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用物理实验教学中仿真技术的应用与反思

仇康

关键词:医用物理实验, 仿真技术, 实物实验
摘要:近年来,实验仿真技术的应用已经成熟,在不增加实验成本的情况下,丰富实验内容,突破物理实验的时空限制,成为物理实验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补充手段[1].而合理应用、完善、发展这种新的实验模式和教学手段,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本文立足于我校的物理实验教学,分析目前医学院校的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初步探讨仿真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优势,终提出应有机结合仿真技术与实物实验.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如何做好高校教学秘书

    “教学是立校之本,科研是强校之路”,教学工作是高校重中之重的工作.随着我国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教学管理工作的需要,大多数高校实行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教务处是学校教学管理的职能部门,各部院系是学校二级管理机构,在教务处的领导下,部院系进行各项教学活动.而教学秘书是各部院系教学管理基层的管理者和执行者,教学秘书高效细致的工作是保证教学正常运行的基础,对高校教学秩序的建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连接学校与部院系之间、部院系与部院系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学活动的桥梁和纽带,具有承上启下、协调左右、沟通信息和改善关系的作用.因此,教学秘书工作政策性强、业务性强、服务性强、时间性强,工作繁杂,责任重大[1].

    作者:徐明;殷玥;余璐;马恒;李军;裴建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谈中职课堂上教师无声语言的重要性

    教学中的无声语言包括教师的表情、手势、体态语言以及空间语和服饰语.无声语言使用得当,可以增强语言表达力度,给课堂增添活力.1 目光——心灵交流的窗口“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可以传递出一个人的喜、怒、哀、乐.从教师的眼神中,同样能够看出他对学生的热爱与关心.一位缺少亲切眼神的教师,即使他内心再怎么喜欢学生,学生仍然不易接近他.大部分中职生远离家乡,对教师的信任和依赖是强烈的,教师自然亲切的目光,一定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不仅增强了教师的魅力,同时也增强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作者:许敏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6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共50例,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56例,采用自拟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方法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72.00%,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有效缓解疼痛,并能显著改善周围受损组织的生理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索有寿;吴常明;辛颖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WST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施

    网络环境支持的教学模式(Web Supported Teaching,WST)是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现代教学设计理论等重要教育理论为基础,要求任课教师必须打破“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观念,使课堂教学内容的选定模式从“机械照搬”向“个性化构建”转化[1].面对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特点与需求,坚持既重视病理学课程,又删繁就简,不追求面面俱到的全书内容授课,除完成病理学基本理论内容外,多安排讲解与护理工作相关的临床病理学内容,安排的课程内容以实用、够用为原则[2].

    作者:王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习得性无助感与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研究

    1 习得性无助感的概念习得性无助感是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在1976年提出的关于无助感的创造性理论,指个人经历了挫折与失败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是有机体经历了某种无意识的学习后,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的消极的、特殊的心理状态,属于动机归因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孙革新;姜竹;李东旭;周媛媛;赵霞;周立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增强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

    《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指出,新一轮德育课课程改革要“进一步增强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提高职业教育质量”[1].这就要求教师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务必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切实增强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本文拟从以下3个方面探讨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增强德育课教学针对性的思路.

    作者:任自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留学生外科手术学实习课全英文教学经验总结

    对汉语零基础的外籍留学生进行全英文实习课教学是外科手术学教学的难点.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全英文教材缺乏、留学生英文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采取集中备课、多样化教学以及强化技能训练等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根据东西方教育模式的差异改变教学习惯,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牛英;明英姿;曹萍;朱颉;成柯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30例双胎妊娠分娩方式对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分娩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庆阳市妇幼保健院2010-2013年分娩的25例双胎妊娠产妇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剖宫产组孕周及新生儿体重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P<0.05);阴道分娩组第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低于第二新生儿(P<0.05).结论 加强孕产期保健,提高产科质量,正确选择分娩方式将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作者:慕丽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职学校面对三校生高考的困惑及对策探讨

    近年来,三校生高考在给蓬勃发展的中职教育再次带来光明与温暖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困惑,主要是三校生高考政策顶层设计不完善和缺乏普适性,使学校类型多、专业品种杂的中职教育难以适应其变化,更难以适应其统一考试模式.而作为基层的中职教育,只能且必须紧随政策,调整思路以消除困惑,进一步办好学校.因此,如何消除这些困惑,成为每所中职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汪宝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金塔县控制、消除麻疹带来的经济效益的评价

    目的 了解1997年全国《加速麻疹控制规划指南》颁布前后各15年金塔县麻疹发病数变化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为西部贫困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卫生经济评价提供可以参考的方法.方法 通过档案和网络资料对1983-2012年麻疹发病、疫苗接种等进行回顾调查,对2000年以后所有病例医疗、陪护费用情况进行调查,并与县统计年鉴2006-2008年农民平均收入按日进行折算.以1997年全国《加速麻疹控制规划指南》颁布为界,将前后备15年有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只计算麻疹疫苗成本费用.结果 1983年开始,该县儿童麻疹疫苗报告接种率在83.0%~100.0%,抽查的合格接种率在71.9%~100.0%.《加速麻疹控制规划指南》颁布后15年比前15年减少麻疹病例440例,节约患儿家庭自购药品、住院治疗、家长陪护费用625 473.20元.1983-2012年共投入的疫苗成本144 452.50元,成本效益比1:4.33.结论 由于实施计划免疫,通过疫苗注射能控制、消除麻疹,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随着免疫规划工作的继续开展,效益将更加明显.

