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议慢性肾功能衰竭分期

郝建军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 分期, 临床课教学
摘要:在不同版本的医学教科书及相关书籍中,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分期及分期名称、界限均有不同的论述,不利于临床课的教学.提出此问题,希望早日有统一的分期,以利于医学教学与临床.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

    调查部分临床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对护理工作中的常见压力源进行调查与分析,找出常见的压力因素,以探讨心理压力的成因,为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临床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帮助护理人员采取一些措施,有效降低或消除各种压力因素,使护理人员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作者:张燕花;刘凡兄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加强高职院校校内护理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做好高职院校护理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工作需要各方面的协调和努力,既需要国家从宏观上为实训基地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也需要在实训基地内部建设中注重规范建设及相关软环境建设,以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

    作者:吴丽文;邹玉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门诊病人药物服用时间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汉中市中心医院门诊病人药物服用时间的资料,分析药物服用时间这一领域的实际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6月-2013年4月的口服药物门诊处方,结合口服药物说明书及《新编药物学》,总结归纳药物的服用时间,分析其结果.结果 服药时间这一领域的发展并不完善,不能完全满足病人的需要.结论 药师应不断学习和掌握药学专业知识,运用药学理论知识指导病人合理用药,才能使药物达到佳疗效.

    作者:李晓青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的探索

    为保证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现状入手,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的重要意义及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关于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的实施路径,以调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主客体的积极性,促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健康发展.

    作者:宋晶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谈中职课堂上教师无声语言的重要性

    教学中的无声语言包括教师的表情、手势、体态语言以及空间语和服饰语.无声语言使用得当,可以增强语言表达力度,给课堂增添活力.1 目光——心灵交流的窗口“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可以传递出一个人的喜、怒、哀、乐.从教师的眼神中,同样能够看出他对学生的热爱与关心.一位缺少亲切眼神的教师,即使他内心再怎么喜欢学生,学生仍然不易接近他.大部分中职生远离家乡,对教师的信任和依赖是强烈的,教师自然亲切的目光,一定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不仅增强了教师的魅力,同时也增强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作者:许敏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妇产科护理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

    利用妇产科护理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的特点,寻找部分中职学生无视生命的主要原因.充分发挥妇产科护理在生命教育中的优势,引导学生探索生命意义,使学生在爱惜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能尊重他人和动物的生命.

    作者:唐小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实习护生职业态度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的职业态度现状,找出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护生职业态度量表和自行设计的影响因素问卷对护理系244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生职业态度评分的均分为(4.69±1.14)分,66.4%的护生职业态度中立偏积极,33.6%的护生偏消极.自愿选择护理专业的护生职业态度评分高于家人意愿及调剂的护生(P<0.01).相关分析显示,同学态度、其他专业同学的态度、就业压力、归属感、求知需要、自我实现需要6项对职业态度有影响(P<0.05或P<0.01).结论 2/3的实习护生对护理职业持较积极的态度,学校及用人单位应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态度.

    作者:张文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习得性无助感与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研究

    1 习得性无助感的概念习得性无助感是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在1976年提出的关于无助感的创造性理论,指个人经历了挫折与失败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是有机体经历了某种无意识的学习后,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的消极的、特殊的心理状态,属于动机归因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孙革新;姜竹;李东旭;周媛媛;赵霞;周立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职业院校学生数字应用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

    讨论并研究职业核心能力中数字应用职业能力的训练方法,通过实践教学具体实施的经验分析和总结,得出一套结合高等应用数学课教学与数字应用职业核心能力交互运行的培养模式.

    作者:陈琰明;王旭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增强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

    《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指出,新一轮德育课课程改革要“进一步增强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提高职业教育质量”[1].这就要求教师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务必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切实增强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本文拟从以下3个方面探讨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增强德育课教学针对性的思路.

    作者:任自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议慢性肾功能衰竭分期

    在不同版本的医学教科书及相关书籍中,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分期及分期名称、界限均有不同的论述,不利于临床课的教学.提出此问题,希望早日有统一的分期,以利于医学教学与临床.

    作者:郝建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支架式教学法在卧有病人更换床单法教学中的应用

    支架式教学法在卧有病人更换床单法的教学过程中能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促进学生自我效能的提高,对护理技能的教学改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彭鑫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析网络时代如何进一步做好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工作

    从信息化时代档案管理的意识、经费投入、人员素质、安全体系、制度建立5个方面剖析网络时代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存在的不足,并从推进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等6个方面浅析在网络时代如何进一步做好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工作.

    作者:王立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及临床药学干预实践

    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经配液后稳定性发生变化,在使用过程中易发生不良反应[1].我院为三级甲等中医院,临床中中药注射剂使用量较大,因此,临床药师深入临床进行指导干预,指导临床医师学习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加强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使用管理,对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医疗安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根据近年来相关的文献报道和我院临床药学干预实践案例,对常见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及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高职高专物理治疗技术实践教学CBL病案的设计

    物理治疗技术是高职高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技能训练和临床应用的特点[1],适合采用案例式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模式.通过以临床病案为载体的实训,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推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2].1 CBL在物理治疗技术实践教学中的重要性物理治疗技术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康复治疗师基本素质的重要课程[3].本课程内容繁多复杂,尤其是技能知识部分.目前物理治疗技术实践教学多采用课堂讲授—示范操作—学生实训练习的传统三段式教学[4],虽对提高学生技能操作能力大有裨益,但只停留在技能操作层面,对临床应用及作用原理涉及较少,学生只是机械性地掌握各个技能操作,面对复杂的临床表现缺乏临床思辨能力,无法将多种已熟练掌握的操作技能合理用于临床.

    作者:田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注重临床病理联系在病理学教学中的作用

    传统的病理学教学以疾病的病理变化为授课重点,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内容比较单一、枯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为提高病理学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在教学中采用CPC教学、CBL教学和仿真情景教学,注重临床病理联系在病理学教学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作者:马玮玮;王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专药物应用护理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通过对中专药物应用护理教学现状的调查,发现在药物应用护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临床需求,找出相应对策,为药物应用护理教学的改革和教材编写提供参考依据,使之适应目前形势的需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护理岗位必需的药物知识和药物应用技能,努力实现毕业生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为医疗行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技能型劳动者.

    作者:栾新段;刘奕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病理学教学中学生实验成绩考核评定的研究与实践

    在学生病理学成绩考核和评定中,实验成绩在总成绩中占有一定比例,大部分实验成绩是按学生实验出勤率、实验完成率、实验完成时间、实验完成质量来考核和评定的,忽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忽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掌握能力和应用能力,不能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水平.如何对学生的实验成绩进行有效考核和评定,从实验成绩在考核和评定中的意义、影响实验成绩考核和评定的因素、实验成绩考核和评定的方法及措施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韩震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厚朴花滴丸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建立厚朴花滴丸质量标准的研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固定相,甲醇-水(8: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4 nm[1],测定自制厚朴花滴丸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结果厚朴花滴丸中厚朴酚在2.8~137.2 μg,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96.72%,和厚朴酚在1.68~82.32 μg,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98.81%.结论本法研究厚朴花滴丸质量标准,结果准确可行.

    作者:王蕊;王振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30例双胎妊娠分娩方式对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分娩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庆阳市妇幼保健院2010-2013年分娩的25例双胎妊娠产妇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剖宫产组孕周及新生儿体重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P<0.05);阴道分娩组第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低于第二新生儿(P<0.05).结论 加强孕产期保健,提高产科质量,正确选择分娩方式将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作者:慕丽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