高效完成词汇积累;二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深刻内涵,获取其中的文献信息;三是与学科发展相结合,增强课程的科研性.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作业,促使学生从被动填鸭式学习转变为主动研究性学习,激发其科研兴趣.
作者:李计筹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中职语文课堂戏剧教育是形势所趋,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有效方法.戏剧教育糅合中职语文文学性、实践性、操作性特点,使学生在角色扮演中领悟语言艺术,在虚拟情景中完成自身形象的塑造.
作者:梁培辉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案例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案例库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的基础.案例库建设包括案例素材的征集、审核、加工整理和入库,整个建设过程需要一线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发挥各自特长,以及学校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一定支持.
作者:蔡智慧;林小博;林玲;郑亚萍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根据中专学校实际情况,提出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措施,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为国家培养健康的、合格的后备力量.
作者:王茂磊 刊期: 2014年第13期
通过在心理学基础教学中创设情景,让抽象深奥的心理学知识变得具体而形象易懂,使学生在情景体验中学习心理学知识,了解某种心理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达到教与学的统一,提升教学效果.
作者:沈济人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从病例导入式教学法的基本概念,在内科学理论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具体实施以及应用体会等方面进行阐述,探讨其对医学生临床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作者:蒋炜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课堂导入是教学的重要步骤.有效的课堂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本文介绍课堂导入的基本要求,并列举高职高专医用化学教学中课堂导入的方法.
作者:时惠敏;袁静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护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与其接受护理带教及培训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我省两所护理学校共300名在读及近5年毕业护生进行调查,分析比较低龄护士、高龄护士、护理毕业生及处于不同教育阶段的护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相对低年级护生,高年级护生对护理培训及工作更为不满意,一年级护生满意度高,而三年级护生低.大部分三年级护生及护理毕业生认为护理教育对今后的护理工作起到部分作用,他们更注重临床带教及培训的数量与质量.结论 医疗环境及护理带教和培训直接影响护生的教育质量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因此,在医疗师资紧缺的背景下提高护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非常重要.
作者:何文娟;林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低年级中专护生专业承诺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方法 对某高等专科学校一年级中专护生入学时和学年末分别进行护理专业承诺量表调查,比较不同就读原因对护生专业承诺的影响及不同时期护生专业承诺的差异,分析低年级护生专业承诺的影响因素.结果 护生承诺量表得分入学时为(90.08±17.53)分,学年末为(85.52±13.92)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就读原因护生其专业承诺得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回归分析显示,专业活动类型是预测低年级护生专业承诺的主要因子.结论 中专护生入学时专业承诺水平一般,学年末专业承诺降低,不同就读原因的护生专业承诺不同,受专业活动类型影响.因此,加强低年级中专护生专业承诺需要从就读原因、专业活动类型等方面着手.
作者:朱菊华;吕妃;罗彩凤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我校学生生物安全防护认知情况.方法 对我校三年制中职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对生物安全防护知识了解甚少.结论 应加强生物安全防护知识教育,提升学生整体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作者:贾卯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对骨科医院病原菌结构和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专科医院病原菌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482株,其中球菌100株,占20.75%;杆菌382株,占79.25%.主要致病菌分布密度较大的科室为骨一科、骨二科、手外科、外科、内科、中西骨科,标本来源主要为伤口分泌物、引流物、尿液和痰液.病原菌呈逐年上升趋势,2011年检出97株,2012年检出154株,2013年检出231株.ESBLs占57.03%,MRS占41.44%.结论 在医院日常工作中只有重视医院感染管理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加强手卫生、无菌技术操作和消毒隔离等基础性工作,加大监测督导宣传力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才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作者:阎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足球运动损伤是指从事足球运动对运动者所带来的身体伤害.本文对高校足球选项课学生和足球爱好者的损伤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以期掌握高校足球运动发生损伤的特点及规律,探讨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提出建议,为今后高校体育教学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杨志俊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分析中职护生护理职业能力需求,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高素质护理人才.采用问卷调查法,辅以座谈和开放式访谈法,对我市及乌鲁木齐市5家医院护理人员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基本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研,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依据.
