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莹
分析中职护生护理职业能力需求,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高素质护理人才.采用问卷调查法,辅以座谈和开放式访谈法,对我市及乌鲁木齐市5家医院护理人员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基本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研,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依据.
作者:刘爱云;陆宁;谷玉红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对兰州市城关区视力残疾人群病因进行总结和分析,为防盲治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疾标准视力残疾标准》,对视力残痰人群的眼部规范验光获得佳矫正视力,并进行裂隙灯、直接眼底镜检查.结果 共检查1 345人,符合视力残疾标准者1 056人,其中男性764人,女性292人,年龄12~81岁,平均年龄58.73岁,低视力715人,盲341人.结论 兰州市城关区视力残疾人群病因依次为病理性近视、眼外伤、先天性遗传性眼病、青光眼及视神经病变、角膜病、老年黄斑变性、白内障等.
作者:邢华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根据高职高专培养目标,结合口腔材料学特点及教学条件,探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发挥口腔材料学在口腔医学中的桥梁作用.
作者:赵树娟;陈文诺;熊均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多学科协作诊治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策略,也是恶性肿瘤诊治中整体观念、全程观念及人文主义观念的体现.因此,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构建多学科协作诊治策略指导下的肿瘤学临床教学模式,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转化型肿瘤学人才.
作者:李斌;肖平;卢景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PBL导学模式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为重心,以问题谈话为抓手,是教师以谈话启发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问题探讨的教学模式.教师谈话设计和导学技艺决定着PBL导学的有效性.不同的导学言行,引导学生参与的效能有别;不同的谈话导学技艺,启迪学生思考的力度迥异.
作者:程颍;肖学雷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足球运动损伤是指从事足球运动对运动者所带来的身体伤害.本文对高校足球选项课学生和足球爱好者的损伤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以期掌握高校足球运动发生损伤的特点及规律,探讨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提出建议,为今后高校体育教学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杨志俊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地方医学高校只有在办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人才培养理念,重“德”励“志”,拓“识”强“技”,文化育人,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彰显自身办学特色.
作者:白治堂;刘潇潇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门诊处方存在的问题,以促进合理用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方法 以随机抽样法对我院2013年1-6月的18 000张门诊处方(每月抽查3 000张)进行调查,并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 门诊处方存在书写不规范、用药不合理等问题,合格处方16 560张,不合格处方1440张,合格率为92%.其中书写不规范处方999张,占不合格处方的69%;不合理用药处方441张,占不合格处方的31%.结论 医师和药师应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医师书写处方和合理用药能力以及药师审核处方能力,从而提高门诊处方质量,确保合理用药.
作者:昝军民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以救护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室救护、重症监护室救护、专科护理4类典型救护工作任务为主线的40个救护学习任务的教学模式.方法 对实验组110名学生进行院校合作的任务行动教学.对照组97名学生进行专职教师讲授的理论学科型教学.结果 两组学生考核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即任务行动教学效果优于理论学科型教学.结论 开展以救护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典型救护工作任务行动教学,学生能够获得胜任救护工作所需的综合救护能力,成为紧缺型高级急救护理人才.
作者:崔巧玲;刘旭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药物化学是药剂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具有内容多、交叉性强、发展快等特点.中职生化学基础差,学习难度较大.笔者总结药物化学教学经验,从目标确定、兴趣培养、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入手,尝试提高中职生药物化学学习效率,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药物化学知识.
作者:徐晓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各种新的诊疗技术和方法的应用使医疗水平不断提升.但医院却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投诉和纠纷[1],其中因医护人员与患者沟通不够所引起的占2/3[2].医患关系紧张是我国当今社会一个不争的事实,而良好的医患沟通则是协调医患关系的重要手段,能有效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3],沟通能力是一名合格医生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医生的基本能力之一.住院医师是医生职业生涯的第一阶段,必须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黎云;王宏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对骨科医院病原菌结构和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专科医院病原菌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482株,其中球菌100株,占20.75%;杆菌382株,占79.25%.主要致病菌分布密度较大的科室为骨一科、骨二科、手外科、外科、内科、中西骨科,标本来源主要为伤口分泌物、引流物、尿液和痰液.病原菌呈逐年上升趋势,2011年检出97株,2012年检出154株,2013年检出231株.ESBLs占57.03%,MRS占41.44%.结论 在医院日常工作中只有重视医院感染管理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加强手卫生、无菌技术操作和消毒隔离等基础性工作,加大监测督导宣传力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才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作者:阎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药剂学是中职药剂专业二年级学生的专业课,针对中职生逻辑思维差、形象思维较好、学习能力不强、学习不积极等特点,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本文以“栓剂的制备”为例,进行教学设计,从设计思路、教材、学情、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时间分配、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提高药剂学教学质量.
作者:卢楚霞;杨小莹;张志勇;廖仰平;梁碧岩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图示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内科护理教学质量.方法 将2011级93名护理中专学生作为观察组,采用图示教学法进行授课;将2010级90名护理中专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为(88.65±15.86)分,对照组理论考试成绩为(70.98±14.38)分,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u=17.010,P=0.000).结论 图示教学法有效提高了内科护理教学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沈丽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血管疾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对观察组80例患者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对照组8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在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患者满意度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使患者获得佳护理服务.
作者:刘亚红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我校学生生物安全防护认知情况.方法 对我校三年制中职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对生物安全防护知识了解甚少.结论 应加强生物安全防护知识教育,提升学生整体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作者:贾卯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临床实习阶段本科护生职业情感变化,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教学对策.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实习结束的本科护生15名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围绕情感发展、职业认同、职业发展、职业规划等主题展开;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整理.结果 本科护生实习阶段职业情感发生显著变化,从实习初期的激情与迷茫共存,实习中期的失落绝望,到后实习结束时对护理职业的认同和热爱.实习期间院前职业教育、带教教师的言传身教、病人的鼓励支持、临床真实经历都有助于护生从无知、无助变得成熟、独立且有担当.结论 临床实习可从行为、心智、情绪等方面促进护生职业情感发展,护理教学应重视护生职业情感教育、死亡教育及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等.
作者:林蓓蕾;吴国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实际效果来看,教学方法滞后是制约教学效果提升的主要瓶颈,因此,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效果的关键.
作者:张冬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应用标准化病人辅助农村医学专业学生儿科学实习前强化培训效果.方法 在我校农村医学专业学生儿科学实习前强化培训中,应用标准化病人辅助教学,由带教教师根据学生诊疗过程评分,培训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认可度.结果 应用标准化病人辅助儿科学教学,能提高学生的业务水平,缓解学生实习前压力,缩短其临床适应时间.结论 应用标准化病人辅助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价值.
作者:曾金莲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与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5例胃癌组织、15例癌旁正常组织和18例中-重度异型增生胃黏膜组织中HDAC6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HDAC6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52.0%)显著高于正常(0.0%)或中-重度异型增生组织(22.2%),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并且HDAC6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均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HDAC6在胃癌组织中过表达,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以及浸润和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作者:李光明;李能莲;张岭漪;王亮;赵睿 刊期: 201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