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0例双胎妊娠分娩方式对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

慕丽红

关键词:双胎妊娠, 阴道分娩, 剖宫产
摘要: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分娩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庆阳市妇幼保健院2010-2013年分娩的25例双胎妊娠产妇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剖宫产组孕周及新生儿体重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P<0.05);阴道分娩组第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低于第二新生儿(P<0.05).结论 加强孕产期保健,提高产科质量,正确选择分娩方式将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新时期医药类高职高专学生择业情况分析

    设计统一的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表,对回校参加双选会的应届毕业生954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医药类高职高专应届毕业生择业心态乐观,对薪酬待遇预期务实,选择趋于成熟、谨慎和理性,工作稳定性成为毕业生择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但部分毕业生缺少自信与胆量,基层服务意识淡薄,对用人单位的需求认识不足,从而错失就业机会.学校仍然是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首要渠道,学生希望校方在择业前开展系列讲座(面试技巧、就业形势分析、法律法规、如何正确签约等)、提供岗位模拟训练以及心理辅导等就业服务.

    作者:冯艺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口腔颌面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探讨

    对于口腔颌面外科住院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住院医师的综合素质:岗前培训,尽快适应新环境;基础知识的教学,提高理论水平;理论联系实践,加强以手术操作为主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科研能力,紧跟医学发展的步伐;医德医风教育,培养出医德高尚、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优秀医师.

    作者:李雅冬;张劲松;杨凯;张福军;陈睿;陈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临床医学专业五官科学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与建设

    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五官科学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与建设,以五官科临床实际工作任务及过程为驱动,以典型的就医要求为切入点,把临床典型工作任务融入学习情境中,培养学生对五官科疾病的临床诊断技能,融“教、学、做”为一体,实现工学结合,达到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满足农村、社区、乡镇等基层医疗机构岗位的需要.

    作者:徐芳;杨坤娜;张大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习得性无助感与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研究

    1 习得性无助感的概念习得性无助感是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在1976年提出的关于无助感的创造性理论,指个人经历了挫折与失败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是有机体经历了某种无意识的学习后,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的消极的、特殊的心理状态,属于动机归因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孙革新;姜竹;李东旭;周媛媛;赵霞;周立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基于药学服务岗位的高职药理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为更好地培养药学服务人才、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对传统药理学课程进行改革与实践,以药学服务能力为核心,对课程进行设计并组织教学.

    作者:谭敏;王宪庆;涂冰;王玉霞;魏来;陈靖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立足医学与工学相结合培养复合型医学影像人才

    徐州医学院坐落在有“五省通衢”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徐州市,是苏北乃至整个淮海经济区办学历史悠久、办学特色鲜明的一所高等医学院校,也是该地区医学教育、医疗服务和医学科研的中心.近年来,徐州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秉承学校“立足苏北、面向江苏、辐射全国”的办学方针,在培养高级医学影像人才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与探索,现介绍如下.

    作者:缪顾根;胡俊峰;唐慧;王辉;马惠颖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实验室认可条件”下临床检验实习带教设计与实践

    临床检验工作是多学科理论知识交叉,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综合,多项技术如光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免疫分析技术等应用的实践.近年来“实验室认可条件”的推行,对实验室检验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检验工作不只注重标本检验,而且越发重视如何提高标本检测质量、如何开发实验室项目、如何提升检验科咨询服务与实验室管理水平.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学检验科是“系科合一”的临床教学实习基地,每年承担来自省内不同地区实习生的实习带教工作.实习是学校教学的延伸,是学生将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塑造一位医学检验师的基本环节,将会影响学生的医学生涯.通过实习,使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得以巩固,学生的操作技能、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1].如何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医学检验人才,加强实习带教很关键.

    作者:向加林;杨小理;欧阳旭红;黎兵;韩昵薇;李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三理”机能实验在中医药专科学校教学中的探索

    “三理”机能实验可培养学生综合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是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阐述我校自开设机能实验课以来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并对机能实验的改革提出意见、建议,为我校机能实验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董寿堂;胡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增强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

    《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指出,新一轮德育课课程改革要“进一步增强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提高职业教育质量”[1].这就要求教师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务必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切实增强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本文拟从以下3个方面探讨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增强德育课教学针对性的思路.

    作者:任自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甘肃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甘肃民间传统医药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同时具有开发、保护、生产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但目前濒临消失,急需通过详细的普查、保护和培养传承人、纳入城镇医疗体系进行规模化生产等方式进行抢救和保护.