作者:刘爱云;陆宁;谷玉红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人有很多种年龄,包括时间年龄、生物学年龄、心理学年龄、骨骼年龄等.骨骼年龄简称骨龄,是用骨骼生长、发育、成熟和衰老的规律来推断年龄,是人体生物学年龄的重要内容,能准确反映—个人的真实生长时间.确切地讲,一个人身高的增长不仅仅依赖于生理年龄,更依赖骨骼的生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骨骼发育情况直接反映身体发育的成熟度.对我省青少年骨龄与发育特征的研究,可以有效判断青少年生长发育情况,为我省“百年大计”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作者:韩晓东;陈琦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岷县、漳县6.6级地震伤病员收治特征,为将来应对地震救治组织实施提供借鉴.方法 通过全面分析甘肃省岷县、漳县地震医疗救治工作纪实(震后1~14天),现场调研,查阅卫生厅、地震局工作报告以及数据库文献资料,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本次地震伤病员收治特征.结果 甘肃省岷县、漳县6.6级地震伤病员收治有两个高峰期(震后1天和震后4~7天),明显有别于国际地震抢救的“黄金72小时”,这与岷县、漳县等震区的房屋结构、地质特征以及人口特征有关.结论 岷县、漳县地震伤病员收治特征的分析,为将来甘肃省地震救治组织实施提供借鉴,有利于制定适合甘肃省抗震救灾的各项措施,以大程度提高伤病员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张志刚;张彩云;刘健;岳伟岗;刘丽平;李永刚;郭鸿;田金徽;杨克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当前,口腔疾病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活.了解大众对待口腔疾病的态度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对于提高全身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老军营小区中老年居民对待口腔疾病的态度进行调查,剖析消极态度产生的原因及其负面影响,提出改善大众消极态度的措施,帮助大众树立新观念,重视自我口腔卫生保健.
作者:王燕;张晔;张佳;张洁云;朱娟娟;冯顶丽;吴胜桃;赵昫楠;蔺丹青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调查基层医院护士核心能力,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描述性方法,对基层医院125名年轻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基层医院护士核心能力测评总分为(180.5±27.5)分;相关性分析显示,护士的年龄、护龄、学历、职称与其核心能力呈正相关,不同年龄、护龄、学历、职称护士的核心能力不同.结论 基层医院护士核心能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护理管理者应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实行分层级培训.
作者:段丽琴;刘艳秋;王惠兰;王秀芝;于金环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对兰州市城关区视力残疾人群病因进行总结和分析,为防盲治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疾标准视力残疾标准》,对视力残痰人群的眼部规范验光获得佳矫正视力,并进行裂隙灯、直接眼底镜检查.结果 共检查1 345人,符合视力残疾标准者1 056人,其中男性764人,女性292人,年龄12~81岁,平均年龄58.73岁,低视力715人,盲341人.结论 兰州市城关区视力残疾人群病因依次为病理性近视、眼外伤、先天性遗传性眼病、青光眼及视神经病变、角膜病、老年黄斑变性、白内障等.
作者:邢华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残疾人事业迅速发展,社会对康复治疗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本文以山东中医药大学康复治疗学专业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康复治疗学专业就业现状及社会需求,并提出相应对策以适应社会和专业发展要求.
作者:吕文婕;汤继芹;田梦;袁琳;娄天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门诊处方存在的问题,以促进合理用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方法 以随机抽样法对我院2013年1-6月的18 000张门诊处方(每月抽查3 000张)进行调查,并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 门诊处方存在书写不规范、用药不合理等问题,合格处方16 560张,不合格处方1440张,合格率为92%.其中书写不规范处方999张,占不合格处方的69%;不合理用药处方441张,占不合格处方的31%.结论 医师和药师应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医师书写处方和合理用药能力以及药师审核处方能力,从而提高门诊处方质量,确保合理用药.
作者:昝军民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生物医药产业是“黄蓝”两区高新技术重点产业之一,本文针对“黄蓝”两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和人才需求状况进行分析,提出高职院校应紧跟生物医药人才市场需求趋势,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大生物医药类学科建设力度,采取分层、分岗教学等策略,为“黄蓝”两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
作者:潘莹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从文化背景和思维模式入手,剖析中西方不同的写作观念,总结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优化学习方法,使其成为合格的跨文化交际人才.
