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东旭
针对目前校企合作处于低层次、保障机制不完备现象,从政策、制度、文化、组织机构、合作协议等方面就如何保证校企合作深度运行进行系统阐述,力求建立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外部运行机制,保证企业、学校双方长期合作、互利共赢.
作者:张海燕;王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当前,世界各国的院内交叉感染都在不断增加,已引起医疗卫生行政管理者和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口腔科门诊患者多、流通量大,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及治疗过程中零距离接触患者的飞沫、血液、唾液等,以及基层医院口腔门诊诊疗室环境拥挤,设备配置有限等诸多因素均易引发院内感染.本文提出以下防控策略:健全制度,改善口腔门诊诊疗室环境,将灭菌和消毒管理工作纳入口腔医疗管理质量体系,以确保口腔诊疗器械灭菌与消毒的效果.
作者:朱小娟;刘巧荣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将动物器官应用于中职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不仅能弥补实物标本的不足,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王朴;王燕虹;赵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医学院校的学生在经过两年的大学英语学习后,大部分都能通过英语等级考试,为进入专业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许多学生在学习医学英语时困难重重,特别是在医学专业词汇学习上.这是由医学词汇难读、难拼写、难记,且词汇量大造成的.针对这一现象,笔者采用几种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提高医学词汇记忆效率.
作者:王方方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门诊处方存在的问题,以促进合理用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方法 以随机抽样法对我院2013年1-6月的18 000张门诊处方(每月抽查3 000张)进行调查,并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 门诊处方存在书写不规范、用药不合理等问题,合格处方16 560张,不合格处方1440张,合格率为92%.其中书写不规范处方999张,占不合格处方的69%;不合理用药处方441张,占不合格处方的31%.结论 医师和药师应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医师书写处方和合理用药能力以及药师审核处方能力,从而提高门诊处方质量,确保合理用药.
作者:昝军民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对骨科医院病原菌结构和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专科医院病原菌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482株,其中球菌100株,占20.75%;杆菌382株,占79.25%.主要致病菌分布密度较大的科室为骨一科、骨二科、手外科、外科、内科、中西骨科,标本来源主要为伤口分泌物、引流物、尿液和痰液.病原菌呈逐年上升趋势,2011年检出97株,2012年检出154株,2013年检出231株.ESBLs占57.03%,MRS占41.44%.结论 在医院日常工作中只有重视医院感染管理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加强手卫生、无菌技术操作和消毒隔离等基础性工作,加大监测督导宣传力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才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作者:阎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调查基层医院护士核心能力,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描述性方法,对基层医院125名年轻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基层医院护士核心能力测评总分为(180.5±27.5)分;相关性分析显示,护士的年龄、护龄、学历、职称与其核心能力呈正相关,不同年龄、护龄、学历、职称护士的核心能力不同.结论 基层医院护士核心能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护理管理者应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实行分层级培训.
作者:段丽琴;刘艳秋;王惠兰;王秀芝;于金环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4项指标联合检测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 检测85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Hcy、CysC、hsCRP、HbA1c水平和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根据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NA)组、微量蛋白尿(MA)组和临床蛋白尿(CP)组,统计各组UAER、Hcy、CysC、hsCRP、HbA1c水平;以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 T2DM各组Hcy、CysC、hsCRP、HbA1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2DM各组间Hcy、CysC、hsCRP、HbA1c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项检测UAER的阳性率为41.1%,4项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2.4%.结论 T2DM组患者血清Hcy、CysC、hsCRP、HbA1c水平随着UAER的增加而升高,可能与DN的进展有关,与UAER一样,都是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有效指标,各项指标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涛;王一萍;马季;陈莉丽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人有很多种年龄,包括时间年龄、生物学年龄、心理学年龄、骨骼年龄等.骨骼年龄简称骨龄,是用骨骼生长、发育、成熟和衰老的规律来推断年龄,是人体生物学年龄的重要内容,能准确反映—个人的真实生长时间.确切地讲,一个人身高的增长不仅仅依赖于生理年龄,更依赖骨骼的生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骨骼发育情况直接反映身体发育的成熟度.对我省青少年骨龄与发育特征的研究,可以有效判断青少年生长发育情况,为我省“百年大计”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作者:韩晓东;陈琦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法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通过对“乳腺癌患者的护理”这一具体内容的教学设计探讨任务驱动法在外科护理学中的应用.
作者:朱微微 刊期: 2014年第13期
通过提高产科医师医德修养,使产科医师在传授专业技能的同时加强实习医学生医德教育,培养既有高超临床专业技能又有高尚医德修养、能够承载患者生命重任的新一代临床医务工作者.
作者:张萍;杨丽萍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中职语文课堂戏剧教育是形势所趋,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有效方法.戏剧教育糅合中职语文文学性、实践性、操作性特点,使学生在角色扮演中领悟语言艺术,在虚拟情景中完成自身形象的塑造.
作者:梁培辉 刊期: 2014年第13期
针对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实验教学改革方法,为现代护理教育与临床护理实践接轨打下基础,培养应用型高级护理人才.
作者:谢莉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药理学在医学知识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专业基础学科.而实验教学又是药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药理学知识应用于实验,融会贯通,是学好药理学事半功倍的途径.针对不同专业的学习目标,应当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使其尽快适应职业需求.
作者:周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在大蒜膏对成人蚊虫叮咬患者疗效显著的基础上,观察大蒜膏对幼儿蚊虫叮咬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蚊虫叮咬症状明显的张掖市第一幼儿园患儿499人,随机分为生大蒜治疗组(A组),不接受任何治疗的自愈组(B组),大蒜膏治疗组(C组).观察3组蚊虫叮咬后红肿、瘁痛72 h内缓解情况,验证大蒜膏对幼儿蚊虫叮咬的有效性.随机抽样蚊虫叮咬症状明显的幼儿371人,使用新鲜、放置一月及一年的大蒜膏,观察三者治疗蚊虫叮咬后红肿、痒痛72 h内缓解情况,验证大蒜膏治疗幼儿蚊虫叮咬的稳定性.结果 被蚊虫叮咬的患儿72 h内红肿、痒痛症状缓解情况:A组和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C组与A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3个时段的大蒜膏治疗组治疗效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大蒜膏治疗幼儿蚊虫叮咬有效、稳定,可减少继发性感染,无毒副作用,是治疗幼儿蚊虫叮咬的一种新的止痒消炎选择.
作者:汪海英;宋玉霞;李芳;闫晓钰;刘刚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为实现高职高专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尝试在药理学实验引入虚拟药品,以培养不同专业学生的药理学应用技能,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校期间与临床用药零距离接触.
作者:王志敏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培养模式是中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瓶颈.我校护理专业构建了“院校结合、理实一体、学训交替、双线并行”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探索和创新校院合作教学模式、构建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实施以行动导向为引颁的教学组织模式和校院共建考核评价体系,实现校院深度合作,凝聚校院集体智慧,彰显合作特色,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校院合作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作者:冯照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中职学校护理兼职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对平凉市工专和灵台县职业中专近6年30名护理兼职教师的教学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兼职教师在中职护理教学中存在多方面问题.结论 针对存在问题,从学校、兼职教师及医院3方面采取措施,以发挥护理兼职教师的作用,提高中职学校护理教学水平.
作者:孙亚萍;徐红霞;郭炳蔚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我校学生生物安全防护认知情况.方法 对我校三年制中职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对生物安全防护知识了解甚少.结论 应加强生物安全防护知识教育,提升学生整体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作者:贾卯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本文从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意义、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探索及个性化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3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吴丽艳 刊期: 201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