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治国;侯丽丽
通过对中专药物应用护理教学现状的调查,发现在药物应用护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临床需求,找出相应对策,为药物应用护理教学的改革和教材编写提供参考依据,使之适应目前形势的需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护理岗位必需的药物知识和药物应用技能,努力实现毕业生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为医疗行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技能型劳动者.
作者:栾新段;刘奕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设计统一的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表,对回校参加双选会的应届毕业生954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医药类高职高专应届毕业生择业心态乐观,对薪酬待遇预期务实,选择趋于成熟、谨慎和理性,工作稳定性成为毕业生择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但部分毕业生缺少自信与胆量,基层服务意识淡薄,对用人单位的需求认识不足,从而错失就业机会.学校仍然是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首要渠道,学生希望校方在择业前开展系列讲座(面试技巧、就业形势分析、法律法规、如何正确签约等)、提供岗位模拟训练以及心理辅导等就业服务.
作者:冯艺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做好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就业工作,不仅是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还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对于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贫困学生总体上表现出积极的就业心理特征,但也有少数学生出现一些消极的就业心理.要继续加大对贫困学生的帮扶力度,给予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的学生群体积极有效的帮扶,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并顺利就业.
作者:潘金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徐州医学院坐落在有“五省通衢”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徐州市,是苏北乃至整个淮海经济区办学历史悠久、办学特色鲜明的一所高等医学院校,也是该地区医学教育、医疗服务和医学科研的中心.近年来,徐州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秉承学校“立足苏北、面向江苏、辐射全国”的办学方针,在培养高级医学影像人才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与探索,现介绍如下.
作者:缪顾根;胡俊峰;唐慧;王辉;马惠颖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以及实验等方法,对甘肃省天水师范学院2012级780名学生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评,经过筛查,有60名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以乒乓球和篮球两个项目为教学内容,让这60名大学生每周进行两次练习,每次100分钟,持续练习16周.结果表明:实验后学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部分因子得分较实验前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或P<0.01);体育锻炼的集体项目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优于个人单独项目(P<0.05);不同体育锻炼项目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充分说明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达到身心双健.
作者:王麒麟;马冬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职业教育已从单纯重视规模向内涵发展转变[1],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是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等职业卫生学校来说,如何充实中职护生内涵建设、培养适应现代护理需求的人才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我校近两年来对中职护生从5个方面进行科学管理,即在学校管理中,使护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积极进行教学创新、改革;改革实习管理;加强护生管理;促进教师自身素质及教学创新能力的提高.
作者:范惠英;熊贺庭;柯岚;李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防原医学作为军队院校必修的一门军事课程,在理论知识的教与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存在一些问题.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发现和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深入探讨防原医学教与学的相关问题.
作者:曾丽华;郎海洋;苗霞;赵涛;李予蓉;郭国祯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讨论并研究职业核心能力中数字应用职业能力的训练方法,通过实践教学具体实施的经验分析和总结,得出一套结合高等应用数学课教学与数字应用职业核心能力交互运行的培养模式.
作者:陈琰明;王旭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1997年全国《加速麻疹控制规划指南》颁布前后各15年金塔县麻疹发病数变化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为西部贫困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卫生经济评价提供可以参考的方法.方法 通过档案和网络资料对1983-2012年麻疹发病、疫苗接种等进行回顾调查,对2000年以后所有病例医疗、陪护费用情况进行调查,并与县统计年鉴2006-2008年农民平均收入按日进行折算.以1997年全国《加速麻疹控制规划指南》颁布为界,将前后备15年有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只计算麻疹疫苗成本费用.结果 1983年开始,该县儿童麻疹疫苗报告接种率在83.0%~100.0%,抽查的合格接种率在71.9%~100.0%.《加速麻疹控制规划指南》颁布后15年比前15年减少麻疹病例440例,节约患儿家庭自购药品、住院治疗、家长陪护费用625 473.20元.1983-2012年共投入的疫苗成本144 452.50元,成本效益比1:4.33.结论 由于实施计划免疫,通过疫苗注射能控制、消除麻疹,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随着免疫规划工作的继续开展,效益将更加明显.
作者:李文梅;龚惠玲;白亮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对于口腔颌面外科住院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住院医师的综合素质:岗前培训,尽快适应新环境;基础知识的教学,提高理论水平;理论联系实践,加强以手术操作为主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科研能力,紧跟医学发展的步伐;医德医风教育,培养出医德高尚、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优秀医师.