作者:朱帆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通过创设情境、促进合作学习、加强自主学习等教学设计,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将写作主题与现实生活及学生的真实体验有机结合,促进师生、生生之间交流协作,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既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自信和写作兴趣,又能切实有效地促进其写作技巧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作者:宋阳;张颖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对于医学生来说,诠释“阴阳”并且透彻了解“阴阳”与“矛盾”的异同有较大困难.本文从中医理论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矛盾学说的角度揭示“阴阳”与“矛盾”的异同以及两个概念的发展,使学生深入了解这两个概念的相关内涵与用法.
作者:许小敏;许小妹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根据高职高专培养目标,结合口腔材料学特点及教学条件,探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发挥口腔材料学在口腔医学中的桥梁作用.
作者:赵树娟;陈文诺;熊均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地方医学高校只有在办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人才培养理念,重“德”励“志”,拓“识”强“技”,文化育人,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彰显自身办学特色.
作者:白治堂;刘潇潇 刊期: 2014年第13期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实际效果来看,教学方法滞后是制约教学效果提升的主要瓶颈,因此,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效果的关键.
作者:张冬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高职院校教学秘书是教学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管理的直接执行者,是教务管理部门与系(部)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新时期,教学秘书工作应不断改进,切实做到“理”重于“管”,“做”重于“说”,使管理成效进一步提高.
作者:周微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PBL导学模式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为重心,以问题谈话为抓手,是教师以谈话启发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问题探讨的教学模式.教师谈话设计和导学技艺决定着PBL导学的有效性.不同的导学言行,引导学生参与的效能有别;不同的谈话导学技艺,启迪学生思考的力度迥异.
作者:程颍;肖学雷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本文从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意义、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探索及个性化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3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吴丽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1 题库建设的背景与意义目前,国家医药卫生类执业资格考试已经由传统式考试变为标准化考试,而学校考试也必将完成这一转变.标准化考试的实施,有赖于标准化试题库的建立.题库建设作为标准化考试的物质基础,成为教育资源信息化的必然产物,是实施考教分离的需要,也是课程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题库建设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及试卷管理标准化、自动化过程中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娜;付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阐述中职卫生学校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精品课程的内涵,对中职精品课程建设提出建议,以期更好地发挥精品课程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作者:戴惠玲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为了做好中职学校安全保卫工作,构建平安校园,学校必须重视硬件和软件建设;建立一支知识化、专业化的安全保卫队伍;认真落实各项制度;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作者:杨斌;李利斯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索中职卫校加强医学科普知识教育的方法与意义.方法 随机抽取中职卫校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职生医学科普知识欠缺,但求知欲较强.通过实施医学科普知识教育,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结论 中职卫校开展医学科普知识教育,可提高学生医学科学素养与职业素养.
作者:郑婷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专兼结对”的中医专业兼职教师培训模式对兼职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积极性的影响.方法 将2011-2012学年聘用的35名中医专业兼职教师设为对照组,2012-2013学年聘用的40名兼职教师设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以往的集中到学校参加讲座、听课形式进行培训,实验组采用“专兼结对”的兼职教师培训模式.结果 实验组在学生评教、兼职教师满意度评价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专兼结对”的中医专业兼职教师培训模式能提高兼职教师教学能力,调动兼职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作者:李杏英;胡雪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针对目前校企合作处于低层次、保障机制不完备现象,从政策、制度、文化、组织机构、合作协议等方面就如何保证校企合作深度运行进行系统阐述,力求建立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外部运行机制,保证企业、学校双方长期合作、互利共赢.
作者:张海燕;王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为实现高职高专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尝试在药理学实验引入虚拟药品,以培养不同专业学生的药理学应用技能,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校期间与临床用药零距离接触.
作者:王志敏 刊期: 2014年第13期
通过提高产科医师医德修养,使产科医师在传授专业技能的同时加强实习医学生医德教育,培养既有高超临床专业技能又有高尚医德修养、能够承载患者生命重任的新一代临床医务工作者.
作者:张萍;杨丽萍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药理学在医学知识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专业基础学科.而实验教学又是药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药理学知识应用于实验,融会贯通,是学好药理学事半功倍的途径.针对不同专业的学习目标,应当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使其尽快适应职业需求.
作者:周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通过分析当前高职高专临床医学实践教学现状,提出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策略.方法 结合高职高专临床医学实践教学推行情况,进行高职高专临床医学实践教学现状分析.结果 提出满足人才需要的高职高专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体系.结论 多方位开展应用性研究,建立高职高专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体系.
