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民族地区基于护理工作过程的健康评估技术课程建设

景娟;孙玉梅;陈再蓉

关键词:民族地区, 工作过程, 健康评估技术
摘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过程任务为载体,以完成工作任务为课程目标,基于阿克苏地区临床护理五大岗位需要选取内容,基于工作过程设计教学任务与教学情境,达到“三一致、六会、一提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护理评估能力,为本地区培养更多高技能实用型护理人才.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工作过程的细菌分离培养技术考核标准制订的研究

    目的 探讨细菌分离培养技术考核标准制订的合理性以及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方法 采用模拟临床标本,对2007级至2010级医学检验专业共229人进行实验考核,并制订考核标准.结果 考核成绩经统计呈正态分布;考核的各个环节中细菌鉴定分析优秀率低;学生的理论成绩得到提高(P<0.01).结论 基于工作过程的细菌分离培养技术考核标准制订合理,其中综合分析鉴定的环节难,体现出微生物检验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

    作者:王红梅;蒋国华;唐玉龙;陶冶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论语文教学中的美感教育

    从自然美、情感美、人情美和哲理美4个方面谈审美教育,就如何使用语文教材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做一些探索,对当前的语文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张春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人体胚胎发育——植入”说课设计

    以解剖学基础中“人体胚胎发育——植入”一节的说课设计为例,从“五说”程序对说课进行探讨.

    作者:何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多元护理急救训练在早期心肺脑复苏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多元护理急救训练法在早期心肺脑复苏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设计心肺脑复苏(CPCR)模拟急救培训法,科学编写CPCR抢救程序,制订标准化、规范化培训模式,设计模拟患者,利用相关模型和仪器进行临床心肺脑复苏模拟演习,定期考核总结.结果 2011年2月至2012年10月护士经过多元护理急救培训后,CPCR成功率从37.84%提高到55.26%.多元护理急救培训前后比较,CPCR存活率从14.86%提高到32.89%,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实施CPCR至心跳恢复所用时间由培训前的(6.9±1.3)分钟缩短到(5.1±1.2)分钟,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考核平均成绩由培训前的(81.23±14.93)分提高到(92.69±13.57)分,两组护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多元护理急救训练法能提高护士的应急反应水平和应急能力,并能显著提高患者CPCR成功率,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这一方法在急救工作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慧;安静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谈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的师德教育

    教师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是帮助教师协调与学生、同事、学生家长以及其他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在学生和学生家长心目中,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是社会的典范、道德的化身、人生的楷模.而现今师德败坏案频频发生,所以师范生的师德教育,特别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的师德教育成为当务之急.应该设立专门的师德教育课程,将“职业道德”、“职业理想”、“人格修养”、“团体精神”、“道德反思”纳入教程.

    作者:马雅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职中药学课程教学实践与反思

    为实现中职中药学的有效教学,在近几年的中药学教学中不断进行尝试,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总结出“四用”,即:巧用《中医学基础》书本、乐用趣味素材、善用身边“病案”、动用小小动作.

    作者:黄雪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职护生医德认知现状及对策

    中职护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水平和质量.对大连铁路卫生学校300名中职护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中职护生医德认知现状,探讨分析中职护生医德认知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中职护生医德认知的对策与建议.

    作者:邵英杰;汪秀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刍议物理实验课的教学策略

    根据建构主义的主张,阐述物理课堂教学策略的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并对不同类型物理实验课的教学策略进行探究,提出改进学生分组实验、注重演示实验、增加随堂实验及加强学生课外实践等措施.

    作者:李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以信息技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

    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教与学的方式必须变革,如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是当前教育的新课题.信息时代的培养目标和学习方式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互动交流和信息素养培养,尝试“翻转课堂”.

    作者:王军;孙必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以程序教学法为主线实施中等卫校化学教学改革

    1 实施程序教学法的必要性及原则1.1 必要性目前中等卫校学生生源复杂,数理化基础特别薄弱,认知能力参差不齐,且大部分学生学习能力较弱.传统以讲授式为主的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自我评价的能力,无法满足学优生,也无法带动学困生.同样,传统的整齐划一的教学进度和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也无法适应中等卫校化学教学工作的需要.

