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云
通过对中专药物应用护理教学现状的调查,发现在药物应用护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临床需求,找出相应对策,为药物应用护理教学的改革和教材编写提供参考依据,使之适应目前形势的需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护理岗位必需的药物知识和药物应用技能,努力实现毕业生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为医疗行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技能型劳动者.
作者:栾新段;刘奕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1 习得性无助感的概念习得性无助感是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在1976年提出的关于无助感的创造性理论,指个人经历了挫折与失败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是有机体经历了某种无意识的学习后,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的消极的、特殊的心理状态,属于动机归因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孙革新;姜竹;李东旭;周媛媛;赵霞;周立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从信息化时代档案管理的意识、经费投入、人员素质、安全体系、制度建立5个方面剖析网络时代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存在的不足,并从推进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等6个方面浅析在网络时代如何进一步做好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工作.
作者:王立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必然要求.对于中职护校而言,由于地理环境、教师结构、生源情况、性别比例等因素,决定了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对待.1 中职护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以中职护校为例,其专业特点决定了女生人数相对较多,特别是护理专业,基本一个班都为女生.在这个相对特殊的“女儿国”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然有其特殊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作者:于治国;侯丽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利用妇产科护理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的特点,寻找部分中职学生无视生命的主要原因.充分发挥妇产科护理在生命教育中的优势,引导学生探索生命意义,使学生在爱惜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能尊重他人和动物的生命.
作者:唐小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1 大学校园极端事件给我们的教训如果说发生在1995年清华大学和1997年北京大学的两起铊盐投毒事件没有引起社会极大关注的话,那么2004年的马加爵杀人案、2007年中国矿业大学铊盐投毒案、2013年4月复旦大学投毒事件则暴露出当前大学生情商低下的残酷现实.因此,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应将情商教育融入教学中.
作者:李超敏;李林珂;石晓;尚新彬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中等卫校学生普遍反映化学难学,如何帮助学生学好化学,并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甚至终身学习,这是我们思考和追求的目标.我们发现,引入程序教学法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个难题.中等卫校护理专业化学的第一章是走进物质的微观世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理论基础,通过学习本章可以促进学生对初中学过的原子结构知识进行概括、综合,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也能使学生以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为理论指导来探索后续的化学知识.因此,学好本章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重拾信心.本文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教学为例,简述程序教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的优势.
作者:卢小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教学是立校之本,科研是强校之路”,教学工作是高校重中之重的工作.随着我国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教学管理工作的需要,大多数高校实行校、院二级教学管理.教务处是学校教学管理的职能部门,各部院系是学校二级管理机构,在教务处的领导下,部院系进行各项教学活动.而教学秘书是各部院系教学管理基层的管理者和执行者,教学秘书高效细致的工作是保证教学正常运行的基础,对高校教学秩序的建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连接学校与部院系之间、部院系与部院系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学活动的桥梁和纽带,具有承上启下、协调左右、沟通信息和改善关系的作用.因此,教学秘书工作政策性强、业务性强、服务性强、时间性强,工作繁杂,责任重大[1].
作者:徐明;殷玥;余璐;马恒;李军;裴建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发生特征,评价疫苗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方法 通过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平凉市2012年报告发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个案,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平凉市2012年共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593例,报告发生率67.86/10万剂次,一般反应590例(99.49%),异常反应3例(0.51%).异常反应中,过敏性皮疹1例、过敏性紫癜1例、心源性猝死1例.AEFI发生率随着年龄增大逐步降低,6岁组发生率突然增高;81.45%发生在接种后1天内.结论 平凉市疫苗的安全性良好,预防接种服务质量较高,应进一步提高接种质量和监测水平.
作者:任亮;胡玉琨;刘丽;李峰;景红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为更好地培养药学服务人才、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对传统药理学课程进行改革与实践,以药学服务能力为核心,对课程进行设计并组织教学.
作者:谭敏;王宪庆;涂冰;王玉霞;魏来;陈靖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设计统一的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表,对回校参加双选会的应届毕业生954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医药类高职高专应届毕业生择业心态乐观,对薪酬待遇预期务实,选择趋于成熟、谨慎和理性,工作稳定性成为毕业生择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但部分毕业生缺少自信与胆量,基层服务意识淡薄,对用人单位的需求认识不足,从而错失就业机会.学校仍然是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首要渠道,学生希望校方在择业前开展系列讲座(面试技巧、就业形势分析、法律法规、如何正确签约等)、提供岗位模拟训练以及心理辅导等就业服务.
作者:冯艺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儿科就业意愿,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从而为儿科实习教学改革和就业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实习护生进行调查,并用统计软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33.81%的实习护生愿意到儿科就业,其中专科及以下学历护生、农村户口护生更愿意到儿科就业(P<0.05);实习护生愿意到儿科就业的主要原因是就业压力大,不愿意到儿科就业的主要原因是儿科工作环境嘈杂;实习护生对儿科工作风险的认识整体较高,风险认识的来源主要为新闻媒体对儿科纠纷的报道,占70.50%.结论 实习护生儿科就业的整体意向较低,学历层次、户口性质及对儿科工作的风险认识是儿科就业的影响因素;正面客观的儿科风险报道、风险认识的正确引导及抗风险能力的培养将提高护生的儿科就业意向.
作者:朱江;袁小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国内护士就业空间日益狭小,竞争日益激烈,而近年来海外护士缺口逐渐增大[1],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创办涉外护理专业.我校于2006年开始创办以初中毕业为起点的四年制涉外护理专业,至今却没能让一位学生走出国门.今后我校涉外护理专业该如何发展,如何帮助想要走出国门的学生走出去,是从事涉外护理教育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作者:陈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人文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做进步的现代人.文学教学对中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有着积极意义.1 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人文素质是人文科学、人文教育在教育对象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成果,也称文化素质,包括语言与文字、文学艺术、伦理道德、文明礼仪、历史与哲学以及政治理论修养等,是在人类文明进步过程中,在文化发展史上经过千锤百炼而凝聚、升华成的一些基本的思想观念、价值准则和思维方式,并不表现为某些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而是作为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渗透在人的信仰、情感、品格、学识和气质中.
作者:郭爱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为保证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现状入手,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的重要意义及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关于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的实施路径,以调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主客体的积极性,促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健康发展.
作者:宋晶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在不同版本的医学教科书及相关书籍中,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分期及分期名称、界限均有不同的论述,不利于临床课的教学.提出此问题,希望早日有统一的分期,以利于医学教学与临床.
作者:郝建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从事护理工作的必经之路,顺利让学生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需要学校、家长、教师、学生的共同参与.
作者:陈苏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徐州医学院坐落在有“五省通衢”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徐州市,是苏北乃至整个淮海经济区办学历史悠久、办学特色鲜明的一所高等医学院校,也是该地区医学教育、医疗服务和医学科研的中心.近年来,徐州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秉承学校“立足苏北、面向江苏、辐射全国”的办学方针,在培养高级医学影像人才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与探索,现介绍如下.
作者:缪顾根;胡俊峰;唐慧;王辉;马惠颖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防原医学作为军队院校必修的一门军事课程,在理论知识的教与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存在一些问题.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发现和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深入探讨防原医学教与学的相关问题.
作者:曾丽华;郎海洋;苗霞;赵涛;李予蓉;郭国祯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分娩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庆阳市妇幼保健院2010-2013年分娩的25例双胎妊娠产妇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剖宫产组孕周及新生儿体重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P<0.05);阴道分娩组第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低于第二新生儿(P<0.05).结论 加强孕产期保健,提高产科质量,正确选择分娩方式将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作者:慕丽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