作者:李明哲;王春成;刘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将动物器官应用于中职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不仅能弥补实物标本的不足,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王朴;王燕虹;赵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为充分发挥中药标本馆的实物教学功能,开发中药标本馆的使用潜能,就我院中药标本馆各大功能展区在中药相关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索与研究,并指出改革方向.
作者:陈巍;陈毓;周康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藏医药学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传统医药学学科.藏医药学高等教育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没有较系统的办学经验可以借鉴,目前处在摸索发展阶段.本文围绕藏医药学专业特色,分析当前藏医药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提出对策.
作者:杨乐;阿达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实习生导师制的实施,既有助于培养实习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又可有效防止实习教学中可能引发的医患纠纷,同时还有助于培养中青年师资队伍.因此,应转变教育观念,建立和完善导师选拔制度,强化实习生入科教育,使实习生导师制发挥更大作用,从而提高临床实习教学质量.
作者:夏梦;李益桑;何勉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应用“雾化吸入联合手法压迫气管促使咳嗽排痰”疗法预防和减少气道黏膜损伤、肺部感染、肺不张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以提高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护理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自愿实施“雾化吸入联合手法压迫气管促使咳嗽排痰”疗法的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42例作为研究组,不实施此疗法的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4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研究组吸痰频次、医院获得性肺炎及肺不张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肺部听诊改善情况及术后第五日排痰能力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5日平均PaO2、SpO2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对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实施“雾化吸入联合手法压迫气管促使咳嗽排痰”疗法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医疗风险.
作者:魏焕能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我院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及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以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预防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我院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57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结果 手术部位感染率为1.58%,0分危险指数手术的感染率为0.93%,1分危险指数手术的感染率为3.52%;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00%,以β-内酰胺类为主,占79.97%;预防性用药时间以48~72小时为主,占74.03%;单种用药占97.02%;病原学检查标本送检率为66.67%.分离的细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结论 通过抗菌药物专项治理及剖宫产手术目标性监测干预,使产科医师重视围手术期预防性用药及病原学检查.但仍存在预防性用药时间偏长现象,需进一步干预,缩短术后预防性用药时间.
作者:李喜梅;张彩萍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4项指标联合检测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 检测85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Hcy、CysC、hsCRP、HbA1c水平和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根据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NA)组、微量蛋白尿(MA)组和临床蛋白尿(CP)组,统计各组UAER、Hcy、CysC、hsCRP、HbA1c水平;以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 T2DM各组Hcy、CysC、hsCRP、HbA1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2DM各组间Hcy、CysC、hsCRP、HbA1c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项检测UAER的阳性率为41.1%,4项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2.4%.结论 T2DM组患者血清Hcy、CysC、hsCRP、HbA1c水平随着UAER的增加而升高,可能与DN的进展有关,与UAER一样,都是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有效指标,各项指标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涛;王一萍;马季;陈莉丽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在大蒜膏对成人蚊虫叮咬患者疗效显著的基础上,观察大蒜膏对幼儿蚊虫叮咬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蚊虫叮咬症状明显的张掖市第一幼儿园患儿499人,随机分为生大蒜治疗组(A组),不接受任何治疗的自愈组(B组),大蒜膏治疗组(C组).观察3组蚊虫叮咬后红肿、瘁痛72 h内缓解情况,验证大蒜膏对幼儿蚊虫叮咬的有效性.随机抽样蚊虫叮咬症状明显的幼儿371人,使用新鲜、放置一月及一年的大蒜膏,观察三者治疗蚊虫叮咬后红肿、痒痛72 h内缓解情况,验证大蒜膏治疗幼儿蚊虫叮咬的稳定性.结果 被蚊虫叮咬的患儿72 h内红肿、痒痛症状缓解情况:A组和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C组与A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3个时段的大蒜膏治疗组治疗效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大蒜膏治疗幼儿蚊虫叮咬有效、稳定,可减少继发性感染,无毒副作用,是治疗幼儿蚊虫叮咬的一种新的止痒消炎选择.
作者:汪海英;宋玉霞;李芳;闫晓钰;刘刚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心理护理配合体外短波热疗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效果.方法 对80例患者采用体外短波热疗辅助药物治疗并进行心理护理(治疗组),体外短波热疗辅助药物治疗患者77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效果.结果 疗效判定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制定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1]为准.经卡方检验,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心理护理配合体外短波热疗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可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秀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血管疾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对观察组80例患者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对照组8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在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患者满意度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使患者获得佳护理服务.