作者:李雅冬;张劲松;杨凯;张福军;陈睿;陈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临床检验工作是多学科理论知识交叉,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综合,多项技术如光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免疫分析技术等应用的实践.近年来“实验室认可条件”的推行,对实验室检验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检验工作不只注重标本检验,而且越发重视如何提高标本检测质量、如何开发实验室项目、如何提升检验科咨询服务与实验室管理水平.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学检验科是“系科合一”的临床教学实习基地,每年承担来自省内不同地区实习生的实习带教工作.实习是学校教学的延伸,是学生将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塑造一位医学检验师的基本环节,将会影响学生的医学生涯.通过实习,使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得以巩固,学生的操作技能、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1].如何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医学检验人才,加强实习带教很关键.
作者:向加林;杨小理;欧阳旭红;黎兵;韩昵薇;李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为保证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现状入手,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的重要意义及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关于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的实施路径,以调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主客体的积极性,促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健康发展.
作者:宋晶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儿科就业意愿,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从而为儿科实习教学改革和就业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实习护生进行调查,并用统计软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33.81%的实习护生愿意到儿科就业,其中专科及以下学历护生、农村户口护生更愿意到儿科就业(P<0.05);实习护生愿意到儿科就业的主要原因是就业压力大,不愿意到儿科就业的主要原因是儿科工作环境嘈杂;实习护生对儿科工作风险的认识整体较高,风险认识的来源主要为新闻媒体对儿科纠纷的报道,占70.50%.结论 实习护生儿科就业的整体意向较低,学历层次、户口性质及对儿科工作的风险认识是儿科就业的影响因素;正面客观的儿科风险报道、风险认识的正确引导及抗风险能力的培养将提高护生的儿科就业意向.
作者:朱江;袁小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近年来,实验仿真技术的应用已经成熟,在不增加实验成本的情况下,丰富实验内容,突破物理实验的时空限制,成为物理实验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补充手段[1].而合理应用、完善、发展这种新的实验模式和教学手段,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本文立足于我校的物理实验教学,分析目前医学院校的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初步探讨仿真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优势,终提出应有机结合仿真技术与实物实验.
作者:仇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现代治疗使糖尿病死亡率大大降低,但通过治疗使生存时间延长以及生活质量提高的患者的关节病变率却在上升,虽然关节病变不是糖尿病的致死原因,但关节病变可致残[1].本研究旨在总结糖尿病患者膝关节滑囊、滑膜病变的声像图特征,评价糖尿病患者膝关节滑囊、滑膜病变与糖尿病病程的关系.
作者:刘艳芳;王丽萍;王小嘉;李应强;马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通过深入与本专业联系紧密的行业协会、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等单位进行沟通,从宏观上把握佛山市医药企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医药企业人才需求、医药企业员工基本信息以及药剂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等,为药剂专业改革发展提供充分的科学数据与信息支撑.
作者:毛秀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必然要求.对于中职护校而言,由于地理环境、教师结构、生源情况、性别比例等因素,决定了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对待.1 中职护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以中职护校为例,其专业特点决定了女生人数相对较多,特别是护理专业,基本一个班都为女生.在这个相对特殊的“女儿国”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然有其特殊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作者:于治国;侯丽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调查部分临床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对护理工作中的常见压力源进行调查与分析,找出常见的压力因素,以探讨心理压力的成因,为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临床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帮助护理人员采取一些措施,有效降低或消除各种压力因素,使护理人员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作者:张燕花;刘凡兄 刊期: 2014年第12期
1 习得性无助感的概念习得性无助感是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在1976年提出的关于无助感的创造性理论,指个人经历了挫折与失败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是有机体经历了某种无意识的学习后,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的消极的、特殊的心理状态,属于动机归因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孙革新;姜竹;李东旭;周媛媛;赵霞;周立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物理治疗技术是高职高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技能训练和临床应用的特点[1],适合采用案例式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模式.通过以临床病案为载体的实训,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推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2].1 CBL在物理治疗技术实践教学中的重要性物理治疗技术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康复治疗师基本素质的重要课程[3].本课程内容繁多复杂,尤其是技能知识部分.目前物理治疗技术实践教学多采用课堂讲授—示范操作—学生实训练习的传统三段式教学[4],虽对提高学生技能操作能力大有裨益,但只停留在技能操作层面,对临床应用及作用原理涉及较少,学生只是机械性地掌握各个技能操作,面对复杂的临床表现缺乏临床思辨能力,无法将多种已熟练掌握的操作技能合理用于临床.
作者:田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