    作者:卢小玲;严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高职毕业工作一年内护士的核心胜任力现状调查

    目的 调查高职毕业工作一年内护士的核心胜任力现状,了解高职院校毕业的低年资护士在实际护理工作中的不足,以便有针对性地提高高职院校毕业护士的核心胜任力.方法 随机抽取苏州3所“三甲”医院的住院病人120名,高职毕业工作一年内护士60名为调查对象,分别向其发放护士核心胜任力评价量表,并对其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部分核心胜任力条目中,护士的自我评价与住院病人对护士的评价存在差异,在对护理工作中各因素重要性的认识方面也存在差异.结论 高职毕业工作一年内护士的核心胜任力与住院病人实际需求有较大差距,住院病人要求与护士自身的要求也存在差距.

    作者:涂丽霞;庄梅宝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议真人静脉输液课中穿刺失败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静脉输液是护理临床实践中极为常用的基本操作,护生经过理论学习和给真人输液,在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临床实习.分析10个教学班级的护生在真人输液练习课中穿刺失败的原因、影响因素,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对策,强调及时进行心理干预的重要性,从而使实践教学到临床实习的过渡更加顺畅.

    作者:刘林;邵玉净;赵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职护理专业中医护理课程改革与实践综述

    中医号称“国医”,千百年来为维系中华民族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养生调护理念很符合现代人对健康的追求.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要求在中职护理专业开设中医护理课程,其目的是希望护士掌握一定的中医护理技能,在临床实践中满足患者需求.由于中医护理隶属于中医范畴,长期以来医护不分,导致中医护理未建立独特的理论体系,不能很好地适应中职护理专业的教学.

    作者:林柳艺;李超杰;易昭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刻板印象激活、自我效能感以及两者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综述

    刺板印象激活与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两者对即时测验中个体的成绩影响较大.对刺板印象激活、自我效能感研究进行梳理综述,并尝试对刻板印象激活效应如何影响测验成绩进行展望.

    作者:徐家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估体系的建立与实践——以昆明卫生职业学院教学督导工作为例

    对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的现状,质量监控评估系统的构建思想、组成部分,教学督导的作用以及质量监控评估体系的成果进行阐述.

    作者:张晓刚;张融;姜英虹;虎志辉;刘小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发展性评价在社区护理实习中的探索应用

    目的 探讨学生在社区护理实习过程中实施发展性评价的效果.方法 以我校2009级护理专业156名参加社区护理实习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实习过程中,实验组76名学生用发展性评价方式,对照组80名学生用传统实习评价方式,实习结束时对两组学生进行终实习考核,并进行成绩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76名学生的实习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94.7%的学生对护理实习过程中实施发展性评价感到满意.结论 在护理实习中应用发展性评价,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评价的促进作用和教评相长的协调作用,又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自我完善,有利于“以评促改,以评促发展”的教育目标得以实现.

    作者:向燕卿;陈静雅;吴文君;罗玉琳;冉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针对中职院校针推专业方剂学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为提高方剂学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对中职院校针推专业方剂学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黄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关于医学微生物学绪论课的教学体会

    绪论为医学微生物学的开篇之作,教学中应围绕“学什么”、“为什么学”等关键问题,充分组织教学,用比较性数据、重要的传染性疾病与病原微生物的关系以及征服这些疾病过程中的科学发现等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作者:余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药物命名规律初探

    药物名称的多元化给临床选择用药带来诸多的问题,国际非专利药物名称(INN)是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药物国际通用名,中文通用名大多系英文通用名的音译,现在使用的简体中文通用名均收录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委员会编纂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中,《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药物中文名称均为法定名称;药品英文名称除另有规定外,均采用国际非专利药物名称[1].依照INN命名的主要原则,对药物通用名的命名规律进行归纳,以促进我国药物名称逐渐实现标准化、系统化.

    作者:王新武;靳佩芸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合作学习模式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合作学习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2级护理大专生为实验组,对其实施合作学习临床教学模式,以2011级护理大专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带教模式,并比较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理论成绩、总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9个调查项目中,排在前4位的是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锻炼沟通交流能力,希望以后继续应用合作学习教学法,锻炼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结论 合作学习模式能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护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有利于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郭启碧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