作者:刘亚红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输血是临床上一项重要的抢救和治疗措施,是任何药物都无法替代的治疗手段.由于输血存在一定风险,所以,安全输血是输血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患者安全输血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焦点[1].如何安全有效输血、降低输血风险是老年患者输血护理的关键,正确的护理在安全输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笔者通过多年观察现对老年患者安全输血的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庄秀春 刊期: 2014年第13期
1 病例患者,男,48岁,因反复心前区疼痛两年余,加重一周入院.患者于两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心前区疼痛,与活动及体位无明显关系,发作时疼痛向腰背部放射,伴胸闷、气短、全身出冷汗,含速效救心丸后症状可减轻.多次在当地医院诊治,诊断为心绞痛,给予对症治疗后,仍反复发作.入院前—周因心前区疼痛较前发作频繁,为求进一步检查来我院,以“心绞痛”收住入院.
作者:丁涛;戴慧;李利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顽固性鼻出血出血点的查找方法和电凝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治疗顽固性鼻出血56例.患者采用坐位或半坐位,在渐进性局部麻醉下以鼻内镜检查,查找、辨认出血点,明确出血点后对出血点进行点状电凝治疗.结果 患者均能主动配合,顺利完成检查和治疗;出血部位在嗅裂部鼻中隔侧23例,下鼻道20例,中鼻道8例,总鼻道、鼻中隔嵴突后方3例,2例未找到明确出血点.55例患者一次治愈,随访3个月以上无复发,1例患者发生再出血.结论 依据鼻内镜下不同出血部位的血流特点及黏膜形态特征,结合渐进性局部麻醉及鼻甲移位,顽固性鼻出血绝大多数可明确出血点,以电凝治疗可有效止血,患者痛苦小,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宗焕;许正宏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与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5例胃癌组织、15例癌旁正常组织和18例中-重度异型增生胃黏膜组织中HDAC6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HDAC6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52.0%)显著高于正常(0.0%)或中-重度异型增生组织(22.2%),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并且HDAC6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均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HDAC6在胃癌组织中过表达,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以及浸润和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作者:李光明;李能莲;张岭漪;王亮;赵睿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中职学校护理兼职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对平凉市工专和灵台县职业中专近6年30名护理兼职教师的教学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兼职教师在中职护理教学中存在多方面问题.结论 针对存在问题,从学校、兼职教师及医院3方面采取措施,以发挥护理兼职教师的作用,提高中职学校护理教学水平.
作者:孙亚萍;徐红霞;郭炳蔚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以救护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室救护、重症监护室救护、专科护理4类典型救护工作任务为主线的40个救护学习任务的教学模式.方法 对实验组110名学生进行院校合作的任务行动教学.对照组97名学生进行专职教师讲授的理论学科型教学.结果 两组学生考核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即任务行动教学效果优于理论学科型教学.结论 开展以救护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典型救护工作任务行动教学,学生能够获得胜任救护工作所需的综合救护能力,成为紧缺型高级急救护理人才.
作者:崔巧玲;刘旭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分析雷锋精神与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内涵的联通性,提出“一条主线、三个切点”,即雷锋精神内涵主线,以职业内涵认识萌芽期、职业内涵塑造期、职业品质践行期为切点,通过具体活动,培养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
作者:马改红;陈燕;朱正刚;蒋新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为提高学生执业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中职学校应不断推进护理教学改革[1],以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2],构建护理教学新理念,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作者:万函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图示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内科护理教学质量.方法 将2011级93名护理中专学生作为观察组,采用图示教学法进行授课;将2010级90名护理中专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为(88.65±15.86)分,对照组理论考试成绩为(70.98±14.38)分,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u=17.010,P=0.000).结论 图示教学法有效提高了内科护理教学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沈丽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针对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实验教学改革方法,为现代护理教育与临床护理实践接轨打下基础,培养应用型高级护理人才.
作者:谢莉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为提高内科护理学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护理实用型人才,采用启发式教学、病案教学、多媒体教学、情景模拟教学、临床示教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李凤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法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通过对“乳腺癌患者的护理”这一具体内容的教学设计探讨任务驱动法在外科护理学中的应用.