    作者:李文梅;龚惠玲;白亮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新时期中等卫生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进入新世纪,我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已取得显著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课程与市场需求结合不紧密、创新不足、课程内容落后等.因此,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目标、着力优化课程结构、构建分层式课程教学模式、建立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方式,开创中等卫生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新局面.

    作者:封银曼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甘肃省人民医院19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资料.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患者,术后行脑血管造影及脑部多普勒检查,所有患者颈动脉血管狭窄缓解,脑部供血均有明显改善;术后随访6个月,均未再次发生脑卒中事件.结论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霍宏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我校涉外护理专业的现状及思考

    国内护士就业空间日益狭小,竞争日益激烈,而近年来海外护士缺口逐渐增大[1],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创办涉外护理专业.我校于2006年开始创办以初中毕业为起点的四年制涉外护理专业,至今却没能让一位学生走出国门.今后我校涉外护理专业该如何发展,如何帮助想要走出国门的学生走出去,是从事涉外护理教育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作者:陈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QQ群在线集体备课的探讨

    QQ群在线集体备课较传统的集体备课有着较明显的优势,它能突破时空的限制,体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性,有利于创设互动、和谐、民主的集体备课氛围,促使集体备课由静态向动态过渡,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

    作者:陈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临床医学专业五官科学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与建设

    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五官科学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与建设,以五官科临床实际工作任务及过程为驱动,以典型的就医要求为切入点,把临床典型工作任务融入学习情境中,培养学生对五官科疾病的临床诊断技能,融“教、学、做”为一体,实现工学结合,达到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满足农村、社区、乡镇等基层医疗机构岗位的需要.

    作者:徐芳;杨坤娜;张大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五态性格测验对大学生人格测量的适用性——与EPQ的对比研究

    目的 研究五态性格测验对大学生人格测量的适用性.方法 以方便取样的方式抽取259名大学生,采用五态性格测验、艾森克人格测验(EPQ)对259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 男生在太阳、少阳、阴阳平和、少阴4个量表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生(P<0.05或P<0.01);心理专业学生在少阳、阴阳平和量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英语专业学生(P<0.05);五态性格测验与EPQ测验3个维度存在相关关系(P<0.05或P<0.01),适用于大学生人格测量.结论 五态性格测验能够较好地与EPQ测验相吻合,体现了阴阳五分类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比较有效地应用于大学生的人格测量.

    作者:任滨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裴氏升血颗粒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成人淋巴瘤中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和预后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异质性,病理多变,病变广谱[1-2].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ikin's Lymphoma,NHL)中较常见的一种,约占成人NHL的30%~40%[3].通常情况下,机体内极少数突变细胞可转变成癌细胞,而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癌细胞才能避开免疫系统的清除,发展成恶性肿瘤.目前,化疗是治疗肿瘤的常规方法,但是化疗的毒副作用会使患者的免疫功能受到影响,如果免疫功能下降,可促进肿瘤复发和转移,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T淋巴细胞亚群负责细胞免疫,具有抗肿瘤、抗细胞内感染微生物等功能.

    作者:李文英;田彩平;张丑丑;杨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西藏大学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新旧课程设置比较

    西藏大学医学院2004年招收了首届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为了培养适应西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卫生事业改革、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预防医学应用型人才,我们从2006年起,针对预防医学专业培养计划中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对预防医学专业课程设置和知识结构进行了改革,制订了新的培养计划.本文对预防医学专业培养方案进行教改前后的比较,认为新的培养计划中的课程设置和知识结构更加适合西藏地区预防医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现介绍如下.

    作者:德吉;次央;扎西德吉;康敏;欧珠罗布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开展口腔技能大赛促进口腔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对医学生开展口腔技能大赛,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将来从事临床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还能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促进实践教学改革,从而提高口腔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

    作者:熊均平;崔明辰;赵树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注重临床病理联系在病理学教学中的作用

    传统的病理学教学以疾病的病理变化为授课重点,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内容比较单一、枯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为提高病理学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在教学中采用CPC教学、CBL教学和仿真情景教学,注重临床病理联系在病理学教学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作者:马玮玮;王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