    作者:雒庆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关于病理学多媒体及实验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目前,医学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构建一种既能体现教师指导作用又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病理学作为医学体系中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其主要任务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和发展规律,为防治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沈卫锋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病理学教学中学生实验成绩考核评定的研究与实践

    在学生病理学成绩考核和评定中,实验成绩在总成绩中占有一定比例,大部分实验成绩是按学生实验出勤率、实验完成率、实验完成时间、实验完成质量来考核和评定的,忽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忽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掌握能力和应用能力,不能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水平.如何对学生的实验成绩进行有效考核和评定,从实验成绩在考核和评定中的意义、影响实验成绩考核和评定的因素、实验成绩考核和评定的方法及措施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韩震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金塔县控制、消除麻疹带来的经济效益的评价

    目的 了解1997年全国《加速麻疹控制规划指南》颁布前后各15年金塔县麻疹发病数变化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为西部贫困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卫生经济评价提供可以参考的方法.方法 通过档案和网络资料对1983-2012年麻疹发病、疫苗接种等进行回顾调查,对2000年以后所有病例医疗、陪护费用情况进行调查,并与县统计年鉴2006-2008年农民平均收入按日进行折算.以1997年全国《加速麻疹控制规划指南》颁布为界,将前后备15年有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只计算麻疹疫苗成本费用.结果 1983年开始,该县儿童麻疹疫苗报告接种率在83.0%~100.0%,抽查的合格接种率在71.9%~100.0%.《加速麻疹控制规划指南》颁布后15年比前15年减少麻疹病例440例,节约患儿家庭自购药品、住院治疗、家长陪护费用625 473.20元.1983-2012年共投入的疫苗成本144 452.50元,成本效益比1:4.33.结论 由于实施计划免疫,通过疫苗注射能控制、消除麻疹,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随着免疫规划工作的继续开展,效益将更加明显.

    作者:李文梅;龚惠玲;白亮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角色扮演法在护理专业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的应用

    角色扮演法是中职教育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现结合卫生中职尤其是护理专业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引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医学类职业角色,能使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进一步提高就业能力,教学效果显著.

    作者:吴东旭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妇产科护理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

    利用妇产科护理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的特点,寻找部分中职学生无视生命的主要原因.充分发挥妇产科护理在生命教育中的优势,引导学生探索生命意义,使学生在爱惜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能尊重他人和动物的生命.

    作者:唐小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的就业心理状况分析及对策

    做好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就业工作,不仅是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还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对于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贫困学生总体上表现出积极的就业心理特征,但也有少数学生出现一些消极的就业心理.要继续加大对贫困学生的帮扶力度,给予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的学生群体积极有效的帮扶,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并顺利就业.

    作者:潘金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90后”大学生手机依赖调查研究——以兰州文理学院为例

    目的 随着手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手机在大学生中的迅速普及,手机应用在对大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手机依赖也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成才产生着严重的负面影响.方法 以兰州文理学院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手机月消费在100~150元之间的大学生占44%,每天使用手机在5~8个小时之间的大学生占30%.结论 通过积极倡导健康使用手机理念,丰富大学生文化生活,规范大学生使用手机行为,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平台,加大对运营商的监控力度,从源头上加强对不良信息的治理,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王成德;蔡红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谈语文教学的新课导入

    语文是百科之母,教学要生动活泼,新课的导入起到很大的作用.好的导入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导入方式的设计应讲究艺术性,同时还要看是否符合实际.

    作者:李银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WST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施

    网络环境支持的教学模式(Web Supported Teaching,WST)是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现代教学设计理论等重要教育理论为基础,要求任课教师必须打破“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观念,使课堂教学内容的选定模式从“机械照搬”向“个性化构建”转化[1].面对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特点与需求,坚持既重视病理学课程,又删繁就简,不追求面面俱到的全书内容授课,除完成病理学基本理论内容外,多安排讲解与护理工作相关的临床病理学内容,安排的课程内容以实用、够用为原则[2].

    作者:王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论TBL与人文素养相融合模式的尝试

    目的 探讨在成人口腔教学中应用TBL(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模式)与人文素养相融合的教学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校成教学院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成人专升本两个教学班215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学生采用TBL与人文素养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对照班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将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及评价,并通过问卷调查进行效果评估.结果 TBL与人文素养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医患沟通、团队合作、表达与思维能力方面有较大的优越性;在选择、分析、使用文献资料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方面,实验班学生优于对照班(P<0.01);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及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TBL与人文素养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口腔临床思维方法,有利于人文科学知识的积累,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医社关系、医护协作关系等.

    作者:刘斌钰;刘斌焰;邢雁霞;朱壮彦;张年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