作者:朱微微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培养模式是中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瓶颈.我校护理专业构建了“院校结合、理实一体、学训交替、双线并行”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探索和创新校院合作教学模式、构建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实施以行动导向为引颁的教学组织模式和校院共建考核评价体系,实现校院深度合作,凝聚校院集体智慧,彰显合作特色,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校院合作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作者:冯照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临床实习阶段本科护生职业情感变化,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教学对策.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实习结束的本科护生15名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围绕情感发展、职业认同、职业发展、职业规划等主题展开;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整理.结果 本科护生实习阶段职业情感发生显著变化,从实习初期的激情与迷茫共存,实习中期的失落绝望,到后实习结束时对护理职业的认同和热爱.实习期间院前职业教育、带教教师的言传身教、病人的鼓励支持、临床真实经历都有助于护生从无知、无助变得成熟、独立且有担当.结论 临床实习可从行为、心智、情绪等方面促进护生职业情感发展,护理教学应重视护生职业情感教育、死亡教育及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等.
作者:林蓓蕾;吴国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本文在总结学生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新形势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现状进行分析,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高职学生管理模式,提出“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新思路,以促进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改革与创新.
作者:赵海善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要求班主任具有良好素质、责任感和使命感,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范春红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课堂教学评价具有导向、激励、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客观、公正地开展课堂教学评价可以引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但是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评价存在一定的问题,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作者:陈明玉;鲍柱仁 刊期: 2014年第13期
鲁迅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干将,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他在小说中以强烈的启蒙主义思想、彻底的反封建精神刻画了孔乙己、祥林嫂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本文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对鲁迅小说中被侮辱被损害者的形象特征进行简要分析.
作者:侯凤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分析产妇高龄化趋势为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阐述扬州市产妇高龄化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张蕾;李晶晶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对高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课程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主要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方案、教学方法、课程评价5方面进行改革,并在我院2011级护理专业两个班进行实践,发现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有利于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护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护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作者:万晓燕 刊期: 2014年第13期
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各种新的诊疗技术和方法的应用使医疗水平不断提升.但医院却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投诉和纠纷[1],其中因医护人员与患者沟通不够所引起的占2/3[2].医患关系紧张是我国当今社会一个不争的事实,而良好的医患沟通则是协调医患关系的重要手段,能有效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3],沟通能力是一名合格医生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医生的基本能力之一.住院医师是医生职业生涯的第一阶段,必须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黎云;王宏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根据国务院2011年下发的《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社区全科医生的角色定位非常明确.但是也有很多人并不真正了解全科医生,存在若干错误认识.正确认识全科医生的角色定位,有利于全科医生制度的进一步落实.
作者:司庆燕;李文;陈士福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调研助理全科医生的典型工作任务,为“3+2”助理全科医生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实践专家访谈法和头脑风暴法.20位实践专家均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在岗全科医生.结果 经过专家讨论,提炼出12项典型工作任务.结论 本次调研结果为课程体系建设和开发奠定了基础,达到了预期目标.
作者:周恒忠;董同宝;段凯文;郭广宇;李玉儒;张娟;左志刚;周世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当前,世界各国的院内交叉感染都在不断增加,已引起医疗卫生行政管理者和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口腔科门诊患者多、流通量大,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及治疗过程中零距离接触患者的飞沫、血液、唾液等,以及基层医院口腔门诊诊疗室环境拥挤,设备配置有限等诸多因素均易引发院内感染.本文提出以下防控策略:健全制度,改善口腔门诊诊疗室环境,将灭菌和消毒管理工作纳入口腔医疗管理质量体系,以确保口腔诊疗器械灭菌与消毒的效果.
作者:朱小娟;刘巧荣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近年来,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及临床工作的需要,医院新招聘护士数量逐年增加,为使其尽快适应临床工作,独立完成工作任务,我们对其采用组织管理的办法,帮助其明确工作目标,实现新护士岗位成长目标.
作者:殷桂兰;曹旭华;王彩红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推进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建设是新形势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具有良好心态的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建立科学规范的心理咨询工作体系和机制等措施,使高校心理咨询工作逐步迈入持续发展的轨道.
作者:李丽华;郭鹭;周立超;晁亮;李新华;李岩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近年来,我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教学质量的首要地位和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切实把内涵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全面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现将我校围绕“四个对接”,在健全教学管理制度、深化校系二级管理改革、完善监控评价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作者:花开功 刊期: 201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